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组词和拼音:天涯观察第154期:车改16年,依然是江湖美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08:20
天涯观察第154期:车改16年,依然是江湖美谈?点击:5333  回复:73 作者:贾也  发表日期:2011-4-29 10:56:00 回复          .ztpage {BORDER-RIGHT: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RIGHT: 5px; BORDER-TOP: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LEFT: 5px; PADDING-BOTTOM: 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LEFT: #82a6c9 3px solid; WIDTH: 880px; PADDING-TOP: 5px; BORDER-BOTTOM: #82a6c9 3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fff}.ztpage table {width:880px;background-color:#fff;}.ztpage table td {text-align:left;white-space:normal;width:880px}.ztpage .tdbar {font-size: 16px;padding:6px 15px;background-color:#6699cc;clear:both;color:#fff;font-weight: bold;margin-bottom:5px}
.ztpage .tdcol h1 {font-size:20px;}.ztpage .tdcol {font-size: 14px;padding:4px 10px;line-height: 22px;color:#000;clear:both}
.ztpage .tdcol h2 ,.ztpage .tdcol h3 {margin:5px 0px;padding:0px ;color:#333}.ztpage .tdcol p{text-indent: 28px;text-align:left;}.ztpage .tdcol img {float:left;margin-right:10px;margin-bottom:10px}.ztpage .ztend {background-color:#e4eef8;}.ztpage .foot {font-size: 14px;padding:3px 3px;background-color:#1c64aa;color:#fff;font-weight: bold;}




车改,穿越两个世纪的传说


公车改革改了好多年,越改越迷离,方案越来越雷人:有的屁股照坐车,手呢急吼吼地想拿这个“贴”那个“补”的,借车改实现“制度创薪”;有的索性像安徽电力公司那样化公为私,借车改实现“公车私驾”……可谓各闹各的剧,各见各的鬼,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全国上下都在唱车改大戏,中央在搞,地方在搞,乱象纷纷,遍地开花,貌似中国一下子冒出N个特别行政区来。

公车开支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近年来,全国公车数量从来没有官方数据发表,有分析认为大约为300万至350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约为3000亿至4000亿元。对于这些数据,以我的所见所闻,仍属保守估计。看看,不少城市为不上品的芝麻官、绿豆吏的屁股配车、配人,且不计购车款,就每年的养车养人的开支保守估计也不下6万。国家对他们的玉臀真是疼爱有加,配人配车,养官成本太高了,有没有物有所值?不妨去评估一下:倘若他们对国人确有突出贡献的,那坐坐也无妨;但若是贡献全无,占位占车,徒徒享受,那还是免了。毕竟这6万元还真能干不少事,且不说按现行标准能提高多少人的社会福利,我们不是一直在喊教育缺少投入吗?如果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单单这6万元还真能发挥不小作用,想想一年能帮助多少个因贫失学的孩子,能资助多少个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可悲啊,祖国的未来竟然比不起这帮爷们的臭屁股!

公车能真正用于公务,那倒也罢,可现实情况却大不如此,很多领导干部用起公车来私欲大发,上下班专车接送不说,就连赶酒场子、洗桑拿浴都要用上,真是到了“无不用之至极”的地步,如此慷政府之慨,破人民之财,肥个人之私,也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吧!

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应是职责所在,然而像你们这样屁股一挪就用公车,公车一下就关进办公室,活动空间就锁定在公车和办公室这两个空间里,岂不是与人民群众严重绝缘?领导干部不去挤挤公交车,怎么知道人民群众的坐车难?领导干部不走走行人道,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走人路?领导干部不是一般的人,是要作重大决策的,这就更需要走“群众路线”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做出科学的决策。现状是令人担忧的,我们政府明明想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做好事的,且不说好心办不成好事遭来民怨,就是办成了好事,老百姓同样不领情,徒徒剩下政府自娱自乐,牛皮报告满天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少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丧失了到群众中去的能力,不能与群众心贴心了。



车改建议一,先改领导干部专车接送

专车是专为人民服务的车


由于以上的认识,再加上近日安徽电力解决系统内300多位副处级干部接送问题,实行“公车私驾”,更加坚定地促成我对车改的第一条建议:公车改革不妨首先改掉领导干部的专车接送的做法。

勿庸置疑的是,领导干部专车接送是公车私用的最严重的表现。领导干部又不是3岁小儿,能做领导想必大多数不可能有行走障碍,更不至于弱智到迷失方向连找个家都成问题,自己上下班的能力应该没有丧失。所以,停止领导干部专车接送从操作层面来看,是切实可行的。如果实行起来,领导干部担心自身的人身安全,那就得认真考虑“执政为民”到底执了什么政,为了什么民?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进行接触的最佳时机。想想,领导干部挤挤公交车,就可以体验到老百姓坐车难的问题,在车上就可以零距离听到老百姓的心声当然也包括骂声;即使自驾车也不赖,至少能切身感受到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在与人民群众接触过程中,领导干部千万不要怕骂声,因为历史上真的还没有出现过被人骂死的官员,倒经常出现被人捧死的官员。

停止领导干部上下班专车接送,并不是要求停止使用公车,而是通过在工作时间内使用来确保用于公务。上班八个小时之内,只要事关人民群众的公务,领导干部都可以光明正大地提出使用公车。我想在做“为人民服务”的事,人民群众一定会热烈支持的。停止领导干部上下班专车接送,好处多,不仅能节省燃油费等开支,而且很大程度地解放司机和公车,如此一来,公车就可以为更多的公仆服务,岂不是实现公车为人民服务的最大化。



车改建议二,不如将公车改成国产公车

国产展示国家形象


近日来义乌配了辆宝马X6当警车网上炒作很厉害,这件事又促成了我对车改的第二条建议:车改不如将公车改成国产公车。

公车不是一般的车,代表着国家形象。义乌配了辆宝马X6当警车,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质疑,义乌市交警大队石长禄大队长镇定自若地说,“开道任务重,没好车不合适”。从情理上讲,老百姓是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义乌人民政府的体面就是义乌老百姓的的体面。但是,从道义上讲呢,就不好说了,而且石大队长的话自曝了政府不良的攀比心态,他说:“据我所知,很多地方的开道车都很高档,Q7、悍马!”看来,价值百万宝马X6做警车开道车,还挺憋屈的,不能充分展示义乌市政府的好客之道还有中国国家形象。石长禄拜托了,义乌不是德国一个州下面的市,宝马车也不是令人骄傲的国产品牌,展示的不全是中国国家形象,可能更多的是德国国家形象。至于Q7、悍马,也不是中国品牌的骄傲。其实,中国政府应该脸红才是,喊了将近二个世纪的“振兴中华”,咋地就没有振兴出适合的好车来开道呢?

政府口头上在说支持国产,文件中也出现不少“国货当自强”的字眼,实际行动呢,试问全国公车国产品牌占了几成?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配车规格,领导干部越大就越有可能与国产品牌脱离,但是领导干部越大,就越有可能代表国家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政府的榜样,因此,公车采购时必须优先考虑国产品牌,甚至提倡公车全面国产化,这么做,不仅是政府形象的问题,更是政府道德的问题。



车改建议三,瞎子摸象不如唐僧取经

‘摸石头过河’是为了过河,不是为了摸石头


公车改革改了16年之久,改到现在,效果怎么样?从辽宁弓长岭、宏伟区政府“排排坐,分果果”的“车补”到近日安徽电力为全系统约3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公务自驾车等等来看,效果却是江湖美谈一箩筐。知道车改办(委)的领导难当,既要响应人民群众车改的呼声,又要考虑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改革方案稍有不慎,碰及广大领导干部的奶酪,很快就来个现开销,成为过期领导。因此,这些人折腾了这么几年,脑细胞死亡应该数以亿计,闹出的江湖美谈也数以百计了,甚至搞得人心背离、民怨四起。说白了,政府是在为难这帮车改办(委)的人。

与其如此,不如撇开社会制度,虚怀若谷么,向公车管理制度最正规、最严格的国家如德国、芬兰学习么。管理经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完全可以共享共用。国家发改委尽快叫停各地车改办(委),立即派一批精干人员到这两个国家“挂职锻炼”么,就像唐僧一样系统学习这两国的公车管理制度的“真经”。等“唐僧”学得“真经”后,再要求他们好好的、多多的体验这两国的公车使用程序。为什么呢?因为光学制度是不顶用的,执行程序往往更重要。历史经验表明:好的改革制度,若没有得到好的执行,同样也会一败涂地。等“唐僧”取得“真经”回国,剩下的主要任务就是制订中国的公车管理制度。草案制订后,要广泛征询老百姓的意见,为什么呢?公车改革不能当作政府内部事务来处理,必须要取得老百姓也就是社会支持与认可,经过公车管理制度几下几上的轮番修订,再选择几个地区或者部门试行,试行成功,那就来个“定国是诏”颁布,全国通用。

学习的态度相当重要,要知道谦虚是种美德,更是种力量,亚洲的东方曾经有两个“唐僧”差不多同时向西方学习,结果大不同:一个学有所成,而且青出于蓝,找到了自己;一个是学成半吊子,更是日暮途穷,迷失了自我。

如果16年前,就这样踏实地做,动真格地学,估计车改已经改得相当成功了,公车管理制度也差不多成熟了,因为即使以人的生命体来作比,16岁就快成人了。



结束语

车改16年,打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