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 论文:理解是父母与孩子情感和谐的桥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42:45
 

理解是父母与孩子情感和谐的桥梁

有些家长对我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

      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很多人想让我简单地出秘方,我开玩笑地说:“打。”有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就是这样给家长开秘方的!这么武断!拿人当玩笑一样。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树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地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地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我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

 在“理解”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我和先生要上班,儿子要上幼儿园,总而言之,明天我们都得早起。已经晚上11点了,儿子还在兴致勃勃地闹腾。“儿子,该睡觉了。”我克制着自己有些烦躁的情绪,尽可能温和地提醒儿子。儿子充耳不闻。我的音量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听见没有,现在去睡觉!”儿子仍然无动于衷,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发雷霆:“没有听见是不是?我数到3,如果你还没有上床,从明天开始,不许玩电脑,不许看电视,不许……”我的嗓门大得出奇,连我自己都给镇住了。儿子胆怯地看了看几乎气炸了的我,乖乖地上床睡觉去了。

  我沮丧地收拾收拾,在床上躺了下来。刚刚还处在走着就能入睡状态的我早已了无睡意。我的胸口仿佛堵着什么,异常地难受。仅仅几秒钟时间,家里安静下来。儿子在隔壁房间不时地翻着身,偶尔夹杂着一两声叹息。刚刚五六岁的孩子就学会了叹息,他有什么烦心的事情?我的心突然抽紧了。

  我悄悄地走到儿子的房间。黑暗中,儿子没有察觉到我的到来。“妈妈真坏,就不会好好地跟我说?”儿子小声的嘀咕使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原来这个小东西根本就没有服气。我打开台灯,儿子诧异的眼神里有些许的惶恐还有更多的愠怒。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真不该跟儿子大喊大叫。在一个催着儿子早早入睡的夜里,儿子再度跟我叫嚷起来。“我不想睡觉,我不困!”望着倔强如初生牛犊的儿子,我的心懊恼到了极点。一向自以为在养育孩子方面很有成就感的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一直都很不成功。儿子那双瞪圆的双眼里充满了怨恨,全然没有了他往日对妈妈的那种依恋之情。儿子之所以这样,是他的错吗?我能责怪他吗?原本像个谦谦君子的儿子在我的影响下成了今天的模样,那全是我的错呀!两行泪无声无息地从我的双颊滑落下来。在儿子心目中一向坚强如磐石的妈妈竟然也会落泪?这令儿子大大地吃了一惊。

  “妈妈,你别伤心了,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

  “儿子,对不起,妈妈不该对你大喊大叫。” 我怜惜地将儿子楼在怀里,第一次欣慰地含着泪笑了。我不知道我向儿子承认错误会不会影响我在儿子心目中的家长形象,但我还是很诚恳地向儿子道了歉。“都是我不好,是我惹您生气了。”儿子很绅士地安慰我。儿子的话使我感到震惊。我一向以为不讲道理的儿子其实还是很懂道理的。只是我从来没有心对心地与他交流过而已。我一直以为他是孩子,我没有必要与他像好朋友一样地交流。可事实证明我错了。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何况儿子已经快要上小学了呢?面对睁着双眼躺在床上难以入眠的儿子,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简单粗暴是多么不近情理。

  “为什么不肯睡觉?”揽着儿子那小小的肩膀,我第一次像好朋友一样与儿子交流起来。“我不困。我睡不着。”儿子那坦诚的目光不容我有丝毫的怀疑。“妈妈都困得不行了,你怎么会不困呢?”“妈妈,你看哈利波特了吗?”“没有!”“你真该好好看看。你说世界上真的有魔法吗?”“没有。如果说有,那么真正的魔法应该是科学。科学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你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哈利波特简直太神奇了。”儿子双眼放光。此时此刻,儿子的小脑袋瓜里全是哈利波特,他甚至忘了我们刚才的冲突。

  当他对哈利波特迷恋到如此程度的时候,我怎么可能期望他像个小圣人一样面对一切?哈利波特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很多事情。那时候,我也有很多迷恋的事物,即使被母亲逼着上了床,仍然会睁着眼睛东想西想,难以入睡。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床当然也是常有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有太多的孩子,妈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顾及到我们每一个孩子而已。倘若那时候我也是个独生子,妈妈也该像我今天训斥儿子一样训斥我了吧?儿子不肯睡觉,不是他的错,错在我不应该在他睡觉之前让他看哈利波特。他的大脑处在如此兴奋的状态,我那样强求他岂不是太不讲道理?

  “儿子,我们来个君子协定好不好?”“什么君子协定?”儿子瞪着大大的眼睛,满眼都是好奇。“从今天开始,妈妈再不对你大喊大叫。有什么事情,我们像好朋友一样谈心,用谈心来解决问题好不好?”“当然好啦。不过你可得说话算数哦!”儿子高兴地同意了我的提议,并恰到好处地给我敲了一记警钟。“好!你来监督我,如果我犯了错误,你就惩罚我。”

  “我怎么惩罚你?”“你想怎么惩罚都行。”“你要犯了错误就不许你上网。”儿子坏笑着。好毒的小家伙,一下就击中了我的要害。想要做个一诺千金的好妈妈,我也就没有了反悔的余地。不上网就不上网吧。那是个周六,我加班。当我回到家,儿子正在电脑前玩着游戏。我不禁怒从心起。儿子自知理亏,乖乖地关了电脑,胆怯地看着我。“妈妈,别忘了我们的君子协定哦!”儿子低着头,小声地嘀咕了一句。“你玩了一整天的电脑?”

  “我不知道时间。”儿子委屈地回答。尽管我心绪非常不好,但我还是尽力克制住自己想要给儿子一顿爆炒栗子的冲动,甚至没有再唠唠叨叨训斥儿子。那一晚,我去超市给儿子买回一只小闹钟,放在电脑桌前。“以后你玩游戏,自己给自己定时。”记得我小的时候不喜欢听妈妈唠叨,我相信儿子也不喜欢听我唠叨。我概略地谈了过度玩游戏的弊端之后便在适当的时机打住了话头,尽管我还有很多的话想要唠叨。

  “妈妈,您说话算话。以后我也要说话算话。”见我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儿子很知趣地表扬了我一番,并悄悄地向我表了一下决心。“妈妈相信你。”儿子的懂事让我深感欣慰。我温和的微笑使儿子的紧张情绪一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妈妈,您小时候也玩电脑吗?”

  这小家伙,妈妈小时候哪有电脑可玩呀。儿子的问话勾起了我很多儿时的回忆,于是我滔滔不绝地跟儿子谈起我小时候的许多事情来。抓鱼虾,逮青蛙,钓螃蟹,摘野果……那些他想都想像不出来的场景使儿子的双眼瞪得大大的,一再地缠着我问了很多的问题。那天晚上,我们第一次聊到很晚很晚,全然忘了疲惫。

“妈妈,你不跟我大喊大叫的时候真好。我喜欢你这样。”临睡觉,儿子还尽力睁着那双马上就要关门的眼睛真心实意地表扬了我一番。多大的孩子都渴望与父母交流。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他交往的圈子相对较小,他与父母交流的欲望就显得更为强烈,等到他长大了,他交往的范围大了,他对父母的依恋才会随之减弱。想要做个好父母,学会与孩子平心静气地交流何其重要。

但是,因为太忙,因为心情烦躁,我们常常不能静下心来与孩子交流。其实我们有冲着孩子大喊大叫的时间,为什么就没有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呢?因为大喊大叫,孩子与我们自己都没有了一个好的心绪,我们能做些什么?况且,每一次大喊大叫之后,我们往往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来平息这种心绪,这是何苦来哉?既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平心静气地与孩子交流。冲着孩子大喊大叫于事无补,相反可能因此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如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难以沟通,孤僻乖戾等等。

  以童心理解孩子

  孩子不肯睡觉,孩子不肯起床,孩子不肯做某件事,孩子听不见我们的提醒……所有这一切都可能使我们气急败坏失去理智,进而将一团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其实,孩子要做某件事或者不肯做某件事都会有他自认为很充足的理由,尽管有时候他的理由在我们看来丝毫站不住脚。

  如果做父母的能从事实的背后看到另一些较为本质的东西,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采取高明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可以远离喊叫,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