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有什么好吃的:我看俄罗斯(6)金环第五站?苏兹达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00:02

我看俄罗斯(6)金环第五站 苏兹达尔

 

苏兹达尔和普廖斯是我和希希金环之旅最推荐的两个城市,建议至少呆一整天,我们对苏兹达尔只做了半天的行程计划,结果这半天累死我俩了。

苏兹达尔曾是俄罗斯第二大政治及宗教中心,12世纪作为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的首都,15世纪归入莫斯科公国,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俄罗斯的建筑格局,处处是修道院和教堂,本地最有名的特产是蜂蜜酒。金环这几日我们总结出:每个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群一定是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内最宏伟的教堂一定是“圣母升天”,修道院多半是“圣三一”。希希管这些叫升天一号,升天二号…

到苏兹达尔当然也不例外,我对克宫这种官方的石头大教堂视觉疲劳,拿着地图在院子里找仰慕已久的木质“尼古拉斯卡亚教堂”。俄罗斯木质教堂“洋葱头”上密布的细小鳞片是用松木一片片雕刻出来、镶嵌上去的,绝对没有一根钉子,木头教堂没有石头的沉重、水泥的粗率、钢铁的冷漠,有种独特的精致的温厚。

虽然会遗憾金环这几日的阴沉天气,但苏兹达尔仍难掩其固有的中世纪美丽风景。苏兹达尔有一种自卫的魔力,时至今日这个城市仍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标志着现代文明的高等学府和中等科技学校,没有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铁路交通,甚至没有电车。无论是斯大林时期,还是城市工业化都没有破坏这里的宁静和古老。

已见识俄罗斯秋天的雨,我们随身都会带伞,果然说下就下,没多久雨就渐渐大起来,风雨中我和希希沿着卡缅卡河往北。连滚带爬顽强登上河边一座土坡,顺着河岸望去,教堂依次展现在眼前。苏兹达尔一共有11处修道院和50多所教堂,12世纪到17世纪期间建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修道院和教堂的完美建筑群。

每当我相机广角不够就对希希说:“X3,上!”又宽又大的建筑全靠X3搞定,不愧是莱卡镜头的片机之王!希希认真尽职拍下每家教堂的全景。词汇贫乏的我对X3的片子赞美之辞只会“素雅”,片子颜色很--素雅!为此还闹过笑话:我用希希的X3看照片时,看一张表扬一遍,翻到母熊玛莎那张我还在夸素雅,素雅的母熊玛莎!

        

循着《走遍全球》中的地图找到“法衣存放修道院”,右侧黄色的钟楼是为纪念对拿破仑战争而建,是苏兹达尔地区最高的建筑。我和希希这时在雨中已经冻得不行了,上钟楼看全城?想都不想,钟楼顶刮那大风,冻疯的人才上呢!修道院最著名的其实就是左下侧那两个红色小尖锥的大门,号称“17世纪的神圣之门”,据传这是从前主教进出修道院的通道,另外当群众有纠纷经过教会协调处理,也会在此门公布仲裁结果。

实在太冷了,下雨就罢了,还刮风,为了蹭会儿教堂内的温暖,我俩很无厘头钻进法衣存放主教堂(下图这个门内),站在门口啥也不干,虎视耽耽得看着俩俄罗斯老太太在那扎花篮,反正你也不能撵我,我先暖和会儿。

暖和够了,我和希希拿着地图开始商量怎么走,苏兹达利有两座修道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波克洛夫修道院和叶夫菲米修道院,一个在西,一个在北,往北还是往西?我俩决定往西过河先去“波克诺夫修道院”。《走遍全球》的地图比例错误,看似2分钟的路程我俩却越走越远,正怀疑走错路时眼前豁然出现一座桥,一片规模宏大的教堂建筑,我们这才长舒口气,辛苦走半天还好没走错。桥边有个咖啡店,“暖和会儿!”冻僵的两人立刻很默契,先喝杯热茶再走!相比屋外的凄风苦雨,屋里真温暖啊!坐进咖啡馆内的吊吊椅,我开始出现幻觉:不再辛苦走路,飘着就能到达各目的地。

中场休息,重点推出俄罗斯美女们的老寒腿,这是本次俄罗斯之旅最刺激我们中国女人的地方。多冷的天啊,我们恨不得连秋裤都穿上了,满街的俄罗斯MM们却只穿一双丝袜,关键是走路优雅,没有一点寒风中着急赶路的窘态。后来在诺夫歌罗德我们亲眼看见一群小学生在雨中被老师带着参观古城堡,深秋的雨啊,当天温度快0度了,孩子们连伞都没有,愣是站在雨中听老师讲课,我们看得都疯了,我打着伞穿着羽绒服都冻够呛,老师死心眼啊,干嘛不让孩子们先躲雨。这下明白了,俄罗斯的老寒腿美女们就是从小练就得抗冻本领。

在咖啡店买了张地图盖个书戳,地图清晰标出整个苏兹达尔市内的所有教堂位置和素描图,远比走遍和LP详细很多。我和希希研究了一下地形,标出重要的教堂位置,并且高兴发现往北有座桥能返回到河东岸。离集合时间不到1小时了,我俩咬咬牙风雨中继续赶路,事后证明这张地图买得很明智!

咖啡馆稍往北就是“波克诺夫修道院”,16世纪伊凡三世的元配因不孕被冷落,被送到这里渡其余生,此后伊凡四世等俄罗斯沙皇们纷纷利用这座修道院来软禁失去他们欢心的妻子,彼得大帝的第一任妻子叶夫多基娅·洛普欣娜被囚禁于此长达19年。在这里度过终生的女性最后也安息于此——大教堂的堆房里安葬着20余位有名望的修女。

修道院建筑群的中心是三圆顶的波科洛夫大教堂(1510~1518),当年曾是苏兹达利最富有诗意的建筑之一。它矗立在高高的堆房上,带开放式回廊。与其他教堂不同的是,这座白石建筑外表装饰简单,内部更是连传统的彩绘墙都没有,素洁的白墙和陶砖地面似乎强调了禁欲主义思想,教堂和锥形钟楼之间有走廊连接。

远眺“波克诺夫修道院”,从高地上拍的。白墙红顶的院墙间有建于16~17世纪的形状各异的塔,其中带三圆顶报喜节门上袖珍教堂的圣门,是修道院最漂亮的建筑之一。

往北,我和希希找到这座小桥,面前高耸山丘上红墙环绕的城堡就是“叶夫菲米修道院”,又称救主基督修道院,叶夫菲米公爵于1352年作为城市的防御要塞而建的,因此得名,形成于16~17世纪。修道院雄伟的建筑群,像座城一般凸现在卡缅卡河陡峭的河岸上,“这幅宏伟的全景图散发出真正的史诗般的力量,风景、起伏的地势和无名的苏兹达利城建设者的创造融为统一的整体”。修道院长1200米、呈不规则多边形的高大石墙,完全按照筑城学原理建造,墙顶有带木棚的走道,12座多边形和圆形塔用于战斗和储存火药。其中红砖垒砌的可通行的塔高达22米,气势雄伟,表面装饰着华丽奇妙的“苏兹达利雕花”,并有棱形塔侧防。从1764到20世纪初这里的修士楼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从失宠的王公贵族夫人们到十二月革命党人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犯都曾经在这里关押,二战中还作为纳粹战俘营。

修道院的城墙高8米,长约1.5公里,有12个防卫尖塔,塔上有两排射箭的垛口。

顺着湿滑的泥路爬上高地,两人累够呛,回望来时路,风景挺美,累就累点吧!

此时离集合只有半小时,没时间再进叶夫修道院,我和希希还在苏兹达尔城的最北端,我们需要一直往南穿城回到克里姆林宫集合,跑吧!唉,俩贪心的主,还一个教堂都不想落下,边跑边查路线,开始典型的“到此一跑跑”,对于沿途路过的所有教堂,都不再仔细看,根据地图查到教堂名字,对着主要建筑和外墙拍张大全景,然后拔腿就跑。希希边跑边乐,俩混迹多年的背包客,终于沦落到“跑马观花,到此一游的最高境界!”我很郁闷“咋每天到最后都要跑这么一回?”

沿河有很多民宅,典型的俄罗斯“达切亚”,用原木建造,屋檐和窗框上有着精美如蕾丝的刻花雕饰,每栋房子按照主人的喜好刷着不同的颜色。

回到集合处两人又跑一身汗,真是每天“取暖基本靠跑”。同伴们还没回来,我俩拿着地图继续捡漏,在附近找到最后的两个教堂,彻底踏实了。

如果说弗拉基米尔的建筑威严、雄伟,更多地体现了贵族式的精神和皇权的强大,那么苏兹达尔以修道院为主的白色建筑群,与周围的自然、静谧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了接近天国的圣洁和力量,是一种非世俗的超自然的美!4小时的暴跑,累死我也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