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死亡调解书:“三招”教你做好班主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4:40

“三招”教你做好班主任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为此班主任工作中要以“尺”字当头,才是当好班主任的一条最有效途径,那我们怎样才能把握工作中的尺度呢?下面从“三招”谈谈做好班主任。
       一、用“度”管理学生,不断激发学生潜力的发挥。
       班主任与学生共学习、共生活的经历就是沟通交往的过程,这个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心灵平等对话,情感互动磨砺,一个生命与多个生命同化接纳,创造另一个班级生命的精彩历程。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度”左右着师生关系交往质量和班级管理的发展进程。
      班主任与哪类学生交往密切,与哪类学生交往疏远,这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密度。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班主任都自然而然地把本班学生按照大约2∶7∶1的比例划分为好、中、差三类。但班主任与这三类学生的交往密度决不是2∶7∶1,具体交往密度大约是好学生占70%,差学生占20%,中等学生占10%。由此看来,班主任与好学生的交往密度过大,从小学到高中,这种交往密度正逐年增加,问题学生和中等生的交往密度在逐年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在作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后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密度必须重新调整,多与问题学生交往,挽救教育他们,为培养他们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班主任还要与中等生交往,鼓励赏识他们,增强其自信心,尽快更上一层楼。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密度要在均衡中进行,班级才能和谐发展。
        作为班主任,对待全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家庭穷与富,权势大与小,都要一视同仁,要用一颗宽厚的胸怀,无私的爱与他们进行心贴心地交往,使交往的纯净度达到100%。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有的效果显著,有的却事与愿违,这就是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要突出信度,信则立,不信则废。班主任要把握好与学生交往的信度,尊重学生,不嘲讽、谩骂、体罚学生,要用诚心、真心、善心与学生深层次交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表里如一,取信于生。信度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基石,信度愈高,师生关系愈融洽,班级凝聚力愈强,就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班级奇迹! 
       二、用“文”滋润学生,不断激励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班级文化规模虽小,但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优雅的环境、生动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暗示。学生从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的暗示,常能使学生在不需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教育、自我调适,从而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
       首先,要注重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舆论引领。班级物质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无论是平常还是上课,都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整洁,以此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和力;让学生注重仪表美,也能焕发教师教学的激情。
       其次,要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班主任要善于强化文化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主体深层次需求,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成为展示学生生命价值的平台。为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价值提供机会,在集体的积极性评价和引领中,让学生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的价值,获得生命持续发展的动力。
       再次,要注重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集体中,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即为班级制度文化。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班主任要以制度为指导,引导班级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用“力”协调关系,让“力”成为激励兴趣的纽带。
       作为班主任,就要经常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讲究指导的艺术性,提高家校沟通的质量。方式很多,比如:上门家访、开家长会、电话联系。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应本着表扬为主的宗旨。即使你某一个电话、某一次谈话、某一次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出不足的,开场都应以表扬为主。家长会应该是“连心会”,它为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架起桥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优势;家长会还应该是“感恩会”,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提供平台,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让孩子从关心父母做起,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要开创家长会的新局面。家长不再只是被动听训,也成了家长会的主角,教师与家长是互动、平等、民主的关系,要让家长回归主体地位,就要给家长发表意见的时间,让家长有参与感,愿意,来参加家长会。请优秀家长介绍经验,请每位家长都说说自己孩子的一个优点。班主任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多谈学生的优点,这样,就会多一名优生,少一名差生。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大胆宣传任课老师,树立老师的威信,使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老师不断产生和加深好印象,以达到喜欢、尊敬、爱戴老师的目的。这样学生就相信老师所说的和所做的,学生肯定喜欢老师所教的课。在学生面前尽量多说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爱护和希望的话,拉近学生老师家长的感情距离。使学生既相信老师又相信家长,既爱戴家长又爱戴老师,这样学生、老师、家长三者形成合力,这样的家长会,一定会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总之,只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最终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