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怎么来的:二十四节气 立冬养生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4:11
立 冬 养 生 要 诀
立冬的养生要诀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主编:王雷主讲
',1)">

根据新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2011年立冬准确时间是11月7日20时42分。
天文专家表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上的一些年历在立冬的具体时间上可能会有不同,公众应以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布为准。
天文专家介绍说,按照《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冬准确时间为7日20时42分。立冬节气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黄经225度。“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就是说,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天文专家提醒说,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每次冷空气到来都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而后又转晴,并逐渐转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面对这样的天气特点,公众要注意保暖防病。
据天文专家介绍,作为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实施我国的日历编算和发布,每年编算次年的农历日历,其中包括朔望和节气时刻,时间均精确到分钟,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并以《日历资料》的形式对外发布。(周润健 蔡玉高)
立冬养阳补肾
所以膏方进补不应该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冬令进补”概念,而是侧重对慢性虚损性疾病的一种长期调理和滋补,起“救偏祛病”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缺乏对膏方的正确认识,认为膏方是用来进补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吃,甚至盲目地追求滋补,一开膏方必有野山人参、冬虫夏草、鹿茸、燕窝等贵重药物,认为“越贵越好”。其实不然,吃膏方并不是一味进补,而是调理。例如,阴虚的人可以在膏方里加生地、麦门冬、沙参一类的养阴药;气虚者则要加黄芪、人参这类补气药;高血压就要加平肝潜阳的药,如牡蛎、石决明、钩藤等。有很多人都因为服用方法不对起不到一定效果,甚至造成补过头而伤害身体。因此,服用膏方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辨证用补。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人最适合膏方进补:
(1)容易疲劳、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腰酸背痛、睡眠质量下降或难以入睡、体力不支,力不从心者。
(2)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及由此而引发黄褐斑、痤疮、脱发的妇女。
(3)面色灰暗、性功能减退、容易感冒亚健康者。
(4)患有慢性老年病如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老年性耳聋、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病情稳定者、骨质疏松症者。
(5)病后及手术或出血后处于恢复期者,包括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的肿瘤病人。
但也有几类人不适宜进行膏方进补。比如急性病,如最近患有感冒、发热、咳嗽、伤食期间不能进补,应先等病愈后再进补。此外,急性病或慢性病活动期患者、慢性肝炎者、胆囊炎、胆石症发作者、胃痛、腹泻也不太适合膏方进补。
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以冬季服用效果最佳,一般在冬至前一周到立春前后服用。膏方开诊最好提前一个月进行,对于那些病情变化比较大或病情不明确的患者,要先用“开路方”,避免直接服用膏方而走弯路。
立冬后老年人要养阳护阳,预防突发病。
从立秋开始,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收了,一过立冬,气血都储存到里面去了。立冬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阳气刚刚来,因此,一到立冬后,人体就应该把身体的大门关得严实点,避寒就温,不仅仅是保温,更是保护阳气。
不过许多人单纯地认为,立冬后就应该穿得很多,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还有很多家庭,一到冬天,室温往往很高,其实不是这样。如果穿得太多,室温过高,皮肤为了散热而大开,要是这时候出门的话,室内外温差大,遇冷气一袭击,就给随之而来的寒冷留下了可乘之虚。其次,这样的话则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衣着过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比如心肌梗死便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死猝死。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中风在寒冷的冬季也易发生,这是因为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生理机能渐弱,抵御能力也随之衰减,正是病邪乘虚而入之时,立冬过后要尽量做到外出不宜过久,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22℃之间为好,但切忌紧闭门窗,要坚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这样出门温差不至于突然变化太大,可以免遭突然的风寒交袭。
还有就是老年人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立冬后,老年人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
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以及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立冬过后暖背尤其重要。这是因为,背为阳中之阳,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会损伤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像这类人,从立冬起要防背寒,最好穿一件贴身棉背心,背为人体护阳的屏障,“背不寒则全身不寒”。
此外,还应该多晒太阳。由于冬季人和大自然一样都处于“阴盛阳衰”状态,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曹慈山的《老老恒言》说:“背日光而坐,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养生

专题 冬季饮食与养生
冬季的饮食调养要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传统,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每逢这天,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该怎样注意饮食养生?立冬前多吃三酸保健康
立冬时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度,时值公历的11月7日前后,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明天是立冬,冬季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有什么样的风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

7日立冬:寒潮多发注意保暖
历史食俗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深圳新闻网)[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