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者测试:中国航天不要上反华势力的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4:11:25

历史往往有其惊人相似之处,而我们又常常能从它这些惊人相似之处中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谓“读史让人明智”的缘故吧。

譬如,历史上,敌国之间常常用诱人的前景美好的未来诱使对方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期耗尽其实力,为我所乘。

中国的例子是有名的郑渠。公元前 246 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这个计划看来当然不错,有声有色,利国利民。然而,在它背后,却有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嬴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这个阴谋虽然没有成,然而,韩国利用秦国好大喜功的心理,投其所好,以达到耗费其国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心却是一目了然的。

如果说韩国利用郑渠的浩大投资来拖垮秦国的用意因为秦国的觉醒和强大并没有达到目的的话,那2000年后的美国,利用所谓“星球大战”来拖垮对手苏联,以实现其一家独霸的策略却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1983年3月23日,里根在一次讲话中宣布,为了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在可能发生的美苏核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已经制订了《总统战略防御倡议》,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的反弹道导弹多层综合防御系统,用以在可能发生的核大战中拦截并击毁对方发射过来的弹道导弹,保护美国及其盟国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由于这一计划所设想的核大战主要是在外空进行的,因而又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1985年1月3日,美国正式公布了这一计划。

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密件曝光,“星球大战”计划被证实是一场彻底的骗局,一时间舆论哗然。事实上,“星球大战”计划的出笼,其实质是美国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旷日持久的、耗资巨大的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拖垮,事实上,美国也达到了目的——分析认为,虽然苏联解体并不在里根任内,但却是里根“星球大战”的“功劳”,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他未发一弹在冷战中赢得胜利”。现在,大多数人都相信,“星球大战”计划只是美国政府为了拖垮苏联而采取的一种宣传手段而已。换言之,“星球大战”不过是又一个“郑渠”而已,其区别只在于:郑渠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星球大战却大获全胜。我们也可以说:郑渠,是失败的星球大战;星球大战是成功的郑渠。

鉴古是为了知今。昨日,因为“神八”的发射,举国欢腾,外国也叫好不绝。早在神七发射成功的时候,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技术和公共政策项目的负责人詹姆斯·路易斯有这样的评价:“中国搞载人航天项目的主要动力是提高其声望。载人航天是一种政治行为。发射‘神舟’,显示了中国的技术实力及财力,向世人证明中国是亚洲的老大。”对此,我们似乎也应该清醒地逼视这一高端科技行动后面的真正意义,而不为表面的热闹壮观冲昏头脑。

首先,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的标志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它在高端领域一支独秀出类拔萃就一俊遮百丑?换言之,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看它的高端,还是看它的低端?“水桶理论”认为:决定一个水桶最大容量的,不是水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是水桶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可以援此断定:决定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不是这个国家诸如航天之类的高端科技,而是这个国家最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比如住房、医疗、教育等等。作为例子,我们不妨来看看前苏联与瑞典。前苏联,不用说,是世界航天强国大国,它在这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就是美国人也望尘莫及:他们不仅发射了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而且其“联盟” 号飞船又至今仍被视为世界最成功的飞船系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水桶”长板上一支独秀无人可及的老大帝国,因为忽略了它的低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结果国内是怨声载道矛盾四起,终于在1991年寿终正寝,走入历史。而北欧一些小国——比如瑞典,虽然在航天领域乏善可陈,但却不折不扣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文明的福利国家。这两种发展模式,究竟哪种高明,不待智者可决。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个事实,在我国,尽管通过经济增长,绝对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有大幅度减少,但绝对贫困人口目前仍有数千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其次,对载人航天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有清醒认识。科技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人类谋求幸福,在可以看到的未来,航天事业对人类时下福祉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以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技术实力,下决心投入航天,定会取得更大成就,可他们却至今在这方面没有大动作,原因就在于他们更加在乎“地球上更实际的优势领域”,而不愿涉足劳民伤财的风险。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真正的航天大国美国,人们才对他们原来也兴奋不已的“航天事业”持冷漠态度: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部主任琼·约翰逊-弗里斯指出:“在美国,航天再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除了铁杆太空迷外,美国人对航天博物馆的兴趣比太空探索更大。如果他们对太空感兴趣,只是因为美国辉煌的航天史。再加上航天项目费用昂贵,现在要美国人开一个名单,列出他认为最需要投资的项目,他肯定会优先列学校、公路、医院等等,航天肯定会排在最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从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心路历程”中领悟到些什么。

最后,我们还要警惕,当一些外国人极力称赞我们航天技术,说我们是亚洲乃至世界老大的同时,是不是有诱使我们将自己本来不丰厚的资金投资到航天技术这一无底洞之中,从而拖垮我们经济,达到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毕竟,有“郑渠”和“星球大战”的前车之鉴。而相对于“神N”号上天给国民带来的虚荣感来说,生活条件的切身之痛也许更让人们感到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