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廉银标准:第2章 创造力:如何改变世界 -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连载新书连载 - 读书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45:25
  

 本章理论导读
  创造力研究背景
  “创造力”是由拉丁语“creare”一词派生而来的。“creare”的大意是:创造、创建、生产、造成。因此,从词源看,创造力主要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以前,然而科学的创造力研究却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因为之前的创造力研究彼此间互不联系,对创造力概念的应用也极不统一。尽管如此,这些概念也有其共同的核心。正如海纳特博士所说:“我们一般把创造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用综合并十分精确的概念来说就是:直觉、想象、灵感,富于想象力、发明天赋,独创性或(更科学的表达)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首次对创造力概念展开讨论,由此产生了“创造力研究”这一术语。以后在创造力测试、创造力特征描述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创造力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曾假设: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而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则认为不是10%,而是6%。198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创造力主要理论模型

  (1)生态系统创造力理论1979年由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创造力理论从环境观点延伸、以生态系统观点指出有意成就创造性贡献的人,不只会在小系统内努力,也一定得在内心复制该体系。换言之,在各领域中,未能内化领域内的基本知识前、而要想有什么创造性的贡献,实际上并不可能。布朗芬布伦纳将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分为:小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及大系统。环境系统对人的创造力影响甚大,其理论中认为个人特质与组织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大于家庭及学校教育,由此观之,即小系统及外系统对创造力的影响较中系统大。他引述科学家兼发明家法兰克·奥夫纳(Frank Offner)所说过的话:“重要的是你一定得具有良好、扎实的物理科学底子,才能在理解上有进步。”所以能嵌入原有知识的创意才是创造力。

  (2)游乐园创造力理论(APT)是由考夫曼(Kaufman)和贝尔(Bare)于2005年新近提出的一种创造力理论,这一理论批判是对创造力单一现象的诠释,认为每个领域创造力必备的属性与能力,认为智力、动机和合适环境是所有创造力的基本必备条件,就好比要进入游乐园必须要有交通工具和门票等基本资源。在所有领域中都会有一些特别有创意的领域(如艺术、科学等),就像游乐园中的一般性主题区总会有比较有创意的游乐器材。与此同时,我们会依据每个领域中必备的属性与能力,去选择要发展的领域(如艺术),一旦投入特殊领域后,培养出专精的能力即是特殊的创造力。

  测评创造力,往往会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发散性思维;另一部分为创造力个性。对于前者来说,发散思维测量是创造过程的标准化测验,是从过程角度来进行的评价,其理论基础是吉尔福特的“创造力的表现在于发散思维”的观点及其有关创造力结构的观点。这种测量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引发出中小学生可观察、可量化的,易于统计和解释的行为,这些行为代表了个体对现实情境做出创造性反应的可能性(Runco,1991;Torrance,1987)。常见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沃利奇-凯根测验》等。常见的创造力人格测量工具有《发现才能团体问卷》、《你属于哪一类人》、《探究兴趣问卷》。《发现才能团体问卷》是瑞姆(S.Rimm)和戴维斯(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和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各种族、各国度的各种中小学生。它包括三个年级型,初级型用于一、二年级,基本型用于三、四年级,高级型用于五、六年级。问卷分别由32、34和33道是非题组成。该测验主要测量中小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变通性、好奇心、兴趣广度、过去的创造活动及爱好等。综合性的创造力测验则包括了这两类测验。如,最著名的《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它既有对发散性思维的测量,也有对创造力个性的测量。

  如何提升创造力

  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创造”的价值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个体完美发展的基础,同时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创造力理论和考夫曼与贝尔提出的游乐园创造力理论(APT)可以看出,要提升青少年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在多个方面加以注意。

  相关研究标明,积极的心态、冒险的精神、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人际、聪颖的思维以及开明的处事态度等特质有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以上创新特质,以促进自身创造力的提升。

  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及家庭环境均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创造力发展,如正面的家庭经验、激励的情感环境、高度的期许等。

  另外在学校教育方面,相关研究发现老师接纳及支持学生想法、老师肯定并鼓励创意表现、学校常常举办创意活动、参加社团及读书会、学习环境自由开放等都有助于创意发展。

  团体心理活动设计指南

  为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力潜能,并引导学生在发挥个人创新思维主动性的同时,也将个体纳入团体中,促进学生在团体协作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本章共设计了《突破常规》《智闯雷阵》《巧解绳套》《智取文具盒》《环保时装》五个团体活动项目,这些项目不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极强,而且妙趣横生,易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团队和个人的创造力在欢快的气氛中得以提高。

  本章五个训练项目的总体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体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充分体验团队协作能激发出更加强大的创造力。具体而言,活动一《突破常规》团体活动的主要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的一些个性特点,了解一些常规的创新思维形式和训练方法,并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二《智闯雷阵》团体活动的主要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突破思维定势、走出理性盲区、培养创新意识、善于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的能力、善于利用工具与资源等能力。活动三《巧解绳套》团体活动的主要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学习寻找变化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新机会。活动四《智取文具盒》团体活动的主要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并且能培养队员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活动五《环保时装》团体活动的主要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意识到个体不仅要能在独立的情况下进行创意,而且更要学会与团队合作。

  作为创造力训练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指导老师可参照以上活动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设计出一些更加新颖和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团体创造力训练活动,从而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创造力在学校的应用

  (1)创造力运动21世纪初,香港教育学院及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就在四所小学推行以学校作为主体的创意思维工作法和假期创意活动。这个为期两年的计划是香港首个全校性的改革试验,其宗旨是透过提升教师创意思维启发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另外,香港还通过开展科技创造力教育来启发中小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教育十分注重团体的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多元智能竞赛”。其中一个典型的比赛活动是要求学生们要在一定时间内设计出构思,并把它书写或绘画在纸板上,制作一座立体模型,最后再创做广告,向评委们推介。

  (2)STS教育STS教育是国际上包括我们国家普遍推行的创造力教育模式,即“科学—技术—社会”。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荷兰开展十分广泛。我国华东师大二附中、东北师大、北师大附中、江苏苏州、常州,辽宁鞍山、山东莱州,以及上海向明、格致中学,和田路小学,结合创造性教育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还有KAS教育,即知识、能力、技能(技法)教育,这是一种把知识、基础能力、创造技法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美国极其普遍,从学校到工厂企业,从中小学学生到成人,而且成果显著。

  (3)CPS教育CPS教育即创造性解决问题教育和训练,其中的CPS是英语“创造”(creativity)、“实践”(practice)、“服务”(service)三个单词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组合。这种创造力教育在美国使用最为广泛,它是运用创造学原理培训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这种教育包括十个阶段,即找出问题对象;分解对象的每一要素;逐一寻找问题所在;设想要求达到的目标;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寻找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的方法;解决方法评价确定;制定实施计划;跟踪实施状况;反馈分析研究和完善。

  参考资源

  1. 深度学习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导读:作者契克森米哈融是一个匈牙利裔的美国人,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著名教授,前系主任,国际著名的创造学研究专家,积极心理学发起人之一。他对创造性的研究耗时15年,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对世界各地91位被公认为最具创造性的人物进行采访,然后从对采访记录的整理归纳中总结出创造性的基本规律。高智商的人一定具有创造性吗?创造性能量的释放需要哪些条件?怎样把自己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掘出来?对于这些我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他在书中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答。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作者从个人素质、专业工作和业内人士评价三个方面对创造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他创造性的“涌流”机制,并对人生各阶段及重要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本书新颖、实用,堪称20世纪创造性研究的一部杰作,是有志于创造性工作人士的必读之书。

  《创造力手册》

  导读:作者罗伯特J. 斯滕博格(Robert J. Sternberg)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IBM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APA)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分部主任。《创造力手册》分为六个部分,涉及创造力及其研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个案分析、历史测量、心理测试,还包括实验法等。还深入浅出地将关于人类创造力研究的高度复杂的思考和技术方法呈现出来,更有实验和方法学的见解,可以使人很好地了解创造力研究的观点、方法和主要的研究成果。该书可以看成是迄今为止创造力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自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该书已被广泛引用。据不完全统计,与创造力有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超过50%的文章都引用了该书或该书中的章节。

  2. 网络链接

  台湾政治大学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

  网址:http://www.ccis.nccu.edu.tw/

  简介:台湾政治大学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网站对创新与创造力相关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介绍,值得学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吴静吉教授的领导之下,台湾的创造力研究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

  3. 相关概念解释

  创造力(creativity ingenuity)也称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的产品既指思维成果,也指物质成果。

  发散性思维(convergent production)又叫扩散性思维,指的是个体凭思考解决问题时,针对问题情境,可同时想到数个可能的解决方式,不囿于单一答案或钻牛角尖式的探求。其特征有三个方面: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主要有多向、侧向、反向三种思维形式。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参考文献

  〔1〕田友谊.西方创造力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2009(2).

  〔2〕张景焕,林崇德,金盛华.创造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心理科学,2007(4).

  〔3〕田友谊.国外创造力理论研究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1).

  〔4〕罗玲玲.创造力测评存在的争议及研究转向的方法论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1).

  〔5〕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儿童实用创造力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6).

  〔6〕计丽娟,何亚云,张锋.对创新教育实施途径的思考[J].云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