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速经过南昌哪里:以人为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5:17:00
说到团队建设,要先回顾一个关于民生的词“劳动”。从原始人开始人类就开始懂得通过劳动获取生活的基本必须品,伴随着社会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劳动形态已经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直至今天的越来越复杂及多样化的劳动技能、劳动方式及劳动关系等方式存在的劳动。那么,当下大家所讨论的销售、市场、产品、生产、服务、渠道管理等等等等也都只是劳动的某一种形态。

    在百度知道中将团队建设这样定义:团队建设是指有意识地在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负责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团队建设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团队建设主要是通过自我管理的小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负责一个完整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在一起工作以改进他们的操作或产品,计划和控制他们的工作并处理日常问题。他们甚至可以参与公司更广范围内的问题。

    但个人认为,团队建设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的某一个职能工作小组,小至街边的店铺,大到集团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团队的存在形式,而团队建设就是指这些团队组织的自我管理。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理解,个人认为团队建设的管理其实也就是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管理。劳动者就是指团队中的自然人,劳动工具指技能、知识、流程、目标、决策、计划、激励、薪酬、控制、创新、渠道等等,劳动对象是指市场、产品等。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劳动群体通过有效的使用劳动工具而促使劳动效能最大化。围绕这个核心在团队管理中通过会通过培训、指导、流程、制度等方式用来约束及提高劳动者对劳动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及标准程度。这种方式不是不好,也不是没有效果,但往往忽略了劳动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劳动者,同样的劳动工具、同样的劳动对象、甚至同样的劳动过程,由不同的劳动者来做,往往结果也是不同的。

 

    劳动者——自然人——人——高等动物。人有两面性分别是理性和感性,两面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割。没有只有理性的人,只有理性的是机器,也没有只有感性的人,只有感性的是禽兽,那么理性和感性两者交融后形成了各种性格特点的人。

    在团队中不是只有一个人,是有N多个人,团队建设中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也就是有关于团队中“人”的工作。前面提到的培训、指导、流程、制度、薪酬、绩效、奖励、考核等等其实也是针对“人”所做的工作,但这些都只是外因,通过外因来激发人内因的方式和措施。敬爱的毛主席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伟大的释伽摩尼说过“境由心生”,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等等等等,都指向一个原则,想要改变一个人,就必须首先引发内因改变。

    这些道理在《输赢》这本书里得到了体现,周锐在上海召开第三季度总结会议中做了一件事——给连续几个月的销售冠军洗脚,可能有人会认为在一个团队中管理应该是有章有序,不能这么胡搞,这就像是绿林好汉入不得流。

    其实周锐在上海也好,在后来的北京也好,他在管理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团队文化,通过团队文化来引发团队中人心的改变,同时改变外因来做辅助,激发团队中每一个人,形成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及拼搏精神,从而达到团队目标。

洗脚是一种方式,是周锐在打造自己团队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在促使团队内部人的竞争、拼搏的精神。竞争、拼搏、积极是他团队的文化。用这种方式,也说明他研究人心的功夫非同一般,只有深入的了解人心,才能知道什么方法有用

 

    总的来说,以人为核心的团队建设说到底也就是以人心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同时入手,两者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成团队目标。但难就是——如何通过建设团队文化来影响人心的改变,从来带来行为、习惯、能力、积极性、信任力、态度等等的改变。

    再言而总之,团队文化是基础,制度、流程等是上层建筑。团队文化是高速公路、制度、流程等是高速路上的车。团队管理是如此,市场是如此,创新是如此,技术也是如此,道理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团队不管是大还是小,这是根本,也是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一基本原则

    现在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瓶颈,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原因就是高速路没修好,太窄,不扩宽怎么能跑那么多车呢。

 

    总结:不管做什么产品,是什么企业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些劳动是靠人来完成的,所以,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力也好,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也好,以品牌为竞争力也好等等等等,人,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