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参与犯罪:红歌溯源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26:35
5月4日,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豪迈的旋律声中,扬子晚报的“红歌溯源”拉开了报道的序幕。两个月来,我们从大量脍炙人口、万众传唱的红歌中,挑选了17首经典作品,通过追溯其创作的源头,来还原和重温它们的内涵和意义。报道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好评,记者采访的相关视频在网上也不断被点击。今天,七位参加此次报道的记者,与读者再次回味这趟红歌溯源之旅。
英雄不朽:献给29军大刀队
深度报道部记者 张磊
在这次采访中,对《大刀进行曲》的溯源最不顺利,因为时隔太久,亲历当年喜峰口战役的已没人在世,记者所能做的,只是在战场遗址前驻足追忆。彼时,几百名背着大刀的勇士,一路纵歌而行,不到半日便杀进敌营,把数倍于己的鬼子几乎全歼;几年之后同样是这群人,在卢沟桥率先举起了杀向日寇的大刀,“以我之血,卫我中华”……这是何等荡气回肠。
最后,如果非要给这篇短文加个题目,我想学习一下当年《大刀进行曲》最早的标题格式,“英雄不朽——献给29军大刀队”。
“红歌溯源”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岁青年一夜挥就不朽乐章》;《〈大刀进行曲〉:杀敌头颅 壮我英豪》;《河北有两个放牛的“王二小”》
遭遇“最喜欢干农活的局长”
深度报道部记者
谷岳飞
在那么多采访对象中,李锦鹏算是较为特殊的一位。采访结束后,我跟他开玩笑说:“你可能是中国现在最喜欢干农活的局长。”
李锦鹏是著名歌曲《东方红》词作者李有源的嫡孙,现在的身份是陕西省佳县文化局副局长。这位副局长至今保持着干农活的习惯,因为妻子是农民,家里还有十几亩地,李锦鹏几乎每天都要下到地里帮忙。他说除非工作特别忙,否则每天他基本上5点多便早起,从县城的家中开着他破旧的桑塔纳,回到15里外的地头上,一直忙到上班时间;而下班之后,他还可以赶到地头忙几个小时后回家。
在陕西佳县的几日采访里,我一直试图寻找《东方红》的遗存,从不怎么“装”、保持“革命本色”的老李身上,我找到部分答案。
“红歌溯源”作品:《初冬暖阳激发〈东方红〉灵感》;《山丹丹花:熟悉的歌和陌生的花》;《“南泥湾好地方”曾是片“烂泥湾”》;《〈春天的故事〉差点没迎来春天》
两位采访对象双双落泪
南京采访部记者
王亚楠
采访《洪湖水浪打浪》时,编剧朱本和落泪:因为被划定为内定右派,失去了署名权,歌剧《洪湖赤卫队》是他的心肝宝贝,长期以来他不被认可。采访瞿兆利时,他也落泪了:因为说到当年瞿家湾参加革命的160人几乎尽数牺牲,身为洪湖赤卫队队员后人的他一度情绪失控。
他们让我相信,有些感情是发自内心的,老区人民、经历了那个年代的老人,对红歌、对峥嵘岁月怀着的是质朴而真挚的感情。歌里,有属于他们的青春,他们的辉煌,他们的荣耀。
“红歌溯源”作品:《民歌〈八段锦〉飘出“八月桂花”》;《〈洪湖水浪打浪〉灵感来自顺口溜》
不怕上火的红罐王老吉邀您和百位明星共同唱响那些难以忘怀的经典红歌,并有机会重游红色景区,让我们用歌声红动中国。
活动主办单位: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李光羲给我印象最深刻
这次“红歌溯源”,我负责《祝酒歌》和《我的祖国》的采访,总的来说,这次采访还是很过瘾的,见了很多大腕,听了很多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祝酒歌》的演唱者李光羲,老先生虽已年过八旬,但挺拔硬朗,目光如炬,一副嗓音更是不输年轻人,见到他,我有点相信“唱歌能健身”的说法了。
“红歌溯源”作品:《滴酒不沾的青年“醉”谱〈祝酒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
热线新闻部记者
陈珊珊
“那时创作可不分你的我的”
时政部记者
于英杰
《谁不说俺家乡好》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曲作者吕其明老人采访中对记者说:“那时候创作,都是大家出主意,谁有好点子就讲出来,都为了共同的目标,根本不会像今天这样争什么版权著作权。这些歌能被人家传唱,是一件高兴的事儿。”
“红歌溯源”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有两种版本》;《铁道游击队首任政委能写会唱》
采访杨碧君老人,我失礼了
南京采访部记者
柳扬
这次红歌溯源采访《卖报歌》中“小毛头”原型杨碧君老人,通过一般渠道几次联系,回复均是拒绝。无奈之下,我就在附近到处转,看到年龄大的人就问,居然还真被我找到知道老人居所的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敲响了杨家的大门,幸运的是她儿子同意接受采访。出了门,又决定在街角买了一个果篮,重新送了回去,跟老人儿子致歉,刚才没有准备礼物的失礼,现在补上。
“红歌溯源”作品:《当年“卖报的小行家”已经89岁》;《水乡柳堡寻访九九艳阳天》
我与王亚楠在微博“会师”
财经部记者
马燕
本次行动是5个部门的7名记者兵分七路。我在湖南浏阳市寻访《浏阳河》的故事时,陪我采访的浏阳日报副总编张之俭老师把我拍剧作家欧阳予倩故居的背影发上微博。很快有河南同行跟帖,说这一定是扬子晚报红歌溯源行动,还说王亚楠刚从她那儿离开。不由让人感慨:好的策划决定了好的影响力;这个全民参与时代,有微博的人伤不起呀!
“红歌溯源”作品:《送粮花鼓戏“弯”出〈浏阳河〉》;《〈十送红军〉,急就章抢出的经典》
由“红歌溯源”感悟红歌价值
扬子晚报历时近2个月的“红歌溯源”系列报道,今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两个月里,读者对这组报道的热情出乎我们的想像:许多读者来电,要求我们刊登报道前给一个预告,以便他们剪报留存;有细心的读者每期报道都给我们“挑刺”,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大品牌“王老吉”也深为这组报道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所吸引,要求参与报道。
本报今天A5版,刊登了7位采写报道的年轻记者的感言。他们基本都是80后,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红歌时代的洗礼。但是,他们的感言,却无一例外地涌现出那股抑制不住的历史豪情。
为什么?为什么红歌这么红?
首先,唱红歌,并不代表是要回到红歌诞生的时代。我们的眼光要向前看。
音乐是历史的记录形式之一,我们现在把革命时代和建设时代的歌曲统称为“红歌”,最基本的原因,是红歌记录了历史,留下了时代印记。
历史的印记是光荣的。90年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震古烁今的伟业,结束了近代中国几近亡国灭种的噩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但历史毕竟是历史。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要完成的,是更加伟大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我们唱红歌,并不是要停留或沉湎于已经过去的历史中。
其次,红歌的“红”,也证明了红歌的价值在当代也丝毫未过时。
经典的红歌和众多穿越厚重历史传播至今的其他歌曲一样,不仅是因为旋律朗朗上口、歌词优美激越而不朽。新时代的人们,光凭歌词和曲谱的记忆,是不能理解《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壮怀激烈的。而红歌之所以“红”,并非是因为其中特定的“革命”或者“建设”这些历史性因素,而是因为红歌背后蕴涵着历史进步的规律。
眼光向前看,就要求我们认识到,现在唱红歌,不仅仅是纪念前辈的丰功伟绩,不仅仅是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重要的是,用唱红歌来提醒我们,更加伟大的时代正在我们面前;用红歌来激励我们,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正在等待我们去完成。看到红歌的新历史内涵,就要求我们传承红歌中的历史精神,从中找出历史进步的根源,促进社会更快更健康地进步。
红歌所记录的历史是烈士用鲜血写就,但没有人民群众巨大的牺牲和支持,烈士的血可能会白流;红歌是艺术家们的心血所凝成,但没有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这些佳作就无法传唱至今。唱红歌,要用心去唱,要去感悟红歌里凝结的历史规律——只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英雄。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是人民给的,共产党创造的奇迹,是人民全力支持的结果。有什么理由不以坚强而富有实效的领导让人民满意,以实际而不含水分的成绩向人民感恩?
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说,唱红歌,和“向左向右转”没有任何关系。确实如此。唱红歌的现代意义应该是一种更务实的作风——从红歌中更深刻地认识到成功的经验:为人民服务;从唱红歌中更坚定地铸造主流价值观:替人民谋幸福。
本报评论员 李军
 
放大缩小默认
© 版权所有 扬子晚报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