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的人 百度云:漫步姑苏古城 一街的喧嚣和一路的清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51:47
                                         漫步姑苏古城 一街的喧嚣和一路的清幽(组图)

(一)

  当大漠孤烟和金戈铁马、浅斟低唱与温柔水乡密切相连的时候,我的脚步在苏州古城的一街一路上悠闲地迈踱着。在人类的发展进程里,城市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容器,而我脚下走过的这一街一路,却把苏州这个古城整整25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托起。

  那一街一路,姑苏人民亲切地称之为山塘街和平江路。

  它们同处苏州古城的水网之中,河道、小桥、小巷、民居、牌坊、古树、古井等众多古城遗貌尽在这里找到,它们是苏州古城保护最为完好的也是最具苏州特色的两条老街。仿佛江南的所有音符聚集在这儿奏响,作为一个城市的基调,供游人聆听欣赏、供居民生活闲逛、供学者研究参考。无论你身处哪一街的哪一巷,你看桥上的风景、桥上的看你也是风景;小桥流水装饰了你心灵的窗檐,你也装饰了水墨风景那芳古朴的容颜。

(二)

  山塘是街,街即为人们贸易和闲逛的地方,始建于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年间。开凿山塘河、修建山塘街,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又是去虎丘名胜的必经之地,迅速成为繁华热闹的市井。这里除了四方商贾云集交易之外,青楼艳女应势而生,所以古时候的山塘街也是著名的花街柳巷。想象当年游船络绎不绝,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来此销魂破金的人比比皆是,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被誉为晚清最后名妓的“赛金花”就是在此与她的状元丈夫洪昀巧遇,从而成就一段佳话;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不少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多有提及,如《玉蜻蜓》、《三笑》、《白蛇传》都写到它。到了近现代,山塘街开发又早,可见它从古到今便是热闹繁华之所,是苏州市井的浓缩之地,是江南经贸的开放之地。

  对于这样的一条街道,从诞生至今,从不曾消失过喧嚣和繁闹。所以在我的眼中,她就是那家喻户晓的红尘女子,穿红戴绿,浓妆艳抹,风情万种的呈现在世人面前。不论你喜不喜欢,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她的风格和神韵走下去。尽管她的街道也是青石板铺成的,尽管我也踩踏在同样的青石板上,看着眼前的中外游人如织,我走着走着,莫名地升起一种“热闹属于他们,我却与此无关”的悲凉感。

(三)

  平江是路,是一条典型的江南江路,一面临河而筑,一面粉墙黛瓦,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与古时候一模一样,没有经过一点点的增删。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的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因此平江路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一头与拙政园,狮子林,耦园等苏州古典园林相接,另一头与干将路、观前街相连。因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之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所以走完平江路,好似跨越了古今。我想放下背包、穿上古装,这里的一切与几百年前的情景并无异样。时至今日,我仍然怀疑,在那兴旺繁华的苏州城里真有那么一条街吗?我和孩子真的走过那条街吗?

  来江南之前,我一直想看看姑苏人家、小桥水巷的真实情景。我幻想我赤脚走在散发着清韵的光滑的石板路上,感受时光的匆匆流淌;在柳树的荫条下找一石墩坐下,眼前晃动着几百上千年前的先人脚印;慨叹繁华如梦,缅怀人文墨骚;这里没有摩肩接踵的人群,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厚重和沧桑。如今,这一幕幕缓缓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却使劲地拧着自己的腮帮。从那小小的毫不起眼的街口,一切开始变得平静、再平静。所有的事物不急不缓,石桥、水榭、桨橹,好像永远只有黑白两种色调,却表述着古城的娴静和质朴。忽儿从路边冒出一个小巷,总有让我意想不到的美丽的名字,像传芳巷,东花桥巷,西花桥巷,大柳枝巷,丁香巷,丽姬巷,都给我别样的感觉,相信每个名字后面应该有着同样美丽的故事。

  夜幕降临,我还在这条老街上走着。路上行人寥寥,却很悠闲,没有外面大街上的匆忙,也少了几许期盼。偶尔有电动车从身边小心翼翼地驶过,在前方不远处轻轻地转个弯,便消失在一条幽深的巷道,只剩下夜色中的宁静,以及那微风中轻拂的柳条。隐隐的灯光下,白粉的墙面上出现片片斑驳,几丝闪烁瞬间在水面上泛起又消失,似乎在倾诉着这条小街曾经依稀的过往,有一种很深很深的寂寞的感觉。特别是经历了山塘街的喧嚣,突然间让自己沉浸在这样的静谧中,便似恍然如梦的飘渺空荡着。当心儿落到了地上,这静谧于是就成了淡淡的温馨的享受。

  路边开始坐着三三两两纳凉的居民,摇起折扇、品一杯香茗,不时转头与同伴轻轻地聊上两句。没有人会破坏这一路的闲适,似乎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希望保持这儿的宁静。散步的人,则很随意的走走、看看,累了,就在街边坐下来休息。两个孩子则好奇地靠近那随意出现的一两家古典的店铺,也轻轻地推开那沉默的玻璃门,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寻找一份心动,一份惊喜,直至口袋里的所有钞票花光、才出来追逐我的背影。这时候,前方传来婉转而清丽的唱腔,一面红边黄底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我虽然听不懂“吴侬软语”,还是从灵魂的深处感受到几分幽怨的思想,或许是一则平凡的故事,淡淡的情节,在泛黄的记忆中偶然翻起,依稀的有几丝向往。夜已深,是谁在凄苦中等待,是谁又把寂寞深藏,又是谁在低声的吟唱… …

  旁边的水道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悄然的归于沉寂。不敢想象这里的水道已经承载了千年的印记,只是觉得水波依旧是那样的淡然,依旧是那样的安详。两岸的霓虹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错觉,其实只是在默默地展示着寂寥。夜色下的平江路,宛如霓虹下的那抹淡淡的虚幻,也仿佛水道中缓缓流淌的清波,在岁月的长河里,风采依旧。

(四)

  路还是那条路,河还是那条河,只是路上走的人、水中游的船早已不属当年。流动的水,带走了千年,而石板上的足迹被一遍遍的抹去,又一次次的被有心人记起,在评弹的悠扬顿挫中、在昆曲的千回百转中,成就一番演绎,化为一段美丽,快速的从我的生命的记忆中穿梭而过… …

  平江路深藏浅露的传统文化和生活典雅我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读完她、读透她。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了诗意中的江南,感到了古人的偏心和挚爱。她的的确确就是一江南人家的小家碧玉,洗尽铅尘、散尽浮华。无论历史的潮流怎样涌动,我都不希望她成为第二条山塘街,因为山塘是街,平江是路——这,就是江南。即使若干年后我追忆起这次遥远的旅行,首先想到的还是“姑苏,那一街一路”。

  那一日,我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外面玩到天黑才跑回家吃饭的感觉,从热闹、喧嚣、繁华的山塘街玩到平静、寂寥、孤独的平江路,恍若隔世,一半石路一半水道,同样的天黑同样的安静,不同的是路的尽头还是路,而不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