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炬行沟模具:谢无量:康南海后第一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30:09
谢无量(1884~1964)也是以学问融于书法的典型。谢无量名大澄,字仲青,号希范,别署蔷庵,资阳市的乐至县人。4岁时随父亲迁安徽芜湖,少年时拜马一浮丈人浙江著名学者汤寿潜为师,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后因《苏报》案牵连,逃亡日本。回国后先后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广州大学教习、孙中山大本营特务秘书、参议、执教东南大学、中国公学。1930年任监察委员,1940年返川,1946年执教四川大学,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
    如果说赵、向二人书法还能见出古人的话,那么谢无量似乎已完全绝去依傍了。所以,林山腴以谢无量书法为康南海后第一人,于右任称谢无量“笔挟元气”,感叹“自愧弗如”。他的书法又被称作“孩儿体”。赵之谦曾说,“书家有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故书以不学书不能书者为最工。夏商鼎彝、秦汉碑碣、齐魏造像、瓦当砖记,未必皆高密,比干、李斯、蔡邕手笔,而古穆浑朴,不可磨灭,非能以临摹规仿为之,斯真第一乘妙义。”这里,赵之谦以“三岁稚子”“绩学大儒”书法为最佳,强调他们那种不能规规模拟的精神,谢无量以绩学大儒得三岁稚子童趣,极有创造性。谢无量后来虽然到了北京,但他对于巴蜀乃至全国书法的影响至今仍然历久不衰。最近《中国书法》组织评选的二十世纪十大书家,谢无量名列其中。谢无量书法以稚拙其外的形式和自由率真的意趣得到了书法界普遍的认同。当代著名书家吴丈蜀在《跋谢无量先生自书诗册(八首)并序》中写到:“成家岂是临摹得,造诣全凭字外功。”天师洞银杏谢无量书法七律山谷诗
谢无量居士(西元1885~1963年)
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最早一本有系统介绍佛教理论的书籍,是蜀人谢无量所著的《佛学大纲》。
谢无量原名蒙,字无量,号希范,以字行。他原籍四川梓潼,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生於安徽芜湖。他自幼聪颖,十二岁读毕五经。特别爱好史书,喜谈论古今兴亡成败事迹,是岁他从汤寿浅习经世之学,苦读四年,学力大进。
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年),他出门远游,由安徽至上海,转道北京,行程数千里,历黄河、太行之险,游迹所至,深切体会到民生之疾苦,及满清政府官史腐败之事实,从而启发了他的革命思想。
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年),他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别班,与邵闻泰(力子)、李叔同(後来出家的弘一法师)、黄炎培、项骧等人同学。上课之馀,与马一浮、马君武合办《翻译世界》杂,介绍西洋文学。在这一时期,他受到新潮流的影响,结识革命人士章太炎、邹容、章士钊等,并曾为《苏报》撰稿,并参加「爱国学社」。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苏报案」发生,章太炎被捕,邹容亦自首入狱,无量乃东渡日本。未几返回,先後在镇江焦山、杭州西湖古寺读书,以此机缘与出家僧侣接触,始知有佛学。其後他到京师,入「译学馆」肄业二年。南下金陵,入杨仁山居士门下,从仁山研究佛学。
宣统元年(一九○九年)年底,以学部左丞乔树冉之荐,他返回四川,任「存古学堂」监督,兼授国文、理学课程。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他参加浦殿俊,张澜领导的四川保路运动。民国肇建(一九一二年),存古学堂与四川国学院合并,刘师培任院长,无量任副院长。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应邀赴上海,任吴淞中国公学教员,未几转任中华书局编辑。他的《佛学大纲》一书,就是这段时间完成的。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他经杨庶堪、熊克武的介绍,在上海谒见孙中山先生,谈论颇为融洽。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事件後,他支持新文化运动,常在《新青年》上发表作品。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他在广东大学任教,适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聘无量为大本营参议,翌年改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是年十一月,随同中山先生北上,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无量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授兼历史系主任。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国民政府成立,无量出任监察院监察委员。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後,他在上海办《国难月刊》,著文批评政府之不抵抗主义。中日战争期间,他在成都任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战胜利後,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住在上海卖字维生。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他历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文史馆研究员等职。一九六○年,到北京,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一九六三年,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无量一生的著作颇富,但佛学著作只有一本《佛学大纲》。这本书於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序论,下卷为本论。序论分三章,其内容为∶
第一章〈释迦本行记〉,记述释尊一生及十大弟子事迹。
第二章〈释迦灭度後佛教之传播及其教义之分判〉,简述印度佛教之流传,及北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第三章〈东土佛教流传之十宗〉,扼要介绍中国佛教大小乘十宗。
下卷本论分为三篇∶
第一篇〈佛教论理学〉,是对因明学的论述。
第二篇〈佛教心理学〉,阐述法相、法性及如来藏的心理学。
第三篇〈佛教伦理学〉,是对於因果报应、五戒、十善、六度万行等所作的阐述。
这部书出版後,在当时是第一部有系统介绍佛教理论的书籍,所以数年之中再版了四次,可见其甚受当时读者的欢迎。
无量的著作,除《佛学大纲》外,尚有《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老子哲学》、《诗经研究》、《楚辞新论》、《王充哲学》、《老子学派》、《王阳明学派》、《论理学精义》、《古代政治思想》等二十馀种。
谢无量(1884-1964年)

谢无量(1884-1964年),名大澄,字仲清,四川人,早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受教于蔡元培,历任安徽公学、广东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公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京报》主笔,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工书法、哲学、文学,多著述。




书家谢无量 康有为后第一人 ⊙李自强/文
谢无量是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办过报,出过书,从过政,一生曾任教全国各地十所大学,深受孙中山肯定,被成都“五老七贤”之一的林山腴誉为“自康有为以后之第一人”。
少年求学书生意气
谢无量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北乡金马沟一个富裕家庭,祖上士宦官绅代不乏人。父亲谢凤岗,在安徽当过4任知县。谢无量4岁便离开了故乡,跟着父母搬到安徽芜湖、庐江一带居住。6岁时全家在芜湖“憩园”定居。随即入芜湖私塾念书。由于是书香门第,父亲将他的学业看得很紧,回家后亲自教他四书和书法。他9岁即能吟诗作文,10岁时曾写《咏风筝》诗:
儿童心怀巧,剪纸作飞鸢。
不是麻绳系,乘风直上天。
小小年纪,却很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和牢骚。浙江名儒汤寿潜看过该诗后不由连声称赞:“此子志行高远直如庞士元,非百里才也!”汤寿潜与谢无量的父亲谢凤岗是挚交,又是谢无量在芜湖的同学马一浮的岳父,两家老小来往密切,交情深厚。14岁那年,谢无量拜汤寿潜为师学习经学和时政,汤寿潜为他和马一浮介绍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和著作,并劝他们去上海、北京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形势。
1901年谢无量在父亲和汤寿潜的鼓励下,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当时同在南洋公学交往较密的同学、老师有李叔同、蔡元培、邵力子、黄炎培等十余人,经常相约议论国家大事,师友间互相切磋砥砺,教学相长。
在此期间,谢无量与同在上海的马一浮、邵濂存、马君武等创建了翻译社,出版《翻译世界》月刊,着重介绍西方民权思想和近代文学。1903年章士钊入《苏报》馆主持笔政,谢无量协助参加《苏报》的编辑工作,积极宣传民主革命。章士钊发表“哀哉!天国之民”的时论后,他激动更甚,夜不成寐。旋即回四川与相玉詹、廖世襄等密谋,发起推翻清廷四川总督赵尔丰的活动。不久,《苏报》案发,章太炎和邹容被捕入狱,章士钊因与清廷派来办案的江苏候补道俞明震有师生之谊,未被列入拘捕名单,谢无量则逃回上海,得到在上海的日本进步人士驹悦支持,去日本京都留学,补习日、英、德文,次年9月回国,应安徽公学之聘,作文科教授,时年20岁。
不久马一浮也从美国留学归来,两人结伴在镇江一带博览《四库全书》和西方社会科学名著,畅谈中外民主革命形势,同游焦山、杭州、南京等地。在金陵北极阁,谢无量不由意气奋发,赋诗曰:“男儿未死中原在,极目斜阳只涕零!”
报界·学界·政界
1907年,谢无量出任北京《京报》编辑,只有22岁的他,年轻气盛,出言常常无所顾忌,即使得罪权贵也不以为意。
那时北京城中有3个著名的八旗子弟,一是荣庆,一是那桐,一是端方;又有5个名妓,一个叫金凤,一个叫玉凤,一个叫魏大姐,一个叫魏二姐,还有一个叫万人迷。谢无量感到有趣,将这几个人的名字捏合到一块儿,撰了副对联:“六部三司官,大荣小那端老四;九门五名妓,双凤二姐万人迷。”此联刊诸报端,阅者绝倒。
不久,他又指名道姓地连发几篇文章,揭露工部尚书戴振收受歌妓、卖官鬻爵。载振是庆亲王奕劻的公子,最爱声色犬马,花天酒地。清廷陆军第三镇统制兼办天津巡警的段芝贵便投其所好,以一万两银子收买歌妓杨翠喜,赠送给他。载振于是投桃报李,在父亲面前打通关节,把段芝贵升任为黑龙江巡抚。此事被谢无量揭露出来,舆论哗然。河南道监察御史赵启霖将此事具折参奏,慈禧大怒,将载振和段芝贵二人革职开缺,但《京报》也由此被北京内城警务巡警厅厅丞朱启铃勒令停刊。
1919年,受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新学的影响,宋育仁等提出在四川开办存古学堂。已调任四川学使的赵启霖遂推荐谢无量任存古学堂监督(即校长)。他上任后,设理学、经学、史学、词章各科;又增设地理、算学、医学、英语等。由于刚刚开办,学堂既缺图书,又缺资金,谢无量便与四川总督尹昌衡、学使赵启霖协商,将已停办的尊经、锦江两书院的百万卷图书划由存古学堂接管。至于尚缺的中外名著,另安排存古书局进行排印。谢无量还多方奔走应酬,聘请各界名流来校任教,如曾学传、相赞襄、吴之瑛、罗时宪等。
存古学堂的这一建制为以后的四川大学奠定了基础。谢无量当时只有26岁,自知根基尚浅,谦逊地拜蜀学前辈吴之瑛为师,既作校长又当学生,一时传为美谈。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从各方面培养人才,谢无量又想方设法将四川军政府枢密院的原址扩大为学堂校址,并更名为“四川国学院”,谢无量恭推吴之瑛为校长,自己作副校长。因校舍不足,后又迁三圣街,还扩大至大慈寺。课程增加了天文、工程学和地方志等。增加了一批教学名流如廖平、曾瀛、李尧勋、释园乘等30余人。谢无量为增聘名流,日不暇暖,奔驰半年。存古学堂和国学院为学术界和新文化界培养了众多人才:如郭沫若、李劼人、周太玄、刘晦愚、王光祈、相子敬、蒙文通等,都是这一时期国学院的学生。
此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谢无量游历南方各省,最终回到上海为中华书局编书。陆续出版了《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等。同时参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撰稿和编辑。1917年,孙中山在上海草拟《建国方略》,慕谢无量名,特致信约见:“国家多难,全仗贤豪群策群力,方能济事。望先生本礼拜下午四时驾临敝寓,是所盼祷。手此,敬请大安!”
谢无量得信后,按时前往,二人促膝交谈,极为欢洽,他的许多建议都被孙中山先生欣然采纳。
1923年2月,谢无量受聘于广东大学,不久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北伐大本营,任命他为大本营的特务秘书,主持文稿工作,并任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同年秋奉孙中山派遣,与孙科、陈剑如到沈阳见张作霖,商量讨伐曹锟、吴佩孚,达成讨直协议。1924年11月作为机要秘书随孙中山先生北上。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悲痛不已,写诗凭吊:浅浅春池曲曲廊,阑干寸寸是回肠。多情花底缠绵月,纵改花荫莫改香。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谢无量潜心改志,从事教育与学术。1926年应南京东南大学之聘,作历史系教授兼主任。教学中介绍和宣传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后因国民党对他教学内容的干预,引起学潮,谢无量被迫离开东南大学。1928年他又受上海公学之聘,任教授兼文学院长,主讲西方文化发展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笔力扛鼎书法名世
1930年,谢无量的好友于右任当上监察院院长,请他担任监察委员,但他只是挂了个虚名,很少过问政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去广州、香港等地为抗战募捐,受到杜月笙的监视,幸得从法国教学归来的陈雪湄女士帮助方得脱身。陈雪湄女士是陈毅的姑妈,江南才女,金陵女子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取得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又转英国爱伦堡大学攻取了博士学位,才貌双全、多情多义。她与谢无量在患难中相识相知,最终在澳门定下婚盟。1942年两人一起回到家乡四川。
当时,马一浮在乐山创办复性书院,各地名教授如熊十力、刘百闵、梁漱溟、沈尹默、赵尧生、陈布雷等云集四川,在书院讲授玄学、儒学、禅学、诗教等课程。老友相见,别是一番滋味,熟悉谢无量才华的马一浮更邀请他作为特座教席讲授禅学。
说来谢无量对禅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受其四弟谢希安的影响。谢希安比他小5岁,20岁时入上海复旦学院读书,与校中一位姓田的女同学相恋。他母亲唐老夫人却依家乡旧俗为他包办了一个妻子,还将他骗回故乡,逼迫完婚。他好不容易从家里逃回学校,田小姐却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了。谢希安万念俱灰,回到成都大慈寺皈依佛门,法名“万慧”。谢无量当时正在日本留学,回国后苦苦劝其还俗。谢希安不仅不听,更远赴印度,攻读梵文,致力于佛教经典的学习研究近10年,精通梵文、英文、巴利文、印度文、法文、日文、蒙古文等8种文字,在印缅和东南亚各国都极负盛名。对于四弟的卓越成就,谢无量惊诧之余,也开始不断搜罗佛学典籍进行学习研究,而且越来越入迷,佛学造诣慢慢达到了相当深透的境界。
复性书院教学之余,谢无量时常往来于成都、乐山、雅安之间。还在青城山住了很长一段时间。1947年,国民党召开全国国民代表大会,圈定谢无量为乐至县的代表。会议期间他以心脏病为由住在南京鼓楼医院,很少参加会议,有时偶尔参加也是一言不发,闭着眼睛打瞌睡,在投票选举总统的时候,更胆大包天,在选票上不写蒋介石,只写居正一个人的名字。
1964年12月7日,谢无量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谢老的去世,海内外学界无不为之嗟叹。英国《泰晤士报》也发出报道,表示哀悼,生前好友则多以诗、联吊唁。其中尤以马一浮先生的挽联最为恳切沉痛:“在世许交深,哀乐情忘,久悟死生同昼夜;乘风何太速,语言道断,空余涕泪洒山丘。”

向谢无量遗体告别
地点:北京市
时间:1964年12月
摄影:佚名,雷康收藏并翻拍
谢无量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其异于常规的“孩儿体”书法被于右任赞为“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沈尹默也曾赞曰:“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
作为一个学者,谢无量把书法和诗歌作为抒写自己胸襟的一种方式。所谓“师法二王,游心篆隶”。他真正花费在书法上的时间多是用于读帖,可以说,学养、天分和对书法传神写意的本质特点的超悟成就了他们的书法。
观其书作,一眼难觅其宗,反复体味间才能发现他同时继承着晋帖的气韵生动和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质朴自然,同时也受了些沈曾植书法的影响。无一字毫宕无一笔险怪,出以闲逸,又骨健神清、气宇轩昂。严羽《沧浪诗话》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这段话移来阐释谢无量的书法实在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