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外人道也作文:试论新时期中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24:15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中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学分制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关键词】“2+1”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学分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即每年招生数达800万,同时组织实施“国家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要求职业学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校企合作,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和造就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让毕业生成为社会抢手、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沿袭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推行产教结合模式,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及教育评价体系。
一、“2+1”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十分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媒体关于“月薪6000难聘到高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的报道,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现今我国各类数控机床操作工短缺60多万人,已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使用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已大大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如过去需要数月才能制造出的模具现在仅需几天就行。正因为如此,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时间周期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培养一个开模具的八级师傅很不容易,须经过几十年的培养,才能有少数人手上“功夫”到家。现在只需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培养出开模具本领更胜一筹的线切割机床操作工,或电火花成型机床操作工,或加工中心操作工。而今企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此新形势下推行“2+1”教学模式(即学制3年,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生产实习一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这也是由产教结合向产学研结合提升的有效途径。
三、新时期催生“2+1”教学模式下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拉动职业学校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建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制定由企业参与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写和使用相应教材,改革评价方法等,是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1.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有效实施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要素。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其结构和内容的诸多弊端大家有目共睹,只注重对个体的专业培养,忽视了企业的需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如今企业为增强竞争能力,拓展生存空间,其用工制度随之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岗定终身的就业模式正在迅速改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含量的日益提高、多学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的交叉互补,使得人的综合素质日趋重要,而现行的课程设置很难适应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教育部为解决这一问题颁发了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为实施“2+1”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实际操作中按照“2+1”教学模式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打破现行的单科独进式的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文化课占在校两年总学时的32%左右,核心项目课程占总学时的56%(其中专业理论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32%,实践课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68%)左右,任选课学时占总学时12 %左右。德育课为100学时,将专业理论课及实践课整合成5~7门专业核心课程及训练项目计1230学时左右。为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将任选课(包括企业指定课目)分为三类,即人文素养类(建议课目8~10门)、知识拓展类(建议课目8~10门)、操作技能类(建议课目6~8门)。理论课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删除无实用价值的陈旧知识和繁冗计算,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其中部分核心课程建议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根据企业特点处理课程间的关系,编写相关教材,使课程精干,内容充实,突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评价方法改革:
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搞得如何,最终要体现在实际效果上。实施学分制改革既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纽带。现行职业教育模式受普教及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培养对象的同一性和标准化,统得多,自由度和灵活性少;共性要求多,个性发挥少。为了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及各类企业对人才规格、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就必须突破刻板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向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结构培养模式转化。尤其是实施“2+1”教学模式时的最后一年,即学生进行职业岗位技能(顶岗)实习期间,车间即学场、师傅即教师,教师到企业带领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等情况下,用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教育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大力推行以强调个性发展为主导特征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能检验教育教学的效果,更能通过企业反馈信息为评价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作质量提供了依据。
实际操作中按照“2+1”教学模式制定如下学分制实施办法。
(1)学分组成
①课程基础学分:规定课程11-14课时为1个学分,跨学期开设的课程,按各个学期分别计算。以学期为单位时间,每学期为30学分左右。社会实践课程如: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企业参观等以每周1个学分计算,体育课每学期1个学分。任选课以每课目3学分计算。
②实习学分:集中时段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按每周或30课时为1个学分计算,职业岗位技能(顶岗)实习按每周1个学分计算,最后一年按36周计算。
③专业技能证书学分:指学生考取的国家级、省级职业资格证书与操作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国家级:初级15个学分、中级30个学分、高级60个学分;省级:初级5个学分、中级10个学分、高级20个学分。
④操行学分:依据各校德育自主管理模式要求设定,建议为12个学分,即每学期为2个学分。
⑤奖励学分:指学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励。
获国家级大赛一、二等奖,奖励15个学分
获国家级大赛三等奖、省级大赛一、二等奖,奖励10个学分
获省级三等奖、地市级一、二等奖,奖励6个学分
获地市级三等奖、县级一、二等奖,奖励3个学分
获县级三等奖、校级一等奖,奖励2个学分
获校级二、三等奖,奖励1个学分
以上只计算某项目的最高奖励分,相同项目不累积加分。
学生在学校、在企业期间做出突出贡献,为学校增添美誉度等,由学校行政会议认定,按次计算,每次奖励0.5-2个学分。
(2)考试考核
首先应坚持民主公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评价与注重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三大原则。
①课程基础学分:由任课教师根据课时数、考试考核成绩、等级权重计算学分。成绩以“334”方法计算,分为四级:A级为85-100分、B级为75-84分、C级为60-74分、D级为60分以下,对应等级权重分别为A级1.2、B级1.1、C级1.0、D级为0,将课程基础学分乘以等级权重计算相应学分。补考合格权重为0.9。
②实习学分:理实一体化课程、专业技能操作训练以专业指导教师评价为主、班主任评价为辅;职业岗位技能(顶岗)实习由实训处和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会同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情况采用“记实”和“评议”两种方式作出书面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以1.2、1.1、1.0、0权重计算学分。补考合格权重为0.9。
③专业技能证书学分:由专业指导教师依据实训处统计结果计算学分,不设上限。
④操行学分:依据各校、实习单位制定的考核条例,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以1.2、1.1、1.0、0权重计算学分。
⑤奖励学分:由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实训处、实习单位负责验证、计算。
学生的学期总学分由班主任计算,报教务处存入学生本人的“学分银行”存档。允许学分之间无条件互补,但操行学分不互补。
(3)毕业标准
课程基础学分×90%=A
任选课学分:B(须设定最低参考学分)
专业技能证书学分:C(须设定最低参考学分)
操行学分:12(此为最低参考学分)
合计:A+B+C+12
附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学分样表(参考)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学分样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参考课时数
参考学分数
学分比例
备     注
1
文化基础课
德育
100
8
23.3%
语文
152
12
数学
140
10
外语
112
8
物理
56
4
计算机基础
56
4
体育
88
4
小计
704
50
2
专业核心课程及训练项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480
24
27.4%
实训10周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
354
19
实训3周,理实一体化教学4周
数控机床维护技术基础
70
4
实训1周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常识
60
2
理实一体化教学2周
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常识
24
2
精密在线测量技术
30
1
实训1周
数控车(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
210
7
实训5周,理实一体化教学2周
小计
1228
59
3
职业技能实习及生产管理实习
36
16.7%
最后一学年,以36周计
4
任选课
228
18
8.4%
最低参考学分
5
专业技能证书学分
40
18.6%
最低参考学分
6
操行学分
12
5.6%
最低参考学分
合计
215
毕业标准:200.5个学分
单位:江苏省扬中职业教育中心校   姓名:张贤
职务:校长助理   年龄:41   职称:中一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中职业教育中心校
邮编:212200   电话:0511-8268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