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公园作文四百字:一泓碧水浸龙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7:03:03
一泓碧水浸龙宫  

    如果游览了闻名遐尔的贵州省高原黄果树大瀑布,而忘却欣赏相距不甚远的龙宫洞地下大千世界,就会使人感到万分遗憾。因为黄果树和龙宫洞是贵州风景名胜的孪生奇葩,只不过光果树瀑布早为人们熟知,而龙宫洞只是在80年代才崛起的旅游新热点,却每年招徕近百万中外游客。

    龙宫洞位于安顺县马头乡龙潭村,在安顺市西南27公里处,与黄果树大瀑布相距约30公里,彼此间均有专线公路相通。

    龙宫洞实为龙潭地下河的出口河段。该地下河源出于安顺市,流经一段距离后潜入地下,后又出露地表,称“油菜河”;不久伏于地下成为龙潭地下河,于龙潭村流出,注入王二河。龙宫洞风景区主要由“龙门”(龙门瀑布)、“天池”、“龙宫”三部分景组组成。

    “龙门”为一天生桥,宽18~22米,高52米,为三叠系灰岩构成,如一梁天堑高架。其下为瀑布,水声隆隆,飞珠溅玉,登其上可感脚下颤动,为其他天生桥所不及。龙门瀑布高34米,上宽9米,下宽25米,水从30多米高的半山腰天生桥下喷吐而下,像一条愤怒的蛟龙钻山劈石,一跃而出,气势磅礴,万马奔腾,十分壮丽。瀑布的水量在洪峰时每秒可达48立方米,为枯季流量的70倍。雨季,从天池中喧啸而下的瀑布,吼声如雷,水雾漫天,晴天水雾可成彩虹,五光十色,极为美观。站在龙门右侧天台观景台上向下俯视龙门,当有阳光直射瀑布下泻的天窗口时,如果有风从山脚的龙门向上吹进,飞沫反滴,可映成为一条七彩水虹从洞中探出天窗,成为有名的“虹霓出幽洞”奇观。龙门、龙门瀑布不仅景美绝伦,而且在科学的成因上也非一般。该瀑布并非由基岩构成,而是因天池在塌陷过程中大量崩塌岩块,堵塞龙门,并在地质历史的某个较现代更为干旱时期,地下河为细小溪流,水中碳酸钙覆盖岩块而成坝体。这在我国是少见的。

    由“天台”过瀑布小桥经天梯洞,步步登高至“天池”。“天池”昔称“龙潭”,长140米,宽50米左右,水面面积7000平方米。龙门天生桥位于其西南,西北部为“一进龙宫”的出口。“天池”四周峭壁矗立,藤蔓如织,虬树挂荫,池水静如秋月,碧如翡翠,是消夏泛舟的好去处。它具有“风波不动影沉沉,翠色金微碧色深,疑是仙子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的景色。如果没有登船的码头,站在岸边真不知去路。“天池”是喀斯特塌陷产生的,当龙潭地下河的出口段的顶板因变薄而支撑不住时,就发生崩塌,地下河上开了一个天窗,又因塌下岩块堵塞龙门,抬高水位,变成“天池”。故“天池”的水较深,可达17米,底部为岩块组成。“天池”水面宽阔,是泛舟游洞的起点,也是从上向下观赏龙门瀑布的最佳位置。由“天池”走旱路过后山,则要过天生桥,经小石林到蚌壳岩、虎穴洞。

    “龙宫”位于天池与蚌壳岩之间,亦称“一进龙宫”,洞长700余米。由“天池”乘船,划过碧水如镜,树影婆娑的水域,就到达低矮的半月形洞口,为“龙宫”宫门。宫门两侧下垂着不同形状、大小不等的钟乳石,称为“群龙戏水”。这里与其他地方垂直下挂的钟乳石不同,它们的端点均向洞外仰翘。这种向阳光点翘起的钟乳石,不仅是因碳酸钙水沉淀而成,而且还有低等植物藻类参予作用,因为藻类活动需要有阳光作光合作用才能生长,故向洞外年复一年地不断生长、加厚,就形成向洞外翘起的生物喀斯特现象。

    进洞门后,就是一片水域,铁舟在黑暗中行驶,经过“浮雕壁画”、“五龙护宝”、“水晶宫殿”等五个大厅。洞内钟乳石形态逼真,神色各异,高低错落,倒映水中。洞内景点众多,其中以“群龙戏水”、“百鸟朝凤”、“灰熊出洞”、“孤鹜斜飞”、“金鸡独立”、“狮子戏球”、“双龙下水”、“少女苦读”等景象最佳。当穿过“敖莱海峡”,只见前面银光四射,喧声震天,一道瀑布挟带天光奔腾直泻,令人豁然开朗。弃舟登岸,观“响水崖”,似珠蚌半开,其高宽各为百米,色泽莹煌,吞吐流云。因岩如蚌,称“蚌壳岩”。仰望天际,飞云奔驶,天风飒然。前望岩壁,流水涌出成瀑。再进为“二进宫”,可惜尚未开发,难以进入。

    离开“蚌壳岩”,如要向上游索游,先至“虎穴洞”,有石柱、石幔、石盾、边石坝多起,形态也较美观。出“虎穴洞”,可入“龙旗洞”,大厅二小厅一,有长5米、宽2.2米、高3米的宝塔状石笋群,更奇的是数面旗状钟乳石悬挂洞内,故称“龙旗洞”。

    除了上述洞穴以外,在龙潭地下河的伏流上段还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迷人的瀑布和秀丽的山水。“马头涌瀑”位于马头寨山坡下部,瀑布从半壁中涌出,有时流量达6立方米/秒,瀑高15米;但枯水期间,甚至瀑布无水。瀑布西侧,是大溶洞,宽25米,高22米,人可进为70米。洞内绿水微波,清澈甘冽;大钟乳石倒悬洞顶,洞壁白色,由绝壁、断崖组成,壁上有古树藤蔓,与绿水相衬。顺瀑布而下,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平地,科学上称“峰林谷地”。谷地内有一带碧绿的秀水,弯曲缓流在谷地中央,粼粼碧波,闪闪诱人。至一残留孤崖前,水穿崖麓而过,村屋竹舍沿山而建,两峰对峙,隔河相望,沿岸绿竹成行,垂柳成荫,石拱小桥,雨时烟岚,迷濛一片,显得特别神秘、朦胧,犹似一幅泼墨丹青。顺水而下,为“旋塘寨”。寨前有一直径达百余米、水深为43米的大旋塘,呈漏斗状,漏斗的底部有地下管道通向山外,在地面水的推动下,塘水形成顺时针旋转的大旋涡。塘水由明转暗,旋转不定,奇异莫测。寨后为一片绿竹成林,旋塘水穿山而过,在竹林中复成明河,形成绿水翠竹、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其旁有“青鱼洞”,洞内景色迷人,真是景幽色黛,田园村岚,似是世外桃源。这里水行不久又入地下,与“龙宫”实为一脉,因山相隔,还未沟通,即风景规划中拟打通的“三进龙宫”和“四进龙宫”的所在。如能将“龙门”、“天池”、“龙宫”、“旋塘”、“涌瀑”等地下地表风光连接起来,将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佼佼者。

    如此清奇绝世的“灵秀自天成,鬼斧神工开洞府”的龙宫洞之所以吸引着中外游客,在于它的奇、幽、险。山包孕着水,水流贯于山,在幽森的山腹中居然存在着可以泛舟的一带清泓,怎不叫人称绝。身入斯境,凝望朦胧中的奇崖怪石,似形非形,似物非物,使人处于一种奇幻的世界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洞府中气氛幽爽,游人的胸臆也不由得沉静起来,思绪似乎变得一尘不染,心身都悠悠然,情思被牵得很远很远。幽静世界,冥冥然,脱落千万烦恼。当置身于这迷濛幽闭的山石和暗流之间递次探进时,必然会产生惊险之感。如果没有那种屏声敛气、心惊胆颤的气氛,没有那种非常之景观、人迹罕至的惊险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失去品玩地下洞穴的乐趣。

    这里也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农历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是大节,青年男女聚集在“龙宫”附近谈情说爱,谓之“赶俵”。届时女青年头戴银饰,穿身百褶裙,系围兜,撑彩伞,男女分列两行,相互对歌、赶麦、扔花包等,以表达内心的喜悦,倾吐相互爱慕之情。如果深入其内,你可发现苗族的盛装美在高雅华贵,多红、黄暖色;布依族的服装清爽典雅,反映民族性温意善,富有朴素、清新、明快、典雅的审美情趣;而古老的仡佬族的服饰则以清秀、明快的裙装为主,它已吸取了汉族妇女旗袍服饰的某些特点,但仍保留着仡佬族自身朴素大方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