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向着韶山跑:新闻写作二十五条军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30:43

新闻写作二十五条军规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25日积月累,树立自己的风格

袁招军:难忘十年新闻路
2009-08-12 16:53:50 湖南在线  931名网友正在讨论 点击查看
袁招军,沅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干部。

物换星移,光阴似箭。转眼间,我离开新闻专干岗位已经17年了。

我是1974年到沅江县知青办工作的。当时,我掌握的知青典型材料多,受上进心和好奇心的驱使,我照着《湖南日报》上稿件的格式,将熙福公社关心已婚知青的总结材料改写成新闻,寄给了《湖南日报》。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第一篇投稿居然在1979年1月13日的《湖南日报》上发表了。当时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从此,业余写稿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湖南日报》的易泽民,见我有写新闻的积极性,将报社编的《写作辅导》、《灯下拾零》等资料送给我,我如获至宝,常常读到深夜。我至今还保存着这些资料。我当业余通讯员时,就有稿件在《湖南日报》(1981年3月4日)头版头条发表。县里领导见我爱写新闻,1982年9月调我到县委通讯组任组长。

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没有“烧火”,而是下基层“捡柴”。我深入农村,白天采访,晚上写稿。不久,我写的《十二大春风吹到洞庭湖——沅江农村见闻》、《喜见农民会客厅》、《农家子弟骑单车上学》等一批歌颂农村改革的稿件发表在《湖南日报》等报纸上。

为了学写人物通讯,1983年春节刚过,我到《湖南日报》农村部请毛福春到沅江采访高级农艺师刘劲凡。春雨绵绵,我和毛福春打着雨伞,行走在草尾区乡间泥泞的道路上,到刘劲凡办点的村采访他。我们写的《农艺师的足迹》在1983年3月21日的《湖南日报》发表后,在沅江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我拿自己的初稿与见报稿一一对照,发现我的原稿差在主题提炼、人物刻画、写作技巧等几个方面。这次跟班采访,我收获匪浅。

当时,湖南日报社为了提高通讯员的水平,每月给我寄学习资料,经常举办通讯员学习班。报社的编辑记者到县里采访时,手把手地辅导我如何抓“活鱼”、如何定角度。记得陪李均在沅江采访时,与他一起探讨企业如何治懒的报道思想,他启发我写出了《用组阁的办法治懒》。陪周乾德、程金美在沅江探访苎麻经济兴衰之谜时,我搜集了大量的素材,《价值规律导演的活剧——苎麻热后访沅江》一稿1988年6月24日在《湖南日报》发表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跟随姚子珩在沅江农村走访养殖大户陈伏秋时,姚子珩见老陈怕政策变,当场为老陈释疑解难。《陈伏秋,你怕什么——一个养殖大户释疑记》发表后,反响较大,消除了当时农村种养大户的疑虑。此稿被评为全国农民报系统好新闻。由此,我感悟到一个新闻专干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我每月到报社送稿、以稿拜师时,莫西岩、杨泽皇、邹晓宏等编辑都认真传教。

最难忘的是1985年2月,我采访时受到个别领导的无理阻挠,我把采访经过和满肚子委屈写成稿件,寄给了《湖南日报》。《湖南日报》以《能这样阻挠新闻干部采访吗?》(1985年3月7日)为题发表评论。《湖南日报》主持正义、敢为基层通讯员讲公道话,正面引导舆论监督,使我免遭非议和责难,令我至今不敢忘怀。

有《湖南日报》的支持,我写稿的积极性更高了。我每年在《湖南日报》发表的稿件近百篇,我负责新闻工作的10年(1982-1992)中,有5年夺得全省县级发稿第一名,我先后有50多篇稿件获奖。当时的益阳市委宣传部在沅江召开新闻报道工作现场会,推介了我的新闻报道经验。1991年,我被《湖南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我还获得了晋升一级工资的嘉奖。

10年的新闻之路,我有过拼搏后的喜悦,有过困惑中的奋起。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领悟和观念上的升华。回忆是零散的,但蕴含着一个通讯员对《湖南日报》的感激!

“想”新闻创新的智慧路径
  恩格斯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笔者以为,新闻工作者要写出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的作品,就要全力开动思维,多思多想,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探究事物的根源和本质所在。这里所说的“想”,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杜撰“新闻点子”,制造新闻。
  这里所说的“想”,是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以新闻事实为依据,多动脑,勤思考,将“想”这一思维活动贯穿于新闻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从而催开美丽的新闻智慧之花。
  “想”中触发灵感
  有人说,灵感总是垂青勤于思考的人;笔者认为,好新闻总是不负勤于思考的人。一个人善于对社会生活不断地分析、思考,不断地积累,他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思想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就会撞击出思想的火花,闪烁出智慧的灵光。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过程中,笔者特别注重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举措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思考,为自己的新闻写作打好扎实的根底。有人说,笔者的不少好作品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其实,笔者的大脑早就经历了“踏破铁鞋”的过程。
  笔者所写的《(肩题)放下猎枪行程万里拍鸟百种(主题)李剑志成为洞庭湿地“护鸟第一人”》这个消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那次,地处南洞庭的一个中等职业学校请笔者去给学生作新闻讲座。讲座结束之后笔者与学校文学社的辅导老师闲聊时得知,学校的一位老师原来很爱在鸟类喜爱栖息的洞庭湖湿地打鸟,但是后来不仅放下猎枪不打鸟了,还做起了保护洞庭鸟类的事来。我感觉这里可能有文章可做。于是,立即找来这位名叫李剑志的老师进行详细采访,终于大有所获。作品发表后,引起了人们对洞庭湿地鸟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作品先后获湖南省地市报、湖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并被湖南省记协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

  “想”中调整思路
  笔者认为,从刚获得新闻线索开始,就必须开动脑筋。别人提供的新闻线索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在采访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对这些问题,并不一定要形成笔记提纲,但脑海里还是要有个基本的谱。同时,在采访过程中,要随着采访的深入,及时整理自己的思路,有的放矢地推进采访。采访推进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事实进一步掌握的过程,而且随着对事实的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往往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这个时候,记者就要善于抓住这些在采访过程中冒出来的新鲜东西,及时调整自己的采访思路,转换采访的角度,捕捉更新的材料,从而写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新闻。
  19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知,桃江县氮肥厂次日恢复生产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这家氮肥厂是桃江县有名的国有特困企业,停产两年多了,一个特困企业要借复产之机举行升旗仪式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有特殊的意义。第二天升旗仪式结束后,笔者在去找厂领导了解情况的途中,听一位工人说,这面旗帜是厂长尹亮才的母亲绣的。笔者又赶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尹母住处采访。原来尹母听说儿子管的工厂要恢复生产了,心里就一直琢磨如何给新上任的儿子助一臂之力。她左思右想,最后从电视里那激动人心的升旗仪式受到启发,决定绣一面国旗送给儿子,鼓励儿子要为国旗争光,要为国有企业争气。
  笔者在掌握很多感人的细节之后,用“新闻故事”的形式写了《尹母绣旗励子》,先后在《湖南日报》、《益阳日报》、《湖南工人报》等10余家报刊发表,后来获湖南省专业报好新闻一等奖和湖南省好新闻三等奖。

  “想”中挖掘宝藏
  重大题材或突发性的新闻,不是每一个新闻记者都能遇上的,特别是基层党报的记者,这样的机会可能更少,最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新闻。有很多事情,可能因为我们见多了,见惯了,并不在意它。如果用点心,留点意,多去想一想,反复琢磨琢磨,深入其中,就能从中发现新闻,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新闻作品来。有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只要舍得动脑筋,也能挖掘出宝藏来,产生“无中生有”的效应。
  譬如“桃花江是美人窝”,桃江由此名满海内外,桃江人也时不时把这“名”挂在嘴巴上。这“名”有什么用没有?笔者平时就在想这个问题,并注意收集有关材料。笔者想,这“名”,不就是一种知名度,知名度不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吗?利用知名度去创立品牌发展经济,无形资产便可变为有形资产。于是,笔者抓住这一点,有意识地搜集材料,经过反复揣摩,写出了深度分析报道《叫响“桃花江”》。
  作品通过分析现状,对“桃花江”这笔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被冷落、闲置、浪费以及流失发出了深深的感喟,然后从振兴桃江县经济的战略高度,对利用、发展、保护“桃花江”这笔无形资产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作品在《益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桃江县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桃花江”名牌产品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实施“桃花江名牌战略,振兴桃江经济”的工作思路。这一作品后来获中国地市报和湖南省地州市报好新闻奖。

  “想”中提升价值
  无可否认,一件新闻作品新闻价值的高低,是由新闻事实这个客观性的东西决定的。但是,每一件新闻作品的问世,都包含着新闻工作者的智慧和创造之功。一个好的新闻素材通过记者的大脑这个加工厂加工之后,新闻性会更鲜明,思想性会更突出,对读者也就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大脑这个加工厂加工的过程,就是提升其价值或者说是其含金量的过程。
  笔者的《(肩题)敢为人先搞发明,十年结出果一串(主题)农民刘建国填补竹类食品世界空白》这个消息,就是通过反复“想”之后,提升了新闻价值的新闻作品。桃江农民刘建国获得第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时,笔者就与人合作报道过,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个新闻。几年后,当得知他拥有9项发明时,笔者对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这一时期,农民搞发明的报道时有所见,本身不是十分独特的新闻了。笔者想,刘建国有9项发明也只不过是数量上的增加,照此写稿虽可见报,毕竟有肤浅之嫌,只有由此生发开去,发掘出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才能找到新闻的“真金”。笔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反复琢磨,终于豁然开朗:农民刘建国花十年心血,投资百万余元搞发明并获得成功,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他见识超群,没有为这些发明而沾沾自喜,而是积极组建公司,投资办厂,将发明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反映了当今农民科研的一种新动向。最后,笔者抓住这两点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写成了这个消息。
  消息在《益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先后获湖南省地州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湖南省好新闻二等奖和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
  (作者单位:益阳日报)

 

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艺术05-11-20 11:40  发表于:《驿钊传媒学习小组》 分类:未分类
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让读者一看,使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评论来说,更是这样。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评论题目具有特殊的作用。有人说:“标题是评论的眼睛。”这是一种“文学语言”。那意思无非是说,眼睛是传神的,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或者是说眼睛能够把人勾住,评论的题目应该一眼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他非把文章读下去不可。如果是广播评论,要能吸引听众,使人非听下去不可。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 ①在当今,报刊、广播电视频道的数量相对于过去已翻了好几番了。而且报刊已进入厚报时代,甚至有的报纸一天就出百版;广播、电视大多数已是全天候播出,这一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加上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人们已无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它,可以说,就连看完报纸几个版面的时间也没有。那么,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这就涉及一个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

  一、评论标题的生动性

  一讲到生动,人们会立刻想到小说、散文、诗歌等,似乎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实生动和新闻评论早已是水乳交融,尤其在西方新闻评论作品中为一大特色。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同样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评论标题的幽默性

  幽默是智慧的象征,才华的体现,它以特有的诙谐和意境,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老舍先生说:“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然而一琢磨脸就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人效果好得多。” ②“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而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在心态上没有讽刺家那么厉害”。③具有幽默效果的新闻评论标题,不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新闻评论内容的兴趣。要把评论写好,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试举一例:

  《人民日报》2004年4月210日“今日谈”的标题为《喜人的“不习惯”》。这篇评论据以“前两天在北京火车站乘火车,登车后总感觉什么地方和过去不同。原来是站台加高和车底持平,上车如履平地了。习惯了踩着梯子上下车,对这方便之举一时倒有些不自然。”作者抓住了事件的性质——可喜的,借用自己的感受——“不习惯”来概括这一使人上下车方便的变化。事情本身没有逻辑矛盾,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逻辑矛盾就出来了,幽默感也出来了,于是人们才有读下去的欲望。如果标题为《可喜的变化》,这一标题是准确地反应了事情的原委,但太笼统,让人一看就是喜鹊评论,而这种性质的新闻在中国铺天盖地,根本没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再如:《“猪八戒”不该成为荧屏“香饽饽”》(《经济参考报》2005年08月22日)、《这样的“抠门”值得称赞》(《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0日第一版)、《楼市:中央政府不是"千手观音"咋办》(《中国青年报》2005年07月07日)、《企业要有“野性”》(《文汇报》2005年08月19日)、《造林还是“造字”》(湖北十堰电视台2002年11月15日首播)、《乡镇企业不是属猪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12月14日播出)、《既要打锣,就不要怕响》(江苏省阜宁县广播站1983年6月25日播出)等等。这些标题诙谐有趣,它特有的幽默力量,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有效的多。

  那么,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幽默标题呢?首先要了解读者精神和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发掘心理上的幽默敏感点,但最终还得利用一定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技巧来激发读者对幽默敏感点产生共鸣。

  三、评论标题的哲理性

  哲是智慧,是人类科学思想的花朵。理就是道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道理。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或者说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简单地说,哲理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话语来阐明一个道理,不管这个道理深刻与否,都能让人们听得明明白白,能回味其中的含义。所以,哲理性并不是一味追求深奥或玄妙,而是激发人深深地思考,能回味无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着哲理,事例、故事、寓言、格言、警句等,都存在着哲理性,有时候话说得越浅显,道理可能越深刻;说得越简单,内涵可能越丰富,完全可以用它们来说明道理。2004年5月24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忠言何须逆耳》。这篇评论评述了领导者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态度,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否定了“忠言”一定逆耳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指出非逆耳的忠言更易于人接受。这种评论标题,更富有哲理性,更给人深深的启迪。这篇评论如果标为《工作莫忽视方法》或者《工作方法要得当》,其吸引力和意味就淡多了。例如:《“爱富”不能“嫌贫”》(《人民日报》2005年09月05日第十四版)、《夜景照明应量“能“而行》(载《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一版)、《理直也当气和》(载《人民日报》2004年5月24日第一版)、《质量就是生命》(载《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一版)、《小脚未必走路慢》(载《人民日报》1986年9月17日播出)等等,这些标题以哲理的高度和深度取题立意,就易使人省悟,令人折服。

  四、评论标题的反思性

  创新从来就是超越常识,超越常理。凡是常理都是相对的,相对常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常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常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常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就其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这种由此及彼的审视,用现行的话叫“反思”。这些年,反思式的评论往往见诸报刊和广播电视,其标题每每标新立异,引人注意。

  按常理,“鸡” 小而不用“牛刀”杀之。不然,小事大做,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得不偿失。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杀鸡”亦可用“牛刀”。清华大学研制出一种“炸鸡锅”,能自动调温升压,在市场颇有销路。科研院所,智力密集,自然可称“牛刀”。用现成的“牛刀” 杀一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鸡”又何尝不可?这不但不会使“牛刀”贬值而只会增加效能。作者以此为题材加以评论,制题为《“杀鸡”亦可用“牛刀”》,使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全新的理性的启迪。

  比如:《“失声”与掌声》(《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3日)、《莫让“捐款”成“扣款”》(《人民日报》2005年04月09日第一版)、《“谢生宴”让人耳目一新》(《光明日报》2005年07月04日)等等。这些评论标题引发了读者深深的理性思考,使作者对问题有全新的认识。五、评论标题的抨击性。

  我们的社会,正邪并存,善恶同在。祛邪扶正,揭恶扬善,是评论肩负的政治使命,在报刊广播言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切邪的恶的东西都是阴暗的反常的,抨击式评论的标题若直点其丑恶,便出奇制胜。

  2003年1月20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不要提前过年》。过年,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时间又是客观的,不会随着人们的意向改变,不是说你想把过年的时间改变就怎样改变。作为读者,你会立即被吸引看下去:“元旦过后是春节。中间的这一个月里,随着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浓,有的部门和单位工作松松垮垮,电话没人接,事情没人办。一些应该迅速办理的事情,被推到了节后,前来办事的人们只能望门兴叹,徒劳往返。”由此可以看出,标题《不要提前过年》的内涵很丰富,深刻揭示了各部门不正之风的严重性,对此抨击十分有力。

  像《人情酒里少人情》(《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6日第一版)、《请柬别成“催款单”》(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日第一版)、《“鲜奶倒进污水渠”,咋的了?》(《工人日报》2005年08月18日)、《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3日第四版)、《挥霍浪费也是犯罪》(载《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0日第一版)、《“及时雨”为何落不到地里》(福建蒲城县广播电台1987年6月19日播出)等等,都是新闻评论者运用抨击式的创新艺术,勇于抓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抨击歪风与谬误所结出的硕果。

  六、评论标题的文采性

  标题的文采,是新闻评论标题成功的秘诀之一。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修辞方法,都可运用于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中。

  (1)活用动词。通过观察主语和宾语的特点,来选用生动、富于个性的动词。在现代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中,动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精心使用动词制作新闻评论标题的问题,便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新闻学者艾米利达斯说过:“不要醉心于那种华而不实、铺张描写,要挤掉水分,因为这些除了证明记者善于使用陈腐的语言和手法外,不会有任何效果。”这段话警戒我们,在新闻语言中要尽量少用形容词。对新闻语言的要求是这样,作为概括新闻主要事实和揭示新闻主题的新闻评论的标题更是如此。比如:2005年6月21日《人民日报》“今日谈”的题为《“考后消费热”该降温了》。又如《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一个动词“走”,让整个题目都活起来。

  (2)借用古文、古诗词、成语、俗语、流行歌曲等。无论古今中外,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拿来,但一定要贴切。例如:四川人民广播电台1984年8月25日播出的评论题为《不要闲着“媳妇”抢“保姆”》(论点:不要忽视起用本单位的人才),作者采取隐喻的、疏导的方式,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谚语——不要闲着“媳妇”抢“保姆”这个题目,富有生活情趣,能够发人深思。

  又如:《匹夫不可夺志国难见气节》(《人民日报》2005年08月23日第四版),其标题语出自“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④读后真正感到:“当人们逡巡于旧战场之时,追忆于尘封史实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其中所蕴含的“气节”二字。这种宝贵的精神发于胸臆,见于行动,是支撑前人浴血奋战的强大动力,也是激励我们实现振兴中华伟大理想的精神力量。”

  再如:《新党登陆令人耳目一新》(《新华网》2005年07月06日)、《期待物权观念深入人心》(《法制日报》2005年07月20日),均用成语作题,显得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3)借用形象,化静为动。例如:1986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在《新语》专栏里,发表了一篇评论,题为《叹老鼠偷权》,很形象,特别用了一个“叹”字,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老鼠偷权”行为的不满,不落俗套,非常引人。

  (4)巧用比喻、拟人。比喻、拟人是标题常用手法,但用多了就难以出新意,因此,应该经常换换脑子。例如:《“嫁“出去的“姑娘”也要管》(黑龙江省松花江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6月18日播出)。(5)用“数字”、“符号”说话。数字、符号可能带来“尽在不言中”的效果。例如:2005年07月04日《人民网》“人民时评”发表的题为《暂行条例45年不变说明了什么?》(论点:让这些不合时宜、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老皇历”限期退出历史舞台。)读了令人喟然长叹,顿生愤概。

  七、评论标题的情感性

  评论主要是以说理为主要手段,从思想、概念的角度阐明对事物、事件的看法。而说理一般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决定了新闻评论无不带有一定程度的概念性和抽象性,未免显得枯燥些。那这样很难抓住读者或听众,这就需要在情感上下功夫。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⑤新闻评论的说服工作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吸引住读者或听众。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跨越这一座桥,才能到达对方的心理堡垒,征服别人。这样既满足读者的“新闻欲”,又勾起读者的“欣赏欲”,给人以美感。

  2004年05月28日(《人民网》“人民时评”发表的题为《为“保民用电”叫声好!》该标题一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亲切感。北京市政府提出工业用电为居民生活用电让路,便是对居民应享权利的实质性复归。我们一直所强调的政策的以人为本,在北京市的用电决策中,无疑得到了直接体现。

  比如:《白了少年头,真悲切!》(《羊城晚报》2005年05月16日)、《五壮士兮,归来!》(《江南时报》 (2005年03月29日 第三版)  )、《英雄精神怎样才能不被"删除"?》(《燕赵都市报》2005年03月26日)、《让孩子继续是孩子吧》(《中国青年报》2005年03月21日)、《设路牌心贴行人》(载《人民日报》2003年12月1日第一版)、《让“海上孤儿”回到母亲的怀抱——评解决台湾渔船被扣问题的途径》(福建人民广播电台1989年4月13日对台湾广播)等,都能使受众感到新闻评论有一股股温情的暖流。

  八、评论标题的怪异性

  新闻评论注重标题的怪异(可以吸引眼球),这样才可以抓住受众心理,吸引他们读下去,文章的好坏倒成了其次。新闻评论标题若直指其怪,便出奇制胜。

  200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锄头柄与互联网》。怎么锄头柄与互联网还有联系,真是闻所未闻,怪事一桩。作为读者,有欲望仔细读下去:“前几日,回乡省亲。一踏进家门,就发现屋里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电脑。二叔见我一脸惊讶,笑道:‘这玩艺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咱家今年的二亩花木苗子能卖好价钱,就是沾了互联网的光。’过去只知攥着锄头柄在地里刨的二叔,如今也成了网民,并且从中受益。”由此可以,看出锄头柄与互联网这个怪异的题全面反应了信息化催生了农业现代化。上述这篇评论如果标为《信息化催生了农业现代化》或者《农民也用上了电脑》的标题,其吸引力就淡多了。这两个标题,一是太平淡,不一定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二是太直白,读者一看标题,就知道这篇评论要论什么,根本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这类标题有:《给发霉的“行规”晒晒太阳》(《新华网》2005年09月02日)《警惕思想“亚健康”》(《光明日报》2005年08月22日)、《体彩捐赠慷谁之慨》(《中国青年报》2005年08月25日)、《贫困大学生亟需“精神扶贫”》(《南国早报》2005年06月14日)、《博士猪倌与大学生就业》(《人民日报》2005年05月24日第十一版)、《文人和小偷》(载《新民晚报》1990年7月5日)、《“泼泠水”也是一种服务》(宁夏人民广播电台1988年10月26日播出)、《“没啥”?“有啥”?》(载《人民日报》1993年5月5日第一版)等等。上述标题确实很怪异,给人看了,不但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全文,而且在读者的记忆中难以消失。

  注解:

  ①何合民:《新闻标题的构思与制作》,(《当代传播》2002第3期)。

  ②老舍:《老舍幽默诗文集.序》。

  ③老舍《谈幽默》,(《宇宙风》,第23期,1936年8月16日)。

  ④孔子:《论语.子罕》

  ⑤白居易:《与元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