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症治疗方法: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00:40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

发布: 2010-11-23 12:46 | 作者: 积道山人 | 来源: 复兴中医网

编辑本段方名

  小青龙汤

编辑本段出处

  《伤寒论》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辑本段组成  麻黄(去节,10-15克) 芍药(10-15克) 细辛(3-6克) 干姜(10-15克) 甘草炙 (10-15克) 桂枝(去皮,10-15克) 五味子(3-6克) 半夏(洗,10-15克)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汉代计量的话,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 )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编辑本段方组趣味记忆

  马老五跪下细心烧干姜。 解:马(麻黄),老(国老,即甘草),五(五味子),跪(桂枝),下(半夏),细心(细辛),烧(芍药),干姜(干姜)。

编辑本段方剂速记法

  姜五麻细辛半草药枝(想象:姜五妈细心拌草药汁;解:干姜 五味子 麻黄 细辛 半夏 炙甘草 芍药 桂枝)

编辑本段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编辑本段主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亦可作为处方药减轻花粉症病状]

编辑本段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编辑本段禁忌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过服本方,容易伤阴,因此,一般只宜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待症状缓解之后,即改用其他方剂善后。比如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或者苓桂术甘汤等等。

编辑本段方解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编辑本段名字由来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另,方中主药麻黄一味色青形似青龙,故曰“大小青龙汤”。

编辑本段化裁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
经常上网,看到很多患者被小小咳嗽所烦恼,感觉有必要介绍下余治疗咳嗽方法。余虽然治疗咳嗽病人不是很多,但觉得甚是容易,确没有遇到治疗无效的,基本上都一方愈,轻者三帖,重者七帖。余只用一方加减治疗,此方就是小青龙汤
。当然加减不是余发明的,余只是有好方法就依样画葫芦而已。
   咳嗽病五脏六腑皆有之,然必传之于肺而始作,内经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凡内外合邪之咳嗽不外小青龙汤加减,故凡诸病之气合于肺则为咳嗽,不合则不咳嗽,本症无一定方,然水饮,凉为咳嗽之根,伤寒论云咳嗽者去人参,以人参多液助水饮也,故金匮以小青龙汤一方加减为五方,皆行水为主也,麻黄桂芍可以去,取干姜细辛五味子三味不可离,寒者可加附子;热者可加石膏,大黄;湿者可加白术,茯苓;燥者可加天门冬,麦门冬并阿胶,玉竹,枇杷叶;下虚者可加巴戟天,鹿角胶;上虚者可加黄芪,白术;多痰者可加桑白皮,茯苓。孙真人颇得其秘。爱上大米 (2010-11-23 14:04:05)了解一下广友网
叶原昌 (2010-11-23 16:27:16)好经验,谢谢分享.陈华英 (2010-11-23 17:34:56)真是太好了 这就是活用经方的典范红绿灯 (2010-11-23 19:36:14)请问楼主可否附上相关医案,让大家学习,谢谢!张敏亮 (2010-11-23 20:22:20)毛艳丽 (2010-11-24 08:27:02)积道山人 (2010-11-24 08:51:15)医案还是有几十例的,但余从不写的,把最初几例治疗经过说一下吧,第一个是余一忘年朋友,做过换肾手术的,冬天在河南感冒,经治疗还是咳嗽不止,自己用了枇杷川贝口服液也未见疗效。余对其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告诉他你这是受寒咳嗽,枇杷川贝这些没有用的,余当时不做医生,但其还是有点相信余的,余就开了方,当时已经没有表症了,干姜8,细辛6,五味子8,半夏15,附子8,炙草6,三剂,没想到他服完三剂就彻底好了,以后一年多都没见其咳嗽一声。积道山人 (2010-11-24 09:06:56)第二例是余哥,出差到重庆得感冒,于是咳嗽,也买了中成药也不见效,迁延一月没好,于是打电话给余,余简单问了他有没有发热过的症状,如黄涕,热重等,他说没有,当时也是冬月,寒风正很冷时得的,余判断也是受寒,且已经一个多月,应该不会有表症,于是就短信开方,合第一案一样,也加了附子,但由于重庆药店细辛不可超5克,就让改了五克,吃到第五帖就彻底好了。没有再服,也好多年没有咳嗽过。积道山人 (2010-11-24 09:11:24)第三个是个女的,二十多,也在冬天感冒的,当时才第三天,不发热也没有汗,余就开了小青龙汤原方,三帖愈。积道山人 (2010-11-24 09:25:29)第四个是余哥同学,秋天干咳,没有痰,也一个多月才找余,也未把脉就开了干姜6细辛6五味子10,半夏10,天冬15,麦冬15,炙草6,七贴愈。上案余觉的治疗的比较慢,可能养阴药用少了山清水秀 (2010-11-24 09:32:08)颇得长沙之秘积道山人 (2010-11-24 09:55:07)第五个是咳喘,女的,六十多了,身体很不好却一直没有查出病在哪,医院的科室几乎都转了,余看了,体重下降,原很胖,不过看是还便胖,走路无力,食少,,胸椎疼痛,腰酸痛,还咳喘,右关浮细弱,右尺细弱欲无。脸上时泛红。先给其胸椎腰椎正骨,然后让其丈夫给买艾条炙关元,气海,再给开了补肾健脾活气血药,第二次饭增加,走路有力多了,结果就自己去买年货时又有累了,余让其多休息,开了药,到第三次才针对咳喘开方,由于有轻度浮肿,加的是,巴戢天,鹿角胶合真武汤,附子用了20克。七贴咳喘止,张小敏 (2010-11-24 10:30:35)请教   症状都不典型,你按什么表现或者体征加附子呢积道山人 (2010-11-24 13:00:10)14# 张小敏


冬天受寒引起的,没有正确治疗,没有化热迹象,且都用寒凉药治疗,余认为寒邪未去,且内经云肺恶寒,所以用附子温之,孙海亮晶晶 (2010-12-02 14:37:47)学习,谢谢楼主天元子 (2010-12-03 10:26:38)虚心学习谢谢楼主吕光武 (2010-12-03 14:36:15)[i=s] 本帖最后由 吕光武 于 2010-12-3 14:40 编辑

我也正在咳嗽、喉痒,已经一个星期了,服了蜜炼川贝枇杷膏,不起作用,现按楼主的指导思路试试看。积道山人 (2010-12-05 09:07:00)18# 吕光武

如何辩症,及结果望告知孙树彬 (2011-2-04 10:18:09)dyspx (2011-2-04 12:53:46)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