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而动 随风而定:新手非常有用的摄影知识(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19:45
先介绍一下数码摄影的涉及的一些相关名词和术语:
(很多在传统胶片机摄影中也要用到的,属于摄影的入门知识哦)


1、焦距  

镜头的焦距可以说是其最基本的属性了。一个镜头的焦距基本决定了该镜头的用途和特点。镜头的焦距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镜头焦距的大小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相机CCD(胶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这里我指的是拍摄者与被摄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在相机CCD(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例如,使用100mm镜头所拍摄的影像,其高度和宽度都是在同一架照相机上使用50mm镜头所拍摄影像的2倍;400mm镜头所产生影像的高度和宽度是100mm镜头的4倍,等等。

定焦镜头(相对随后将介绍的变焦镜头而言)都具有由其光学系统所决定的确定焦距。确切地讲,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聚焦于无穷远处时投射在CCD平面(胶片平面)上清晰影像之间距离的测量值就决定了焦距的长度。这里所说的无穷远是指聚焦非常远的被摄体(比如地平线)时镜头上的距离设定值。

镜头的焦距一般使用毫米(mm)为其计量单位。如果你在相机的说明书上看过"f =",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这个换算涉及到数码相机的另一个概念,后面将具体说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进阶级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即我们常说的“微距”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超微距),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一般来说,镜头的成像原理和制造工艺决定了,镜头的焦距越长,镜头的筒体也越长,这也是我们常把一些长焦镜头叫做“大炮”的原因,呵呵。


附:


焦点与焦距

焦点 (focal point、focus):
对于一个理想透镜而言:远处的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时位于无限远处。
该无限远处的物体上任何一点发出的到达理想透镜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
所谓“光轴”就是一条垂直穿过理想透镜中心的光线。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凸镜应该是所有的光线会聚在透镜后面一点上,这个会聚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例如使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光后,形成最小点的就是焦点。
焦点一定在光轴上。
在光学术语上,以透镜为界:
被摄物体所在的空间称为“物方空间”;
被摄物体所发出的光穿越透镜在透镜后面形成的像所在的空间称为“像方空间”;
在像方空间所形成的焦点称为“像方焦点”或“后焦点”;
反之,从像方开始,投射出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并在透镜物体空间所形成的焦点,称为“物方焦点”或“前焦点”。

主点 (Principal point):
一个透镜得轴向厚度与其直径、物距、像距以及焦距相比显得很小,就可以认为该透镜是薄透镜
一片薄的双凸透镜的焦点距离,一般指镜片的中心到焦点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这个镜片的中心叫做“主点”。
实际的镜头都是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无法直接分辨出主点的位置。

当焦点处于无限远时,镜头主点到结像平面的距离 = 焦距

对于某种画幅而言,标准镜头的焦距值约等于画幅对角线长度,其主点的位置在镜头的光学组内

前主点/后主点(front principal point/rear principal point)
如下图所示,假设从 a 射入的光线,折射之后通过 n 和 n' 致到达了 b 。对于光轴而言,a-n与 n'-b 之间产生相似的角度,因此,在光轴上可以得出 h、h' 两个交点。
这两个交点 h 和 h' 就叫做主点,其中 h 为前主点(第一主点),h' 为后主点(第二主点)
前主点与后主点之间的距离称为主点间隔

焦点距离(focal length)
摄影镜头从后主点(h')到后焦点的距离就是焦点距离

虽然镜头的种类不同,会有主点的前后关系位置相反,或者 h' 落到组合的镜头之外的现象发生。无论何种情况,从后主点 h' 到后焦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焦点距离。
望远型镜头和逆望远型(retrofocus lens)镜头的后主点 h' 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长焦镜头主点位置比标准镜头的更靠前,其主点位于镜头前

广角镜头主点位置比标准镜头的更靠后,其主点位于镜头后组光学组外

后焦距离(back focus)
当焦点在无限远时,镜头最后一片镜片面的顶点到胶片平面在光轴上之间距离,称为后焦距离
单反机由于其工作原理,在动作过程重,反光镜必须往上翻起。所以,后焦距离比较短的广角镜头,反光镜会碰到最后一组镜片。所以,单反机用的广角镜头,必须采用后焦距离比较长的逆望远型镜头。
2、光圈

镜头的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常见的光圈值基本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及快门优先
 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光圈先决(优先)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或“AV”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优先)模式。光圈先决模式(优先)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由于非专业型消费级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内置程序令前景及后景模糊。



附:



光圈系数

控制镜头进光量,需要由镜头的所谓“孔径光阑”(Diaphragm)来控制。

孔径光阑都是位于镜头内部,通常由多片可活动的金属叶片(称为光阑叶片)组成,可以使中间形成的(近似)圆孔变大或者缩小,以达到控制通过光量大小的目的。

我们用“孔径”来描述镜头的通光能力,而孔径受到光阑的控制。
对于不同的镜头而言,光阑的位置不同,焦距不同,入射瞳直径也不相同,用孔径来描述镜头的通光能力,无法实现不同镜头的比较。
为了方便在实际摄影中计算曝光量和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镜头的孔径光阑实际作用,采用了“相对孔径”的概念。
相对孔径 = [镜头焦距] / [入射瞳直径] = f/d

比如某个镜头的焦距为50mm,入射瞳直径为25mm,那么该镜头的相对孔径就是50/25=2。
通常表示相对孔径的办法是在相对孔径前面加入[f/],比如f/1.4、f/2、f/2.8等,也有用1:2来表示f/2的。通常镜头标记上用类似1:2的方式更多些。
在实际使用中,很少使用“相对孔径”的称呼,通常都是用“光圈系数(f-Stops)”来称呼,简称“光圈”或者“f-系数”。
在镜头的标记上,通常都是标记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如图所示:
现在标记镜头的相对孔径都是用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数值: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可以看到:每一个数值都与相邻数值有一个根号2倍的关系,表明后一个数值的通光量为前面一个的一半,前一个数值的通光量是后面一个的两倍。因为根据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镜头通过的光量与f系数的平方成反比。
比如:f/5.6的通光量是f/4的一半;是f/8的两倍。

对于一个最大光圈为f/2的镜头:
由于采用了这样的标准化方式,对于不同的镜头,在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只要f-系数的相同,曝光量就是相同的。
上面表格中从前一个数字变化到后面一个数字,称“f-系数变化一档”,从前面数字变化到后面数字(就是增大f-系数),称为“缩小/收缩光圈”;反之,称为“增大/开大光圈”。
在镜头上,有光圈调节环,用来控制实际拍摄的光圈。



由于AF SLR的普及,现在一些品牌的镜头已经取消了光圈调节环,光圈的调节由机身控制,比如Canon EF系列、Minolta AF系列、Nikon G系列、Olympus Zuiko AF/Digital系列和Pentax J系列等。
光圈的作用
1、控制进光量:
由于光圈控制镜头进光量的作用,在暗弱的光线下拍摄,需要使用大光圈镜头,一获得更多的光量;而在明亮的场合,则使用小光圈不至于曝光过度。总之,可以通过光圈的调节,达到准确曝光的目的。
2、控制景深:
光圈的作用除了控制进光量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控制拍摄画面的景深。关于景深以及相关的计算,参见 [景深概念与计算],景深示例如下
3、控制像质:
由于光学原理和制造成本的限制,摄影镜头在全开光圈时的像质并不是最佳的,通常在收缩光圈后,像质有明显的改善。
比如下图是表征镜头像质的MTF曲线,其中黑色线对应最大光圈的情形,蓝色线对应f/8的情形,曲线位置越高越平直,像

每个摄影镜头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最佳光圈,在这些最佳光圈下,画面的质量达到最好,分辨率高、反差均衡等。
不同的镜头,最佳光圈的位置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光圈出现在最大光圈收缩2档或者3档的位置。比如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最佳光圈为f/5.6或者f/8。
圆形光圈
严格来说,由多片光阑叶片形成的是多边形而不是圆形。多边形光阑会使真正的通光量与标称的通光量有一定的差别。由于这样的差别很小,实际使用中可以忽略不计。
近年来,由于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开始流行圆形光圈,就是在最大光圈收缩两档,依然保持圆形。这类光圈的优点是:
1、使实际光圈与标称光圈的差别减小;
2、改善了焦外成像(对于此概念,后面将专

[url=]下面是一些景深的实际拍摄例子:[
3、快门、快门速度


快门
  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眼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快门时滞时间
  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快门先决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
  快门延迟
  相机按下快门,这时相机自动对焦、测光、计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进行数据计算和存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快门延迟。




附:
1、数字相机的快门结构
数字相机(DC/DSLR等)的快门结构和传统相机有所不同,除了机械快门以外,还存在电子快门,实际上是二者的混合体。我写这篇文章大概介绍一下数字相机的快门结构,希望能抛砖引玉。
要讨论数字相机的快门结构,首先先要了解一下数字相机的结构分类,根据成像原理不同,数字相机大概有以下几类:
1、面阵型数字相机;
2、线阵型数字相机;
3、单次俘获型数字相机;
4、三次俘获型数字相机;
面阵型数字相机使用的感光材料有比较大的面积,通常为矩形,常见的尺寸有1/4"CCD,1/3"CCD,1/2"CCD,2/3"CCD等等,曝光时一次完成。大多数DC/DSLR都是采用这种结构。
线阵型数字相机使用的感光材料是条状的,感光单元拍成一列,工作时通过CCD的移动来一行一行的进行拍摄过程。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步进电机作到很高的分辨率,但无法拍摄运动的物体,而且要求照明光源稳定。我们常见的扫描仪就是这种线阵结构,实际上还有这种结构的大画幅的数字后背(如用于4 x 5机背取景相机的);
单次俘获型数字相机有两种结构,单CCD和3CCD型。单CCD是通过感光材料面阵上的CFA(Color Filter Array)来实现彩色的俘获过程,因为二纬成像器件本身只能俘获黑白影象,通过分布在每个像素上的R、G、B滤色片来进行感光,感光后通过软件合成出彩色影象。如常见的Bayer滤镜就是一种CFA。
3CCD采用彩色分光棱镜进行分色,分色后的不同波长的影象用3块感光材料分别记录,再通过软件进行合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色彩还原较好,但如果3个通道的信号处理不好会造成套色不准。其结构如下

以上是数字相机的几种大概的结构,下面再介绍一下数字相机的快门结构。
数字相机可以用集成在成象器件上的全电子快门来控制曝光时间,同时很多的相机还同时具有机械快门,而很多电子快门速度可以达到us级别。电子快门主要有3种类型:
a、行间快门(Interline Shuttle)
b、帧转移快门(Frame Shuttle)
c、全帧转移快门(Full Frame Shuttle),也有叫狭缝式电子快门的。
对于无论上述哪一种快门结构,都是和感光材料的结构密切相关的,即感光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可以采用哪一种快门结构。所以下面的讨论中将结合的描述。
对于行间快门,感光材料实际上分为感光区(light-sensitive cell)和遮光存储区(shaded shift registers),示意图如下:

行间快门的遮光区存储单元和感光单元一一对应,都分布在感光平面上。曝光开始以前,像素上的信息不被记录,当系统发出复位信号以后,像素上的信息被清除,并记录暗电流信息,然后系统开始曝光。曝光时间到达后,感光区上的信息被迅速转移到对应的遮光存储单元内,然后感光区复位,准备下一次曝光。这些过程只需要一个时钟周期。再下一次曝光开始前,存储区的信息再转移到DSP电路中,经过处理后存储到数字相机的存储介质中。
曝光流程如下图所示意:

对于帧转移快门,感光材料也存在着感光区和存储区,但位于两个不同的位置。这种感光材料的实际面积要2倍于行间快门结构的感光材料,所以CCD的感光平面上都是像素感光单元,感光灵敏度可以很高。但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一个时钟周期内,像素的信号只能传递出去一次,所有像素的信息传递需要n个(n为感光材料的垂直分辨率)周期才能完成传递过程,因此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后要说的是全帧转移快门,也有叫做狭缝式快门的。采用这种快门结构的感光材料,最大的特点是不再象行间快门和帧转移快门那样具有和感光单元对应的存储单元。曝光仍然通过复位时钟来控制,信号的读出是通过位于各列像素之间时钟信号的配合,通过列放大器直接输出。由于不存在存储过程,信号通过开关电路直接转移,因此可以作到很好的快门速度。
目前高像素值的DC/DSLR和对速度迟滞要求高的产品均采用的是这种结构的传感器/快门结构。如Olympus的E-20。但由于没有找到Canon的DSLR相关的资料,所以我不知道是否1DS或10D也采用类似的结构。





在step1时,当相机机械快门关闭后电荷转移到水平输出寄存器内;
在step2时,串行输出电荷。
全帧转移快门(狭缝快门)的曝光过程是逐点传输的,严格的讲各个像素不是同时曝光。当快门速度非常高时拍摄运动的物体时,将产生如同传统相机焦平面快门的狭缝变形。需要通过DSP来进行修正。但这种快门因为结构简单,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和降低成本,速度也比较快,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最后讨论一下机械快门在数字相机中的作用。在数字相机中保留机械快门的目的之一是可以记录感光材料的暗电流信息。数字相机的机械快门和传统相机是不一样的,平时是打开着以便电子取景器取景。再曝光前再关闭,复位感光器件上的存储信息,并记录各个像素的暗电流资料。接下来进行曝光。机械快门开启,曝光结束后关闭机械快门,将曝光数据进行DSP处理。流程如下:
补充一点,记录暗电流的作用主要是进行黑色补偿。光电器件在没有任何光线照射时也存在着一点的暗电流,输出一定的光电信号,这个值相当于胶片的灰雾密度。通过在曝光前遮光记录暗电流的数值,再在曝光后的图象中减去相应的暗电流信息,可以提高感光器件的宽容度和减少噪声。


2、照相机的快门结构


快门结构

快门的类型有多种,我们这里只谈AF单反机上常见的电子控制纵走式焦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由于现在的快门帘幕并不一定是用钢片制成的,所以称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更为合理)。
焦点平面帘幕快门位于照相机焦点平面前方,它的作用是在未曝光之前遮挡光线,使胶片不见光;在曝光时控制胶片的有效曝光时间。快门一般是装在机身上的独立部件,便于装配和维修。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的制作材料有钢片和铝合金,也有采用塑料及合金复合式材料。快门由两层帘幕、电磁释放装置和减震装置组成,两层帘幕分别称为第一帘幕(或前帘)和第二帘幕(或后帘)。
每一层帘幕由数片(一般为4至6片)非常平直的小薄片相叠而成。这些小薄片在杠杆的控制下,即可以迅速展开,又可以彼此灵活地重叠在一起。展开之后,其相邻的小薄片之间始终仍有一部分彼此相重叠,因此相邻部位始终不会漏光。
在未曝光之前,只有第一帘幕展开,挡住未曝光的胶片;而第二帘幕则是重叠收缩,位于胶卷片窗的底部.(在手动卷片的单反机中,未上快门之前是两层帘幕都挡住未曝光的胶卷;进片及上快门之后,才是一层帘幕挡住胶卷)。曝光时,第一帘幕向上收缩,使胶片暴露在成像光线下进行曝光。当设定的快门速度低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完全收缩到头后,第二帘幕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后(延迟时间视快门速度大小而定)才开始展开。当设定的快门速度高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未收缩到头时,第二帘幕就开始展开,两片帘幕之间形成了一条宽度小于24mm的裂缝 (35mm照相机的胶卷规格为36×24mm), 该裂缝以一定的纵走速度扫过胶卷平面,使胶卷曝光。曝光结束时,第一帘幕完全叠合在片窗上方,第二帘幕完全展开,将片窗遮严。在进片过程中,第一帘幕展开后,第二帘幕再收缩,为下一次曝光做好了准备。
纵走式快门

实际上这条裂缝的行走速度低于所设定的快门速度,但胶卷平面上每一点的曝光时间却正好是快门速度所对应的时间,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每一张底片所记录的景物不是同时曝光的,而是分先后的,但这种差别太小了,以至于在日常摄影中可忽略不计。但在高速摄影中,这种差别会造成画面畸变。
调节快门速度实际上是调节两块帘幕之间的缝隙的宽度。有些人认为调节快门速度是调节快门帘幕的行走速度,这是不正确的,在快门动作时,帘幕的行走速度是不变的(如Nikon F4和Canon EOS-1的帘幕行走速度为2.7m/s)。
目前最高的快门速度是1/12000s, 而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是1/300s(除了采用频闪实现的高速同步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用轻型材料来制造快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快门的释放装置为电磁式的,由电磁离合器控制。在快门释放前,电磁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当操作者按下快门释放钮时,电磁离合器通电,将快门帘幕吸起,开启快门帘幕。减震装置的作用是消除快门帘幕收缩和展开所引起的震动。
1/12000秒快门拍摄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Nikon F4的快门,它与一般单反机上的单层帘幕不同,它第一帘幕和第二帘幕均采用双层设计,所以对光线的密封性能特别好。在反光镜上锁时,光线不能从薄片之间的缝隙透过去到达胶片。
在正常的设置快门速度方式中,一旦设定快门速度后,在曝光过程中的曝光时间就已经固定下来。而在"B"(Bulb)和"T"(Timer)门方式中,拍摄者可自由地决定曝光时间。
"B" 门的工作过程是:按下快门释放钮,快门帘幕打开,松掉释放钮,就关闭快门帘幕;
而 "T"门则是第一次按下快门释放钮,快门帘幕开启,然后可松开手,第二次按下快门释放钮时,快门帘幕才关闭。这两种方式特别适合于长时间曝光的场合(如夜景)。
目前绝大多数AF单反机和部分AF袖珍相机都配备有"B"门方式,而"T"门方式则比较少见。还有一种自动定时方式,拍摄者设定曝光时间,然后由相机自动关闭快门帘幕,与慢速快门类似,但特点是曝光时间较长,一般可达一小时以上。
另外有一点要提醒的是:相机上表示的快门速度为典型值(或称名义值),而不一定是曝光时的真实值。由于制造上的原因,实际的快门速度与典型值还是有一定误差的。比如说,1/500s的快门速度,在Nikon F3上为1/531s,而在Minolta X-700上则为1/462秒。下表为Canon EOS RT快门的实测值(引自《日本相机》1989年12月号p.291~299,EOS RT测试报告):

表示值
基准值
实测值
相对误差值
30s
32
31.8
0.625
15s
16
15.9
0.625
8s
8
7.94
0.75
4s
4
3.97
0.75
2s
2
1.99
0.5
1s
1
0.99
1
1/2s
1/2
1/2.02
0.99
1/4s
1/4
1/4.03
0.744
1/8s
1/8
1/8.06
0.744
1/15s
1/16
1/16.1
0.621
1/30s
1/32
1/32.4
1.235
1/60s
1/64
1/65.3
1.991
1/125s
1/128
1/130
1.538
1/250s
1/256
1/262.4
2.29
1/500s
1/512
1/537.6
4.656
1/1000s
1/1024
1/1176
12.925
1/2000s
1/2048
1/2702
24.2

注:相对误差值的单位为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相对误差 =
实际值 - 设计值
× 100%
————————
设计值

由于现代AF单反机都是采用电子振荡电路来作为快门的定时和采用微机来控制,所以相机生产厂对快门速度都是按2的幂级数来设计的。从上表可看出,30s是按2的5次幂设计,而1/2000s则是按2-11来设

4、景深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简单的说,景深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仍能结像清晰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只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只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当景深变的非常浅的时候,您拍摄出来的片子将会得到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起到突出拍摄主体(主题)、虚化背景的效果。化腐朽为神奇,并将观看者的眼睛牢牢的钉在您的作品上的秘方就是它了。那么,如何得到浅景深呢?在这里送给您三条铁律,请在拍摄时牢记。

景深规则一: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这个在传统胶片相机中最常用的规则,我们将它放到第一位。这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机器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摄像机和全自动的数码相机

景深规则二: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最便于得到浅景深效果的方法,也是我拍摄人像时最常用的一招。当婚礼的最高潮,您将相机或摄像机的变焦推到长焦端,您会精细的发现,喧闹的背景和混乱的现场都已经离您远去,留下的只有新娘和新娘脸上洋溢出的微笑。


景深规则三: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拍摄花朵等小物件时最佳方式,在最广角端几乎可以达到零距离微距可是摄像机的招牌菜呀。而对于拥有轻便型相机的众多家庭用户来说,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可以使您在拍摄中更加如鱼得水。

光学基础知识:焦点、弥散圆、景深:概念与计算
先介绍几个概念:
1、焦点(focus)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2、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胶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数值定义。一般常用的是:
画幅
24mm x 36mm
6cm x 9cm
4" x 5"
弥散圆直径
0.035mm
0.0817mm
0.146mm

35mm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大约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1000~1/1500左右。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x7英寸的照片,观察距离为25~30cm。

3、景深(depth of field)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4、景深的计算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δ
——
容许弥散圆直径
f
——
镜头焦距
F
——
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
——
对焦距离
ΔL1
——
前景深
ΔL2
——
后景深
ΔL
——
景深



FδL2


前景深 ΔL1= ——————
(1)

f2 + FδL



FδL2


后景深 ΔL2= ——————
(2)

f2 - FδL




2f2FδL2

景深 ΔL = ΔL2 + ΔL2 =
——————
[/td]


f4 - F2δ2L2
[/tr]


f4 - F2δ2L2
[tr][/tr]


f4 - F2δ2L2
[tr][/tr]


f4 - F2δ2L2
[tr][/tr]


f4 - F2δ2L2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 > 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5、一些计算实例
网上有些在线计算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
摄影光学计算器
Windows版本的可下载的计数器在
f/Calc
(1)、200/2.8对焦在5m时,f/2.8的景深:
δ
=
0.035mm
f
=
200mm
F
=
2.8
L
=
5000mm
ΔL1
=
60mm
ΔL2
=
62mm
ΔL
=
122mm
结论

该镜头在用f/2.8拍摄时,清晰范围是从4.94m~5.062m,景深很浅。

(2)、200/2.8+2X=400/5.6对焦在5m时,f/5.6的景深:
δ
=
0.035mm
f
=
400mm
F
=
5.6
L
=
5000mm
ΔL1
=
30mm
ΔL2
=
31mm
ΔL
=
61mm
结论

该镜头在配合2X增距镜后,主镜头用f/2.8拍摄时,景深是(1)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