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年代的服装:唐家岭拆迁考验政府与公民妥协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3:34:08
唐家岭拆迁考验政府与公民妥协智慧    2010-05-20    因不满腾退补偿方案,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百余名村民聚集在村委会内,称事先并未获知方案细则,希望能撤销已公布方案,并重新进行补偿讨论。目前,海淀区政府介入调查此事。由海淀区政府、西北旺镇政府和唐家岭村工作人员百余人组成的工作组,开始入户宣讲腾退补偿政策。
    作为北京最为著名的“蚁族聚居地”,唐家岭村自从传出改造拆迁的消息后,就一直受到公共舆论的高度关注。由于涉及的拆迁对象十分复杂,加之处于悲剧频发、变法未定的敏感时期,唐家岭拆迁不仅成为人们观察新法出台前政府拆迁的现实素材,更成为公众评判政府公共治理水准的重要个案。
    拆迁是一场利益博弈,尤其是在政府主导的拆迁中,公共利益与个体私权难免发生冲突,如何理性地面对并化解这种利益冲突,以平和的程序达成利益妥协与均衡,当是政府公共治理和公民理性维权的智慧所在。遗憾的是,在以往的一些悲剧性个案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都缺乏足够的“妥协之术”。政府的传统思路是习惯凭借权力给出一个方案,以期“快刀斩乱麻”,而忽略了方案背后的程序公正,容易激起被拆迁者的不满情绪,影响利益妥协的达成;而被拆迁者在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相信“把事情闹大”的效果,甚至不惜用生命做“筹码”,使得单纯的利益冲突演变成撕裂官民关系裂痕的重大社会冲突。
    所以,在唐家岭拆迁中,我们首先期望看到的是双方博弈思路的改进。应当说,此次拆迁政府弱化了权力的强制色彩,从补偿方案的酝酿到与村民代表的协商,显现出政府在拆迁治理上的慎重与理性。但这种博弈还有待更深刻的变化。从目前暴露出的问题看,出炉的补偿方案似乎还没有获得被拆迁者的广泛“同意”,在程序上所谓的“村民代表”也面临合法性质疑,使得唐家岭村民联名签字反对;而西北旺镇镇长“不会改变补偿方案”的表态,更非化解冲突的妥协之道。睿智的政府对自身权力始终保持谦和,熟悉利益谈判的基本技巧,对被拆迁者的诉求有理性的认知,并善于在倾听民意的基础上寻求拆迁决策的“可接受性”。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为被拆迁者开辟公正的程序平台,如何与广大利益主体展开理性的谈判、协商与妥协,如何以利益的均衡与妥协避免酿成群体性事件,将极大考验着政府公共治理的智慧。
    当然,任何妥协政策的达成,离不开双方的努力。就被拆迁者而言,在代表不能“代表”自身利益时,选择哪种方式表达诉求并与政府展开博弈,也将考验公民维权的理性与成熟。或许,遏制住方案“被通过”、自己“被代表”等一时气愤,利用法理、舆论与正当化的程序平台,与政府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博弈和谈判,将更有助于自身诉求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我很愿意将唐家岭拆迁当做公私利益博弈的典型个案,并期待在今后的博弈中,政府和公民都能改变以往“殊死搏斗”的对立性思维,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理性的思维在谈判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妥协,进而实现利益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