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钱湖书画文化馆:温情教育,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2:04:22
 

温情教育,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

 

一位美国爸爸如是说:我会常常用又大又暖的毯子裹着女儿,带她到庭园里,让她坐在我的大腿上,我们一起观赏月亮和星星,这对我们俩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候。我给我的每一个孩子都保存了一本他们四到九岁的日记。我让他们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他们。没有这些记录,他们的一些重要瞬间,美妙时刻将很容易遗忘,也靠着这日记,他们成长中的趣事、思想、乃至“恶作剧”都能如实地记录下来。记得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的父亲常双手握住我的手,目光凝视着我,然后握我的手三次,好像对我说:“我爱你。”现在我也用同样的方式,试着握住我女儿的手,女儿会用双手回握我,我非常激动。  

一位美国妈妈如是说:我是一个工作的妇女,每天不得不很早地离开家,我的小宝贝们很少能对我说“再见”。为了能让他们知道我有多么地爱他们,每天早上离家前,我现行悄悄地进入他们的房间,给他们每人脸上一个深深的吻,到孩子们起床时,会从镜子里看见妈妈留下的鲜红的吻,让他们知道妈妈是爱他们的,并向他们说“再见”。每逢周末,我会把准备好的午餐放在一个野餐篮里,带着我的四个孩子举行一次美妙的活动。那一整天,就我和孩子们一起散步、放风筝、玩球。我的小宝贝们知道,这是一周中最特殊的时间。

送儿子学棋回来的路上,儿子突然问:“妈妈,我想买一本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影碟。” “你怎么知道王二小?”我对儿子的要求感到奇怪。“我从《东方儿童》里看到这个故事,王二小那么小,一点都不怕日本鬼子,很勇敢。还有,我喜欢里面的那支歌……”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站在公共汽车站牌下,我拉着儿子的手,两人旁若无人地轻轻哼唱。车过了好几站。儿子说,不知为什么,王二小里的这首歌总在他心里反反复复地响。

  “我也跟你一样。唱这支歌的时候,声音好像从王二小放牛的那个山头飘来,缓慢里有一种忧伤与怀念。唱着唱着,就像要哭了一样,是吗?” 儿子点点头。我觉得儿子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儿子和我都被王二小的故事感动着。不知是我“教育”了儿子,还是儿子“教育”了我? 突然觉得:教育原来是两个温馨的字眼。但,生活中,教育这个词常常遭遇着种种尴尬的语境。

  你听,一位怒气已消的家长,像刚刚平定叛乱的将军,私下里交流着自己的训儿心得:“老子这样狠狠教育了一通,儿子才勾着头,老实了。” 你看,一群剑拔弩张的街头打斗者,一边动武,一边还骂骂咧咧:“瞧你那德性,老子今天不教育你一顿,你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在类似这样的语境里,教育是个多么可怕的字眼!这哪里还有平等与亲切、宽容与关怀、等待与唤醒?哪里还有生命的质感与体温?它已远离了生动的生活情境,异化为武断而粗暴的训诫与斥责,异化为成人对孩子的一种知识、道德的话语霸权,异化为一种依赖惩罚建立起的征服与归顺。

  然而,当我们把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并提的时候,教育对人性与文明的化育赋予了它母性的恬静与伟大,它总是那么亲切,那么温馨,那么无微不至地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为什么我们常常人为地把这两个亲切而温馨的字眼挤到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好像它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两个不可互换的角色,而书本几乎成了人们心目中全部地教育内容或教育资源,至于教育形式,更多地被窄化成单向度的言语传递。这样的教育,只能越来越孤立于丰富的社会人生,在知识与教条的封闭中,渐渐失去生活的原色,失去它的人性魅力。

  教育是个温馨的字眼,缘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都是自由的、开放的、灵动的。儿子跟我说王二小,儿子是受教育者,但他又何尝不是一个教育者?课本、经典是优秀的教育资源,一档好的电视节目又何尝不是?春风化雨的言语是一种教育,深情动人的音乐又何尝不是?所以,建立父母和孩子之间和谐的亲子关系,能够让孩子感受爱,从而学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