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率和标准差换算:汉语拼音改革的历程和拼音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50:20

汉语拼音改革的历程和拼音学习

 

1958年,汉字拼音改革方案出台。从此,汉字被赋予现代化识字注音。推广至今,已得到广泛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为汉字应用国际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汉字有6万个。1955年,新中国召开了第一次文字改革会议。提出汉字现代化的4个标准。即:语言要共同化;文体要用白话文;文字要用简化字;注音要用字母。

1918年,语言学家赵元任设计过,国语用罗马字注读音方案。使古老的汉字,第一次有了读音注音。但很复杂,不容易推广普及大众化。因此,才有了1958年新的《汉语拼音方案》。

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方被认定为国际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后,才有可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如今,联会国有6种工作语言。使用份额分别为:英语80%;法语15%;西班牙语4%;俄语、阿拉伯语、汉语合起来仅点1%。

看起来,汉语语言拼音化推广应用,日后的路子,还很长、很长。

拼音改革的杰出人物,是今仍健在106岁周有光老先生。

上小学时,也曾学汉语拼音,但学到底,没有学到个张道李胡子。1972年读高中时,由秋季班改春季班,幸运的是为我们这一届,加了一个学期,用来补初中未学好的课程。其中,学汉语拼音是重要一课。这时,才十分注重了汉语拼音学习。下功夫学,死记硬背。为学好汉语拼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近40年来,学好的汉语拼音,帮了我不少的忙。成了我工作的有力帮手,特别是目前对电脑的学习。起码,我拼音关基础较好,输入汉字也较容易些。这些,得十分感谢高中时教我们汉语拼音郭友军郭老师啊!

 

 

 

 

 

                    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吉超

 

                         201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