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的不同意思组词:[理论研讨]“滞涨”现象分析及根源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16:24
经济论坛』 [理论研讨]“滞涨”现象分析及根源探讨
作者:tyworld2009 提交日期:2010-6-19 1:11:00 访问:438 回复:9     滞涨是一种比较奇怪的经济现象,因为按照经济学原理,通货膨胀必然促进短期经济增长,通货紧缩也肯定导致短期经济低迷,双方都是对号入座,一对一,绝无可能搭错线,出现通胀反而导致经济低迷,紧缩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
  那么,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这一对矛盾体,如同互不相容的水与火,是如何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呢?
  导致滞涨出现有两种原因,这里我只分析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几乎只存在于理论中,现实经济中比较少见,我就不再提及。
  在分析之前,先把几个概念重新确定一下,以方便讨论。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机构发行了超出现实需求的货币量,从而导致物价全面上涨。通胀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长期则对经济既无促进也无阻碍作用。
  真实的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社会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以供人们消费。经济增长的原因可能是技术进步和普及,先进的管理方式,劳动力供应增加,新资源矿产的发掘,反之,经济衰退的原因则可能是技术落伍,落后的管理方式,劳动力供应减少,资源开采成本的增加等。
  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最著名的滞涨时期,起因是欧佩克大幅度提高了石油价格,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在现有技术、人力、物力不变的条件下,欧美国家能生产出的产品变少了,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为了遏制经济的衰退,欧美实行货币扩张政策,增发货币,引发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了减缓了经济衰退。如果说原本是2级程度的经济衰退,之后则表现为1级程度的经济衰退和1级程度的通货膨胀。因此,并不是通胀引发了经济衰退,而是衰退太过于厉害,通胀的刺激只能抵消一部分衰退,整个经济则表现为通胀与停滞并存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经历滞涨后,欧美国家吸取教训,一方面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不再过分依赖欧佩克,拉低石油价格,同时鼓励节油低耗能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生产成本,终于走出了经济低迷,重归增长之路。
  那么,今日之中国是否陷入或即将陷入滞涨的局面呢?
  首先,导致经济衰退的因素是增多而不是减少了,是增强而不是变弱了。很多行业的国进民退,是一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取代先进管理方式的举措,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应的减少,削弱了社会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石油、铁矿石凳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中国应该已经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生产能力弱化,表现为经济衰退,具体程度还有待商榷。
  为了抑制经济衰退,政府发行了规模庞大的货币以刺激经济,在短期内确实极大地拉动了GDP增长。如果说本应是1级程度的经济衰退,现在则表现为2级程度的通胀和1级程度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刺激计划必定不能持久,而且长期副作用很大,一旦刺激计划无法维持既有规模,经济衰退就不可避免了。
  结论:即使滞涨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出现在经济体中,“滞”和“涨”也互相独立的两种现象,两者无因果关系,无传递作用,也不是对经济学理论的颠覆。既不是通胀引发了经济停滞,也不是经济停滞引发了通货膨胀,两者之所以同时出现,是因为衰退的幅度太大,通胀的刺激作用仅能抵消一部分而已,但不是说通胀无助于短期内经济的增长,更不能说通胀会导致经济衰退。当然,导致通货膨胀的新增货币,以极端不合理的方式流入市场,也会对经济有严重伤害,但这要归咎于落后的经济管理方式,而不是通胀本身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