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读音:重庆理工大学的人才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41:35

 

重庆理工大学:

“就业五十强”的人才经

 

    在许多人看来,能进电力公司无疑是捧上了“金饭碗”。重庆理工大学就有本事为毕业生批量造就这样的“金饭碗”:这所学校的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每年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大型电力企业。在重庆市教委公布的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上,重庆理工已连续几年位居榜首。2011年,学校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50所“2010-2011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之一。这个“就业五十强”,究竟念着什么不一样的“人才经”?

    创新培养机制

    让用人单位“为之倾倒”的,是重庆理工校企合作强化工程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的每个学科和专业,与具有不同行业特征和不同工程技术背景的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教学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实行了“3+1”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大一至大三,在学校开展工程理论学习实践;大四进入企业和科研院所实训,并由企业、科研院校选派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双导师”,与学校老师一起为学生教授专业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

    “增强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校党委书记朱新才说,重庆理工敏锐把握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新增了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产权等社会急需的专业,探索完善了“合格人才与精英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汽车学院工艺设计专业的新生刚进校,就被分成不同的设计团队,每个团队由一位老师带队,按工程驱动的方式不断完善设计。大学4年,都像在设计公司上班一样。学校还通过数学建模大赛、汽车零部件大赛、设立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建立实践创业基地等,多渠道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过去4年中,全校学生共获得各项国家级竞赛奖励65项、市级奖励175项。

    主动服务社会

    主动服务社会,是重庆理工完善人才需求结构的又一“秘诀”。

    2004年12月,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挂牌成立。这个由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校等20多家联盟单位共同支撑的二级学院,组建之初就显示出诸多的“与众不同”。师资队伍:120多位教师中,一半以上是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具有强烈工程背景的高级人才;教学方案:请来企业老总、人力资源部部长和已经具有丰富行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结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培养模式:与长安汽车、隆鑫集团等知名汽摩企业合作,在学校和企业都建实验室、开实验课,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重庆理工与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建设的重庆市汽车科技馆,已经成为市级工程中心,计划投入3000万元,建成国家级工程中心。

    2010年,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在原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同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此建立国家知识产权重庆培训基地,使其成为西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2011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文艺作品版权保护研究基地落户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据重庆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毅介绍,汽车学院每届的毕业生,都是提前一年就被“预订”了;知识产权学院的毕业生,也基本上全部作为“急需人才”被用人单位抢走了。

    培育就业品牌

    “打造就业市场的品牌,首先要打造人才培养的品牌。”校党委副书记李国说。学校建立了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系室主任、班主任和一线教师“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人人关心就业工作、人人支持就业工作、人人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培育了“校内大型就业市场为主体,校园专场招聘会为延伸,网上就业市场为载体,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站为依托”的就业市场体系。

    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需求,重庆理工大学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突出就业指导的多元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咨询活动。学校将每周二设定为就业咨询接待日,接受学生的就业咨询。学校还依托创业培训教学、实践、信息、服务四大平台,建成了全市首家由共青团中央和国际劳工组织授牌的大学生创业俱乐部。

    重庆理工正着力打造就业市场的“知名品牌”,每一个毕业生都是这个品牌的最坚实的基础。(本报记者 张国圣)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