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竹片小拱棚造价:社会视点:一位农民与一条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5:11:15

社会视点:一位农民与一条路

      关注:甘肃环县农民苏振军花了23年时间,带动周围群众肩挑车推,修筑了一条65公里长的乡村道路,使沿线3万余人受益。

  这条乡村小路每公里的造价没有超过5000元、每年修路进度不过3公里。但是,这条路,倾注着山里人对路的执着、坚持和向往。

蜿蜒的山路将村民与外界相连。本组图片本报记者伏润之
  通往大山深处的路

  从庆阳环县县城一路向北,车辆驶入一条乡村公路。油路走到尽头时,一条蜿蜒的乡村土路展现在眼前。苏振军的家,就在重叠起伏的大山深处的车道乡万安村。

  翻过几座大山之后,向导指着与蓝天相接的一座山头说:“等翻过那个山头,就到了。”向导还打趣地说道:“车道车道,啥车都不到。”他介绍说,这里属于环县北部,山大沟深,很多地方交通不便。上世纪80年代,连接全乡16个村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羊肠小道。由于路况太差,当地的货物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在20多年前,没有见过汽车的人比比皆是,这里的人被称为“山后人”。

  一位在县城工作的当地人清晰地记得:1987年夏天他借了一辆拖拉机去家里拉麦子。“走了很久才到。拖拉机停在麦场里招来附近数个村子老乡的围观,很多人回去就传播场上停着一架飞机!”

苏振军向记者介绍修路的过程。
  过去的故事,都是源于道路交通的闭塞。

  眼前的路只能勉强通过一辆汽车。向导告诉记者,这些路就是苏振军带领大伙修的,一直可以通向镇原县殷家城油路。向导指着压满辙印的这条小土路说:“这里原来是走牲口的"叫水路",在羊肠小道的基础上,苏振军开始修路。”

  城里人绝对不会把这当路,看上去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在这样一条路上,任何汽车都只能慢速前行。可是就是这样一条土路,耗费了苏振军几乎一辈子的精力。“一辈子就干这样一件事,你办不到,我也办不到。”向导肯定地说道。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握住苏振军宽大粗糙的双手时,我们在路上已经走了3个多小时。他家住在山洼里的窑洞里。窑洞的最显眼处摆放着一叠红彤彤的荣誉证书。在另一眼窑洞里,堆放着许多镐头和铁锨。

  苏振军原来是车道乡邮电所的一名邮递员。从1980年干上这份工作后,他经常背着二三十公斤重的邮包,上山爬洼,徒步来往于各个村庄。“有时,为了送一封信能走一周时间。”

  没有路,祖祖辈辈困在大山里,把人苦死了,穷死了。苏振军说。

  1987年的一天,他突然有了修路的想法。“当时,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当他把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诧异地看了他半天祖祖辈辈没有路都过来了,我们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再说,你以为修路是一两个人能干成的事?

  在深山里凭借个人的能力修路,这个想法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像是天方夜谭。

  苏振军的态度非常坚决:就是花上8年、10年甚至一辈子,一定要让车开到家门口。“钱呢?修路要花钱,你一个农民哪来那么多钱修路?”家里人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家里可以省一省,我再想办法借一点。这条路是大家的,大家心齐了,啥困难都能克服。”

  周围也有人在看苏振军的“笑话”:这家伙疯了,邮局的工作辞职不干,却跑到山里修路?我倒要看看他能刨个多大的“坑坑”?

  1987年春季,在周围人的不断质疑下,一项个人修路的“宏伟计划”正式实施了。个人修路本来就很麻烦,要找人、要有资金,有些地方牵扯到其他村民的树木、田地,还要与人家协商。最让苏振军头疼的还是修路的技术困难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修路的农民没有任何技艺,道路设计只能是几个老农民灯下合计。“上世纪80年代末,全凭人力在修路。用镐头把土石方挖下来,然后人背肩扛,独轮车推。就这样不分白天黑夜,一天只能修不到10米路。”

  1988年,为了加快修路进度,全家筹措资金购买了一些炸药,进行爆破施工。然而,在爆破过程中不幸发生意外,父亲苏生俊被炸身亡。

  即便是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苏振军还是没有改变修路的意志。为了发动周围群众参与修路,苏振军把家里的青苗补助拿出来干一天可以拿20元钱。他想办法从外地拉回8台缝纫机,参与修路的人,可以得到一台缝纫机。就这样,跟着苏振军修路的人越来越多。时间一年年过去了,乡村里的路在他的脚下不断延伸……他家的农副产品收入,一年一年也用在了修路上。1992年,他从银行贷款3.7万元用于修路,并从此走上了负债路。

  2006年,环县人民政府为了鼓励苏振军修路,给他奖励了3万元钱。苏振军用这笔钱雇了一台推土机,继续修路。

  23年间,他在修路上总共花费超过20万元。耗费整个青春干了一件事。苏振军说,人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很不容易。

  山那边的“万代”路

  年复一年,一条连接杨掌村、万安村、代掌村的乡村“干线”道路终于贯通了,沿线有3万多群众受益。苏振军和弟弟借了一辆车,拉着老母亲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一趟。

  环县车道乡代掌村村民张志文告诉记者,现在农副产品不用人背驴驮了,人家上门收购。以前要卖农副产品,要到30公里开外的地方,走路需要一天,现在两三个小时一个来回。

  万安村村民张耀升则说,路通了真好,一些土特产可以拉出去销售。以前这里没有路,赶集的时候,要在太阳出来前出门,等太阳落山才能回来。有时,带的东西多了能把牲口的脊梁磨出血。现在骑上摩托车,能赶上家里的午饭啊。

  现在,只要是农闲时节,苏振军都要在路上转一转。“琢磨琢磨有的路能不能再取直些,看一看有没有水损路面,有的话就要去修补。有的路当时没有工具,修在沟里。夏天发大水的时候,很容易被冲断,现在正在考虑改道山梁。”

  说起这条路,苏振军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铺上沙石。“以后在加宽取直的基础上,最好修成沙石路面,这样下雨天不打滑。”

  刚修路时,苏振军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现在他已经年过半百。但是,走在自己修过的路上,苏振军脸上始终绽放着笑容。他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告诉我们十几年前修这段路时的故事;他也可以指着满是镐头印痕的墙面上,告诉我们每一锄头背后的艰辛。

  万安村到代掌村的乡村道路贯通时,有人问他,这条路取啥名字?苏振军说,就叫“万代路”吧,希望这条路能够造福子孙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