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很满意是什么心:电影 横山家之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0:09:49
博文正文
电影 横山家之味
作者:lulumm   2010-05-18 13:12 星期二 晴
爱与伤奔涌不息
王鹤(文)
正值夏日,屋前的花木开得烂熟、绿得清幽。孩子们在奔跑穿梭,母亲与女儿一边在厨房里忙碌,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她们将各色菜蔬切的切、煮的煮,家的味道就在弥漫的香气里浓厚起来。
横山家长子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当医生,但十年前为抢救落水的孩子而遇难,每年的忌日,全家都要聚齐去扫墓。一方面,这是难得的阖家团聚的日子,因为在东京工作的小儿子横山良多平日难得回家一趟,母亲充满期待,就连脾气怪异的父亲横山医生,貌似平静,暗地里也盼得心神不宁的;另一方面,这一天又有浓郁的感伤底色:丧子之悲,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忌日这一天,作父母的会被加倍戳痛。
横山良多不太想回家,当年他不能按父亲的意愿去当医生,父子之间的隔阂、冷漠一直无法消融。他其实也是医生,只不过修复的是古代绘画。而在偏执的父亲眼里,医生之外的任何职业都算不上正经职业。此时横山良多恰好失业,他当然宁死也不会让父亲知道这消息。同时还隐约担忧,自己初次带回家的妻子由香里,不仅曾经丧夫,还有一子,家里人会怎么看?
母亲果然带着一点情绪在和妹妹议论这个“二手货”媳妇。但由香里进门后那么得体、恭谨、娴淑,母亲和妹妹又有足够的教养,所以,除了性格怪异的父亲冷不丁要出语不逊、惹人尴尬,总的来说,这天的大团圆还是其乐融融的。当然,因为家里来了新成员,又是某种程度上的外人,大家其实彼此都不松弛,这热闹里就透着客套和生分。呆得稍久还能发现,即便她们再良善,也足够通晓人情世故,但因为女人的细心、敏感兼小心眼,有时心底还会泛起一股遗憾、抱怨的浅淡潜流。
《横山家之味》的导演是枝裕和早年拍摄电视记录片,这部电影也带有纪录片似的客观、细致和节制,没有剑拔弩张的戏剧冲突和大起大落的情绪起伏。观众跟着相对静止的镜头,去看横山家似乎波澜不兴的一天一夜,感受家庭里枝枝蔓蔓缠绕的温馨,清淡、含蓄对话里的体贴、关切,以及那些不能释怀的痛楚——亲人罹难,父子疏离,父亲曾经对母亲的背叛,以及父母最后的逝世……爱与伤都没有被刻意渲染,它们好像被遮掩在茂密的树林后面,我们仅看到零星、散乱的局部,眼睛会微微湿润,却不会泪洒衣襟。日本式的含蕴、淡然、内敛、悠长意味,从一束鲜花、一只蝴蝶,一个个仿佛随机、漫不经心的细节里,浅彩轻烟般洇开来。
枝裕和说,“我想描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欢笑和残酷,”他显然很成功。被横山家长子救起来的男孩良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不甚称心。他每年必来给恩人的遗像叩头,向横山一家恳切、虔诚地表达永生难忘的谢意。他身上背负着另一个人的生命,力图要兴兴旺旺活得更好些,无奈理想和现实总有落差;每当面对横山一家,虚胖的他更加心虚,汗流满身,慌不择言。他踉跄着仓惶告辞时,母亲总要邀请他明年再来。横山良多都有些不忍了,母亲的面色却突然很冷峻:也不过才十年,也不过每年才让他难过一次;而良雄一走,在隔壁房间不露面的父亲则又一次恨恨道:为这么一头动物,可惜了我的儿子!是他们不够宽恕、厚道么?悲剧发生了,却没有谁可以埋怨,无疑更添彻骨之憾。因为死亡本身那么残酷,观众多少能理解这对绝望老夫妇的负面情绪。
是枝裕和是在父母去世后拍摄的《横山家之味》,“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怅惘也充盈在电影中。他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依恋和可能有的哀伤、嫌隙巧妙地截取了一个断面给我们。日本作家川上弘美说:看完这部电影,让人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竟是这么的麻烦悲伤,却又如此的美好有趣。她说得真好,确实如此。

分类:影碟 |评论:10 | 浏览:1266 |举报 |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X

',1)">
分享到...
天涯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网易微博
开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