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力专属医生二维码:上将常万全撰文谈刘华清对国防科技的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57:09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刘华清,前中央军委副主席,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本文原题为《兴装强军铸伟业 功勋卓著耀千秋——纪念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刘华清同志》
刘华清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战线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者。上世纪60年代起,刘华清同志就与我军武器装备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数十载呕心沥血深谋兴装大业,为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为国防工业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波澜壮阔革命生涯的华彩乐章。追寻刘华清同志的革命足迹,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历史功勋,我们更加为老首长洞察大势、审时度势的兴装韬略,统揽全局、精心布局的兴装创举,抓住时机、赢得先机的兴装远见,勇于决策、务实施策的兴装魄力,眼界超凡、胆略非凡的兴装智慧而倍感震撼和景仰,更加激起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崇敬,更加坚定开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的决心信心。
洞察大势、审时度势,科学筹划装备顶层设计
登高才能望远,顺势方可作为。无论是在我国独立自主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攻坚时期,还是在新时期加快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关键阶段,刘华清同志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努力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武器装备发展道路。
重视战略研究,深谋长远发展。战略研究关乎战略博弈,引领未来发展。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刘华清同志就积极组织武器装备战略研究,及时向上级提出诸多真知灼见。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军建设从临战准备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刘华清同志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宽广的战略视野,深刻思考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战略问题,并系统提出创见。他坚决贯彻我军战略方针,强调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必须适应我军战略转变,密切跟踪世界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动向,把做好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准备作为指导思想。他深入分析我国国情军情,强调必须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加强科研、梯次更新”的方针,走“多研制、多搞技术储备,少生产,有重点装备少量部队,现有装备新旧并存,全军梯次更新”的道路。他始终着眼长远发展,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对陆海空各类武器装备研制和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进行逐项论证和清理整顿,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科研、积蓄力量、打好基础上,努力为在2000年后有可能加快前进的步伐创造条件。今天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正是那个时期转变发展战略、实施正确方针的结果。
组织规划制定,明确建设路径。规划是战略的落实,是发展的路径。刘华清同志一贯主张从战略全局出发制订规划,通过制订规划来指导和推动国防科技发展。上世纪70年代,他直接参与和组织制定了国防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创造性地组织拟定了全军常规武器装备体制等文件,对明确军队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我军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采购、保障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1990年,他亲自主持领导全军“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历时10个月最终形成《中央军委关于“八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草案)》上报中央。在组织编制武器装备发展规划中,他提出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必须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我军装备;必须坚持科研先行,解决好当前部队装备和明天的新型装备问题;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既要考虑到远期发展,也要考虑到近期备战等原则,为武器装备建设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倡导综合论证,推动科学决策。现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研制费用高,必须深入论证、充分试验。刘华清同志深刻认识并特别强调论证研究是武器装备系统发展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很关键的一道工序。他遵循武器装备建设客观规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倡导按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要求加强武器装备论证工作,选准发展项目,缩短研制周期,节省发展经费,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和决策的随意性。他着眼形势任务紧迫需要,针对存在的军方论证机构不健全、论证力量不适应、论证条件不完备等问题,适时提出建立军队装备论证机构的建议。后来他到海军工作,积极推动建立海军装备论证中心,为海军装备建设打造了“思想库”,也为全军装备论证机构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他身体力行推动系统分析,组织指导反坦克武器系统工程试点工作,在我军率先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综合考虑军事、技术、经济诸多要素,开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这些前瞻性思想和开拓性实践,为武器装备建设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深切缅怀刘华清同志,就要以更加敏锐的政治眼光看问题,以更加开阔的战略视野判走势,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方法谋对策,牢牢掌握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