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call away六线谱:浅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显示的修证次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7:32:04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是数百卷之《大般若经》之浓缩精华,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却又是《金刚经》之浓缩精华,对等推之,《心经》是佛经中精华之精华,整个佛法之重心,就落在于此。一切有为法的修持,最后都要归元到《心经》的范畴,才能究竟。

 

 

  时下最流通的《心经》译本,总共二百六十个字,字字机珠,信、雅、达俱全,是佛菩萨智慧的结晶,诚乃学佛者之无上宝典。字数不多,内涵却深奥无限,若真能懂了这部经而有所体会,任何其他的佛教经典,都将容易了解,因为,「但得本,何愁末。」

 

 

  末学仅就一己所知,现将其精义中显示的层次及其对修持之关联,略解如下:

 

 

「般若正观」法,能了一切苦。

 

 

  经文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已将该法正修之初步结果,概括性的一笔勾画了出来。观自在菩萨,是修习般若正观法门而成就的佛菩萨,他依法确切地深修实践,观照到了「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原来都是「空」性所演化出来的幻象,因此,能够彻底解脱,了去一切烦恼与痛苦。下面的经文有再进一步的细说。

 

 

五蕴为何?

 

 

  在此先约略了解一下「五蕴」之义,《大乘广五蕴论》说:「蕴者,积聚义。」「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积聚」而成了这个万有的世界。万有世界又可归类为两大部份,即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亦即「色」、「心」二法,「色」蕴属「色」法,「受、想、行、识」其他四蕴,归纳为「心」法。

 

 

  物质面,以「色」为主,主要是「地、风、水、火」四大的组合,小的方面,包含了我们个人的肉体,大的方面,乃至于外在的一切物质世界及其所演生出来的现象,有形的、无形的均囊括其中。

 

 

  而精神面的部份,则须细分为「受、想、行、识」四大类,因为修行修的就是「心」,必须细分解说不可。

 

 

  「受」,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种,亦即「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的精神领纳之感觉,其来源可能引发自物质与肉体,但其还是经过「识」的分别而产生的一种感受作用。受有三种,称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之受)。

 

 

  「想」,代表我们的知觉与思维,一切妄念、正念、欲望心或分别心,都属于它。

 

 

  「行」,有了思维,还会去实现它,于是有了「行」。它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身心本能运行活动的动能,也是宇宙与生命的原动力。世事生灭变异,无常迁流,天行健,宇宙运转不息,众生妄念不止,轮回无已,都是「行」的动力在推进。

 

 

  「识」,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以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第七识为末那识,是第六识之根,第八识为阿赖耶识,是含藏识,是一切的记录。「识」的道理深奥异常。

 

 

 

  「五蕴」又称「五阴」,因为这五种妄想执着,有如阴影般的遮住了我们的智慧之光明。这些名相,自古以来,各种解释很多,细究起来,非常复杂,在此,也只能简单地描述一下。

 

 

「五蕴」由「空」而来,无异于「空」。

 

 

  其次,经文首先交代了「色不异空」,余者以「亦复如是」一笔略过,而我们读经,却不能省略。第一个阶段的层次应为:「色不异空」、「受不异空」、「想不异空」、「行不异空」与「识不异空」。

 

 

  第一步,先要破除「色」蕴,一般凡夫,都是极其着「相」与着「有」的,将一切境相当成实有,不知其乃本体空性的作用与现象所演化出来的幻境,反而以虚为实,贪取欲求,患得患失,故而烦恼丛生,无以解脱。「色不异空」,直接告诉我们,一切物质世界的色相,都是不实之物,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把持不住的,不要去拼命追求,纵然追求了一生,到头来仍是一场空,而且还要饱受轮回之苦。

 

 

  做到了「色」法空了,「心」法之「受、想、行、识」,是依「色」法而来,自然就不难空了。

 

 

  经文先把本体之「空」性先介绍出来,将「五蕴」与「空」初步划分开来,这是第一个层次的解说。其标明了「色、受、想、行、识」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没有其自性,皆由本体「空」而来,是无常,非永恒不变的,都是「空」体的「用」或「象」,故其与「空」无异。这个万有世界,最后均归之于「空」。执着于「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万有世界,就是烦恼痛苦之根源,不能解脱。在此虽说「五蕴」不异于「空」,但「五蕴」与「空」,截止到此阶段的描述,似乎还是两种东西,只是其间没有差异而已。

 

 

  为了破除凡夫对万有的执着,故先提出这几句话,以「空」来破「有」的执着。是为第一层的剥析。

 

 

「空」亦无异于「五蕴」。

 

 

  经文再反过来说:「空不异色」、「空不异受」、「空不异想」、「空不异行」与「空不异识」。这又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们破了「色」法与「心」法,拼命想追求而守住的那个「空」,其实上也是与「色、受、想、行、识」五蕴是一样的是得不到也守不住的,想舍「五蕴」而守「空」,一样枉然。

 

 

  因为,二乘修持者,认为有法可修,有道可得,于是,深入禅定之道,欲见「空」性,得到它,并守住它。然纵使修成大阿罗汉,一「定」可达八万四千大劫,但最后终须出定,回到「五蕴」的世界来,故还非究竟。

 

 

  这也显示出,在修证上,「空」与「有」一样,「空」也是如「五蕴」相同地了不可得,不可执着。拼命想求个「空」,再抓住这个「空」,亦必徒然。

 

 

原来「五蕴」与「空」无二无别。

 

 

  下一阶段的经文又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这才是大乘佛法的了义精华所在了,经文步入了正题。原来「五蕴」就是「空」,「空」也就是「五蕴」,「五蕴」与「空」原为一体,无二无别。先前将「空」与「五蕴」之划分,只是一时权宜方便之计而已,佛菩萨必须一层一层剥析下来,大家才会明白。现在说出究竟之法,方为大乘佛法的中心所在,这是「即空即有」的至深道理。「五蕴」与「空」,二者一体,无以分割。其间之关系,有如「波」与「水」,「波」就是「水」,而「水」也就是「波」,除尽了「波」,亦得不到「水」。「空、有」本无二,何须舍此就彼地多此一举呢?四大、五蕴本来没有就碍到我们,只因为我们没认清楚而去执着它们,才成了我们的障碍。殊不知,烦恼即菩提,五蕴就是五方佛啊!

 

 

  本经最初说「五蕴不异空」,是要我们以「空」来破「有」执,不要执着万有世界的一切,因为它们当体是「空」。当我们以「空」破了「有」执,然后又说,「空亦不异五蕴」,舍「五蕴」而执「空」,是一样地了不可得,于是,又要我们进一步,放下「空」执。现在又说,「五蕴」与「空」本来就是一体的,无以分割,何苦区分而舍此求彼呢?先前的一堆舍「有」、然后去「空」的一番功夫,不都是白费了吗?其实不然!这就是佛菩萨智慧与慈悲的地方了。

 

 

  如果不是如此渐进式的层层剥析说明,直接来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众生连「有」与「空」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哪能听得懂?况且,没有舍去「有」(五蕴),不会体会到「空」性;没有连「空」也放下的经验,也无从了解「即空即有」这一层的道理。换言之,在修证的过程上,多还得依次第来,没到达某个层次的修持,是无法越级体会更深层次之理。若「理」至而「事」未达,这个「理」也必然还没真通。

 

 

  故小乘佛法之理,虽不够圆融,但在修持上,一步也不能少,大乘修持者,没具备小乘修持的基础,其理必流于空谈,成了口头禅,于事无补,必须要修证到了,然后再将其放下,才算究竟。否则,一开始就妄谈「烦恼即菩提」,「五蕴即五方佛」,而不去修证了,那就是真「误」了。

 

 

本体「空」性,究竟为何?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五蕴」是诸法之总合,「五蕴」即「空」,诸法自不例外,诸法即「空」,而「空」亦即诸法,二者一体无二。前面用一个「空」字,代表本体,乃不得已之方便也。

 

 

  现在这几句话,对众生的如来本体,下了真正的诠释,这也就是整个佛法「不二法门」的精神所在,而这个本体,并不属任何相对之物,相对之物,如「生、灭」、「垢、净」、「增、减」等等皆是,经文只列举了这三类事物,实际上,这万有世界之一切都属二性之物,当然也包括了「空、有(五蕴)」在内,二性即无常,非永恒,在二边之间,变易轮转,永无止境,若想执其永远,无论是执「有」或执「空」,都是无法可得。

 

  它似乎是不着二边的一个「中道」,但这个「中道」,你如能找得到,那一定也不是,因为它不是死寂不动的。合不合乎这个「中道」,就要看你的「心」放在何处了,心不执任何处,却也处处观照着,了无罣碍,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如此身处二性之中,却依然能活生生地从容这个「中道」,否则,想抓住任何一处,一切皆非,离「道」就远了。「不二法门」道理深奥,在此不作多述。

 

 

破「五蕴」须自「十八」界下手,层层空去一切我执。

 

 

  经文又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五蕴」之不实,前已描述过了。若要破「五蕴」之执着,应从何处开始呢?经文现在告诉我们,就要从吾人之六根、六尘与六识下手,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界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经由「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起分别与觉受。「六根」又称「六入」,「六根」加上「六尘」为「十二处」,再加上「六识」,合称「十八界」。

 

 

  「六根」是我们的生理器官,是物质组成的,是四大之假合,属二性,无自性,如梦幻,皆了不可得,故云:「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既空,「六尘」亦失去其影响力了,自然也空。那随「六根」而来的识别心「六识」亦无从可起,只有「现量」没有「比量」。如此,十八界皆空了,就自然能进入般若之慧观境地。

 

 

十二因缘,环环俱灭,超越六道,永脱轮回。

 

 

  接下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十二因缘」说明了生死轮回之事实真相。十二因缘总共有十二条,谓之十二支,经文只列举了头与尾两项,我们读经却不应省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条循环不息,形成三世轮回现象。

 

 

  有过去的「无明、行」二因,产生了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由现在的「爱、取、有」三因,故有了未来的「生、老死」二果。过去之因而得今日之果,今日之因又成为未来之果,因因果果,循环不已。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把我们套得死死的,永远让我们在六道轮回中转来转去,不得解脱。

 

 

  佛说十二因缘法,告诉我们,生死轮转的最主要之由来,就是「无明」,「无明」是胡涂不清,是烦恼的根源,先须要把它断掉。「无明」灭了,则「行」灭,没有妄行了。「行」灭,则「识」灭,分别心也就没有了。分别心没了,就不动心识别有缘父母而投胎了,如此则「名色」灭。没有投胎,又何来六根呢?故「六入」灭。如此类推下去,……,最后,没有「生」,自然没有「老死」。

 

 

  「无明」当体是空,不是真有,实际上,「无明」无可破,亦无须破,一觉便了,所以说「无无明」。既然「无明」不是真有,又何须去破尽呢?故云「亦无无明尽」。如此连环类推下去,「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如此,可了「分段生死」。

 

 

超越四谛,得而无得。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法门。谛者,真理也。当初佛陀对小乘根器者传四谛法门,简单的说,「集」是集聚了三界内一切烦恼惑业,造成了我们的「苦」,「集」是因,而「苦」是「集」之果。如要「灭」除这个「集」,修「道」是唯一途径。换言之,我们要知「苦」而断「集」,慕「灭」而修「道」,它是有「苦」可离、有「集」可断,有「道」可修、有「灭」可证。这就是四谛法门的要旨。

 

 

  现在《心经》告诉我们,四谛法门是不了义的,并非究竟,只能了「分段生死」,不能了「变易生死」。因为「五蕴」当体是空,「五蕴」为诸法之母,四谛自然当体亦空,故而是无「苦」可离、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小乘圣人还必须以小回大,方得究竟。

 

 

  下一句「无智亦无得」,又再进一步还要我们破除「法执」,大乘修行在于「六度万行」,六波罗密最后还有个般若智慧可得。现说「无智」,无般若之智可得,「无得」,无菩提道果可得。也就是「无有佛涅盘,也无涅盘佛」。菩萨的法执,亦得放下,般若之法用,自然显发,不偏空,亦不着有,真空妙有,随心所至,无尽妙用均在其中矣!「无智」方为真智,「无得」方为真得矣!

 

 

依法修持,进入佛菩萨境地。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这里讲的菩萨(菩提萨埵),是指已登佛位的佛菩萨们,他们都修持此一般若法门而成就的,人、法二执,了无存在,妙有真空之心,得大自在,毫无牵挂障碍。心没有丝毫挂碍,就能得大无畏,不再恐怖了。因此,得以永远离开依根本无明而起的颠倒梦想,而达至高无上的圆满佛果了。

 

 

三世诸佛皆依此而成正果,没有例外。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包括了已成之佛,如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等,也包括了未成之佛,一切众生都是因地佛。不论是已成之佛或未来之佛,他们也许修持种种的不同方法,但最后都必须归元到「般若波罗蜜多」,方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之究竟佛果。

 

 

赞叹本经功德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前几句是赞叹「般若波罗蜜多」是至高无上,末后两句是赞叹修学本法所能得到的功德利益。

 

 

显分述完,密分结尾。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本经前面的道理,是显分部份,业已述完,最后,传示密分的密咒。要大家勤修正法,快速抵达菩提彼岸。

 

 

结语

 

 

  三藏十二部经,中心就在「般若」,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是「般若」之精华,短短二百六十个字,不仅将「般若」之「不二」本性,勾画出简单而完美的轮廓,了义精辟,而且把修证所须的次第,层层剥析,俾使行者在修持上,有了一个准则与大纲。

 

 

  绝多众生都是极其执「有」的,故其初步修证之法,重在「色不异空」,以「空」破「色」的执着,先了「色法」,我们一般人,平常打坐参禅,求「止」修「定」,多在这个层次中打转,要突破这一关,就已经很不容易的了。「色法」一了,其余「受、想、行、识」之「心法」,是依「色法」而生,就不难破了。

 

 

  其次,讲求「空不异色」等,告诉了我们,那个「空」也同「五蕴」一样,了不可得,认为找得到它,并能守住它,同样是一大妄想。这也说明了,我们打坐求「空」求「定」,得到了,亦非究竟。贪执定境,反而障道。在我们的修持上,当「定」境出现,会感受到无比的禅悦,不执着它便好,一有贪执,即入魔境,不可不慎。古来多少修道人,没跳出这一关,可叹!执「有」还易破,执「空」就难办了,故有云:「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这一段经文,是要警惕小乘行者对「空」与「定」的执着。

 

 

  再次,才进一步讲到「般若」之真义精华。讲「空」谈「有」只是权宜之步骤,实际上,「空」、「有」本是一体,「即空即有」,「空」即在「有」中,无以分割。因为,那个道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看起来,似乎是「二性」之外,还有一个「中道」存在,其实不然,这个「中道」是了不可得的,舍去「二性」,就寻不得「中道」,就如同除尽了波,水也没了。能否合于「中道」,要看己心放在什么地方了,只要己心不着「有」亦不住「空」,心无住处,方为心之所归,就能从容于这个「中道」,但要做到此一地步,若没有经过一番「去色」、「舍空」的修持,便会流于空谈,是到不了家的。在修持上,此时已是般若的慧观了,心不住一处,却也处处观照,用心若镜,清明在躬,虽日理万机,心中仍如如不动,随起随消,过则不留,也就是孔夫子之「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圣境。

 

 

  如何去破这个「五蕴」呢?接下来,经文要我们先从「六根」、「六尘」与「六识」下手。我们生死轮回的源头,来自「无明」,而「无明」当体本空,无可破,亦无须去破,觉之便了,「无明」一灭,其余的「十二因缘」不除自灭,解除了我们生死的环环相扣,以了「分段生死」。

 

 

  再进一步,以「无苦集灭道」破小乘行者之执着;以「无智亦无得」来破菩萨的法执。而达究竟佛果。

 

 

  佛菩萨何等慈悲,要我们走尽该走之路,沿途风光,须边走边舍,因为这都是过程,而非宝所。但若略去过程或执着于沿途风光,就无以到达宝所了。故由小乘到大乘,路途是循序渐进的,一切关键性的过程,虽非究竟,但也不能省略,走过去了,知非即舍,逐渐圆满,就有如渡我们至彼岸之舟筏,当我们抵达彼岸时,舟筏不舍,何以登岸?这在《心经》表达的层次中,显现无遗。

 

 

  我们每天读诵《心经》,若只是有口无心的念一念,没有想到去真修实践,不仅事倍功半,且亦枉费当时佛菩萨之用心良苦啊!

 

 

  仅以此文,与大家共勉之。恭请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