2017儿童游乐设备展会:韩金英解《道德经》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04:10
目录(1)
第一章体道
第二十六章重德
第二章养身
第三十一章偃武
第三章安民
第四章道源
第五章虚用
第六章成象
第七章韬光
《小孩解道德经》
小孩指内心的小孩,讲给每个读者内心的小孩听。听小孩讲解,就知道老子道德经是多么简单。内心的小孩就是先天元神,以往成年人解的道德经,都是用的大脑、知识、后天识神,艰涩难懂,指东指西,好像老子说了很多东西。如今我用内心的小孩一看,发现老子只说了一个东西,如何开启玄关进入玄牝之门得先天一炁。81章都说的这一件事,先天一炁就是元炁,道德经简单到就说如何获得元炁这一件事,方法也只有一个自然无为。道德经就是元炁经,为了给更广大的读者看,所以采用最普遍流行的版本,大道至简至易,免得罗嗦、人为、麻烦就好了。跳出道教修炼、道学研究的专业领域,给最普通的读者看,听我用内心的小孩汇报学习道德经的体会。今天是圣诞节,此时开篇颇有意义,祝福所有读者进入神圣的诞生之门。
第一章 体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大人们都认识这个道字,道路、规律、功力,具体的、抽象的,凡是你能想出来的、说出来的都不是老子说的道,这个道是在无中开的一扇门,无就是没有,在没有中怎么开门?你听着一定感到很玄,就是很玄的一道门,所以呀老子说,给这个无中开启的门取名字很难,因为,你们理解一个东西,总是从已知的经验中去连接,从实用的立场去取舍,这个对你们来说未知的、陌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寻常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最金贵的、最熟悉的。如何才能真实地体悟这个道呢?那就是把自己已知的都抛弃,把自己像电脑格式化一样清零,脑子里空空如也,就开始接近道了。
可道,谁可道,你们的知识完全不了解,当然说不出来,写不出来,但是,当你们大脑空了,什么也不想了,你们里面有一个从来不说话的内心的小孩,那个在无的位子上的真人,那个藏在心里面的觉知,有个接近的词叫心领神会,她像一面无形的镜子,把一切都尽收眼底,她才是可道的主角,而不是用嘴可以说的,用语言可以写的。
非常道,怎么不同寻常呢?她叫无,名天地之始,始就是还没有天地的时候,还是虚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叫无。天地是一阴一阳,一上一下,这是对待存在的二,二之前自然是阴阳未分的一,一个混沌,这个一就是无中生出的有,这个一是万物的母亲。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在无中诞生的,无是体,有是用,无是性,有是形。这个生了宇宙万物的巨大的母亲,自然也生了我们人类。我们虽然有爹娘,但是爹娘生我们之前,在我们还没形成肉身之前,我们以无形的形态存在着,仿佛万物之母无形的大元气泡泡,分离出一个无形的小元气泡泡,在父母亲交合时阴阳二气合一,形成一个阴阳浑一的混沌,同场相吸,吸入一个同样是阴阳浑一的小元气泡泡,在父精母血的合作下,三个条件诞生出一个生命。
我们都是万物之母的孩子,不信我们体验一下,只要回到生之初的状态,看看无如何生出有来。生之初我们是个虚无态,现在进入虚无,闭上眼睛入静,什么都不想,深度的入静,好像要睡着了,大脑空了,作为意识把自己忘了,把一切都忘了。人体的阳肉体和阴精神,由于有精神活动,人体就处在阴阳对待二的状态,当精神活动停止,就是人体的阴阳合一,那时,身体里面的不说话的小孩就醒了,她醒了就和她妈妈说话沟通,那个万物之母一答应,你这个静静的肉体就会感到忽然的一动,这就是由静(无欲、无念)生出动之妙,静极生动。当宇宙之母的大风箱和人体的小风箱同频率地拉动起来后,停止呼吸,你感受到了小腹一扇一扇地无为地动,有了所感就是有欲、有念头,这个念头自然在关注着那个动发出的地方,叫观窍。
你虽然感觉到了,那是你里面不说话的小孩感知的,不要人为地干涉,似观非观,意识处在仆人的地位,内心的小孩为主,顺其自然,越来动的越大,或者其他的变化,妙趣横生。但是你一人为地干预,这个风箱立刻罢工消失,就无法体验道之妙了。这个窍不是口鼻之窍,而是生死之门,人的诞生是这一来一入,人的死亡是这一走一离,如果能经常呆在这个人天一体的大风箱里,则人可以长生不老。这个无中生的妙有,宇宙大元气和人体小元气的共振之窍,两个是一个东西,在不同的时间段叫法不同而已。玄是深的意思,玄之又玄,是深之又深地入静,就可以进入这个众妙之门。
为什么说是众妙之门,因为里面的奥妙多得说不完。后来的丹道把入这个无中之门叫开玄关,上下玄关一开,太极图上下阴阳鱼眼开启,神气合一,阴阳化合,抱元守一,得到的是先天真一之炁,那是金丹药王,人体从此不会生病。人体的病、肥胖,都是这口先天真气少了的结果,真气足绝不会有多余的脂肪。当人有甚深的入静的功夫后,先天智慧的真正主人,人体内的无位真人给你的人生当家作主,那时的智慧是后天人为学习的万倍。慧性开启,通天知地察人,通有入无,先知先觉。投胎来背的口袋里装了多少年的寿命,多少福祸,内心的小孩一清二楚,总之,入道之后的好处数不清,所以说众妙。
人正确的活法,理想地活着,自由地活着,所有的关键就是入道,从开启这个玄妙的无中之门开始,得这个真东西,它不是气功,是生命的本来,人亲近这个本来,就可以解决人世间的一切问题,老子道德经81章全部是在苦口婆心地教我们如何开启玄关,得先天一炁。阅读全部经文,发现只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先天一炁是什么,有3、4章描述,余下的70多章全部说的是怎样获得这先天一炁。是什么就是描述的道,怎样得到手就是德的部分,所以叫道德经。老子之所以紧紧扣住这一点反复说,因为这个一进去,就进入了全自动化的程序,不用说,不用做,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像我们是一滴水,离开了江河湖海的母体,老子在帮我们开个口子,把我们这一滴水,容到大水中。
第二章  养身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为是做的意思,人们知道美就去做觉得美的事,对于入道来说就坏了,美是和丑相对存在的,有美丑之分,就是有分别心,是在阴阳二上,阴阳二的分别心就是后天意识心,道不是这个,是分别心启动之前那个阴阳浑一的无分别状态。老子说美丑、善恶是要我们不要有分别心。打坐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万缘放下,凝神调息,神息合一,神气打成一团,很快进入混混沌沌的空无状态。像困了快睡着前,大脑思维停止了兴奋,昏昏默默的,这就是没分别心的状态,在这个状态昏进去,但里面的觉察还在。这个昏是后天意识心下班,先天元神上岗。不是昏迷,是杳冥,昏迷就睡着了。静极生动,忽然一觉而动玄关开,从无中就生出有来。有了也不要管他,依然一念不起,一呼一吸,一来一往,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还是用神气合一、守一的办法守在无上,有是无生出来的,无是母,有是子,守母不守子,越不加人为的作为,任其自然,越不断地无中生有,天地的大元气越充沛地流入你的体内,这是有无相生的含义。
难易相成,胎息开始总是不见动静,好像很难,稍微出来一点微弱的动静,什么时候才能炁很足呢?你不用想那么多,难易是互相成就的,你只要守住一,那一上一下,一来一往既是炁,也是神,只管神气合一,自然后边得炁越来越容易。长短相形,呼吸时快吸慢呼,迅速的一口气进到腹部,吐气时越慢越好,慢了就静了,越慢越静,先是能听到自己的脉搏,再静就能感到比脉搏慢的一开一合的动,像孕妇做B超时,婴儿在母体的水里一起一伏似的,那就是胎息。在腹部和胸部之间上下,口鼻的呼吸是在口鼻和胸部之间上下循环。把口鼻的呼吸和腹部的内呼吸调和成一体,口鼻的呼吸渐渐减弱到几乎停止,当胎息进一步变成真息,全身的毛孔张开,口鼻呼吸完全停止,人体靠毛孔和外界交换能量,这个真息真炁就是人体药王。
高下相倾,脑为神腑,神在上向下注视腹部,神是火,火是离卦;腹部肾气是水,水是坎卦,火入水中,水被火蒸,变成蒸汽向上升腾,水火济既,坎离交媾,阴阳合一,产出的就是真一之炁,一炁中含阴阳。因此,小周天就通了,音声相和,好像这里唱那里应,指神融气畅,百脉流通。身体亏的炁都补足了,再有多出来的炁就会自动寻找出路,水火济既时,任督二脉已通,炁最先就会沿着这条打通的路前后升降,所以老子说前后相随,上下打通中脉,乾坤交媾,此时,后天的坎离转变成先天的乾坤。先天元气充满肉身,对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6个方面,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在理上,老子让我们要从后天意识对待的阴阳二,返还到先天意识的一,守一不落二;在事上说,从无到有,开启玄关一窍,进入众妙之门,将胎息炼成,让天地的大元气在体内的运行。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圣人就是入道的人,用无为这种方式才能入道、体道之妙。既然无为就没什么可说的,对能心领神会的人,本心光明的人,拈花一笑就明白了,不用说什么。万物作焉的万物,在胎息、开玄关这件事来说,指的是身体里得到天地的大元气,四肢百骸受益,精气神的全面改变,涉及到很多很多的人体内部的变化,只要守住这人天相通的太和一炁,什么都不用管了,一切会自动发展,因此尽量做到随时守候不离。只要有可能,尽量多地神气合一。
万物生于无为,又何尝有中生万物?人到静,金丹药王种子自现,又何尝有作为?自生而不知其生,叫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弗去。开玄关从练习胎息入手,我是做这件事,但我是以无为的方式做的,当胎息练出来我也不理他,依然还是以无来对待,所以这个天地的大元气就总是在我身上,一得永得,是以不去。无为顺其自然而为就是元神当家,居无为之境,时时不居在有上。
当胎息出现后,如果你一动分别的念头,你要它动静再大一点,炁感再强一点,它马上就消失隐匿了。自然而生的胎息就像潜入深水一样,你一想东想西,就浮出水面了,就感觉不到它了。它并没有真正地消失,每一个没有练胎息的人,身体上的玄关也是在一开一合地存在着,只是自己感觉不到。所有的意识活动就像烟雾把它遮盖起来了,真正关掉杂乱的意识心,内心的小孩,先天元神本心才会显现,当感受到轻轻的如微风一样小出小入的动静时,后天意识心乖乖地顺从、辅助、配合,永远跟着感觉走,这个炁感就会越来越明显。
这天地的灵阳之炁是养身的根本,她是所有生命的母体,是每个人真正的家。人体中的原始能量,在后天意识活动的人间生活中,经不起几十年的消耗,人逐渐老、病,都是这个原始能量减弱造成的,只有重新回归母体,用自然无为的元神采回母气,我们才不会老,不会病。我们的元神携带着历代的信息,在回归母体的过程中,这些信息将被唤醒,在这一世发挥作用,不用奇怪没学就会的天才成果,元神里有的上辈子修的。在这百年的空间,你把几千年的自己一一展示出来,突破空间地生存,入道后人生就变得无比的好玩儿了。
第三章  安民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章说的是元神当家,识神退位。不尚贤是不要有分别心,恬淡自然,好不好都一样,美与丑都一样,居于中间的空无状态,后天意识心淡化,虚灵活泼之神常静不乱。不要有人为的念头,说长生好,为了肉体的长生不老,一定下苦功努力。这是后天意识心的作为,在这个基础上行动都是错的,都进不去这个无的门。为什么修道的人多如牛毛,成功的凤毛麟角,为什么多数人下了十几年的功夫连玄关都开不了?这是入道的第一关,最难也绝不宽容,后天意识有一丝一毫,这个门就是不给你开。
没有分别心,没有向外之心,心内空空,好像纯净的天空,清澈的水。心是沉静不动的,如果有任何心思,就是在大脑皮层忙活,心灵的空间就阴云密布,一盆浑水,动荡不安。入静进入深深的无意识状态,进入大脑质层,那是人人本来就有的大智慧世界。老子说的没法命名的道就在里面,内心的小孩、无位真人就在里面,你只要有刹那的真正干净无意识的情况出现,伟大的自然天真就会不错过时机地给你显现。久久入静,忽然一动,一道金光闪现,那就是元神悬挂空中,肉眼目睹活泼泼的自己本来面目。当你的心出现片刻的真静时,就是元神闪现的一刻,元神为阴自动去抱身体内的阳气,阴阳一交火,放出闪电般的能量,这一刻道家叫玄关开启,进入天人相应的自动化程序中。
别小看这一片刻的清净,不信你试试,没有多年的禅定功夫,根本无法达到。有一丝念头就有一股能量在动,在耗散体内的真阳之炁,在流失能量。这是一种功力,定能开慧,慧力强大了,动静坐卧都在静中,做事的时候有与客观发展同步的准确力、洞察力,焦虑、企盼、担心、回顾什么都是多余的,只是单一那个事情本身,做事时心念也是守一,不做事时也是一的简单状态,这是生活事业长期磨练出来的功力,绝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把心脑的荒地可以清理干净整洁的。老子说的简单,不尚贤,不外求,心就不乱,可是就这几个字,做起来非常不容易,没有多年的功夫、毅力自我改造,降服自己的后天意识心,进入不了先天自然之心主宰一切的境界。
那个妙有的世界首先要降伏其心,识神退位,请出元神,从有为入无为。虚其心就是元神当家,虚掉的是后天意识心,当心收回来不向外了,能量也就收回来了,腹部实就是能量得以凝聚了。当心真静时,天地的灵阳能量进入,日积月累,阴消阳长,身体偏阴的状态得到改变,精满炁足。这个精炁是后天养出来的人体先天能量,这个能量表面上是为后天的肉体服务了,内在的,是用来哺育先天元神的。六祖慧能说淫性既佛性,性能量是人体的根本能量,先天的精炁是性能量的动力源,人体良好的状态是性能量充沛的温和外现。人的心神,要开悟,要明心见性,证悟本来,需要强大的身体能量的支持。那是高度的阴阳合一状态激发的结果,脑力不足的,根本不知道佛说什么,老子的道是什么。过人的精炁能量才会哺育出过人的元神,元神是采集能量和操纵能量的主角,佛家靠禅定的能量供养心神开悟,道家靠精气足,打开阴跷下玄关,丰沛的性能量的升华转化,来支持元神穿越空间的运作。肉体只是房子,在元神的成就没有完成之前,还有利用的价值,所以要保养好。
弱其志,强其骨,婴儿是不是很弱,但是把自己的炁练得如婴儿般至柔,虽然至柔,如天地的大元气,却可以至强至刚,浩浩荡荡,包天地而入日月,浩然刚大,心越静,炁越强。肾主骨,肾炁强,骨髓实,骨质坚。孩子因为无知无欲,才有旺盛的生机之炁,无知无欲是弱其志。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常让自己无知无欲,存一念于静中,故不敢为争为盗,以乱我心。要是以一个方法对治、控制,当时管用,一不控制又不行了。人在社会不可能不做事,完全的无为,但是要顺自然而为。当玄关没开的时候,要入静练习,这是有为。但是,那个太和一炁不是练出来的,是静中自然来的,为无为,什么事也不做,也是一件事,做的就是这件事。入静什么都不知道了,她就来了。你静在哪里,她就在哪里,无处不在。本来我最先注意腹部,感受到一开一合的内外一体的炁感,偶然一次我注意胳膊,她也在一开一合。只要神气合一,她随时让你感觉到。只要你什么都不做,她就来给你奉献了。
大道本来平常,没有什么新颖奇异,只要注重修心养心,重内轻外,虚心养神,实腹养气。神静如山,气行如泉,常常抱一,刻刻守中,为无为,自然与道携行。
第四章  道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章讲的是见道的情景,也是玄关开启,天地的炁与人体接通那一刻的景象。道是什么?太和一炁,充满乾坤,包乎天地,浩浩无涯。先是下玄关开,当天地的灵阳之炁突然灌满全身的时候,她是无穷无尽的,用之不穷。但是,那阴阳和气交感冲击的发生,是因为你守在中上缘故。跳出阴阳二,似守非守在一上,好像正负之间的0,在这个阴阳平衡点上,是生机的起始,也是生气最强的,偏阴偏阳生气都会弱。好像你越是空着,越能盛满一样。那炁一来了你说好呀多来点,多了还想更多,出现了玄妙的景象,还盼着更玄妙的景象出来,这是后天识神的思维习惯。要用空无的元神,不加人为的调动、干涉,一直静静地观者,更深的万物的本元、道源就会呈现给你。
很多人不能见道的原因是聪明、才智、盛气凌人、自以为是,这些都是见道的障碍,虚灵元神被这些东西囚禁起来,只有把这些聪明才智、个人的习性等后天的东西,用一个默字,把他们统统降服。一切傲物凌人都归于混沌,人心死,道心生。否则,最难治的念头,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它起来了你又要自解自劝,麻烦得很。用入混沌这一个办法,将其斩草除根。如此,纷繁悉解,元神天君常泰。锋芒自挫,不知有锐,亦不知挫锐之心,外之纷不能入,外纷不入,不待解而纷自无。诸纷不能乱我神、分我心、散我气、耗我精,不乱、不扰,不分、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现。性光发生是上玄关开了的标志,上下玄关都开了,上下阴阳鱼眼都开启,人体太极图就绘制完毕,紧接着发生的就是阴阳二气的相吸相冲,到冲的地步才叫作和,冲气以为和,才体会道之妙,道之理,道之深奥。
人炼形如地,静寂不动,才叫作同其尘。尘,土也,地属坤,乃炼坤之质,从阴中求出点阳明之象,现而为光,光生则坤静,坤静则湛兮而成道,道非无,无而若存焉。婴儿一现,我不知是谁之子,在杳冥之中,我不知有我,安知其子?帝,我也,要返于一来之际,而复我本来面目,归于无始之先,合道以为我,合我以为道,才叫作“道冲而用之”。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进入无知无欲的混沌状态,一点湛寂虚明之体自然常常在抱,若有所在,若无所在,若有所存,若无所存。在人体则是一片灵光闪烁于中部黄庭之中,恍惚于眉目之间。不存而若存,有象而无象,是湛兮似若存的含义。帝之先是混沌未开,鸿蒙未判的清空一气。道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际,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是谁家的孩子。
你和你面对的事物溶为一体,你面对的花,你和花之间的界限已经突破,不知道你是花,还是花是你,就像庄周梦蝶,不知道是他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他,人我合为一体,这是心灵状态,在身体上,分不清是我自己的炁在动还是天地之炁在动,内外一体。这个见道的景象,是玄关开启时的身心体验,因此,玄关不开,见到的只是学者文字上的道。市面上流行的文人作家讲《道德经》的书,都是没有体道的纸上谈兵,停留在哲理思辨的层面,在大脑皮层兜圈子,对人开悟没有什么帮助。
近代丹道名家陈撄宁得书中,记录了一个弟子玄关开的景象。有时正在看书写字,忽觉腿部有炁腾起,上交中宫,顿然全身如浮,身轻如蝶,恍惚如在云空,乃知景到,不敢妄动,任其自交;有时真炁会于中宫,甜蜜非常,津生浓醴,身软如泥,如醉如痴;有时真炁自脚心升起,两腿于是格外轻快,便乐意悠情漫步,涵养中宫炁团,任从我行,全不知倦;有时好似身后有炁推动,举步毫不费力,犹如漫步太虚,缥缈轻举;有时炁来甚速,迅即在中宫抱团结胎,小腹盈满,静以养之,呼吸内外开合,全体美快之至;有时感觉混沌,卧以应之,上下二炁,会于中宫,交接甜美,流行全身,暖融畅适,周身太和,太虚与我同体,而我为太虚之主……种种景象,变化万千,非笔墨所能尽述。时间稍长,观察天地变化,乃悟我身氤氲之候,正是天地相合之机,及至有形,其景自失。证验至此,方才领悟何为“天人合一”。
玄关开启,天地的阴阳之气注入体内,如冲浪一样,深远无边,好像深到世界的尽头,所为的万物之宗,一切生命都因道而诞生,动植物、花草都是秉一炁而生。道冲就是一炁之冲,那是人体内先天元神和元精这对真夫妻结婚时传出喜庆的鼓乐和鞭炮。在出生前他们就是阴阳合一的太和一炁,出生后就各奔东西,被分至在心和肾,牛郎织女隔天河而居。织女被后天意识心打入深宫,牛郎被人欲消耗得日渐消瘦。当人能觉醒,入静识神退位,固炁保精,待到精满炁足神全时,牛郎织女重相会,他们早就认识,熟悉得很,自动拥抱成团,相拥撞击出的阴阳合一的能量,就叫道冲。
元神元精这对真夫妻是什么样子呢?上下玄关开启,两眉之间见到性光,元神现,下面阴跷穴开启,好像一股热能忽然放出,性欲炽烈,那就是元精现的景象。元神、元精在人体中部的黄庭会合,这对久别的夫妻扭成一团,就是道冲。这里有两个关口,第一是你能否真静,把元神请出来,那是无位真人,无中开的一道门。在有中忙乎惯了,在无中还是忙乎,改掉习性不忙了,真的虚无了。第二关是元精发动时性欲特别强,你能不能平心静气地炼精化气,是不是管不住自己去性行为,把元精耗散掉。这两个关都需要定力,要知道这对真夫妻出来是多么宝贵,你就会珍惜,就比较容易过这两关,这两关过了,才会有下一步的道冲体验。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讲的开上下玄关的因果联系,挫其锐就是无我,我们总是自以为是,自己是老大,锋芒毕露,先把这个拿掉,纷繁的念头,像乱草一样,斩草除根。把心修到这个地步,清心寡欲,如朗朗晴空,性光就会出现。性光在上部出现,还要让这个光往下照耀。尘就是土,就是中土。老子这12个字,就是让元神、元精打成一片,让牛郎织女快点结婚,天地的大元气才会听到婚礼的鞭炮前来道贺。
第五章  虚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章讲的是用默用虚,先天一炁就会越来越多。天地不仁是天地不知道自己的仁,天地养育了万物,一炁周流,四季生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生化化,一炁主宰万物,纯自然不夹杂一点人为,万物得太和一炁,生之、育之、长之、成之,天地容万物而万物感,天地化育之德,没有形迹,上德不德、上仁不仁,正是至仁也。天地包容了万物,却没有这个包容的意识,给予了万物生命,自己却不知道,叫天地不仁。刍狗是草扎的狗,祭祀用的,只是个虚的,并不是真的东西,就像现在祭祀纸扎的别墅、电视机一样。天地把万物都不看在眼里,轻贱如草芥。这个生育了一切的仁慈母亲,她都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么伟大的事情,这就是至仁,最大的仁,因此天地才能长存。
修身之圣人,效天地的不仁,运化育于身。百姓,指身。身为国,心为君,意为民,心以无为为化身,意以无为守法,这就是圣人的仁。冥冥之中,不见施仁,是圣人效天地“上仁不仁”处而修己,给这个身体做了很多很重大的事情,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叫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一点不看重这个身体,这个有形的身体,不过是无中化出来的。把电能比喻成无,把电视、冰箱、电灯比喻成有,守那个无,有形化成什么都无所谓。
天地不仁,无声无臭,高也明也,博也厚也,此天地之仁也,而万物感之,不见其仁,此所以不仁处,而仁大矣,此所以不见仁,而仁宏矣。橐龠就是风箱,观天地,一炁上浮为天,下凝为地,中间是空洞,不过一开一合,像个大风箱。因为中空才流转无碍,气机之升降才无始无终,不屈不挠,这是天地之修,圣人效法天地之修修身,抱中守一,空空无迹,浩浩无痕。天地以无来修身,就像风箱以空来作为,以无为而为。所以修身用虚而不屈,虚以修者,领虚之美,得虚之妙,虚之极而动方生,一动愈出,美而愈知其妙。多言而无可言,故数穷,不如知我之美,会我之妙,抱我至中至道,而守我冥忘之理,常存真一之气,以乐天真。
守中的主角是神,神是火,守的是炁,炁是水,守中既是中脉、黄庭中宫,更是守在阴阳平衡点上,生气的起始,只有守在这个上面,生气才会源源不断生发出来。守中就是似守非守,元神守,识神配合协作。完全是元神的空无,完全无为就不存在守的问题,有守就是有为,守过了就是识神专权,生气就立刻停止不出来了。比如,你一抬眼,看到一个人脑袋周围有光圈,那是你里面的元神看到的,你的意识之神只是个帮手,但是,你一动念,想看个仔细,那光就消失了。你只有不动念,似看非看地斜眼瞄着,而你心里的眼睛,你的元神才会定定地把那光看个究竟。
这个用虚的橐龠,人体的胎息与此十分相像。口鼻的呼吸是人为可以操作的,胎息是把口鼻呼吸几乎关掉,腹部自然一鼓一鼓的,黄元吉先生在《乐育堂语录》真火凡火章中说:“修行人以无形之真火为用,而外面呼吸有形之火非谓全然不用,不过如铁匠之风扇吹嘘于外,周遭包裹,以卫中间神息而已。”他在诗中说,乾坤橐龠无极妙,夺得无极变真人。这个人体的风箱里面有无极真人,胎息的胎是圣胎,圣胎为元神所结;“息”是真息,真息即命蒂,命蒂乃元气所结,至呼吸不出不入之时自得。“胎”字是讲定神于胎中,不动不摇,如婴儿之处母腹。“息”字是讲伏气为息,绵绵密密,幽幽微微,粗气灭绝,如胞胎中之婴儿,不以鼻口呼吸。胎息练成功,元神就上岗了。
用虚、用空、用无、用元神,先天真东西才会来,用实、用有、用识神,那都是后天的东西,都不是老子说的先天一炁之道。唐代以后成熟的金丹大道,玉液还丹、金液还丹、炼精、炼气、炼神、炼虚,都是以此先天一炁作为丹头,得不到此炁,炼一辈子也是枉然。当代人熟悉的气功,只有严新等个别人继承了老子先天一炁的正脉,握一下他的手病就好了。绝大多数都是后天意识指挥下的有为,在后天炁上转圈圈,特异功能也只是掀开了先天玄门的一个小缝儿,并且短暂,无法实现人体与心灵的后天转化为先天。因此,读老子道德经,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对生命初始的亲近,对自己无位真人的熟悉,对大智慧系统的唤醒,通灵开窍,给自己元神的营养和修炼,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气功层面,更不能与后天意识写出来的《论语》等传统经典诵读相提并论。
第六章  成象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章是上一章用虚的继续。人一落生后,先天的宝玉就掉入泥潭。这个泥潭的腐蚀性非常厉害,不是捞出来擦擦就能干净的,不经过车床的打磨,很难见到美玉的本色,怎么办,老子用通篇的道德经给出了下手的功夫,既用虚、用空、用无的玄关的开启。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空谷回音,好像山里有个无形的山神一样。山穴曰谷,言其虚;变动不拘曰神,言其灵。不死就是惺惺不昧,山有虚灵之神而得到永恒,一万年前如此,一万年后不变。人的存在,也是这个虚灵的作用,如果虚灵在人就在,虚灵离开,人就消失了。这个看不见的才是生命的真主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没有这个虚灵立刻就分解。人在用心、劳碌的时候,虚灵就被埋没,虚灵的能量从眼耳鼻舌身意中散尽,这就是普通人的活法,这个得之则生,失之则死的虚灵之门,成为了普通人的死户。而修身的圣人,他们善于保养虚灵,清心寡欲,让虚灵显示她的神采,向外的耗散尽量减少,向内的凝聚尽量增多,使虚灵的原始能量得到丰沛的保全,并且可以生生不息,那么这个决定因素的虚灵在一般人的死户,在圣人这里就变成了生门。养生的真正含义就是养元神,因为元神决定着向生,肉体不过是元神的房子,养身那些人为的忙乎,更多地消耗无为元神的能量,不能长生,还会短命。
这个无声无影,不可捉摸的虚灵,总是要有声有色的事物中把握吧,不然怎样操作?所以要想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玄,深也,远也,天也,牝母性生殖器,坤也、静也,地也。玄牝之门,就是天地之门、阴阳之门、动静之门、玄妙之门,也是生死之门。它是阴阳往来之路,天地造化之乡,人物发生之地。这个虚灵在人身上如何找到它呢?静坐,垂帘内观,混沌无知,大脑进入那个睡得很香甜的静里似的,但并没有真睡着,死凡心也。忽然一觉而动,道心生,无中生出有来。不要死死守住丹田,在不内不外处,观其升降往来,所为出玄入牝,你的虚灵在哪里?出也不是,入也不是,在出入之间,动静之间既是。借空洞之玄牝,养虚灵之谷神,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便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尽。
虚灵之神,在于空谷之闻,人身好比山,忘掉这个身体的存在,这个肉山才像空谷。因此,虚灵才能显现。这个虚灵是阴,是织女,肉体上的精炁是阳是牛郎,阴一显,自动就把阳吸引过来,阴阳一合,像黑夜中对火一样,立刻擦出火花,产出白光,虚室生白,这就是那真一之炁,虚灵常静,那真一之炁就常产出不断,才是绵绵若存,使之不穷,用之不竭,才如山谷,常静而存神,是谓“绵绵”。若心思用实了,就不是了,要似闻非闻。“勤”字,不是勤奋,而是“绵绵不绝”之意,“用之不勤”,是无穷无尽之妙,没有一刻停息。
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混混沌沌之中忽有一点灵光发现,此即我之元神也。若能识得元神,常为我身之主,自是所炼之丹,必成天然大丹。
这个空谷之神,我们这一灵虚神,有而形无,实而形虚,是个非常隐秘,非常微妙的东西。怎样下手捕捉呢?只有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窍下手。无中生妙有,有无一立,妙窍齐开,玄牝立焉。这个虚窍中一开一合、一上一下之动,是阴阳合一之真气,神气完全合一生出的先天一炁,人天贯通一体,才叫有无窍、生死门。如果死守一个窍,比如守丹田、守天目穴,那里面都没有先天真一之炁,就是凡窍,而不是这个神秘的窍。因此,必须似守非守,虚则落玩空,实则拘泥于有形,都不是虚灵不昧之体。不虚不实,静则无形,动则有象,动也不是,静也不是,动静之间,才是人的虚灵本来面目。
调整呼吸,慢、匀、细、微,渐渐的胎息发动,那个感知无中生动的虚灵,好像就在动静之间,也是绵绵若存。等先天一炁用胎息的办法调动出来了,天母的大元气,永远用不完,叫用之不勤。
谷神是虚灵之神,以为会玩虚的,能入静就是会玩无,会玩老子说的道,那就错了,那是做枯禅,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那个最活泼的生机之始的能量,是阴阳合一的产物。
第七章  韬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亦有情天亦老,天因无情而不老。一炁在天地间周流,春夏秋冬,一万年前后均是如此,养育万物,任其生,任其灭,毫不动心,不据为己有,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因为无心,天地的元精一点也不消耗,因此才获得长生。
无心,不为私也不为公,没有公、私的分别心。一片虚无,该生自然生,该灭自然灭,不干预,不策划,只是广大包容,天地因此而长生。人也该效法天地,天地因无心而有炁,炁生万物,永恒长存。人若无心则见自性真人,生真炁,这个真炁与天地永恒长生的炁是一体的。生和死是对待的二,一个念头生出来,接着消失,就是一个生死轮回。如果一个念头不生起来,也就没有后面的消失,只有不生才会有不灭。人的什么东西和天地一样,是不自生的呢?就是我们的本心、虚灵、元神,我们的妙明真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圣不凡,不增不减,人纯净无念就是自性光彩照人的时候,就出离生死,当杂念丛生,自性陷溺、被污染的时候,无明昏聩才有生死。这一灵明性体,是一种无生无灭的无分别相,是在“气离出入”、“心离能所”时呈现的“无云晴空”般的心灵绝对本体,心想的客体和能想这个客体的主体都消失了,叫心离能所,即人的“本来面目”。大道唯有这虚灵的无位真人,才是人的真身。人身只有这个真人,才能像天地一样可以不自生而长生,修道、悟道、修真,就是把这个隐藏的真人找出来。积精累炁,为了养育无位真人,当真炁的能量具足,她会居在你身外,和你一摸一样。有时候,她会捂住鼻子说你的肉身好臭,不愿再进到里面,即使她没离开肉身,但已经很清朗地存在时,听到那些自私自利、耿耿于怀的人话,就感到人味很污浊,很不清爽,还不如猫狗好玩。
普通人很重视这个色身,吃好的,穿好的,还要功名利禄,心情才好,时时盘算,刻刻经营,结果没几十年就精枯气弱,魂飞魄散,不能长生反而短命。修道的人好像清心寡欲,不去热衷于做什么,享受什么,却因心静得到精满炁足的长养,这是后其身而身先。圣人效法天地修身,先以静御气,后以精养身;先以静抱真,后以后天之炁养身,也是后其身。这个后天之身精炁足了,先天的元神真身有了足够的能量支持,法身出现,身外之身方得;身外身是从体内修成的可离体而存在、有生命、有智慧、有法力、能出有入无、通灵达妙的“神体”。只有认清真身假身,把假身置之度外,才能见到真身。
这个真身在《周易参同契》修炼成功的真人描述中,是很好玩的很嫩的小人儿,一动她,身体就像面条一样变形了。《钟吕传道集》中也有描述,说她一出窍,就感觉肉体如粪土一样讨厌,开始她还很弱小。要经常出入锻炼,当她长结实了,可以一念到千里外,替你把事情办了,还可以出去多个分身,同时替你到海上救灾救难,妈祖、观音他们都有这个本事。
先外我之假身,而存我之真形,无他,乃一静而存。天地以无私而开,人以无私而合,天地无容心以感万物,圣人效天地亦无容心而抱全真,总不过要人心合天心。天地以清虚之气而转周,圣人以清虚之气而运动,天地能长久,圣人法天地,故也长久。
人体的法身身外身,是虚态空间人的先天形体,先天世界叫无色界;后天世界是实体世界,在人体为色身,叫色界。神仙、真人,就是能出入色界和无色界的人,就是能掌握虚无世界这个伟大宝库的钥匙的人,也就是体道合真的人。那长生的天地之炁,虽然可以通过胎息引入体内,但后天人生的消耗,能修补也勉强,一个肉体存放的先天一炁,再充沛也是有限的,不如在天门这个产道让真人自由出入,回到天母那里直接采取能量。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圣人可以身外有身,像天地一样长生,都是因为无私心于物,故能成我无私之私,以静而守我真形,待天地反复之时,而我之真形无坏。一般人的先天一炁能量耗完了,虚灵一走,肉身死掉,虚灵的能量因枯竭而灰飞烟灭。圣人、真人则不同,他们不是因为虚灵的能量在人世间耗尽了而死,而是利用人身的几十年可以聚集的能量,把虚灵修炼得像刚投胎时一样,圆陀陀,光灼灼,他们可以数百岁驻世,即使死了,虚灵离开肉体,也因其充足的能量支持永远存在。钟离权、吕洞宾、张紫阳、白玉蟾、黄元吉这些都是修成功了的真人。老子的道德经是他们实践的理论基础,老子说的虚无一炁,被大批的真人实践成功。至今的人体科学,无法解释那些生命的奇迹,他们虽然没有肉身,却可以把思想传达给某个记录者,在人间传播。前些年美国畅销书《与神对话》,就是无肉身但有虚灵存在的真人,对人间的关怀。
更了不起的是元神的智慧,《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这些都是作者用元神写出来的书,几千年来还是不变的真理,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伏羲、皇帝、老子这几位圣人的灵魂在他们的作品中永恒,元神是生命中永恒的太阳,读道德经,悟道,是让我们的太阳放出不朽的光辉。
第二十六章  重德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一章讲渐进、动静相宜。重与轻,静与躁,指的是炁和神。元神本性发出的炁是敦厚的德一能量,后天意识的躁心发出的气是轻浮之气,两者差别巨大。所以,入手必须先把后天意识心降服,归于静,轻浮之气才会敦厚。重为轻根,是从少而多,从静而动,虽然性命为重,世事为轻,先去世事之轻为根,以静为根本,根本既固,方能重性命,像人背东西,开始力气小先背轻的,从轻而渐重,才能承受。人不把世俗的事情淡化了,无法重性命。静为躁君,君,心也,心属火,怎么能不躁而炼?静心发出的是先天清纯之炁,躁心发出的是污浊的后天之气,不把心改造好了,就无法练气。要改造心,必须远离那些俗事的纠缠,人才容易心平气和。
心为火,火降水生,水火济既,这个心一定是静的元神本心,这个火中就有真水,如果是后天意识心,虽然也是火降,但是里面没有真水,火中水才是真水,才是织女真阴,同样,肾水是热的,太阳沉入海底,这时的水中是有火的,叫水中火,才是牛郎真阳,也就是先天的心造就出来先天的炁,那是人体的真夫妻,他们才能结丹。重为轻根,先天炁清,后天气浊,但后天的浊气又是从先天清气中化出来的,先天的心是静,后天的心是躁,躁又是从静中来的,静以制之,一静,心纯一,虚火降,以虚静降服躁君,才是君子重性命。时常警惕,好像每天背着重东西一样不忘记静这个状态,终日坚心清静,行若负重者然。人能惕惕不忘,清静真一,虽有华美的宫殿也视而不见,超然物外,终日不离虚静之机,凭什么以道这个万乘之主,至贵至尊,可仙可佛之身而不自爱,反以世俗的荣乐为缘,这不是太小看轻视自己了吗。轻则失臣,臣是气,失臣即失气,以身轻天下,是重末轻本,妄想邪见,其国易于倾颓。国,身也,臣,气也。离于静则失臣,躁于心则失君。
重为轻根,重者,丹也,轻者,气也。气为丹之根。重者,性也;轻者,命也。性为命之本。筑末必先务本,叫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者,清而澄;躁者,妄而生。以澄止妄,以静治躁。清就是妄念息,常澄其心,静其意,清其神,如此后天心才会平息下去。是以君子终日,不离辎重是什么意思?是以修真之士,守静一时不离,像背着沉重的行李,警惕不松劲儿,终曰不离静澄,即使处在世俗的环境中,也以无为治之。去心轻身,从无为治国,清静治君。轻则失臣,君不能以清静化,国不能以无为治,温良恭俭之臣,见躁其君,乱其国。躁则失君,君不能以无为治国,驰骋田猎,好作为世欲之事,如此昏乱,安得不躁?失其静,而君亦失之,不静有为叫失,叫躁则失君。
炼丹所用小药、大药皆为先天元神主宰而生,这个万乘之主宰也是指的元神。火入水,神入气,水火交媾,等到火蒸水沸,水底生金,玄关开,真阳生小药产。因气小叫小药。等药足了上升到头顶,再下降到腹部归炉烹炼,再等真阳火动,大药生,此时气大,有天应星、地应潮、六根震动之状,叫大药金丹。再以金丹运起河车,鼓动巽风,施用坤火,合离宫真精煅之,真气和真精,化为圣胎。看到此地,读者就会明白,老子用81章强调用元神,用先天,用无,无为是为什么了。后面高端的人体返本还元的圣功,不是无为先天元神,连门槛都进不去。尽管人体最终的成就结丹、养育圣婴、出体运炼、气化肉身、灵魂永生路还很长,但是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才能达到,每个关口会遇到什么问题,其实全是心如何守静不离。老子道德经,那81节都是心的提醒,老子早料到我们会在哪里走偏出岔子,2500年前就写出了预防的教案。只要能做到老子说的任何时候一心守静,定能成大罗金仙。
(每天写几篇,以后发当天写的,与天同步,不然觉得不对劲儿,看全的等出书吧)
第三十一章  偃武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涖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一章要人有为莫忘无为,否则,夹杂后天意识,得不到先天的真一之炁。人要迎接尊贵的客人,是不是要把房间清洁干净?至清至纯的先天一炁,如果不把身体里的污浊清理干净它是不会进门的。开始,要用武火猛烧,将宿世的疾病清除,用汗液排泄,或者用生疮等渠道化解浊气。还有最初入道,开玄关,都有一些人为的行动,但那是没办法,不得已而为。修道的人不要以为是有人为的因素参与,先天真一之炁就可以眼睛里揉沙子,即使有为也要做到有为中保持了无为,先天一炁才会出来,不然只是气功层面的气,不是真气。真气是养性命的好东西,夹杂了意念的气是丹毒,害人性命,也害人肉身,因此要细微地甄别,免得危险。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指的是用后天意识,比如真气没有产出,没有能量支持,强行地辟谷,身体内的运作处于坍塌的局面,就属于兵者不祥之器。强用意为强兵,用意没用,逼不出真气,小周天是真气足了以后,它自动找出路,因为督脉是阳升之途,真阳之炁自然寻它的熟路而上,上到顶无路可走自然沿任脉而下,下来炁还足又从督脉冲上去,回环形成惯性运动,而没有真气用意念的小周天,只是意识的凡火,躁火马上烧到口腔,以及体内其他地方,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真气是水火合一的东西,人为的意念是火,没有水,在体内运行就是危害,故不祥。物或恶之,这个物指先天真一之炁。真气最讨厌后天意识,有意识它就死,没意识它就活,所以,入道的人一定非常清楚后天意识的危害。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左是东右是西,左相当于早晨到中午,是太阳升起,阳气壮大的时候,是震卦到乾卦,右是阳降阴升的阶段,兑卦到艮卦,君子居左,是有道的人守静,静后的动才是先天真气,居左就是落脚在阳必然升的地方。居右,那是阳降的地方,不得不用意识强迫,强迫采来的炁叫不祥之器,非修道之君子。这里强调的是静待炁动,不是炁还没动,意念先动,先用意念,强迫用意念逼迫产炁。为了引导初学者的对开玄关的描述,那是不得已的开导,可不要用后天意识去人为地操作。能恬淡清静,自然之功,才叫虚无至道。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后天意识就不美,什么是美?入一境,杀一境,得一理,忘一理。乐杀人是乐于不断更新,随时活在当下,只用第一念,总是守在先天元神上的人,清除了一切人欲、物欲的人叫乐杀人。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天下指身体,得志指人为的计划、打算、要求,能守在元神上的人,不会要求命令身体做什么,而是静待身体自然达到什么。比如先天真气在身体上出现不出现,不去命令指挥,而是静候佳音。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左边是阳升的方位,所以是吉位,右边是阳降得方位,所以是凶位。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人的意识停止元神主宰,人处于静中而生出的内动,静中动者,叫偏将军,居左而不凶,因为没有动用后天意识。人动了后天意识,在人的意识引导下,所为的心理暗示下,也发生了炁动,但那是人为导引出来的动,叫动中之动,上将军就指的这种情况,居其右而不吉,用意取也。很多气功师都是这种情况,教人们发功,当时人们也动起来了。但是气功师一走,人们就动不起来了。用意念引导出的动是外动的动功,先天真气是静功,外静内动,惟精惟一,清虚而得。言以丧礼处之,丧礼也是崇尚左为上位的,偏将军、上将军居的位置是符合丧礼的排序的。偏将军、上将军也是比喻元神、识神的位置,一个主生的为主要地位,一个主死的处辅助地位,不得已用识神,也是居于仆人的辅佐地位,如此,在有为参与下也可以得先天一炁。用识神也要恬淡,似用非用,也不能死死地用,用死了就是识神居主位了,那一定得不了炁,似用非用,还是元神居主要地位,虽然用了识神,但不妨碍先天一炁的产出。
杀人之众,以哀悲涖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战场上杀人众多,以悲哀之心默哀,打赢了别人要以丧礼对待而不是炫耀。这是用打仗比喻不得已用了后天意识,也要不忘后天中用先天,柔和治之,虚无修之,静动得之,空空成之,所以有兵而不用。兵有胜败,故不祥,教人体此而修。老子在教人用静,不用动;用意,不用意(用意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用气,不用气,先立性后立命。得胜,也是比喻有断杀之志,有铁石心肠,心切意专,如此才能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