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保险理赔记录查询:党史文献:中共中央转发《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通知(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35:33
标签:历史
党史
史料
文革
批林批孔
分类:史料荟萃
中共中央
转发《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通知(上)
中发[1974]1号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
毛主席批示:同意转发。
中共中央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各省军区、各野战军党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
现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发给你们,供批林、批孔时的参考。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选编的这个材料,对于继续深入批林,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对于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对于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会有很大帮助。
这个材料的传达方法,请你们按照中发[1972]3号文件的范围,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传达以前你们要首先学习讨论,进行试点,训练骨干。
中共中央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
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
(仅供批林批孔参考)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
林彪这个政治骗子,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是个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党阀、大军阀。由于他和孔孟的反动思想体系一致,都要复辟旧制度,开历史倒车,他就指使一些人,到处收集孔孟的言论,东拼西凑,分类摘抄,搞了大量卡片,用它装腔作势,骗人唬人,制造反革命舆论,大搞阴谋活动,向无产阶级猖狂进攻。
为了深入揭露和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及其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我们从林彪的黑笔记、手书题词和住宅里的其他材料以及他的公开言论中,选编了《林彪与孔孟之道》,供批判用。这个材料选编得还不够完善,注译也不尽妥当,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将陆续选编此类材料。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
目录
一、效法孔子“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3)
二、鼓吹“生而知之”的天才论,阴谋篡党夺权……………………………(6)
三、宣扬“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恶毒污蔑劳动人民……………………(13)
四、宣扬“德”、“仁义”、“忠恕”,攻击无产阶级专政………………(17)
五、贩卖“中庸之道”,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23)
六、用孔孟反动的处世哲学,结党营私,大搞阴谋诡计……………………(27)
七、鼓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剥削阶级思想,
击“五·七”道路………………………………………………………(32)
八、教子尊孔读经,梦想建立林家世袭王朝…………………………………(34)
附件:名词简释…………………………………………………………………(39)
一、效法孔子“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
林 彪
孔 孟
悠悠万事 唯此为大
克己复礼
书赠叶群同志
育容
一九六九·十·十九
(条幅,林彪卧室)
注:育容即林彪。同日林彪还写了内容相同的另一条幅赠叶群。
悠悠万事 惟此为大。
克己复礼。
书赠育容同志
叶群
于六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条幅,林彪卧室)
悠悠万事 唯此、
唯此为大
克己复礼
育容书赠宜敬
于苏州
一九七○·元·一
(条幅,林彪卧室)
注:宜敬即叶群
按:"克己复礼"是孔子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林彪和叶群从一九六九年十月到一九七○年一月,在不到三个月内,连续写下了以上四条。这充分暴露了他们迫不及待地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野心,把复辟资本主义作为万事中最大的事。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译文: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周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人的人就会归顺你的统治了。
对过去……以莫须有罪名加以迫害的人,一律给于[予]政治上的解放。
《"571工程"纪要》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论语·尧曰》
译文:复兴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接续断绝了〔世袭地位〕的〔贵族〕世家,起用没落的〔旧贵族〕人士,……
要设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国家没有一个头,名不正言不顺。
吴法宪交代林彪的话,
转引自中发〔1972〕
24号文件
按:林彪对抗毛主席关于不设国家主席的多次指示,以孔子"名不正言不顺"的反动说教为根据,顽固地坚持反党政治纲领,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译文:必须正名分!……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二、鼓吹“生而知之”的天才论,阴谋篡党夺权
林 彪
孔 孟
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林彪赠叶群
六二·六一
(条幅,林彪卧室)
注:据《史记·大宛传》记载,天马是一种神马。《庄子·在宥篇》有"独往独来"一语,原文是:"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为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按:这是林彪手书,挂在他的床头正中墙上。林彪自比天马,以"至贵"、超人自居,妄图实行独裁统治。值得注意的是,这件材料写于一九六二年,可见林彪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由来已久。
天马行空 猛志常在
(陈伯达题词册,
林彪卧室)
天马横空
知无涯
(陈伯达题词册,
林彪卧室)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如果要平治天下,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呢?
革命领导权历史地落在我们舰队头上。
《"571工程"纪要》
天生德于予,桓 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
译文:上天把治天下的圣德和使命赋予了我,桓(音颓。宋国司马,管军事行政的大官)能把我怎么样!
王者莫高周文,伯者莫高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骄故也。
育容书于苏州
六九仲冬
(条幅,林彪卧室)
注:见《汉书·高祖本纪》十一年求贤诏。"骄"原文是"交",两个"莫高"后,原文都有"于"字。"患"字写后又圈去。《汉书》原文的意思是:帝王没有比周文王再高的,霸主没有比齐桓公再高的,但是他们都是依靠贤人才成名的。现在天下有智能的贤人有的是,难道只有古代才有吗?问题在于做人主的不去和他们结交。
按:林彪写这段话,挂在他床头右侧墙上,他自比周文、齐桓,把历代统治者当"人主"的经验作为座右铭,妄图建立封建法西斯的王霸之业。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叶群同志存
伯达
[退思书屋]
(题词,叶群办公室)
按:陈伯达吹捧叶群为今时之"古贤",颂扬她帮助林彪搞反革命政变能沉住气。
有些人不承认天才,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能不承认天才。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八日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我认为人有两方面:一方面有天生的问题,一方面有教育的问题。人才,人的智慧和能力,这是两方面的结合。
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一日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温文、豪放、理智,既受于天,且受于人。
书赠爱妻叶群
林彪
五·廿六
(刻在砚盒上,叶群办公室)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译文: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然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难还学习的人,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不学习,老百姓就是这样等的人。
我的脑袋长得好,和别人的不一样,特别灵。有什么办法呢?爹妈给的么。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论语·子罕》
译文:太宰问子贡:"孔夫子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太宰,官名。据汉郑玄注,这里的太宰是指吴国太宰伯嚭。嚭音痞。又据唐孔颖注,是指吴国的还是宋国的太宰,不能确定。)
……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
一九六六年九月十八日讲话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陈伯达题词册,林彪卧室)
注:见清代赵翼《论诗绝句》。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杜甫。
按:陈伯达借这首诗恶毒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吹捧林彪是"天才",为林彪抢班夺权制造根据。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每过五百年一定会有英明的帝王出现,那中间一定有闻名于世的人产生出来。
三、宣扬“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恶毒污蔑劳动人民
林 彪
孔 孟
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
林彪一伙的黑话,转引自中发〔1972〕4号文件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孟子·腾文公上》
译文:没有统治者,就没有人治理劳动人民,没有劳动人民,就没有人供养统治者。
先知先觉是有的,否认先知先觉的存在,这是大的错误。
陈伯达:《三民主义概论》(一九四○年增订版)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
《孟子·万章上》
译文:上天生育人,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我呢,是天生的先知先觉者;我就要拿这个〔尧舜之〕道使现在的人有所觉悟。不是我使他们觉悟,又有谁呢?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千年愚。
(陈伯达题词册,林彪卧室)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漫漫思想界,
长夜有明灯。
赖此导人类,
探讨永无垠。
录译诗
(陈伯达题词册,林彪卧室)
注:垠音银。无垠即无边、无止境的意思。
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老百姓天天不是在谈抗日,在谈共产党这一套。他们谈的是他们本身的事情,怎样种田,年成好,每天怎样做工流汗,怎样做生意。整天男女大小全在这一套。……他们想他们生活那一套,我们想我们这一套。
一九四五年五月在七大的发言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译文:统治者注重道德,劳动人民想的是种地的事;统治者关心维护制度,劳动人民想的是小恩小惠。
你看中国人民见了面说,你吃了饭没有?蒙古人见了面说,牲口好不好?这就是讲生活问题。过了年见面时说,"恭喜发财"写对子时,写一个大"财"字,"招财进宝"贴在门上。老百姓脑筋里想的就是这些东西。
一九四五年五月在七大的发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译文:统治者明白大义,劳动人民只知道小利。
我们同志的脑筋不是普通农民的脑筋,也不是普通工人的脑筋。他们想的是怎样搞钱,怎样搞米,油盐酱醋柴,妻子儿女。…我们的思想与他们的思想是有天壤之别。
一九四五年五月在七大的发言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译文:高贵的有智慧的人和卑贱的愚蠢的人是先天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
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三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译文:劳动人民只能供使唤,不能让他们知道什么道理。
四、宣扬“德”、“仁义”、“忠恕”,攻击无产阶级专政
林 彪
孔 孟
秦始皇焚书坑儒
转引自中发〔1972〕4号文件
按:在一九五八年五月八日党的八大二次议上,当毛主席讲到"秦始皇是一个厚今薄古的专家"时,林彪插话指责秦始皇,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毛主席当即予以严驳斥。这里便暴露了林彪尊孔反法,借咒秦始皇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面目。
秦……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
董仲舒:《对策》(《汉书·会董仲舒传》)
译文:秦朝……严禁学术文化,不:许挟带书籍,抛弃礼义,连听到礼厉义的话都厌恶,其用心是要把先王骂之道完全毁灭掉。
汉朝废百家,独尊儒术,有个董仲舒,我希望大家都当董仲舒。
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的讲话
林xxx号召我们做个革命的董仲舒,他是西汉人。秦始皇当皇帝后,主张愚昧政策,大搞焚书坑儒,使孔孟的学说吃不开了。这时董仲舒给皇帝讲道理,要想永远统一天下,就要有一种能统一人民的思想。这种思想只能是一种思想,那就是孔孟之道。如三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由于他高举了孔孟之道,所以很快被人民接受了,一直传了几千年。
陈伯达一九六七年四月十三日的讲话
汉儒,惟董仲舒纯粹,其学甚正,非诸人比。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
译文:汉朝的儒家,只有董仲舒〔继承孔孟之道〕最纯粹,他的思想〔是儒家的〕正统,别人没法比。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故曰忠厚之至。
赠宜敬同志
育容
一九六九·十·一
(条幅,林彪卧室)
注:"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见《史记》卷六十八引《尚书》的话。意思是:依靠德行必然兴旺,依靠暴力必然灭亡。"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故曰忠厚之至也"见苏轼《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意思是:用君子长者的道理治理天下,这就是最忠厚的了。
按:正当亿万人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林彪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用儒家的语言,恶毒攻击革命暴力,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以力压服人的,人家不会从心里服从,……以德服人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
忠孝节义是封建的 用其内容
……
仁-团
勇-斗      不用地词,
用归纳法
智-唯物论    吸其内容
(林彪存用的卡片)
按:林彪鼓吹儒家的"忠孝节义",把孔子的"仁"、"勇"、"智"说成是"团结"、"斗争"、"唯物论",用儒家的反动思想冒充并篡改马克思主义,赤裸裸地继承封建糟粕,作为他反党反人民的思想武器。
关于中国的旧道德,如"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些东西,我们认为在新的历史内容上可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认为这些道德在现代可以成为新的美德。
陈伯达:《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一九三八年五月)
孔子认为具有知、仁、勇三种德性,才是完全的人格。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一九三九年四月)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中庸·二十章》
译文:智、仁、勇这三样是通行于天下的美德。
以仁爱之心待人之忠,以宽宥原谅之恕,儒已家的原理。
(《辞海》3058页,"恕"字条上林彪的批语,林彪办公室)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矣。"
《论语·里仁》
译文:曾子说:"孔夫子〔贯彻始终〕的道理,就是'忠恕'。"
从来人们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成极高的美德,其实还是限于一面;极高的美德,极高的"忠恕之道",应该还进而是"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我们就把儒家所代表的封建社会美德转变为极高的人类美德,而且在哲学上恰是由唯心论转变到唯物论。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一九三九年四月)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