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美术老师的词语:宗镜录妙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8:03:26


宗镜录妙旨
定智法师

前言: 
    余读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可谓尽善尽美矣,心神为之开阔清澈而明净,视无尽法界如一微尘。观三世如今日刹那无异。十方诸佛无尽教海,卷之如一心明镜。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无尽万行不离当下一念。解一义具圆通之见,闻一偈有成佛之功。《胜天王般若经》云:“一切法中,心为上首。”祖师云:“一切明中,心明为上。”《法华经》偈云:“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 一心之宗其义明矣。大师以三昧无尽之辩,总摄释迦一代时教、诸宗教义、祖师语录于一心宗镜了无余蕴。如此洋洋洒洒八十余言《宗镜录》无比无俦。余读此无尽宝藏美不胜收,信心、欢喜心频频涌出。普愿法界一切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

一. 永明延寿大师德行难思 
    宋永明延寿大师,莲宗第六祖,又是法眼宗三祖。自幼信佛,戒杀放生。任税务官时,动用库银放生,被判死刑,面不改色,后被无罪释放。年三十依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初在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后又到金华天柱峰诵《妙法莲华经》三年。旋后从法眼宗德韶国师得法,提倡禅教并重。后又主持重修杭州灵隐寺,重建殿堂1300余间。次年居永明寺(即净慈寺),《宗镜录》在寺演法堂内定稿。而从学者多达2000余人。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人闻天乐鸣空。诵法华经积一万三千卷,弟子一千七百人,常与众授菩萨戒,施鬼神食,买放生命,皆以回向净土。除《宗镜录》影响最大以外,另撰《万善同归集》三卷、《唯心诀》一卷 、《神栖安养赋》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惊世》一卷。延寿大师教理宗眼极为明澈,因此他的著作给后人影响很大,平生又以万行庄严净土,实乃不思议解脱大士也。

二. 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1. 一心是万法纲要 
    十方诸佛所设方便教门,都是依众生根性而起,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深心所著。诸佛随其本性,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众生根性不一,诸佛法门无量。如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三十七助道品,五十二位修行之路等无量教法,如何融会呢?永明大师直指一心是万法之原,为般若之玄枢,作菩提之要路。又一切法界,十方诸佛、诸大菩萨、缘觉声闻、一切众生皆同此心。如《华严经》颂云:“譬如世间人,闻有宝藏处。以其可得故,心生大欢喜。”宝藏处者,即众生心,此一心也是诸佛法宝藏,佛法虽然无量无边,以一心能摄一切法。又如《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金刚经》以无住为宗,《华严经》以法界为宗,《涅盘经》以佛性为宗,《法华经》以实相为宗。虽然所立经宗名相不一样,大师法眼为我们抉择楷定――任立千途,皆是一心之别义。令后学学经教皆应该往一心上会。又如不思议,无住,法界,佛性这些关键名相领解是佛法的精髓所在,假如以一心消融无不圆明。这正如智者大师以四意消文中的观心释同意。《宗镜录》释此四名中说:“以真心妙体,不在有无。智不能知,言不可及。非情识思量之境界,故号不思议。体虚相寂,绝待灵通。现法界而无生,超三世而绝迹,故号之无住。竖彻三际,横亘十方。无有界量,边表不可得,故称法界。为万物之根,由作群生之元始。在凡不减,处圣非增。灵觉昭然,常如其体,故曰佛性。”不仅仅这些关键名相不离一心,而是三阿僧祇百千名号,都是一心随缘别称而已。如果学人不知道诸佛方便说法,随名相作千万种差别解释,则沉没教海无由得出,甚可悲叹矣!如龙王一味之雨。随诸天感处不同,犹如诸佛一心法门,逐众生见时有别。如此一心是万法纲要明矣!

2. 论一心之归趣 
    前面既已立一心宗,那么此宗以何为归趣呢?大师以信行得果为趣。先要断烦恼深疑,才能起一心圆信,既起圆信则能生正解,生正解则能成真修,有真修必得圆满菩提,究竟常果。这是一心的归趣所在。若用四法概括就是教、理、行、果。诸佛教法能诠实相妙理,若要明此妙理需正行,有正行方能证此妙果。虽说有四法,其实只是一心而已,所谓教是能诠之心,理是所诠之心,行是能成之心,理是所成之心。更无别物。一一教法,一一圆理,一一行门,一一妙位,一一果德皆各总摄无尽无尽,帝网重重诸法门海,是华严无尽宗趣。以此实教妙门,总摄群经,标无尽之圆宗。能该万法,可谓周遍无碍,自在融通,方显我心。由此可见,宗趣虽然有差别仍然是一心所摄。万法差而无差,无差而差,既入宗镜,了知唯是一心。

3.明一心之体 
    上既明一心之宗趣,今更明一心之体。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辩体中有过非常详尽的论述,说体是一部之指归,众义之都会。非但会之至难,亦说之不易。如《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涅盘经》云:“生不生不可说。”虽然说之甚难,有因缘亦可得说。智者大师从七方面广谈经体。则知《法华经》经体如高广大车,遍为一切经体,遍为一切行体,遍为一切法体。今《宗镜录》所明一心之体神妙无方,至理玄邈。三际求而罔得,二谛推而莫知。无像无名,不可以测其深广。无依无住,不可以察其指踪。细入无间之中,不可以言其小。大包干象之外,不可以语其深。至道虚玄,孰能令有。幽灵不坠,孰能令无。迹分法界而非多,性合真空而非少。体凝一道而非静,用周万物而匪劳。知一切法莫不由心开显,心体广大可谓得万法之根由,穷诸缘之起尽矣!今以一心无性之体,一时收尽。名义双绝,境观俱融。契旨忘言,咸归宗镜。又古德云:“若言众生心性,同诸佛心性者,别教也。圆教心性,是一寂光,无彼无此。极十方三世佛,及众生边际,成一大圆镜,但是一镜,无有同异也。佛及众生,一镜上像耳。”《宗镜录》正以圆教所明心性为一心之体也!

4.叹一心之胜力 
    以上虽然明了一心广大无边之体,不知初心学人解悟此宗有何殊胜之力呢?《宗镜录》广叹悟入此宗功德,如其所叹:“若正解圆明,决定信入,有超劫之功,获顿成之力。虽在生死,常入涅盘。恒处尘劳,长居净剎。现具肉眼,而开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见。如太子具王仪之相;迦陵超众鸟之音;将师子筋为琴弦,余音断绝;以善见药而治病,众患潜消;若那罗箭之功,势穿铁鼓;似金刚锤之力,拟碎金山。则烦恼尘劳,不待断而自灭;菩提妙果,弗假修而自圆。乃至等冤亲和诤论、齐凡圣、泯自他、一去来、印同异、融延促、混中边。世出世间不可称、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之力,莫能过者。亦名佛力、亦名般若力、亦名大乘力、亦名法力、亦名无住力。”为末法众生具圆顿佛种者,以佛之道法发起金刚佛种善根。可谓真大慈悲矣!末法众生其心怯弱,闻一乘无上圆顿妙法,莫不惊疑畏惧,譬如穷子捨父逃逝。永明大师为鼓励后学于此宗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好乐之心。又说:“故知观心之门,理无过者。最尊最贵,绝妙绝伦。有剎那成佛之功,顿截苦轮之力。”直明观心不思议之力。又引《金光明经疏》云。“如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道理。心智之光明,能发智照理,故心是光。若心痴闇,体则憔悴;心有智光,肤色充泽。” 更显心光胜于日月之光。又云:“天下万物,唯人为贵;七尺形骸,不如灵智为贵。所以观之心贵,心即是金;又知依知正名光;知一切法无一切法为明。是以若于宗镜才有信入,便生圆解。能发真正菩提心,更无过上,是无等等心、是最胜心、是最实心。”直指一心之尊贵胜于天下一切万物,不可为喻、不可称说。若能了此常住真心,即同获于如意珠宝。

三. 诸宗融和 
    前已分别一心出生胜力,今进一步说明《宗镜录》不仅收录诸经、诸宗、诸祖圆通章句,更为方便教道开显第一义妙理。尤其为五戒开显无上圆戒深叹为止观。以下为诸宗皆融会归于一心。

1. 华严宗 
    华严宗又称为法界宗,以一真法界,为万法之源。包空有而无相,入言像而无迹;妙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生灭得之而真常,缘起得之而交晖;诸佛得之妙践真觉,事理交徹而双亡;以性融相而无尽,如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故知万法施为,皆自心之力耳。若以一心融会华严,而此一心无欠无余。正如《华严经》所说:“善见比丘,在林中经行。告善财言:善男子,我经行时,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现前,智慧清净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现前,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佛剎皆悉严净,成就大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众差别行皆悉现前,满足十力智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诸佛清净身皆悉现前,成就普贤行愿力故;一念中,恭敬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如来,成就柔软心,供养如来愿力故;一念中,领受不可说不可说如来法,得证阿僧祇差别法,住持**陀罗尼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菩萨行海皆悉现前,得能净一切行,如因陀罗网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诸三昧海皆悉现前,得于一三昧门,入一切三昧门,皆令清净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诸根海皆悉现前,得了知诸根际,于一根中,见一切根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时皆悉现前,得于一切时转**,众生界尽,**无尽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三世海皆悉现前,得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分位。智光明愿力故,经行既尔,坐立亦然。”故知华严诸佛菩萨广大境界,不离现前一念心,此一念心性微妙难思议,具足无量称性功德明矣! 
    又华严宗十玄门,十表无尽之法门,一一法门幽深玄绝。随举一法即具十法之门,一谓同时具足相应门,如大海一滴含百川之味。二广狭自在无碍门,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三一多兼容不同门,若一室千灯光光涉入。四诸法相即自在门,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六微细兼容安立门,如瑠璃瓶盛多芥子。七因陀罗网境界门,若两镜互照传曜相写递出无穷。八托事显法生解门,如立像竖臂触目皆道。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十主伴圆明具德门。以上是华严宗深玄妙旨,明一切法皆是无尽法界缘起。一法具十法,十法即统摄无尽法。然华严十玄唯心所现而已,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以一切法无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随心回转,即入无碍。二无定性,既唯心所现,从缘而生,无有定性。性相俱离,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虚而有余;以同大之无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尘而无间,以同小之无内故。是则等太虚之微尘,含如尘之广剎。有何难哉!是以一非定一,故能是一切;多非定多,故能是一;边非定边,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边。延促静乱等,一一皆然。由此可见华严宗十玄之旨不离一心宗镜明矣! 
    《宗镜录》明示华严五教唯依一心而立。约识而论,第一如小乘教,但有六识,赖耶但得其名。第二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其真理未能体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第三大乘终教,于此赖耶,得理事通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以许真如随缘而作诸法,以阿赖耶识所熏净法,与能熏染法各差别,故非一;能熏所熏,但一心作无有他,故非异。始教约法相差别门说,终教约体兼容门说。为第一义真心也,谓如来藏性。依此有诸趣等。第四顿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别相尽,离言绝虑,不可说也;以一切染净相尽,无有二法可以体会,故不可说。如净名所显入不二门也。第五圆教,约性海圆明法界所起,唯一法界性起心,即具十德。故知华严宗五教也不离宗镜之照。 
    又华严四观也是约一心真如法界所起之观,就理事行布圆融,成四种法界。对此法界,为四种观门。此四观门,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观,故名为观。一事观,谓迷悟因果,染净历然。二理观,谓我法俱空,平等一相。三理事无碍观,谓彼此相遍,隐显成夺,同时无碍。四事事无碍观,谓观事法以理融故,相即相入,重重无尽。若依此一心无碍之观,念念即是华严法界,念念即是毘卢遮那法界。经云:“若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故知华严四观不出一心宗镜。

2. 天台宗 
    《宗镜录》说:“一切凡圣,心相重重,心性无尽;是心广大、是心圆融、是心包含、是心秘密。若无此一心为宗,则教门无一法可兴,诸佛无一字可说。”故知天台宗亦复如是,天台一切教义皆从一心而立。如台教云:“心王即如来,心数即弟子。但众生剎那相续,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众生。心王十数邪,一切法邪,魔眷属也!心王十数正,则一切法正。今时学道行人,须善得此意。” 
    今约观心明四教者。《净名疏》云:“今但论即心行用,识一切教门,皆从初心观行而起。四教既摄一切经教,若一念观心分明,能分别一念无明因缘所生之心,四辩历然,则一切经教大意。皆约观心通达。”就此即为四意,第一约观心明三藏教相者,即是观一念因缘所生之心生灭,析假入空,约观门起一切三藏教也。若观生灭四谛入道,即是修多罗藏。第二约观心明通教者,观心因缘所生一切法,心空则一切法空,是为体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也。第三约观心明别教者,观心因缘所生即假名,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依无明阿赖耶识,分别无量圣谛。一切别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也。第四约观心明圆教者,观心因缘所生,具足一切十法界法,无所积聚。不纵不横,不思议中道二谛之理。一切圆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如轮王顶上明珠。是则四教皆从一念无明心起。又有化仪四教,一顿教,如华严无声闻乘,故名为顿。二渐教,即三藏及方等般若,渐引入圆教。三不定教,谓一音异解,或说大而得小果,或说小而得大道。故名为不定。四秘密教,此有二种,一显露秘密,谓同席异闻,不得道,果互不相知,故名秘密。二秘密秘密,唯佛能证,密令众生而得开悟,不可指示。总前四教而成八教。又教分五味。以五味八教半满等文,而分判一代时教。皆是一心融摄,一理全收。分而非多,聚而非一;散而不异,合而不同。恒沙义门,无尽宗趣,皆于一乘圆教宗镜中现。 
    前面既然已经说明天台五时八教,又需依教起观。否则成为日日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宗镜录》妙旨与天台三观不谋而合。《智度论》云:“三智其实一心中得。”又三观之名,出自《璎珞经》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也!” 
    今明一心三观者,先明所观和能观。一明所观不思议之境者,即是一念无明心,因缘所生十法界以为境;此心神微妙,一念具一切三世诸心诸法。二明能观者,若观此一念无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诸法亦非空非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即一心三观,圆照三谛之理。次明三种三观,一者别相三观,二者通相三观,三者一心三观。一别相三观者,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只是观真谛而已,不能观俗谛及观中道也;若从空入假,只能观俗,不能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三通相三观者,则不同,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也。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真通是中也。是则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无中无空,而不假;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而不中。但以一观当名,解心无不通也。三一心三观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三谛也。傅大士颂云:“独自精,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林何处生。” 经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当知是菩萨为如佛也。” 一心三观上根人观不思议境,即能证圆教初住发真无漏,无功用道,念念流入萨婆若海。故知一心三观即是一心宗镜。 
    前虽知一心三观之妙行,今更应知天台六即妙位。若智信具足,闻一念即是。若无信人,高推圣境,非己智分。若无智人,起增上慢,谓己均佛。因此天台圆教观心,必须明了六即。一理即,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名为理即菩提。亦是理即止观,即寂名止,即照名观。二名字即,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观,若未闻时,处处驰求,既得闻已,攀觅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名为观。三观行即,若但闻名口说,如虫食木,偶得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达,宁是菩提。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华首云:“言说名不行,我不以言说,但心行菩提。”此心口相应,是观行菩提。四相似即菩提,以其逾观逾明,逾止逾寂。如射邻的,名相似观慧。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不相违背。所有思想筹量,皆是先佛经中所说,如六根清净中说。圆伏无明名止,似中慧名观。五分真即,因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发心住。乃至等觉,无明微薄,智慧转着。如从初月,至十四日月,光垂圆,暗垂尽。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观、分真智断。六究竟即菩提,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圆满,不复可增,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观。今《宗镜录》依此天台圆教起圆解,一心具十法界,不待能所生,亦无前后际。只一念是十界,只十界是一念。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法。念念中体常圆满,尘沙万德,不欠少一分。总览法界,在一念心头。亦不见有凡圣取舍,分别妄念悉尽也。初圆信人依此发起一心三观,得入佛法无尽功德宝山,譬如贫女在家掘地得金。岂不妙哉!

3. 唯识宗 
    唯识宗又称为法相宗。以万法唯识为宗,与法性宗所说一切唯心,仅有一字之差。而文字法师会百千分别,学者寻名觅相争论不休。应如何来会通宗镜妙旨呢?《宗镜录》融和法相宗和法性宗异同,以法相宗多说事相。法性宗唯谈理性。如法相宗离第八识,无眼等诸识。若法性宗离如来藏,无有八识。若真如不守自性,变识之时,此八识即是真性上随缘之义。或分宗辩相,事则两分。若性相相成,理归一义。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故。如全波之水,全水之波。动静似分,湿性无异。《清凉记》引《密严经》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宗镜录》释之云:“即赖耶体,是如来藏。与妄染合,名阿赖耶,更无别体。又金色如指镮,金体即金。如来悟故,成如来藏。如金随工匠缘成时,展作指镮。如指镮随炉火缘坏时,却复为金。成坏展转,但是一金,更无差别。如来藏心,亦复如是,但随染缘之时,迷作阿赖耶;随净缘之时,悟成如来藏。本末展转,唯是一心,毕竟无别。”又如《胜鬘经》云:“众生自性清净心,无烦恼所染。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故以一心之海印,揩定圆宗。八识之智灯,照开邪暗。实谓含生灵府,万法义宗,转变无方,卷舒自在。今依经论,更有多门。舒则无边,卷唯一道。如《瑜伽师地论》舒此一心海印为六百六十法,《百法明门论》展一心为五位百法。又诸古师依经论剖一心为十一识,各各引经据典。若得宗镜一心妙旨,自然消文如汤泼雪。 
    《 释摩诃衍论》云:“凡集一代圣说中异说契经,总有十一种识。”(一)立一种识,总摄诸识。此中又有四,一者立一切一心识,总摄诸识。二者立阿赖耶识,总摄诸识。三者立末那识,总摄诸识。所谓以末那识,具足十一种义,无所不摄故。四者立四种识,一者立一意识,总摄诸识。所谓以意识有七种转变自在,随能作其事故。四种契经中作如是说。(二)立二种识,总摄诸识。一者阿赖耶识,二者意识。《楞伽经》广说有八种识,略说有二种,一了别识,二分别事识。(三)立三种识,总摄诸识。一者阿赖耶识,二者末那识,三者意识。又有三种识,一者细相性识,二者根相性识,三者分离识。(四)立四种识,总摄诸识。一者阿赖耶识,二者末那识,三者意识,四者一心识。又有四种识。一者所依本一识,二者能依持藏识,三者意持识,四者遍分别识。(五)立五种识,总摄诸识。一者阿赖耶识,二者末那识,三者意识,四者一心识,五者随顺遍转识。(六)立六种识,总摄诸识。眼耳鼻舌身识及第六意识,为小根诸众生说,但有六识,无有余识。而实本意,为欲令知,六种识中,具一切识。(七)立七种识,总摄诸识。前六识,加末那识。(八)立八种识,总摄诸识。前七识,加阿赖耶识。(九)立九种识,总摄诸识。前八识,加庵摩罗识。(十)立十种识,总摄诸识。前九识,加一切一心识。(十一)立十一种识,总摄诸识。《摄大乘论》明十一种识,一身识,二身者识,三受者识,四者应受识,五正受识,六世识,七数识,八处识,九言说识,十自他差别识,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 
    如上建立十一种识只是一心实相妙门开合而已,譬如幻师,唯是一人,以幻术力,变化多人。愚人见之,谓有多人。而智者见,唯有一人,无有多人。一心幻师,亦复如是。唯是一心,能作多事。凡夫谓之有多事,而觉者见,唯是一心而已,无有多事。是故可知一心实相能建立种种识。此一心实相妙门,本不可思议,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有四悉檀因缘亦可得说,非数法而为众生方便作数法之说。故知如上建立十一种识,识性甚深之义。现量比量,俱不能量。又过量无量故。如经偈云:“法界非有量,亦复非无量。牟尼悉超越,有量及无量。” 
    又如藕益大师说:“(一心开二门,所谓真如门,生灭门。)言二门各摄一切法者,谓约真如门,则摄百界千如五位百法,一一无非真如。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无异故。约生灭门,亦摄百界千如五位百法,一一无非生灭。”藕祖意为一心即能摄尽一切法,若取一切法纲要,莫过天台之百界千如,及唯识之五位百法矣!又《宗镜录》设问:“心摄一切,云何但标五位百法之门?答:虽标百法以为纲要,此中五位次第已摄,无尽法门,不出于此。”故知五位百法为一切法之纲要,收之只是一心而已。又此五位者,如一明心法,二明心所有法,三色法,四不相应行,五无为法。唯第一心法最胜,如《华严经》颂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者。”此八识心王最胜。犹如画师,能画一切人天五趣形像,乃至佛菩萨等形像。

4.律宗 
    律藏典籍可称浩瀚,然一切毘尼藏仍不出一心宗镜。如《净名疏》云:“观心出一切毘尼藏者,佛制戒时,问诸比丘,汝何心作。若有心作,即是犯戒,有犯故有持也;若无心作,则不名犯,犯义不成,不说持也。故重心发戒,无心则不发戒。” 又《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又一心是万行之原,且如五戒,戒从心生,心因戒立。当知戒性如虚空,若心不起,为四德万行之基;若心妄生,作六趣三涂之本。《释论》云:“持戒为皮,禅定为血,智慧为骨,微妙善心为髓。为他说戒,能遮罪修福,无相最上,非持非犯尸波罗蜜者。”若但持事戒,不修定慧,及发无上微妙善心,则持戒不能圆满。如说以戒为皮,一切律宗学人皆不乐闻。今《宗镜录》为五戒广开深妙圆理,令一一戒皆成无上圆戒。 
    故台教云:“此五戒,亦是大乘法门,束此五戒,为三乘。即对三无失、三不护、三轮不思议化、三密、三轨、三身、三佛性、三般若、三涅盘、三智、三德等,无量三法门。横竖无边际,与虚空法界等,亦是无尽藏法门,亦是无量义三昧。举要言之,即是一切佛法也。” 
    又天台《金光明经疏》云:“五戒者,天地之大忌,上对五星,下配五岳,中成五藏。犯之者,陵天触地,自伐其身也。” 
    一不杀戒,害命名事杀,不害命名事不杀。依法门解不杀戒。藏教析法名理杀,通教体法名理不杀。若作意防护,报在人道,百二十年,唯得肉眼。若任运持戒,报在六天,得寿九百二十六亿七千万岁,只得天眼。若加修定戒,及无常苦瘴尬业炔赝ㄖ郏ㄔ诒湟祝倨甙侔⑸o,唯得慧眼。若加修常无常等别教之慧,报在莲华藏海。受法性身,分得五眼,分得常寿。若圆教人,持事不杀戒,又持理不杀戒。不坏身因,常随一相。不断痴爱,起于明脱。体阴界入无所伤毁。若子若果,不生不灭。成就智慧,居寂光土。常寿湛然,五眼具足,得根自在,得命自在,是则名为究竟持戒。诸根具足,命不损减。又圆人何但持是之戒,唯杀唯慈。亦作事杀,亦作理杀。如仙预大王,杀五百婆罗门,与其见佛之眼,与其十劫之寿。又作法门杀者,析荡尘累,净诸烦恼,是小乘法门杀。如树神折枝,不受怨鸟,如劫火烧木灰炭双亡,为大乘法门之杀。故《楞伽经》云:“杀无明父,害贪爱母。断随眠怨,坏阴和合,断七识身。若有作者,现证法身。”故知法身大士作此法门之杀也,此貌似逆而实顺法性。又如《鸯崛魔罗经》云:“我誓断阴界入不能持不杀戒,一切尘劳,是如来种,断此种尽,乃名为佛。”此鸯崛魔罗即是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是诸佛不思议境界。成就金刚微妙法身,湛然应一切,垂形九道,随宜化度于一切。 
    二不盗戒,不与取名事盗,与取名事不盗。又法门不盗戒,如佛言:“他物莫取。”又菩提无与者,而取菩提。是名法门盗。若持戒作业求可意果者,是人天犯盗戒。又二乘以四谛智,观身受心法,厌恶生死,欣求涅盘,涅盘心起,即取他物,即非时取证。是二乘犯盗戒。若别人从浅至深,舍一取一,不能直接与第一义天相应。别教菩萨犯盗戒,故知前人所持不盗戒,皆是犯盗戒。圆人观法实相,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亦受亦不受亦不受,非受非不受亦不受。不取是菩提,障诸取故。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高故不取,不下故不舍。如是观者,观如来藏,具足无缺,是如意珠,随意出宝,即是大富。大富故无取。即第一义天,故不远离,是名究竟持不盗戒。圆人亦有盗,又如法门之盗,菩提无与者,而取菩提。如海吞流,不隔万派。如地荷负檐四重檐。众生悉度,烦恼悉断,法门悉知,佛道悉成。 
    三不淫者,男女身会名事淫。又如法门不淫戒,若断欲界粗弊之欲,染着色无色界禅定之乐,是持欲界不淫戒。若憎生死,爱涅盘。弃之直去,涉路不回。是二乘人持世间不淫戒。若闻菩萨胜妙功德,甄迦罗琴声,迦叶起舞,不能自持。是二乘人与菩萨胜妙五欲犯淫戒。又菩萨恶生死如粪秽,恶涅盘如怨鸟,舍于二边,志存中道,起顺道法爱生,名顶堕,是菩萨旃陀罗,是别教菩萨犯中道法淫戒。圆人观一心三谛,即空何所染,即假何所净,即中何所边,即空即假何所中。三谛清净,名毕竟净。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圆人又有染爱法门,如和须蜜多女,人见人女,天见天女。见者即得见佛三昧;执手者得到佛三昧;呜者得极爱三昧;抱者得冥如三昧。亦如魔界行不污菩萨,变为无量身,共无量天女从事,皆令发菩提心。又先以欲拘牵,后令入佛智。 
    四不妄语戒,又法门不妄语戒,未得谓得。凡夫痴人,计黄叶生死,以为是真金。住于非想天,谬认是涅盘。此是凡夫妄语。二乘住化城,即生灭度想。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未得谓得。是二乘妄语。又别教人,于四门说实相,执于一有,隔碍三门。而实相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字于无字,数于无数。是别教人妄语。圆人如实而观,如实而说。如实观者,非内观,乃至非离内外观,亦不以无观,得是智慧;如实说者,一切实,乃至非实非不实等,如是皆名诸法实。经云:“诸佛皆实语,即是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圆教人持不妄语戒。又圆人亦有妄语法门,无车说车,诱戏童子。无乐说乐,止彼啼儿。若有众生因虚妄说得利益者,佛亦妄说。又言:“我是贪欲尸利等,我是天是人,实非天人。”将虚以出虚,令得不虚耳。 
    五不饮酒,如法门解不饮酒戒,《大经》云:“从昔已来。常为声色所醉。流转生死。”此是三界人天世间之醉。二乘无明酒未吐,如半疟人。此是二乘醉。菩萨无明未尽,不了了见,夜覩画像,譬如醉人,朦胧见道。迦叶云:“自此已前。我等悉名邪见人也。”此是菩萨醉。圆人行如来行,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虽有肉眼,名为佛眼,是圆人持不饮酒戒。圆人亦有饮酒法门,《鸯崛魔罗经》云:“持真空瓶,盛实相酒,变化五道,宣扬哮吼。”波斯匿王醉,转更多恩。末利后饮,佛言持戒。入于酒肆,自立其志,亦立他志。夫得其门者,逆顺俱当。失其柄者,操刀伤手。能以尘劳烦恼为佛事,见一切法皆实相矣。于一心实相中,善巧方便,而化导之,令得究竟常乐妙果。似探囊中之宝,实为第一之说,括尽初终。开大施之门,无复前后。得自己法身之髓,到一心智海之源。 
    故我今顶戴震旦第一导师永明古佛,于事戒开此实相妙宝。又如天台《菩萨戒义疏》说:“持此戒能除罪雾譬之于日,使得清凉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璎珞珠。又日能长万物,戒亦如是能生长万善;又如璎珞能差贫穷,戒亦如是能差众生贫长善法财;又如日月丽天无不瞻仰,持戒在体无不归崇;璎珞在身庄严第一,持戒离丑如端正也。”

5. 禅宗 
    禅宗又称心宗或佛心宗,又称禅宗为如来禅或祖师禅,不同六度之禅定。由释尊于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为西土初祖,传至达摩为二十八祖,又是东土初祖。传佛心印、如来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展转相授。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衣传至六祖惠能,由惠能大师大行禅宗,法周沙界,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六祖后分二派,一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其下又分曹洞、云门、法眼。二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其下又分临济、沩仰。又附杨歧、黄龙二流。总有五家七宗。于是禅法大盛。惠能后南宗禅风,摆脱教网,不落名相,不滞言句,一超直入如来地,传佛心印。北宗也谈佛性,涅盘,唯心等名言,渐修成佛之宗风。观《六祖坛经》六祖开示法达,法达悟道后,六祖仍让法达读诵《法华经》。由此可见,废教道文字,非大师本意。就达摩祖师也以《楞伽经》为心印,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为心印。因此禅宗祖师并非排斥教内文字。 
    又唐朝教理鼎盛,大多参禅之士教理非常精通。因此禅法少有弊端。后参禅之士完全脱离教网,才致弊端丛生。至于法眼宗开山祖师文益及其法孙永明延寿大师,皆重视华严义理,使禅宗与教道得到完善的结合。《宗镜录》列举:“禅师十过者,一经云,假名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好说我等过。二者,恃行陵他,不识戒取苦集烦恼。三无慧修定,盲禅无目,宁出生死也。四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无慧之禅,多发鬼定,生破坏佛法,死堕鬼道。六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七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八如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子。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所以《法华经》说:“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乃可为说。”因此不离文字而说解脱,文字即解脱,解脱即文字。又《宗镜录》以四句分别,一有智无行,国之师。二有行无智,国之用。三有智有行,国之宝。四无智无行,国之贼。是以智应须学,行应须修。缺智则为道之仇,无行乃国之贼。故教观合则双美,分则两伤。永明大师不仅提倡禅教并重,也提倡禅净双修。一代宗师为诸宗融和作未曾有之说,故被誉为古佛再来。

四. 结论 
    《宗镜录》以一心为宗,以一心总摄一切法、一切行、一切位、一切智、一切果、一切名、一切义、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恰如《法华玄义》以妙一字,广谈迹门十妙、本门十妙、观心十妙。及心、佛、众生三法之妙,又有相待妙、绝待妙。纵四无碍辩而九旬谈妙,以一妙字即摄尽一切无边法藏无欠无余。又如佛于《涅盘经》中广谈佛性,令一切众生明了如来秘密宝藏;又于《华严经》中广谈一真法界,无尽不思议如来境界;又于《法华经》广叹诸法实相,乃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又于《净名经》赞叹极圆菩萨不思议解脱法门。如此众多胜妙名言,皆名异义同也!如此妙名也是假名,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今于一心中演出无量名义,还摄无尽义海,总归一句,乃至无句,一字一点,卷舒自在,不动一心,究竟指归,言思绝矣!如《宗镜录》叹云:“此一心实相之门,般若甚深之旨。于难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无尽,唯佛能知。”偈曰:“稽首智觉永明尊,宗镜圆明演妙义;卷卷文文重唱道,长养菩提成法乐。”  
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中关于第一义的开示 

    编者按:关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真如本性,自性)的关系问题是佛法第一义,很多人不明白,并在学佛者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永明禅师是阿弥陀佛分身乘愿再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净空法师与永明禅师的说法一致,他说迷时就是阿赖耶识,悟了就是如来藏(真如本性),因此阿赖耶和如来藏(真如本性)是一不是二。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经偈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佛说如来藏者即法身在缠之名,以为阿赖耶即是藏识。‘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有执真如与赖耶体别者,是恶慧也。”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但随染缘之时,迷作阿赖耶;随净缘之时,悟成如来藏。本末展转,唯是一心,毕竟无别。”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此教说: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本来’性自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名为佛性(依如来藏故有成佛之性)。亦名如来藏,亦名心地。达磨所传,是此心也。问:‘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须诸佛开示?’答:“此言知者,不是证知。意说真性不同虚空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缘境分别之识,非如照体了达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识。如明镜不与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约有和合义边说。若不和合义者,即体常不变,故号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义;本一真心,湛然不动。若有不信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别求真如理者,如离像觅镜,即是恶慧;以未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义,而生二执。”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其如来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随缘成事、受苦乐果;与七识俱,名与因俱,不守自性而成故,七识依此而得生灭,云若生若灭。此明如来藏即是真如随缘,故受苦乐等。”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又真俗无二、一实之法,诸佛所归,名如来藏。明无量法及一切行,莫不归入如来藏中。无边教法所诠义相,更无异趣,唯一实义,所言实者,是自心之性;除此之外,皆是虚幻。”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谓首楞严经,以如来藏心为宗。如来藏者,即第八阿赖耶识。密严经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鐶,展转无差别。’以诸佛了之成清净藏,异生执之为阿赖耶。”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问:‘阿赖耶识与几心所相应?’答:‘识论云: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永明又言:“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问:‘本识于一切时中,为有间断、为无间断?定缘于内、定缘于外?’答:此识从初至末,无有刹那间断,内外俱缘。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如是阿赖耶识缘内执受,缘外器相。生起道理,应知亦尔。’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乃至广说故。三者,名为清净本觉阿赖耶识,所谓自然本智,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本觉契经中作如是说:‘自体净佛阿赖耶识,具足无漏圆满功德,常、恒、决定。’”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第八者,名为性真如理阿赖耶识;所谓正智所证清净真如,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故诸法同体契经中作如是说:“有识:是识,非识识摄,所谓如如阿赖耶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所谓清净般若质境真如摄故。九者,名为清净始觉阿赖耶识;所谓本有清白始觉般若,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果圆满。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告菩提树王言:‘自然始觉阿赖耶识,常当不离清净本觉;清净本觉,常当不离始觉净识。’”】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二者立阿赖耶识,总摄诸识:所谓以阿赖耶识具足障碍义、无障碍义,无所不摄故。阿赖耶识,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观自在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通达总相识?以何义故名为总相?’佛告观自在菩萨言:‘通达总相识者,即是阿赖耶识;此识有碍事及非碍事,具一切法,备一切法;譬如大海为水波等作总相名,以此义故,名为总相故。’”】

    《宗镜录》中明言:「然第八识无别自体,但是真心。以不觉故,与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义。和合义者,能含染净,目为藏识。不和合者,体常不变,目为真如,都是如来藏。」
--------------------------------------------------------------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谓首楞严经,以如来藏心为宗。如来藏者,即第八阿赖耶识。

    ---永明禅师于《宗镜录》中又云:【第八者,名为性真如理阿赖耶识;所谓正智所证清净真如,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故诸法同体契经中作如是说:“有识:是识,非识识摄,所谓如如阿赖耶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所谓清净般若质境真如摄故。九者,名为清净始觉阿赖耶识;所谓本有清白始觉般若,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果圆满。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告菩提树王言:‘自然始觉阿赖耶识,常当不离清净本觉;清净本觉,常当不离始觉净识。’”】

    ---《宗镜录》,一百卷,五代吴越国延寿(904~975)集。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又有颂云:“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宗镜录》卷四十三云:“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又卷六十一云:“今时学者,全寡见闻,恃我解而不近明师,执己见而罔披宝藏,故兹遍录,以示后贤,莫踵前非,免有所悔。”延寿在这两段文里,发挥了法眼的观点,把编集《宗镜录》的原因,说得非常明白。

    ---问。第八藏识当有几种。答。释摩诃衍论云。阿赖耶识总有十种。所以者何。于契经中别别说故。一者名为大摄主阿赖耶识。所谓即是总相大识。义如前说。二者名为根本无明。别立以为阿赖耶识。故十种妄想。契经中作如是说。刹阇只多提王识。直是妄法。不能了达一法界体。一切染法阿赖耶识。以为根本。出生增长。无断绝时。若无提王识。黑品眷属。永无所依。不能生长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乃至广说故。三者名为清净本觉阿赖耶识。所谓自然本智。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本觉契经中。作如是说。自体净佛阿赖耶识。具足无漏圆满功德。常恒决定无受熏相。无变异相。智体不动。具足白品。是故名为独一净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乃至广说故。四者名染净本觉阿赖耶识。所谓不守自性陀罗尼智。别立以为阿赖耶识。故本因缘起。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光严童子。即白佛言。尊者以何因故。难入未曾有会中。作如是说。随他缘起陀罗尼智。名为楞伽王识。云何名为楞伽王。以之为喻。示彼缘起陀罗尼智。于是尊者告光严言。童子。此楞伽王常在大海摩罗山中。率十万六千鬼神之众。以为眷属。如是诸眷属。乘华宫殿。游于诸刹。皆悉承赖彼楞伽王。方得游行。所谓诸鬼神众。作如是言。我等神众。无有威德。无有气力。于诸所作。无有其能。如宜大王。我等众中。与堪能力。彼楞伽王。即随其时与殊胜力。不相舍离。而共转。谓楞伽王。虽非分身。而能遍满诸神众中。各各令得全身之量。于一切时。于一切处。共转不离。不守自性智亦复如是。能受一切无量无边烦恼染法鬼神众熏。不相舍离。而俱转故。以此因缘故。我难入中。作如是说。随转觉智。名为楞伽王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故。五者名为业相业识阿赖耶识。所谓根本业相及与业识。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本性智契经中。作如是说。阿赖耶识。无能了作。无所了作。不可分析。不可隔别。唯由精动隐流义故。名为键摩。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六者名为转相转识阿赖耶识。所谓能见境界之相。及与转识。别立以为阿赖耶。故大无量契经中作如是说。阿赖耶识。有见见转。无见见起。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故。七者名为现相识阿赖耶识。所谓境界之相。及与现识。别立以为阿赖耶。故实际契经中作如是说。别异别异。现前地转。相异相。具足行转。是故名为阿赖耶识。复次此阿赖耶识。真是异熟无记之法。白净相故。或名成就。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故。第八者名为性真如理阿赖耶识。所谓正智所证清净真如。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故诸法同体契经中作如是说。有识是识。非识识摄。所谓如如阿赖耶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所谓清净般若质境真如摄故。九者名为清净始觉阿赖耶识。所谓本有清白始觉般若。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果圆满。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告菩提树王言。自然始觉阿赖耶识。常当不离清净本觉。清净本觉。常当不离始觉净识。随是彼有。随彼是有。或非同种。或非异种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本觉义者。对始觉者。即同本觉故。十者名为染净始觉阿赖耶识。所谓随缘始觉般若。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果圆满。契经中作如是说。复次树王。如始觉净识及自本觉。说染净始觉阿赖耶识。不守自性。缘起本觉。亦复如是。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又以觉心原故名究竟觉。不觉心原故非究竟觉。乃至已说藏识剖字别相门。次说总识摄生圆满门。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者。而总显示大识殊胜圆满相故。此义云何。所谓具足二种圆满故。一者功德圆满。二者过患圆满。功德圆满者。觉义字句。能摄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不离不断诸功德故。能生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不离不断诸功德故。过患圆满者。不觉义字句。能摄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若离若脱诸过患故。能生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若离若脱诸过患故。 

---No. 2016 宗镜录 (卷4) T48, p0434c
100卷 宋永明智觉禅师延寿集
有执真如与赖耶体别者。是恶慧也。

No. 2016 宗镜录 (卷5) T48, p0441c
明知天亲。亦用如来藏而成识体。但後释论之人。唯立不变。则过归後人。

No. 2006 人天眼目 (卷4) T48, p0322c
第八识亦名含藏识。

No. 2006 人天眼目 (卷5) T48, p0326b
6卷 宋 智昭集
宗镜云。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亦名含藏识。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脱。亦名八丈夫。总有四八三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报德。七八二识不相离。解深密经云。此八识能发起前六转识故。第八识谓前世中。以善不善业为因。招感令生第八异熟心。是果。此阿赖耶者。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含藏识。如明镜不与影象合。而含影象。亦名如来藏识。

No. 2016 宗镜录 (卷49) T48, p0707b
问。此识既云恒转如流。定有生灭去来不

答。此识不守自性。随缘变时。似有流转。而实无生灭。亦非去来。如湛水起沤。沤全是水。华生空界。华全是空。识性未常去来。虚空何曾生灭。如马祖大师云。若此生所经行之处。及自家田宅处所。父母兄弟等。举心见者。此心本来不去。莫道见彼事则言心去。心性本无来去。亦无起灭。所经行处。及自家父母眷属等。今所见者。由昔时见故。皆是第八含藏识中。忆持在心。非今心去。亦名种子识。亦名含藏识。贮积昔所见者。识性虚通。念念自见。名巡旧识。亦名流注生死。此念念自离。不用断灭。若灭此心。名断佛种性。此心本是真如之体。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 
永明延寿的问与答——以《万善同归集》为中心 聂士全  内容提要:
    《万善同归集》中,延寿所设之问,反映了习禅者对他倡导万行俱备、众善齐修及唯心净土法门的疑虑,此种疑虑源自禅家所谓无念、无相与兴念、取相的对立。延寿以理事、修性、权实、真俗等十义作答,对执理废事、执真废俗的末禅之偏提出批评,提出顿悟渐修之见解,认为无念乃万行之一,尚需万善以助显真性,于中强调了事修的重要性。兴万善而不离本心,故心为万善之本,唯心净土之说则为题中应有之意。避恶就善,不仅助成佛道,且具社会意义,所以延寿也结合儒、道二教,作了比较说明。此与契嵩的三教皆以劝善为旨归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从延寿到契嵩,有关三教关系的思考,则为一大发展。延寿述作,体现了禅教一致的思路,本文则侧重于分析《万善同归集》受天台教学影响的一面。  关键词: 
    延寿 万善同归集 唯心净土 契嵩 三教关系

    释子解经作文,常循佛陀说法之例,而设立问答。问以示疑,答以令正。此种体例的优越性在于就事论事,绝不无的放矢,更无空疏之弊。读者亦能直奔主题,易免流连辞章、误入玄谈之虞。永明延寿生当五代宋初,恰为佛教的转型期,诸宗理争和事修之偏的现实,是他融诸宗以圆旨、劝事修以众善的出发点。延寿挫锐解纷之良器,既有日课百八事的躬身力行,又有晓之以理的苦口婆心。延寿为文,自然忠实于问答体例,其问,源自人们误会佛理和行事之偏;其答,则引经据教,融诸宗教学于一炉。虽述而不作,却已彰自意于悬河无尽的问答当中。洋洋百卷《宗镜录》,南怀瑾比之与《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摩诃止观》和《菩提道次第广论》,无论学术思想还是佛法修持,都堪为真正的佛学概论书,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 [1] 《录》之卷一后半部到卷九十三,题为“问答章”,旨在“申问答,用去疑情”。 [2] 其中问答往复,数凡千番,淋漓酣畅,直示渊底,“既总结了宋以前的全部中国佛学的得失,又指出了宋以后中国佛学的道路。” [3] 本文拟以《万善同归集》为例,就其问而揭示当时佛教发展的偏锋,由其答则观佛教思想之转型和新的发展理念之确立,一代佛子的忧虑与思考,或能冀得一斑之窥。

一、关于佛教发展偏锋的审思

    《万善同归集》三卷,设立问答计 114 番。依各卷首的短《序》,上卷由理事、真俗之辨,申明万善归宗实相的主题,且因“一心具足万行”,故主张以万善熏修自心;中卷由性相、权实、修性之辨,明化他有十度四摄,利己真修则有七觉支八正道,凡圣交感,举一善必能获益;下卷明心为万善之本,善恶果报,历历不爽,故劝修万善,以为进道之阶。

    佛法是解脱道,若撇开或抽象掉佛教的修证实践,也就意味着丧失根本。延寿所论,旨在辨析究竟怎样做才称得上真修、实证,一解修学之偏,一为佛教发展指明正确的路径。有二类人的修证实践发生偏差:习禅者执理废事,唯讲本源清净,无善无恶,行为上任心随缘,但求自适;学教者循文执义,任事失理。

    其实,这两个问题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老生常谈。早在陈、隋时期,智顗便从止观实践的角度,对此二人予以解剖。谓:“夫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据文者生,无证者死。夫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暗于名相,一句不识。诵文者守株,情通者妙悟。两家互阙,论评皆失。”这是智顗叙述十境之“第七观诸见境”时所说的一段文字,旨在辨析诸“见”。见有二义:一谓“邪解”;二谓“解知”,由于推理不当而执偏见作决定解。“此见或因禅发,或因闻发”。 [4] 智顗认为,北方学人多有此见病。这恰是义观双美之天台教学体系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延寿的《宗镜录》卷四十六引用了上述文字,意在破析谬解唯识正理的诸种邪见。

    宗门禅兴起,行人在欣喜于顿悟直指的同时,亦逐渐滑入偏锋。修行人不落因果的的“野狐禅”,便是一例,表现为执空废有的“狂禅”弊风。 [5] 而依禅斥教,又兴诤端。由禅教相争至会通禅教,圭峰宗密时代已大概完成。《万善同归集》则以禅教一致为思想基础,倡修万善、净土,凡所设问,大多由习禅者的疑虑而发。如上卷第 1 问,“善恶都莫思量”为禅宗祖师常说的一句话,若劝修万善,是否违背祖教呢?再如上卷第 4 问,《金刚经》谓:“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6] ,若契理本,自然万行俱圆,何需事迹而广兴造作?二问之一取自经教,一取自祖师语录。凡教祖所说,对佛子而言,理当如说奉行,那么,劝行万善,究竟是否与之相悖呢?

    延寿一面示疑,一面则揭示佛门之弊。他引文谓:“清凉国师云:凡圣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理事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古德释云:禅宗失意之徒,执理迷事,云性本具足,何假修求,但要亡情,即真佛自现。学法之辈,执事迷理,何须孜孜修习理法?” [7] 清凉澄观所说,出自《华严经疏》卷一,其中“凡圣交彻”原为“真妄交彻” [8] ,但意义相同。古德应指圭峰宗密,他在《圆觉经略疏》中有“生死是空,更何所断?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一语,接着又指出:“今时见有一类人云,妄从他妄,真任他真,各称其心,何必改作?作亦任作,好闲任闲,逢饥即餐,遇衣即著;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睡来即卧,兴来即行,东西南北,何定去住?”宗密认为,此人病在执“圆觉清净,本无修习”之文,误会文意,遂说“闲即契道”,不免“放纵身心”之失。 [9]

    宗密所示,正是延寿所忧者。其《唯心诀》尝广斥邪见 120 种,其中六句谓:“或守愚痴,无分别而为大道;或尚空见,排善恶而作真修”、“或宗教乘,而毁自性之定;或弘禅观,而斥了义之铨”、“或滞理,溺无为之坑,或执事,投虚幻之网”。 [10] 无视善恶因果,或守文执事,皆属以偏斥正,不免戏论纷争。延寿宗依顿门,但深忧末禅执理废事的趋向。他说:“顿教一门,亦是上根所受,忘缘净意,真为如实修行。今所论者,为著法之人而生偏见,一向毁事,不了圆宗,但析妄情,岂除教道?” [11] 在对弟子的训诫中,说得更为明白:“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婬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不自忏、自悔、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尔处。” [12] 发言之厉,足见延寿忧虑之深。

    执理废事,而谓“放旷纵横,虚怀履道” [13] ,唯务闲适风雅。此风之长,不仅自家难有成就,更导致宗教责任的遗忘,自然也谈不上摄受众生、利益人群了,如此,则宗教的社会职能根本得不到履行。问题在于,这还势必引起局外人对佛教的误解与非议。早在六朝时期,儒者何承天即认为,佛教与道、墨之学无异,怪诞诡异而不能举为立教之本。 [14] 宗门禅流行之时,儒者的批评又指向禅。二程排佛,不攻其道而攻其迹,认为“释氏之学,他只是一个自私奸黠,闭眉合眼,林间石上自适而已。” [15] 朱熹则认为禅学来自老庄,他说:“禅家最说得高妙去,盖自庄、老来,说得道自是一般物事,阒阒在天地间。后来佛氏又放开说,大决藩篱,更无下落,愈高愈妙,吾儒多有折而入之。” [16] 认为禅学出自佛教与老庄自然主义的合流,也多为后世学者所认同。同情佛教如苏轼者,则出于忧虑而指陈习禅之弊:“近岁学者各宗其师,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谓了证,至使妇人孺子,抵掌嬉笑,争谈禅悦,高者为名,下者为利,余波末流,无所不至,而佛法微矣。” [17] 由此可见,诸佛慧命实有陷入世人口沫而毁于一旦之忧。

    出于对佛理的偏见自可不论,因修学者自身误区而导致的佛教衰落,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高僧自然不会视若无睹。延寿之问,总结起来,皆由善恶都莫思量与弃恶修善、无相与取相、无念与兴念之冲突而来。他本着禅教一致之旨,搜罗经教,示疑解偏,明言慈悲万善乃佛业祖教,行道礼拜为沙门本事,遂有为救当世流弊而倡行万善及禅净双修之佛教发展新思路的形成。

二、万善齐修的教证

    延寿斥偏,意在显正,为万善张本。抽象地说,《万善同归集》的思想核心可开显为十义,即理事无阂、权实双行、二谛并陈、性相融即、体用自在、空有相成、正助兼修、同异一际、修性不二、因果无差。 [18] 十义涉及境行果的方方面面,在佛家文献中,亦属旧调新弹,本文勿需一一辨析。就事论事,结合延寿关于见性与事修的思考,略述如下。

    首先,延寿点明行者执权为实、错会祖佛用意的偏锋:“如今多重非心非佛,非理非事,泯绝之言,以为玄妙,不知但是遮诠治病之文。执此方便,认为标的,却不信表诠直指之教,顿遗实地,昧却真心。”此处存在一个理解经教的问题。若脱离祖佛言说的特定情境,将“破贪著执取之文”执为实说,而非毁“因缘事相之法” [19] ,自然会滑入割裂理、事的误区。当然,由此语亦可见出延寿思想之所宗,即华严所说一乘别教、南禅直指真心之圆宗。其所论者,为针对不了圆宗的行人。由延寿立足圆宗而弘唯心净土的思路来看,禅与净并无根本冲突。

    什么才是入道正途呢?延寿据《金刚三昧经》理入、行入之分, [20] 认为理为行之导,行是达到与理相统一的必由之途。当然,真正见性还得由行入无行。行持的内容即一切善法,无行则由善达无善,入于无念之境。因此,修行万善是入道的一级阶梯,绝不能导果为因行,以后一阶段的见地来否定艰难的事修旅程。如《大乘起信论》谓:“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 [21] 所以,须赖众善来显发真如佛性,假万行以磨治妙明真心,理事相即,这一点是丝毫不能含糊的。

    持戒、念佛、习禅、诵经、修忏、供养、施食等佛教事修活动,有仪有则,四事庄严。此等役念劳形之举,是否违背无念妙旨?为此,延寿以理道场、事道场作答。“即事明理,须假庄严;从俗入真,唯凭建立”, [22] 然而,种种事相又如何收归一心之理呢?延寿释“道场”说:“实相理遍为场,万行通证为道。则道无不至,场无不在。若能怀道场于胸中,遗万累于身外者,虽形处愦闹,迹与事邻,乘动所游,无非道场也。” [23] 理不碍事,且为行事之指导;事能显理,且以理为归,如此方能行无所滞,触处皆道。

    善恶都莫思量,勤求无念,此为万行之宗。善虽胜恶,却是兴念取相。延寿意欲倡修万善,必须先解答这一矛盾,以解禅者之疑。他引古德之言曰:“万行统惟无念,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为道?答:此离念而求无念,尚未得真无念,况念、无念而无阂乎?又,无念但是行之一,岂知一念顿圆?” [24] 。为求无念而讲离念,还不是真无念。所谓无念,即“既无所知之相、亦无能觉之智”的境界,只有佛才能做到。对众生而言,始终处于念念相续的无明状态中。 [25] 有念众生又怎能不即念而求出离呢?延寿谓:“无念一法,众行之宗,微细俱亡,唯佛能净”。 [26] 堪谓一语道破天机。一览众山小固然美不胜收,对山下众生而言,若不愿望顶兴叹,则唯有拾级而上了。虽可乘缆车一蹴而就,也不能因此忽视脚踏实地的登山过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经教中不乏此说,几乎被行人执为一句口头禅,却有纯任随缘洒脱之忧。然而,唯佛方亲证无言之境,若因地众生也执此无言之说,势必难免无所措手足的窘境。维摩诘居士谓:诸佛解脱“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僧肇释众生心行即为“缚行”。 [27] 既然在缠,则不能不以行来除垢净念。延寿认为,无念固为正宗,但对处于凡地的初心人来说,须行念佛等事以为助道。欲渡需有船有桨,但到彼岸,则船桨俱舍。总的说来,入道多途,但以得道为意,不可定取一门。

    类似无念与兴念的疑问,还有很多。《金刚经》有“如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语,为何还要立相标形,广兴佛事?(卷上第 11 问)诵经、念佛对佛教实践者来说自然不成问题。但从缘起性空的法义角度加以分析,便立即发生所念为何、能念是谁的疑问。(第 16 问)关于持戒,经有“戒性如虎空、持者为迷倒”之语,为何还要坚执事相,以戒拘身?(第 24 问)关于修忏,有“空即罪性,业本真如,取相增瑕,如何忏悔”之疑。(第 25 问)诸法性空,皆以无相为宗,为何劝修众善而兴有相之心?(卷下第 3 问)归结起来,即有为之佛事能否得以建立的问题。延寿一方面指出经中所说多为破执文,不可执方便而为实说;一方面则从空有或真俗之辨的角度,指出诸法必依性空之理方能真正得以建立。他说:“以缘生故无性,诸法皆空;以无性故缘生,诸法建立”。诸法本无体性,即此空性,而有诸法之建立。若有自性,即落入常见,这样,则“善恶不可改移,因果遂成错乱”。 [28] 因此,佛事依性空之理方得建立,通过践履种种佛事而积聚功德、改恶向善。由此可见,有关广兴事相是否有碍无执、无作之行的疑虑,仍然是由于对空有之辨未能做到如实理解。

    延寿广陈万善的理论依据,取自天台教学者殊多。《万善同归集》征引台家文献约三十条左右。《集》中所述十义,至少有因果无差、修性不二、权实双行等三义,是取法于荆溪湛然《十不二门》中的因果不二、修性不二、权实不二这三门。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各被机宜。若执实废权,则失佛方便之教。延寿引智顗语谓:“如大乘师,不弘小教,则失佛方便。” [29] 再如,智顗曾指出,有一类“空行人”,认为观心是法身,应触处平等,为何于经、像生敬,而于纸、木生慢?回答:“我以凡夫位中,观如是相耳。为欲开显此实相,恭敬经像,令慧不缚;使无量人崇善去恶,令方便不缚,岂与当同耶?”此外,兴法会、立坛仪等,亦有感佛加持的意义。 [30] 延寿意引此论,据为劝善之文证。此外,延寿劝修忏悔,析忏法为理忏与事忏,亦多取法天台相应之说。

    延寿关于性修不二之说,与荆溪湛然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论,并无二致。然尤值一提的是,延寿为劝人弃恶就善,还似乎认同了台教的性具善恶说:“诸佛不断性恶,能现地狱之身;阐提不断性善,常具佛果之体。若以修善修恶,就事即殊,因果不同,愚智有别。修一念善,远阶觉地;起一念恶,长没苦轮。” [31] 立意十分明显。诸佛已断修恶而不断性恶,众生性善却不断修恶,正是台教佛性论的基本主张。当然,延寿明修善、修恶之殊,旨在劝人修善以断修恶。

    延寿虽云理事不二,但针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却侧重于强调事修,意在渐机。就佛家修证实践论,延寿提到“久修不证”的情况,他引经文说,众生本具真心如明镜,只因污垢覆盖而真性不能得显。对在凡众生而言,自性清净是证觉之因,尚须以善法为缘,而得离垢清净。想必这即延寿为除垢而倡修万善的用意。南禅讲顿悟,关于顿、渐,宗密有四句料简,即渐修顿悟、顿修渐悟、惭修惭悟、顿悟顿修。延寿认为,四句多约证悟而说,前三句属先修后悟,末句虽为先悟,但也是此前多生渐修方于今生顿熟。四句之外,延寿特别强调了宗密所谓“顿悟渐修”一句,此句所谓顿悟,是就解悟而言,明悟后起修,方为真修。延寿认为,“惟此顿悟渐修,既合佛乘,不违圆旨”。 [32] 可见延寿对此句的强调,其意仍在凸显实修的重要性,既为解悟,当然须修万善以补充功力,期达证悟。

    顿悟渐修说,与台教理、事二观之分疏,可有一比。湛然于《止观义例》中,据《占察善恶业报经》所述的两种观道,将该经所谓的“唯心识观”指为唯识观、事观,将“真如实观”指为实相观、理观。指出:“夫观心法,有事有理。从理唯达法性,更不余途;从事则专照起心,四性叵得。” [33] 延寿认为,入“无心”之境,不离二途:“无心,约教有二:一者澄湛令无,二者当体是无。澄湛令无者,则是摄念安禅,蠲消觉观,虚襟静虑,渐至微细。当体是无者,则直了无生,以一念起处不可得故。” [34] 一为顿指真性,一为摄念令净以达无念。当体是无对应理观,属顿;澄湛令无对应事观,属渐。此一比较,或非妄说。

    再从思想史层面予以分析。湛然实在天台止观法门受到顿悟说的冲击下,声明十境观法之观不思议境即为理观,上根人行此一观,即可明心见性,中下根人若不能即此观而悟,方才需要依余法修观。这是湛然析理事二观的思想背景,意在说明天台止观实属直指之法。延寿去世二十余年后,天台内部发生山家、山外之争。深受华严与禅宗教学影响的山外派,如源清及其弟子庆昭,认为台家的观心法门为理观,即以所观境为无生灭、平等一如的真心。山家派知礼则认为,初心行人修观,所观境应为其当下的一念妄心,即第六识心,修观过程中则要渐除妄念,最终令真性显发。因此,知礼所谓的观法,类似于《占察经》所说的唯心识观,即事观。山外派所谓理观,实受无念、顿悟等说的影响。知礼认为,即心是佛,一法顿悟,固然简洁明快,但初心行人,却须从观妄出发,或一念顿圆,或渐次令净,而达见性。延寿作为禅宗祖师,由直指转向说渐,说万善,说事修,颇能引发禅学研究的兴奋点。其论顿悟渐修,及对了心二途的分疏,尽管与理、事二观可能存在细节上的差异,却也同台家两种观道之争相映成趣。

    解决了上述理事、修性等问题,延寿便为万行俱备、众善齐修的主张铺陈了理论基础。尽管究竟何为真修、真证,唯有过来人方能心领神会、相顾一笑,但“禅台贤流归净土行”(太虚语)却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史实。延寿则是在由禅转向禅净双修之关节点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三、唯心净土

    净土法门是借助他力的易行道,以信、愿、行为纲,此为后世对这一法门所达成的共识。得法于中峰明本、常住姑苏师子林的元代禅僧天如惟则,于《净土或问》中尝提到延寿关于净土的四句料简 [35] ,认为延寿“深有功於宗教”,但“惜永明但举其纲,而发明未尽,故未能尽遣禅者之疑也”。 [36] 此评比较恰当。首先,延寿是开创时代的人物,他的任务在发现问题,解决的也是攸关重要的思想分歧问题。因此,他以习禅者的诸种疑虑为出发点,对净土法门所作的分疏,也是纲领性的。

    关于佛道的具体实践,延寿对澄观所谓“理事双修”给予了相当重视。他的“顿悟渐修”之主张,似乎有违禅宗证悟之说。这也使他不免后来禅师的误解。超教顿悟,直指本心,这一法门只对上上根人有效,但其证悟也不能忽略前此数世之修。延寿述《万善同归集》,兼摄顿、渐二机,与净土三根普被之说甚相符合;注重的是证悟之前的事修过程,故有众善齐修、不拘一门的主张。直指讲无念,习净则兴念取相,坐禅与念佛,二者究竟如何统一?笔者乏力深辨,但存文为据。太虚认为,五代以后的净土行与第一期“依教律修禅之净”、第二期“尊教律别禅之净”(修净者奉依教律且与禅相异)不同,是“透禅融教律之净”,即为“透过宗门而融摄教律的净土行”。此第三期堪称“代表中国佛法的净土宗时代。此期修禅净土行的祖师,均为透过宗门禅而又能融通教律者”,而延寿则为透禅修净期的开创者。 [37] 若笔者所言不虚,透禅即延寿所说的顿悟,渐修则为解悟之后的净土行。南怀瑾亦以延寿为禅净双修的提持者,谓:“参禅与念佛,何以能调和耶?若念佛人,持现前一念,往生净土,则念佛参禅,于此分途。若念佛与参禅,无论提一句话头,或持一句佛号,但于一念过去,后念未起,此之中间,一觑觑定,即二者同途,了无差别。” [38]

    延寿力倡念佛,有“运散心而化生” [39] 之语,往生固然须凭他力,但行者专念之力更不可废。他析往生有二:“一定心,如修定习观,上品往生;二专心,但念名号,众善资熏。回向发愿,得成末品。”专心念佛,则要求“恳苦翘诚,无诸异念” [40] 。显然,“运散心”非指散乱,但以精诚为本。而行道礼拜等诸种事修活动,皆为澄妄之行,岂可因彼而废此。

    众所周知,唯心净土的观念,源自《维摩诘所说经》“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之语 [41] 。宗门、教下关于净土之论,皆本于此。标心为宗的延寿,虽广陈万善众行,却总不离此心本。延寿谓:“十善何过,弘在于人。若贪著,则果生有漏之天;不执,则位入无为之道。运小心,堕二乘之位;发大意,升菩萨之阶。” [42] 相对十善业道为天乘的说法,此论有耳目一新之感。他析十善为上品、上上品,前者能功至二乘,后者则可成就一切佛法,位至佛地。同一十善,用心不同,见地不同,关键还在此心。无论参禅抑或念佛,也无论自力抑或他力,调心令净,即化生净土。由斯观之,或宗或教,八万四千法门,咸归净土,自是题中应有之意。

    至此,我们便可就思想史角度,对《万善同归集》所示法门作大致总结了。

    其一,延寿倡修万善,“皆与末禅不守教戒有关,故此一时代现象,而蔚为禅净双修之正途”。 [43] 依缘起性空,遂现善恶有殊、因果不差。为求顿悟见性,而无视因果,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绝非正理。“万善是菩萨入圣之资粮,众行乃诸佛助道之阶渐” [44] ,俗法岂可废弃。行恶难免三途,为一善自有福报,虽云善恶一味,但却不昧因果。所以延寿广引经文,力劝行者积集、成就、增长、思惟、系念、分别、爱乐、修集、安住人所本具之善根,在修此善根所得果报的基础上,修菩萨行,行念佛供养等事,则解脱可期。针对踟蹰于见性与福德之间的禅者,延寿于供养求福一节所论最详,征引教典及感应事例凡六十余条,诚证兴善得福、因果不虚之理。佛教发展过程中,既有执理之误,亦有兴事之偏。延寿此《集》,则针对执理之人,广劝供养礼拜等事修活动。而万善齐修之劝,实有回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阿含时代的倾向。这里讲得回归,是针对宗门禅走得过远而言。

    其二,由直指而论渐修,由参禅而劝念佛、广修万善,就修证而言,看似有退而求其次的用意;就传统佛教的发展来说,却属关键性举措。延寿自然不否认见道以无行、无作为归,却更以行道礼拜等事修活动,力救丛林颓风。他引百丈怀海之语谓:“行道礼拜,慈悲喜舍,是沙门本事,宛然依佛教,只是不许执著。” [45] 何为“沙门本事”?教有明文。佛教在中国发展之千余年后,延寿却仍为此事而申文强调,可见其对现实之弊的所忧所虑,发人深醒。显然,《万善同归集》实有收拾山河、整饬佛陀风教之立意。而建立佛事,对于佛教社会形像之塑造和摄受人群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两宋时期的净土结社,参加人数之巨,便为其注脚。若能深察社会心理,通过建立定期、规范的佛事活动,令信众产生强烈的归宿和释放感,如此则能充分实现佛教的社会意义。此议有强求古人之嫌,但延寿的确在他的时代允可的范围内,在努力寻求佛教发展的空间。

    其三,本《集》万善之劝,似与《宗镜录》标心示顿之说,不相符合,有人因此认为,延寿立言,自相矛盾。于此,元代禅僧中峰明本评道:“心乃万善之本也,《宗镜》则卷万善归一心,此《集》则散一心入万善,其卷舒开合,未尝不相通也。” [46] 此评至属确当。但明本又认为,对禅者而言,应以明心为要务,而以万行为次,却有些悖离延寿本意。《万善同归集》确有以万善为助道、念佛有益参禅等语,主题是“先知正宗、遍行助道”,即所谓顿悟渐修义,有似太虚透禅融教之论。延寿解万行之宗谓:“佛法本无定旨,但随入处,明见心性,权名为宗。” [47] 因此,明心为鹄的,万行为舟筏。若明本谓明心是证悟,万行则为悟后化他;延寿“先知正宗”之说则属解悟,解悟之后,则以理导行,于践行万善的过程中自他兼利。此是二人的区别所在。

四、从延寿到契嵩

    五代、北宋时期,佛教思想的融通趋向十分明显。延寿志在佛教内部诸系学说的融贯,强调佛法的殊胜品质。灵隐寺的另一位常住高僧、年岁晚于延寿一个世纪有余的明教契嵩 [48] ,则凸显佛教与儒、道可达成一致的内容,并力劝缙绅士夫相信佛教能与王道政治和平共处。两位高僧的着力处尽管各有侧重,但皆出于佛教的良性发展计,对自教作了整体观察与考量。

    中峰明本尝合议二人,谓:“达磨自至此土,其直指之道六传至曹溪,溪又九传至法眼,眼又二传而至永明。其间哲人伟士奇踪异行,虽后先错出,照映今古,而三藏学者不能无议于吾道。由是永明和尚弘多生智慧辩才之力,该罗经教,述而辨之,其纵横放肆,左右逢原,是谓即文字之总持门也。俾三藏学者,不敢置吾徒于佛海之外。与明教和尚之《辅教编》,精搜百氏,博达群书,伸释氏之真慈,杜儒门之重嫉。此二书,乃佛祖之墙岸 …… ” [49] 由此评亦可看出,立言依性宗为旨归,明行则宗依直指,是传统佛学对佛陀遗教的重要诠释。所以明本的观念中,仍有宗、教之隔。我们根本无法认同延寿融通禅、教、净乃至万善于一心的皇皇巨构是出于意气用事。但是,无论如何,明本的确道出了二人对佛教发展的突出贡献,即延寿由内,契嵩从外,都为续佛慧命而默默诠释着一代释子的慈悲心肠。

    若将延寿与契嵩置于同一平台上予以比较研究,则能发现二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当然也有诸多不同。首先,二人皆出身于曹溪直指之教,对“心”的理解并无二致。区别在于,延寿在逗引后学方面,仍保留着禅门机锋的特色;契嵩的禅法,唯有苏轼尝记“契嵩禅师常嗔,人未见其笑” [50] 一语,其述作中难见有关机锋应答的记载。其次,立言上,三藏教典,龙树、无著之论,唯识、天台、华严等宗释经文献,禅宗祖师语录,三坟五典,儒、道诸书,皆能广泛征引,应用自如。二人诠教固然皆宗华严,但对天台等宗教学并不陌生,且无明显的门户之见。延寿之于天台教学的关系已如上述。契嵩述作中随时征引台教文献处也未为不多。虽然批评过天台法统说,却与台宗传人过从甚密。他曾应以修忏著称的慈云遵式的弟子明智祖韶之请,作《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文中提到涉及天台祖统传承的一桩公案,默认遵式持有象征台家传法印信的“炉拂”。尽管华严、禅宗教学得到普遍认信,尽管延寿之后、契嵩之前台教内部曾发生过法义之争 [51] ,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二人的思想与行迹,发现五代两宋时期、以杭州武林山为中心的浙江佛教之诸宗交融互动的倾向。第三,正如中峰明本所说,向称不立文字的宗门,至延寿而有一大改观。而契嵩更是作文高手,文心慧巧,文势跌荡,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为士夫中的文章大家所首肯。当然,北宋时期,僧家长于作文者不在少数,例如赞宁、智圆、文莹等。在佛理辨析上,延寿的气象磅礴而细致入微;契嵩的《原教》、《广原教》则为浓缩之作,且因以缙绅士夫为读者群,一面将佛学置于儒者所熟悉的话语体系中,另一面则尝试着以佛法来发明儒家的性命之学,这是二人的不同处。第四,二人皆强调了修证之于佛教发展的重要意义,且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于佛教的自身建设。《万善同归集》以事修为“沙门本事”,以万善为自行、摄众之资粮。契嵩则明言“教贵乎修也,而心贵乎通也”,更分析了导致佛教不振的原因:“其徒不能偕修以振其道,士大夫乃不知其所以然,或议而讥之者纷然,使君子卑之,小人疑之。” [52] 尽管契嵩对如何修未有深言,却具体考察了佛教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佛教发展理念之形成、自身制度之建设,虽然要以遵循佛律祖制为基础,但却不能不虑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总之,透过契嵩的文字,我们虽不能发现他曾读过延寿著述的明显迹象,但二人运思和见解上的共通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延寿之于三教关系,著墨不多,但他转述智顗、澄观等先德的观点,表明己意,强调三教之别,反对一致说,堪谓态度明朗,无有含糊。若以他的观点为参照,去考量北宋时期以智圆和契嵩为代表的儒佛会通之思想倾向,则不失为一条进路。

    延寿认为,“佛法众善,普润无边,力济存亡,道含真俗”,意指众善不仅是入道见性之阶梯,而且有益于国、家,具有“近福人天,远阶佛果”之意义。 [53] 具体地说,即:“开俗谛也,则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绍,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非,显地狱之苦。不惟一字以为褒,岂止五刑而用戒?敷真谛也,则是非双泯,能所俱空,收万像为一真,会三乘归圆极。” [54] 在延寿看来,佛教为终极解脱之胜因,穷究三世;老子讲清虚淡泊,以务善疾恶为教,但所论仅止一生,所保者唯一身之命;孔子讲行忠立孝,垂仁阐德,所敷演者亦限于世间善法。虽然孔、老之教皆以劝善为本,但只有佛才是出世大觉,其教则世、出世间,一时俱收。儒、道二教行人之所以非毁佛乘,一是因为佛道弘深,非常情之所测;一是因为事老君者行符簶、炼丹、斋醮等求仙之术,不免于诳诞,入孔门者则以浮华为尚,难免智巧,二类人不仅妄非佛道,也有悖孔、老本意。延寿的如上看法,在传统佛教界具有普遍性。契嵩同样认为,佛教三世果报之说,与唯治一世的儒、道二教相比,是更为究竟彻底的性命之学,所立社会伦理的基础也要稳固得多,因此佛法之功效在“感其内”,他教则是“制其外”,皆有助成王道政治的意义。虽然契嵩判儒等世教,与佛教人天乘相类似,但他致力于佛儒的比较会通,如将五戒比于五常,慈悲比于仁惠、大诚,更据《梵网经》“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55] 一语,指出“佛教万行以戒为首,戒则以孝为本”,如同儒家之仁以孝为本一样,遂效儒家《孝经》而著《孝论》十二章。由于思想背景之变迁,契嵩的努力与延寿以佛摄儒不同,而是强调儒、佛二家可以共许的内容。孝为戒本之论,可以说在会通佛儒上已做出相当大的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会通是无原则的笼统。契嵩谓:“儒佛二教,教人敦修百行万行,虽皆以孝为宗本,然而宗其所以孝者,亦各不同。” [56] 因此,契嵩没有脱离佛教出世间法的立场而讲三教一致,他以佛法为究竟的态度是鲜明的。

    有关三教的形上之思,延寿亦尝引文据证,予以辨明。向来有儒者、如何承天认为佛道有权无实,不能举为教本,为此,他还以佛道如有实为何释迦不示现神变而令疑者生信为难。佛教当然也有实,此实即佛陀的现证之境。问题不在有实无实,而在信不信。延寿尝引智顗语,谓:“《释论》云:世典亦称实者,乃护国治家称实也。外道亦称实者,邪智僻解谓为实也。小乘称实者,厌苦苏息,以偏真为实也。如是等但有实名,而无其义。” [57] 智顗认为,儒、道所言实,尚未超出单四句,而圆教之实,已越粗、细之执,非单四句、复四句所能明言。

    澄观则详细区分了三教对一多关系的不同思考。他谓:“此方儒道玄妙,不越三玄。《周易》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澄观通过对道、一、自然、无、元气、太极、太素等概念的辨析,认为若以道为无,为自然,则道生万物之说属于“无因”论,若讲阴阳变易能生万物,则属“邪因”论。佛法则讲多样性的显现,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不共生,亦非无因而生,总之,离四句,绝百非。一与多之关系也非一非异、非断非常。诸法之生的正因缘即缘起性空,也即佛教所说的万法“唯心”。此唯心,在华严为性起,在天台为性具。此说显然同儒、道二教的旨趣有根本不同。澄观因此谓:“後儒皆以言词小同,不观前後,本所建立,致欲混和三教。现如今时,成英尊师作《庄》、《老》疏,广引释教以参彼典,但见言有小同,岂知义有大异?後来浅识弥复惑焉。” [58] 宗密《华严原人论》也是从佛说缘起法的角度,以老庄之说为不究竟。延寿全引澄观之说,并补充道:“是知不入正宗,焉知言同意别?未明己眼,宁鉴名异体同。所以徇语者迷,据文者惑。恐参大旨,故录示之。且如外道说自然,以为至道,不成方便,仍坏正因。佛教亦说自然,虽成正教,犹是悉檀对治,未为究竟。” [59] 显然,延寿并不主张混同三教。

    天下无二道,世间无二理,三教学者应当都不否认。换句话说,三教学者皆以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各自的终极之思。譬如“天”字,无论自然之天,还是神格之天,均属儒、道二教的终极之思,若比之于佛教所论六道之天,显然是不妥当的。因此,以佛摄儒,或以儒摄佛,皆须考虑道之一元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契嵩正是意识到此一环节,方从本迹、性情角度,认为三教之本,即道、性,是一致的,权施之教则因各有机宜而呈现出相异的迹象。其次,契嵩强调,三圣设教,皆以劝善为旨归,所以又以“善”来融通三教。然而,契嵩若欲避免混同三教的结果,他也只能指出三教劝善的根由实有不同,以儒、道二教为世善,属于渐教,佛教则为出世间善,兼摄世善,是圆融彻底的解脱之教。我们由此发现,契嵩运思,亦有失密之处。既说道为三教根本,又说它们所以为善的根由不同,若仅从后一句观之,道便是多,岂能为一?势必给人留下多本之解。若将三教分开来看,无疑都能自圆其说,亦无多本之忧。若欲比较,则难免流于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知解戏论之怪圈。究极而言,唯有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才能近似客观的理解三教。契嵩之道则唯一、教则万殊的文化观,可能蕴含着多元取向,这足可弥补其失察之过。易言之,必须假定,各民族的生命活动,皆有诉诸终极的本性,这一点是共通的;而生命活动的表现形态却千差万别,犹如同为达到人性自觉,却有宗教、艺术、哲学等不同路径一样。

    延寿以前的义学沙门,相当重视三教之分界,并常通过互观互校而显自教正义。延寿之后,契嵩在理论上的会通,亦是时势所趋。契嵩之后,僧俗两界对三教一致的学理认同,及共奉三教神祗之民俗佛教的盛行,则表明佛教与本土文化已至水乳交融之境。总之,就思想史论,有关三教关系的思考,延寿承前,契嵩启后,从延寿到契嵩,当为一大发展。

[1]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第一集,网络版。

[2] 释延寿:《宗镜录》卷一,三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2 页上。

[3] 潘桂明:《〈宗镜录〉释译》,佛光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73 页。

[4] 释智顗:《摩诃止观》卷十上,《大正藏》第 46 册,第 132 页上。

[5] 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萧萐父、吕有祥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4 年版第 9 页。

[6] 《大正藏》第 8 册,第 752 页中。

[7] 释延寿:《万善同归集》,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42 页。引文另见《宗镜录》卷三十三,第 372 页上。

[8] 《大正藏》第 35 册,第 503 页上。

[9] 释宗密:《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之二,《大正藏》第 39 册,第 569 页上。

[10] 释延寿:《唯心诀》,《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第 96 、 97-98 页。《宗镜录》卷四十六全引斥 120 种邪见这一段,可推知《唯心诀》成文于《宗镜录》前。

[11] 《万善同归集》,第 68 页。

[12] 释延寿:《永明延寿禅师垂诫》,《大正藏》第 48 册,第 993 页中。

[13] 《万善同归集》,第 23 页。

[14] 何承天:《释均善难》,见僧祐撰《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碛砂藏》本, 1991 年版,第 19 页中。

[15] 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本, 1981 年版,第 408 页。

[16] 朱熹:《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4 年版,第 3011 页。

[17] 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2085 页。

[18] 《万善同归集》,第 87 页。

[19] 《万善同归集》,第 8-9 页。

[20] 《大正藏》第 9 册,第 369 页下。

[21] 高振农:《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137 页。

[22] 《万善同归集》,第 13-14 页。

[23] 《宗镜录》卷二十七,第 301 页。

[24] 《万善同归集》,第 8 页。古德指清凉澄观,所引文见《华严经疏》卷十五,“万行”原文为“妙行”,“岂知一念顿圆”原文为“岂成一念顿圆”。《大正藏》第 35 册,第 613 页中。

[25] 《宗镜录》卷十四,第 153 页下 -154 页上。

[26] 《万善同归集》,第 22 页。

[27] 僧肇等注:《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990 年版,第 100 页上。

[28] 《万善同归集》,第 80 页。

[29] 《万善同归集》,第 68 页。引文见智顗《法华玄义》卷第五上,原文为:“常途大乘师,全不整理三藏,此则失佛方便。”《大正藏》第 33 册,第 737 页下。

[30] 《万善同归集》,第 14 页。原文见释智顗:《金光明经玄义》卷下,《大正藏》第 39 册,第 9 页下。又,北宋时期,天台宗山外派晤恩认为,古本《金光明经玄义》唯有一卷,新本中的观心内容为后人所擅添,若能据延寿引文,确认《金光明经玄义》的版本问题,或可有助于解决此桩学术公案。存疑于此,详待另考。

[31] 《万善同归集》,第 50 页。

[32] 《万善同归集》,第 76 页。

[33] 释湛然:《止观义例》,《大正藏》第 46 册,第 452 页中。

[34] 《宗镜录》卷四十五,第 517 页上。

[35] 即有禅无净土、无禅有净土、有禅有净土、无禅无净土等四句,未见于延寿著述中,故被疑为伪托之作。但此四句应当是延寿时期的作品。参阅释太虚:《中国佛学》,浙江佛教协会印行本,第 161 页。

[36] 释惟则:《净土或问》,《大正藏》第 47 册,第 292 页下。

[37] 释太虚:《中国佛学》,第 159-160 页。

[38] 南怀瑾:《禅海蠡测》,见《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25-126 页。

[39] 释延寿:《神栖安养赋》,见释宗晓编《乐邦文类》卷五,《大正藏》第 47 册,第 214 页下。

[40] 《万善同归集》,第 31 页。

[41] 《注维摩诘所说经》,第 23 页下。

[42] 《万善同归集》,第 11 页。

[43] 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3 年版,第 116 页。

[44] 《万善同归集》,第 7 页。

[45] 《万善同归集》,第 20 页。原文为:“沙门持斋持戒,忍辱柔和,慈悲喜舍,寻常是僧家法则,会与么会,宛然依佛教,只是不许念著依执。”见《古尊宿语录》,第 24 页。

[46]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第十一之上,见蓝吉富主编:《大藏经补编》第 25 册,华宇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794 页下。

[47] 《万善同归集》,第 86 页。

[48] 延寿生当 904-976 年间, 960 年住持灵隐,契嵩则生于 1007-1072 年间,约 1038 年客居钱塘,常住灵隐寺永安兰若。

[49]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第十一之上,《大藏经补编》第 25 册,第 794 页。

[50] 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1124 页。

[51] 笔者认为,山家山外之争表面上看是发生于台教内部,其实则导源于常住杭州的台家传人庆昭、智圆等从华严、禅宗教学角度来理解自教的观心法门,因此,这场争论意味着天台与华严、宗门禅之间的互校互考。

[52] 释契嵩:《镡津文集》,《大正藏》第 52 册,第 692 页上。

[53] 《万善同归集》,第 84 页。

[54] 《万善同归集》,第 78 页。

[55] 《大正藏》第 24 册,第 1004 页上。

[56] 释契嵩编并注:《夹注辅教编要义》,见《冠注辅教编》卷八,梁严湛冠注本,新文丰出版公司, 1979 年版。

[57] 《宗镜录》卷六十五,第 709 页上。引文与原文稍有出入,原文见《法华玄义》卷八上,《大正藏》第 33 册,第 708 页。

[58] 释澄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四,《大正藏》第 36 册,第 103 页下、 105 页中。

[59] 《宗镜录》卷四十六,第 530 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