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浩pd年薪:中华瑰宝精品荟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04:57

中华瑰宝精品荟萃  

一、台湾历史博物馆青铜器

1.春秋蟠紐特鐘

高95公分,口徑長︰52公分

  本館所藏的春秋螭紐特鐘,為民國十二年九月五日於河南新 鄭縣城李氏園中出土,不久隨同出之八十九器,在河南古物保存所保存 。後因政府遷台,計有二十二件新鄭銅器運到台灣,民國四十五年由教 育部交本館整理展覽。螭紐特鐘的出土地河南新鄭縣,在春秋時是鄭國 國都,在新鄭出土的春秋時代的銅器,應屬鄭國器物。依據考古記載, 推論鄭國地所生產的銅器代表中原文化系統的風格。這件螭紐特鐘曾被 容庚記錄於商周彝器通考下冊,定名為兩頭獸紋鐘,說它「直懸平口」 ,與側懸于口的編鐘,在形制上大有分別。而所謂特鐘,因為單懸,大 都只有一件,但新鄭古墓竟出現了大小不等的四件,是考古學者認為不 可解的;而這件螭紐特鐘,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件。被稱作特鐘或稱為銅 、鐘,一般而言,它的體型比較大,上面有懸紐而于平,掛起來時是直 垂,下沿與地面平的樣子。上面的懸紐,以螭紋為主,所以稱為螭紐特 鐘。螭紐特鐘雖然沒有銘文,但鐘身紋飾,以粗疏的蟠虺紋佈滿下方, 而蟠虺相互蟠纏 。虺身鉤線,具有春秋時代的紋飾特徵。

2.?#124;漢大銅鼓

#124;漢大銅鼓   通高︰62.2公分,面徑︰117公分

  銅鼓是一種民族歷史文物,它係中國古代南方和西南民族象 徵財富和權力的重器。一具銅鼓的基本形制有鼓面和鼓身。 鼓面是受擊部份,鼓身是共鳴腔,由上而下分成胸、腰、足 三段,胸腰之間多鑄有懸掛用之耳。當前中外學界對銅鼓的 研究著重其起源、類型、分布、年代、族屬、紋飾、用途、 合金成分和鑄造工藝等。近年來中國大陸學者以一千四百多 面的銅鼓為基礎,並據前提重點,作了全面對比研究後,暫 將中國古代南方銅鼓分為八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 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和西盟型。以上八 型中與館藏大銅鼓相關者是「北流型」,該型以廣西北流縣 水桶庵的大銅鼓命名,主要分布在廣西?#124;南部和廣?#124;西南部 。鑄造和使用年代之上限是西漢晚期,下限至唐代;族屬係 漢代的烏滸人,晉南朝至隋的俚人。

北流鼓的形制特徵是 (一)體型碩大。(二)鼓面大於鼓胸,部份鼓的邊沿下折,形成垂檐。(三)鼓身之胸腰間收縮曲度緩和並鑄環耳或肩耳兩對,腰足間以一道突棱分界。(四)鼓面中心的太陽紋凸起鼓面如一圓餅,芒道有六、八、十;鼓面多有立體蛙 飾。(五)鼓面和鼓身多以二或三條突起弦紋為一組分暈, 暈圈內多布滿精細的模印幾何圖案,常見者有雲紋、雷紋、 席紋或錢紋。

  館藏大銅鼓與北流型的特徵大致相符,且可歸 入該型中期鼓,鑄造年代約屬?#124;漢晚期。它的整體結構符合 美學原理的黃金律標準值,深具完整性和合理性;亦使鼓身 在外觀上顯現勻稱、比例適度及諧調。

3.春秋雲龍罍

春秋雲龍罍

高︰40.5公分 深︰57公分 口徑︰29.5公分

腹圍︰157.5公分 重量︰17.5公斤

  雲龍罍出土於河南新鄭鄭塚,形制為歛口、短頸、寬肩、 淺腹、圈足、球狀,原葬於墓穴南端偏西處。亦名龍形四 耳尊。是用「分鑄法」鑄出複雜之蟠龍銜耳。四耳間隙處 、有四圓形疤痕,原貼龜目紋,恐已脫落於墓坑;龜目象 徵明察之意,故又名龜目尊。此器重要在於紋飾,所謂四 龍耳,是在肩部的龍耳飾,雙龍耳飾由向上「方形」身?#124; 的龍,和向下「圓形」身?#124;的龍相蟠紋,向下者龍口銜環 。雙龍身上紋飾各自不同,方形龍用前期三角細渦紋,圓 形龍則飾以波狀鱗片紋。器腹上半是雲龍紋,中段是蟠虺 紋,即罍肩上之龍紋紋飾用C、S、L等字形不同的龍紋 六作三方連續式蟠紋。龍首都為正面,身飾複葉狀及環鱗 狀紋,地填以小龍紋。腹中上部為帶狀雙鉤尖凸組成的蟠 龍紋,空地填以雲雷紋。腹最下段飾垂葉形竊曲紋,由葉狀雙鉤尖凸線組成。

罍為酒器,亦為盛水之器。此器初定名為周雲龍瓶,因為罍為禮 器,用以盛酒,瓶為常器,用以盛流鹽(盛醋肉醬),因此有別,馬衡 因而更名為周雲龍罍。此器製作精巧,銅鏽大部翠綠,間有紅鏽 如硃,黑斑如漆,鏽色斑斕,為古藝術品中之珍品。

4.春秋王子嬰次盧座

春秋王子嬰次盧座

高︰47公分 長︰34公分

寬︰30公分 重︰7.8公斤

   此器是民國十二年出土於河南鄭墓,是一件獸面人耳座狀 物。特徵是獸面、大眼、張口、人身、兩足各踏蟠蛇、頭 處有四條向上殘痕,根據《新鄭古器圖錄》之記載,上端 另置一方盤,內有「王子嬰次之燎盧」之銘文,亦出土於 鄭墓,運台時方盤留在大陸。此器造型威猛,器座兩蛇纏 繞,益添其神秘氣氛。於是被定名為「王子嬰次盧座」。 但是另有「燈座」之說法︰根據山?#124;諸誠埠口材漢墓出土 之銅燈,燈座係一立人,左右手各持一燈盤,雙腳均踏在 蟠蛇上去推斷,漢代的人形燈座,雖不是獸面,燈盤也是 手持,因為漢人重視現實生活,而將《山海經》中之神話 等,僅保留神話故事之裝飾部份一踐蛇,又何況原「王子嬰 次之燎盧」盧者,為方長盒形,下有可能是殘足的二十收扂 三個殘跡,本器物僅有四條,是否能支撐重爐?何況爐有 銅鍊,或可懸掛,故未必是該盧之座。徐仲舒則認為是鎮 墓之用,「新鄭遺物中有銅製操蛇之神,作戴蛇、操蛇、 踐蛇之形,古或以為鎮墓之用。《新鄭古器圖錄》以為殘 豐,蓋不足信」。鎮墓、鐙座、盧座三說,本館取「盧座 」一義訂名

5.春秋蟠龍方壺

高︰90.3公分 深︰57公分

外︰36x31.5公分 口徑︰19.8x14公分

長︰二尺八寸 重量︰49.987公

此器由河南新鄭鄭塚出土蟠龍方壺一對,形制為長頸、束 腰、垂腹、圈足、斂口外反、寬口邊飾不規則、乳丁紋, 歷史博物館存其一。為青銅?#124;,綠鏽堅實,斑駁瑰麗,壺蓋上 是仰帽式細密蟠璃紋鏤空雕飾,蓋外壁係帶狀細密雙八字蟠 璃紋。上綴乳丁,作三角折線式安置。壺頸部上為山形雙鉤虺紋 為主,上下配以C字轉尾虺紋,頸部左右各有一大形龍耳飾。底 座為雙龍伏底,虎形龍飾為本期紋飾之特徵。

  方壺者,為尊卿大夫而設,製作華美, 非他器所能比擬。壺有盛酒與盛水之功能,蓋壺乃酒器, 如瓠象形,匏曰瓠,匏瓠轉注,形別意同,故匏瓠相通。 壺形如瓠,故以壺代瓠。蟠龍方壺,初名蟠龍尊。周禮六 尊︰犧尊、象尊、箸尊、壺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賓 客之禮。周禮方尊中有壺尊,即壺形酒器,尊壺異名,實 同用也。

6.商代早期/兽面纹觚

通高14.9公分 重0.4kg

近年来铜礼器的时代,已被考古学者向上推前至夏代晚期,约当西元前十七世纪前後,也就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以来,历年在黄河中游地区所出「二里头文化」形拙、纹简、器薄、工粗的铜器。商代早期的铜器,则以河南郑州二里头岗出土的铜器属「二里岗期」者为代表。

觚属礼器中的酒器,盛酒用。本器正是「二里岗期」粗腰觚的型态。

本觚的腹部,饰有带状而前後相同的兽形纹,其形中央作兽面,躯干左右平张,如一头双身状,上下作二分法,其上是背脊及上卷尾,其下是腹部与足,整体平雕式图案化的简单形动物纹饰,可能是牛的变形。在三五○○年前的艺术家,能将动物的形态,经过写实的描绘,再予变形简化成图案纹饰,其创作求美的心路历程,诚非一蹴可几。

7.殷墟中期/蟠龙纹盘

高16.3公分 口径43公分

圆腹圈足,足下有外凸圈足座。盘面饰龙纹蟠绕於中心,蟠龙周边有鱼纹、夔龙纹及鸟纹围绕。盘外面上层饰夔纹,上有如棱脊的平面纹饰;圈足上饰俯首夔纹,下有如棱脊的平面纹饰。纹饰在盘面的布局与母题基本上与妇好盘(M5:777)近。盘外有一小环及二小环,各对准盘面大龙首的上下鼻梁,共形成一中轴线。与之相交的另一中轴线,左右上下有兽首。考古资料显示,商代墓葬出土有水器盘者并不普遍,在殷墟中期时它似局限在稍大型且铜容器较多的墓葬。

8.殷墟晚期至西周早期/亚丑方簋

器高18.4公分

 

在青铜礼器中,簋是用来盛食黍稷的容器。一般的簋形器为圆腹、圈足,而本器为罕见的方形。 器表的花纹,由上而下:口沿为窄身夔纹,腹饰兽面纹,高圈足上饰宽身夔纹,皆以雷纹衬底。器两侧有环耳,以兽吞食鸟身造形。

兽含鸟环耳的装饰意义至今不明。此对具立体感的环耳与伸出口沿界外的 脊互相呼应,这种塑形的外张性是商末周初青铜器装饰风格上的一项特徵。

铭文铸在腹内底面,亚字形框内似有戴冠者舀酒,盖表示掌酒供祭祀之职司,亚形或为一种特殊身份的标记。今暂隶定为亚丑,或为一氏族徽识。

9.西周晚期/毛公鼎

(Ca.9th-8th centuries B.C.)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後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於周宣王元年(西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於〔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毛公鼎系於清代末叶道光28年前後,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出土後,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险为日本军方所夺,抗战胜利,民间献鼎归公,现由本院典藏并展示。铭文中有阳文格线,是西周中晚期制铭的习惯,因此除了史料的价值外,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0.西周晚期/宗周钟

Ca.9th-8th centuries B.C.

商代,钟形乐器大多数是口部朝上,钟体用长柄支起後再敲奏;西周开始,渐渐改为钟口朝下,钟柄加环悬挂而奏,成为惯见的「甬钟」形式。宗周钟便是甬钟的代表。宗周钟外形上最大的特徵,是钟身两面共装饰36枚高突的长形乳丁纹,极尽华丽醒目。此钟音质浑厚宏亮,有宗庙庄严气概。

宗周钟的铭文自钟身正中起读,接着左下角,再转至背面右下角,全篇约123字,是商、周单件钟铭最长者。铭中因为有一个人名「」,可与周厉王的名字「胡」音相通,故得定为周厉王之器;铭文大意为:厉王时有南方的濮国,大胆来犯周土,厉王便效法他的祖先文王、武王,努力巩固疆土,挥军攻敌,直追到濮国都城,濮君只好派使者来迎,表示臣服。同时,南方及东方的26个邦国代表,也随同朝见。厉王感激天帝及百神保佑,特作此「宗周宝钟」,并祈求先王们降赐子孙福寿,安保四方太平。

11.西周晚期/散氏盘

(Ca.9th-8th centuries B.C.)

散氏盘的造形、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记载西周时,散、(ㄘㄜ )两国土地纠纷的事。大意是说:国侵略散国,後来议和。和议之时,国派出官员十五人来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国则派官员十人来接收,於是双方聚集一堂,协议订约,并由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人将交於散人的田地绘制成图,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下,成为散两国的正式券约。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後,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

散氏盘流传有绪,根据张廷济的〔清仪阁题跋〕等资料,散氏盘在康熙间出土於陕西凤翔,嘉庆十一年由鹾使额勒布以重价购得,十四年进贡内府。根据考证,十四年乃嘉庆皇帝五十寿辰,当时曾申命臣子不准进献珠玉等物,但书册字画等文物却是准许呈进的。由此可知,额勒布进贡散氏盘,是为嘉庆皇帝的生日贺礼。

散氏盘腹部饰夔纹,间以三浮雕兽首,高圈足上饰兽面纹。铭文的字与字间隐约可见阳文直线界栏,是典型西周晚期铭文的风格。

12.西周晚期/颂壶

(Ca.9th-8th centuries B.C.)

壶为盛酒之器。青铜礼器中的壶自商至春秋、战国,一脉沿续,制作未曾中断过。

颂壶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形制庄重、纹饰瑰丽,腹呈椭方形,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此类形制硕大的方壶流行於西周晚期。器身上的花纹以环带纹、蛟龙纹为饰,圈足与壶盖则饰垂鳞纹及窃曲纹。西周晚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一反主轴中线、两两对称的铺排,而喜用连续环接的纹饰。

颂壶口沿内环壁上及盖口外壁四周铸铭151字,两处铭文的内容相同,记录着「颂」接受周王册命掌管成周洛阳仓库此一职务的过程。而这件壶则是典礼完成後,「颂」为颂扬天子的美意,及荣耀先父母龚叔、龚姒,表达未尽的孝思,并祈求家国康乐大福、周王万年长命而作。

颂壶铭文对西周的册命典礼记载详备,可以和〔左传〕僖公28年传等文献上所叙,互相印证;「颂」纪念父母,这种慎终追远、父母同祀的情况,亦可以和〔礼记.祭义〕所言互相印证,所以颂壶为研究西周礼制的重要史料。

13.春秋中期/晋国/子犯和钟 八件

(西元前六三二年) 通高71.6至28.1公分 总重213.15kg 铭文132字 

「子犯和钟」之称「和钟」,是直用钟上原铸铭文所称,意为调和组合成套的钟,「和」字可通「和」。

「子犯和钟」全套有大小八件,最大者通高七一.二公分,重四四.五公斤,铸铭二二字;最小者通高二八.一公分,重五.四公斤,铸铭一二字。

「子犯和钟」之宝贵,是在八件钟的「钲」部,经剔锈而得一三二字,其中主要一个关键字经余识出是「」字,实即「 」的本字,可读与「犯」字同,因此钟铭所称「子犯」,原来就是?春秋左传?及?史记.晋世家?中所述晋文公的舅父「子犯」其人。又据第一钟的铭首:「惟王五月初吉丁未」,惟知这套和钟记事的重要年代,是属春秋中期周襄王二十年〈西元前六三二年〉,晋文公五年的纪时,而全铭意述晋文公一直蒙受舅父的佑助,在外流亡十九年後返晋匡复其邦国,後又与楚有「城濮之战」,大败楚军,从而有「践土会盟」之称霸,是春秋乱世继齐桓公而起的新霸主,使得周王赖以巩固王位;除了周王对子犯的厚赐,诸侯也送给子犯大量美铜,因而子犯铸制这套和钟,并铭记勋绩传颂子孙,永宝用乐。

14.新莽/嘉量

高25公分本

王莽篡汉後,改国号为「新」,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特别在始建国元年(西元九年),命人依照当时的大学者刘歆的考订,铸造了这件量器,目的是以它作为全国各地称量五谷等容器的标准,因此以青铜铸造,以示传之久远,永垂典 ,并且定名为「嘉量」。而铸於器表上二百一十六字的铭文,则详细的记述了铸器的缘由,以及各部位的容量及尺寸等等,全器一共分作五个量体,中央之圆形主体,上部为「斛」,下部较浅者为「斗」,右耳为「升」,左耳上部为「合」,下部为「龠」;二龠的容量等於一合,十合等於一升,十升等於一斗,十斗等於一斛斗与斛及合与龠,在度量时要反转过来才能使用。由是可知,在当时合、升、斗、斛之间,已是以十进位来计算的。根据实测,斛之容积为二○一八.六六立方公分。

另外,由器表铭文与实物的比对,得知当时一尺的长度等於今日的二三.○八八七公分,其他可由此类推。因此在作为一件标准量器之外,它还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15.父戊鼎

殷墟晚期 (12th-11th C.BC)

帶耳高45cm 器高36.3 腹深23.2 口徑35.5cm,重17.15公斤。

立耳、腹寬深、柱足鼎。形制特點近似安陽後岡圓殉坑的【戊嗣子鼎】。頸飾有雷紋襯底的複層獸面紋,鼻中間有鼓出稜脊。足飾無雷紋襯底的獸面紋,鼻中間有鼓出稜脊。

銘文父戊。

器底以三足為中心,形成細陽線三角形。三角形內側則有細陽線的淺浮雕的近似「龜紋」,此龜紋腹部飾以方格紋,餘則以簡單的線條描繪頭、及手、足。與江西新淦假腹盤底陰刻的龜紋近。

16.犧首獸面紋圓口方尊

殷墟中、晚期(13th-11th C.BC)

高44.9cm 口徑43.5cm

  大口、圓脰、方形腹、方形足。此方圓共現一器形制極特別。

  脰飾弦紋,肩上夔紋正裝飾在形制上由圓到方的轉折中,因此紋飾單位形成不規整的上圓下方的四方形。腹部飾獸面紋,獸鼻猶如蛇首,有鼓起的雙眼,罕見於安陽。方形腹的四個角落鳥紋為高浮雕。

  全器四面腹部蛇首形鼻獸面紋的蛇首鼻亦採高浮雕手法,內裡呈凹陷。肩部立雕獸首與器身有鑄接痕,可能是二次鑄造。

17.獸面紋爵

商前期(16th-14th C. BC)

帶柱高14cm 流高13.6 尾高13.4 器高13.3 腹深7.5 立柱高1.1 流尾長 15.2cm 流口寬0.9 厚 0.3(單位:公分) 重0.26分斤。

  此器紋飾與形制呈現二里岡時期風格:腹飾簡單的獸面紋,細線淺浮雕,線條纖細。是二里岡時期兩種花紋表現技法之一種,羅越歸為第一種風格;花紋稀疏,器身扁平,立柱短,在流口之間,柱鈕呈鉤狀,流口窄,口緣呈階狀,器底平,器底有煙燻痕跡,可能經過實用。風格與河南中牟黃店爵及鄭州爵相近。

18.觚

殷墟中、晚期(13th-11th C.BC)

高31.7cm 口徑17.2cm

  脰飾蕉葉獸面紋及蠶紋;腹飾獸面紋;足飾俯首夔紋及獸面紋:主體花紋鼓出器表,有雷紋襯底,腹與足各有稜脊背四條。高圈足、口緣極外張,形制紋飾與西北岡M2046,R1045,R1046近。

  銘文部位在二條加強筋之間,器底有銘。

19.獸面紋壺

殷墟中期(13th-12th C. BC)

高39.5cm口徑19.9×15.7cm

  S型腹壁曲線圈足貫耳壺,全器紋飾滿裝。複層花紋。腹部上層飾夔紋,足飾回首夔紋,餘為各式的獸面紋。全器形制與紋飾與小屯M238 R2074壺、河南新鄉出土的壺及婦好壺近。

20.乳丁紋簋

殷墟中、晚期(13th-11th C. BC)

高18.8cm 口徑26.7cm

  直腹圈足稍外張的無耳簋。全器紋飾滿裝分成三層:頸飾圓渦紋與四瓣花紋相間,此層主體紋飾呈淺浮雕寬面,餘為淺浮雕雷紋襯底,為主體紋飾與雷紋浮雕面等高的風格。頸飾乳丁斜方格紋,除高突的乳丁之外,斜方格紋為寬帶淺浮雕。圈足則飾寬帶浮雕夔紋,並有圈帶紋為邊飾。

21.獸面紋鉞

殷墟中期(l3th-l2th C.BC)

長20cm 刃線寬13.5cm

  帶肩器身,腰線呈內凹形,內扁平,使得木柲得以夾住扁平內以使用。這類器制在商後期已分別出現在河南鄭州及湖北盤龍城。到商後期安陽一帶密集出現,並發展出與身份有關的現象。器身上有獸面紋,獸面紋利牙向著刃線。沒有刃線的兩邊有鉤狀棱脊。內上有松綠石及孔雀石鑲嵌的獸面紋。

22.亞醜父丙角

殷墟晚期間 (12th-11th C. BC)

帶蓋高(蓋上獸角)23cm 流尾間距約18.3cm

  前流後尾有蓋平底無柱「角」。全身滿裝密集細線淺浮雕獸面紋,器腹中間上有浮雕獸首,口下吐出長條狀如獸「舌」,上飾有細鉤紋排列。此舌形且見於器腹兩面交接處的兩端。器蓋前有高浮雕葉形耳獸首,耳上滿裝紋飾,亦為細線淺浮雕的雲雷紋,中間有近似「獸舌」裝飾者,中間有一環鈕,便於提舉。器上有獸首,陰與蓋腹內有銘文三字,乃亞醜族祭祀父兩者。

23.亞醜諸(女司)方尊

殷墟晚期(12th-11th C.BC)

高45.7cm 口徑33.7cm

  方形尊。全器腹壁曲線分成四個轉折,口緣外張,同肩部內縮形成脰部;由脰部又向外斜出形成肩部;肩部向足部平直而下,形成腹部;腹部稍外斜形成足部 ,形成多轉折、棱角畢露的器制。隨著脰、腹、足三部分合範部位的高鼓的平行棱脊,更加強其方轉的轉折感。肩部放置八個立體獸首,掌狀耳浮雕獸首及捲鼻象浮雕獸首相間。脰部及肩部共有紋飾三層,以回首夔紋為主要紋飾。 脰部飾蕉葉紋中有直立的夔紋,蕉葉紋下有回首夔紋。肩部飾八隻回首夔紋。此器風格與安陽郭家莊M160方尊近。銘文兩行八字,為諸作太子寶貴的彝器,為亞醜族鑄器。

24.亞醜方彝

殷墟晚期 (12th-11th C. BC)

帶蓋高23cm 口徑13.7x10.7cm

  長方形器腹、圈足及器蓋。器頸與圈足各飾夔紋,腹飾獸面紋,皆為複層花紋,器蓋飾獸面紋,風格近婦好方彝。蓋有陽銘「亞醜」,器底亦有亞醜銘隱藏在銹中。

25.亞醜杞婦卣

殷墟晚期(12th-11th C.BC)

帶蓋高21cm 口徑 10×7.7cm

  器蓋蓋沿與蓋頂呈垂直,蓋住器身上的子口,器身兩側雙環顯示該器原本有提梁,通過雙環與器身相連,但今已失佚,此卣為殷墟晚期器制。頸蓋皆飾夔紋,腹飾獸面紋。這些花紋皆浮雕鼓出器表,但不見雷紋襯底,這種沒有雷紋襯底的獸面紋見於殷墟晚期,足飾二細線淺浮雕弦紋。蓋裡中間及器底中央同銘各四字「亞醜杞婦」。《史記.陳杞世家》有「杞?#124;樓公者,夏后禹之後苗裔也,殷時或封或絕。」《大戴禮.少閑篇》:「成湯卒,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遷女以姓于杞。」知商有杞國為姒姓。

26.亞醜方鼎

殷墟晚期 (l2th-11th C.BC)

帶耳高21.3cm 口徑13.5x16.4cm

  方腹,腹足皆有鉤狀棱脊。頸飾鳥紋,鳥紋高鼓,下有雷紋襯底。腹飾尖錐狀乳丁及鉤連雷紋,足飾複層獸面紋,下有二行弦紋。器耳外側飾有單層淺刻夔紋。亞醜銘文在腹壁,與河南安陽出土的父 己方鼎的形制大小及紋飾皆極近似,唯腹上鉤連雷紋形狀稍異。

27.亞醜方簋

殷墟晚期到西周早期間 (12th-10thC. BC)

高18cm 足徑12.4×14cm

  長方腹及足,腹壁曲線方直,稜角畢露,並在每片範的合範部位飾有厚實鉤狀棱脊。這方簋甚罕見。頸及較長方的一的器足皆飾夔紋,較窄的一面的足部則飾鳥紋,腹飾獸面紋,皆有雷紋襯底。飾獸首銜鳥,下有垂珥弄飾以鳥足。器與耳鑄接處有一環溢出的銅液,為二次鑄造。

  銘文亞醜在器底正面,文字纖細,X光片顯示;全器銘文係由三種不同銘文接補,第一種為大亞字形中間有字,下半部份則由另一殘片所接補,為第二種銘文。第三種銘文即目前所能目驗的「亞醜」族徽,與前兩種部位垂直。

 

二、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国宝

1.散氏盘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散氏盘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径:54.6公分 底径:41.4公分 重:21312 g 铭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

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於今日 西宝鸡凤翔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 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 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 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 ,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2.宋 汝窑天青无文椭圆水仙盆

高:6.7公分 深:3.5公分 宽:16.4公分 长:23公分

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着称於世。汝窑的传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约二十件,其中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於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於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3.清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

高:14.8公分 径:32.4公分

坛城(Mandala)是藏传佛教用以象徵宇宙结构的法器,常陈设於桌案以供礼拜。这件圆形的坛城,通体镀金,并以绿松石镶嵌。中央一围层叠如山的是宇宙中心须弥山,山外则排列有四大部州的抽象符号,最外圈还围绕着珊瑚串,而侧壁的半浮雕在卷枝番莲纹内浮现各种佛家珍宝。这件坛城是达赖喇嘛五世於清顺治九年(1652)进送顺治皇帝的礼物,可见清朝与西藏在政治宗教上的紧密关系。

4.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轴/绢本/浅设色画纵:206.3公分 横:103.3公分 

范宽是北宋中期的绘画大家。他出身於关 地区,因得饱览北地的雄浑景致,笔下山水气势磅礴。《溪山行旅图》是范宽传世的唯一真迹,右下角树丛中有范宽的名款。

《溪山行旅图》的画面由下而上分三段布局,分别代表前、中、後的距离,这也是中国早期山水画中常见的空间表现手法。画面上最醒目的,是气势雄浑的主峰,被云气阻隔,高不可攀。在中景的低矮小丘间,有一队商旅奋力赶路,在巨山的衬托下显出极为渺小。画中传达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以天地为万物之逆旅,人类只是其中短暂的过客。

5.北宋 郭熙 早春图

轴/绢本/浅设色画 纵:158.3公分 横:108.1公分

郭熙是北宋神宗朝的宫廷画师,这幅作於1072年的《早春图》,充分体现他的绘画成就,画上如蒸云般充满动感的山石,以及蟹爪般的枝 ,是主要的特色。

画面中央的主山之外,两侧有舟子、渔人、妇人、童子在水边劳动。这是春雪乍融的时节,草木才刚开始发枝,自然界与生民百姓都正开始新年度的生命循环。

北宋画家对於四季节气与自然律动十分留意,郭熙本人即曾观察四季山水,说:「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 ,冬山惨淡而如睡。」这幅《早春图》表现的正是如笑的春山。不同於范宽迥然三段的严峻构图,却多了一股微妙的气氛,柔和了物象,也统合了全画远近、深浅的空间感,塑造出可游可居的理想山水。

6.北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

轴/绢本/设色画 纵:188.7公分 横:139.8公分

李唐(约 1049-1130 後,另一说约 1070-1150 後)於宋徽宗朝任职於画院,靖康之难後南渡到杭州,高宗重建画院後,再度入画院任职。李唐横跨了南北宋两代,是画史上承先启後的人物。

《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在北宋画院时的作品。图中是粗砺嶙峋的石质山壁,松树林於乱石中拔起,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两侧的溪涧流水沿石而下,观者彷佛可感受到水流的速度与声音。

李唐表现石面质感的用笔,称作「斧劈皴」,是其笔法的一大特色。比起范宽、郭熙两位前代的大师,由於主山的比例缩小,且去除了雾气的使用,山水看来格外清晰,亦令观者产生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气象。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册/纸本 纵:23 公分 横:14.8 公分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在一场大雪之後,天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书圣」王羲之,以优雅闲逸着称,此帖则是传世作品中笔划最为圆钝的,更富有质 内敛的气质。其笔法与结字,几近无懈可击,行气舒缓连贯,给人悠 从容的感觉。

王羲之的作品今已无真迹传世。这件《快雪时晴帖》与同藏於本院的《远宦帖》、《平安何如奉橘帖》,是三件重要的唐代摹本。乾隆皇帝将《快雪时晴帖》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 的《伯远帖》同列为的三件希世珍宝,珍藏在他的书房「三希堂」之中。

8.南宋 国子监刊本《尔雅》

《尔雅》一部字典性质的经书,原作者为谁,至今没有定论。本刊本由南宋国家最高学府 -国子监刊印,保存得相当完整。国子监自五代时开始刊刻经籍,然时至今日,五代与北宋的刊本已不可多见。这部南宋时代的《尔雅》是珍贵的孤本,也是考见五代刻书规模的重要证物。古书的字体与刊印形式,也如艺术品一般,有其风格演变的历史。这部《尔雅》的字体端正有力,版面宽大疏朗,又称为宋刻大字本,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清 藏文大藏经

每叶高:28.4公分 宽:75.7公分 整函厚度(不含外经版):16.4公分

藏文佛经的装帧形式,大不同於汉人所惯用的佛教经本,而是以经页、经版、经衣组成。经页呈长方形,一张张叠成一落,上下以经版夹起,而後用丝带捆扎,并附上白色的哈达,最後以黄绫经衣包裹,而成为完整的一函经箧。这种经本形式源自於印度,为西藏佛教沿用,称为「梵夹装」。

泥金写本藏文甘珠尔经的经叶,正反两面均以金泥正楷书写,每函自三百叶至五百叶不等,经叶依序叠放後,在边围即呈现金泥彩绘的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吉祥结等八种图案。

10. 帝 图说

《帝 图说》是明代辅臣张居正为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 明神宗(万历皇帝)所编的教科书,内容取材自历代帝王足以借镜或警惕的事迹,并有插图作为说明。图在前、文在後,每则故事先录上一段简短的史传记载,再译为当时通行的白话文,於文末提醒为政之方,浅显易懂,可知是专门为年幼登基的小皇帝设计的启蒙教本。故宫所藏的《帝 图说》共两册,是清代内府的图绘写本,色彩鲜丽,制作精美。依制作人员的年代判断,应完成於咸丰朝( 1861 年)之後。清末的同治、光绪、及宣统皇帝,即位时皆不满十岁,这套《帝 图说》或许正是因应此等情势而制作的。

 

三、台北故宫博物院票选十大国宝

清 翠玉白菜

长:18.7公分 宽:9.1公分 厚:5.07公分

翠玉白菜一直是故宫最受观众喜爱的藏品之一。匠人巧妙运用了玉料本身的色彩变化,雕出一株浑然天成的白菜。白嫩的菜茎,翻卷的菜叶,以及叶片上的螽斯,均栩栩如生。

翠玉白菜原收藏在清末瑾妃居住的宫殿,据说是瑾妃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徵新嫁娘的纯洁;螽斯则象徵多产,祈愿新妇子孙众多。玉工的高超技巧、玉质的自然色泽,以及附加的象徵寓意,三者搭配和谐,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战国 龙形佩(一对)

各长20.5公分 宽7.8公分 厚0.75公分

玉在汉文化中有被喻为君子之德的象徵意义,汉人早在周代以前即已发展出佩玉的习俗。这组以青绿玉雕成的龙形佩,尺寸极为罕见。从龙身中段的小孔穿过细线悬吊,头尾两端正好达於平衡,这种玉器应是古代所谓的「珩」,与平衡的「衡」意思相通。

这组龙形佩正反两面花纹均同,表面整齐排列着称作「 纹」的圆点。龙头口部微张,头部有卷鼻与短鬣,身躯如蛇般盘绕,造型富有韵律感,宛若流云,为战国时期的典型风格。

考古出土及现存传世的龙形佩虽然不少,但很有如此大尺寸,保存完好的上乘佳品。应是当时高等贵族用来象徵身分地位的玉饰。

元 明 大雁玉带饰

长:11.0公分 宽:6.4公分

正面以多层次镂空技法, 呈现大雁穿梭於荷塘苇丛间的景况, 塑造出线条层叠的丰富空间。背面则有 铜质带扣,供穿系革带之用。辽、金服饰中,常见 猎鹰捕雁的纹饰题材,称为「春水」,与北方鲜卑、女真族在春日纵鹰捕雁的习俗有关。明代以後的匠人承袭了这个传统,但淡化了 游牧民族的狩猎特质,因此构图不见猎 鹰,只见大雁。本作品既有元朝带饰的椭圆造型,又只呈现大雁而无猎鹰,可能创作於元明风格交替的时期。

清/掐丝珐琅天鸡尊

高25.8公分 /宽9.0公分 /最长21.0公分 /重约3535g

铜胎,仿古铜器天鸡尊形制,凤首与背部「T」形 脊镀金,馀施浅绿及蓝地满饰各式羽纹,腹饰兽面纹,喇叭式口饰缠枝花及拐子龙等变饰,双足蹲在车轴上,以内卷的尾羽和镂制的车轮为座,器形庄重,釉色鲜明 丽,是上好的陈设器。根据粉红、紫红等釉色,应属十八世纪後期的文物。

清 院本清明上河图

卷/绢本设色 纵:35.6公分 横:1152.8公分

《 清明上河图 》 是北宋( 960-1234)相当流行的题材,描绘清明时节繁荣的汴京,其中以张择端的版本最为知名,因而历代有许多画家相继模仿。清院本 《 清明上河图 》 便是其中最着名的仿本。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是雍正皇帝下诏绘制,但在乾隆朝完成。宫廷画家 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添加上明清时代的特殊风俗,如踏青、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於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其中还有西式建 。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清 高宗夏朝冠

冠高:14公分 径:28公分 冠顶高:12.4公分

乾隆皇帝的夏朝冠,是专为澳热的夏日所设计的,又称作凉帽。帽体以 一种出产在东北清人故乡的「 玉草」编成,凉爽舒适。夏朝冠帽顶需系上「冠顶」、正面饰上「金佛」、并於背面缀上「舍林」,现以故宫院藏的冠顶、金佛、舍林等配饰搭配,大致还原为当年的样貌。这些帽饰均嵌有东北出产的名贵珍珠 「东珠」。在清朝的制度中,只有皇帝王才能享有在「冠顶」与「金佛」上嵌入十五颗东珠的特权。

汉 玉角形杯

高:18.3公分 宽8.3公分

玉角杯以温润的和阗美玉作成,造型模仿兽角,口沿宽、底部尖。杯的正面为龙纹,杯上雕一龙头,并以线刻的方式绘出龙身,杯底的龙尾则以浮雕方式盘绕到另一侧,相当灵活生动。 背面浅浮雕一凤鸟,身躯亦呈?形,超过比例的长尾一直延续至杯底与龙尾相接,而顶部的凤冠高耸华丽。 玉角杯本无台座,现今所见的紫檀木座是清代末期配上的。 木座外壁镂雕成汹涌的波涛,波涛中有背载着「河图」的龙马及驮负着「洛书」的灵龟。

清 乾隆六年(1741) 杨维占

雕沉香木香山九老

高:18公分 宽:9公分

这件大小比一本小书还小的木雕作品,是由来自广东的宫廷匠人杨维占所制作,在一整块沉香木上凿刻出九位老人在危 壁洞边的活动。其中一人於 壁题字,两人旁观,後方四人绕几相谈,再往外又有两名立者倚石而望,角落有童子烹茶。根据题识可知是香山九老的题材,即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八位老友聚会吟诗的情景。 壁间还凿刻有乾隆皇帝的诗句与印章。

清 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

高:24.3公分 径:18.6公分

「多宝格」是清宫内专门收藏各式珍玩的百宝箱,常被称为「皇帝的玩具箱」。 为让皇帝玩赏文物时快捷方便,将各式文玩集中聚集於多宝格中 ,而多宝格本身设计精巧,也可让皇帝在开阖多宝格时享受寻宝的惊喜与乐趣。

本件多宝格由四组扇形小柜组成,阖上时呈圆柱状,展开来又成了小屏风,反折後是四方体的展示架。其中两扇的格架还能三百六十度旋转,转出背面的西洋碉堡屏风画。小抽屉中藏了袖珍的册页及手卷及玉器。

 

四、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

唐人宫乐图

阎立本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 48.7 公分

横 69.5 公分

图描写後宫嫔妃十人,围坐於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这件作品并没有画家的款印,原本的签题标为「元人宫乐图」。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发式,有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把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另外,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还有琵琶横持,并以手持拨子的方式来弹奏等,亦在在与晚唐的时尚相侔。所以,现在画名已改定成「唐人宫乐图」。

五代南唐 江行初雪卷

赵干

绢本 设色画纵 25.9公分 横 376.5 公分

「江行初雪图」是一幅山水人物并重的作品,展开画幅,首先卷首呈现一行南唐後主李煜苍古的题字:「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由这十一个字标明了这幅的画题与作者。

赵干,江苏江宁人,从小生长在江南,故所画山水多作江南景物,尤其长於布景,「江行初雪」这幅是卷画江边渔人作活的情景。江天寒雪纷飞,渔家之艰辛,描述殆尽。岸上旅客攒行长林雪堤,人驴面目各具苦寒难行之色。通幅淡墨渍染绢地,再 白粉为雪。寒林枯木皆中锋圆笔,遒劲有如屈铁。树干以乾笔皴染,大似後人皴山,自具阴阳向背。所画芦花,以赭墨裹粉,一笔点成,极富创意。小丘及坡脚,亦以淡墨成块涂抹而无皴纹,皆与後人异趣。由幅上所钤印章,可知此卷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内府及私人收藏,是件流传有绪的精品。

宋 山鹧棘雀图 轴

黄居

绢本 设色画 纵 97 公分 横 53.6 公分

黄居 (西元933-993年以後),为四川成都人。字伯鸾,五代花鸟名家黄筌之子,继承其父双钩填彩的风格。黄筌父子之画且成为宋初图画院比较画艺优劣的标准。

此幅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像山鹧跳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另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丛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於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於北宋山水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布局,有着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

宋 双喜图

崔白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 193.7 公分 横 103.4 公分

崔白(活动於十一世纪後半),濠梁人(今安徽凤阳东)。擅长道释、人物、山水、花木、鸟兽,尤精於花鸟。

本幅描绘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性机灵,喜群聚,有卫护领域的习性。画面上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那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似欲回应经此路过不行吗?三者动态与其呼应之关系,恰构成似有「?」型之韵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添增了活泼生动的神韵。这种自然生态中的景象,不是从笼槛中能观察到的,画家必需具备精湛的绘画描写能力,而且时常到郊野观察,在偶然中见此生动有趣的一幕,遂以精练的技法忆写稍纵即逝的景象,再参考平时曾画过的相关画稿,或继续观察描绘,始能慢慢完成工谨详实的作品。画成於嘉佑辛丑(1061)年。

宋 画罗汉

刘松年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 117 公分 横 55.8 公分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门,故人称之为暗门刘。淳熙间(1174-1189)为画院学生,至绍熙年间(1190-1194)成为画院待诏。师张敦礼,工画人物、山水,而神气精妙,过於其师。宁宗时(1195-1224)进「耕织图」称旨,赐金带,时称绝品。

本院藏画中,有三幅刘松年画罗汉,每幅都款署「开禧丁卯(1207)刘松年画」,此轴即为其中之一。幅中罗汉浓眉高鼻,貌若印度高僧,身着右袒式袈裟,倚树沈思。身侧随侍的和尚以衣袂承接树上长臂猿所摘之石榴,身前尚有二鹿仰观,画面生动。此罗汉脸上满布皱纹,双眉蹙起,神情专注,栩栩如生。全作用笔变化多端,衣纹流畅罗汉头後的圆光,及三树枝柯掩映,层次分明。全画敷色妍丽,,繁缛精美,皆臻绝纱。

宋 溪山清远

卷 纸本 水墨画 纵 46.5 公分 横 889.1 公分

夏圭(活动於1180 - 1230 前後 )字禹玉,浙江钱塘人。与李唐(约1049 - 1130 後)、刘松年(活动於1174 - 1194 )、马远活动於1190 - 1224)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善画山水、人物,长於运用秃笔,画楼阁亭台不用界尺,只信手为之,笔意精密,奇绝突兀,气韵颇高。

本幅为十张纸接成,除第一段为二十五公分外,後九段均大约九十六公分左右。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画家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叠叠的 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 ,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

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画家以乾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淋漓畅快的感觉。

宋 雪滩双鹭

马远

轴 绢本浅 设色画 纵 59 公分 横 37.6 公分

马远(活动於西元1190-1224年),字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光宗、宁宗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不论构图、笔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创立「水墨苍劲」一派风格。与夏 齐名,人称马夏。

雪崖枯枝,芦竹寒汀,滩旁四只白鹭,均做瑟缩之状,寒天的景致,令人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浓淡墨色画出的树石、远山和芦草,对比於留白的积雪处,和几不见墨痕的白鹭们,在黑白之间,充分表现出清冷的意趣,达到了画雪得其清的境界。另从岩壁上伸出的枝干,曲折延伸,势如蛟龙升腾游动,这种笔势往下拖垂,形成长而斜向伸出的画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马远」风貌。

宋 秉烛夜游

马麟

册 绢本 设色画 纵 24.8 公分 横 25.2 公分

<纨扇画册>第二幅

马麟(约西元13世纪),祖籍山西河中(今永济县),後迁居浙江钱塘。宫廷画家马远之子, 曾任职南宋宁、理宗(1194-1264)两朝画院,位至 候。作画题材广泛,工山水、花鸟,也擅长人物。其作品多进呈君王供赏玩或颁赐用,画上常见有南宋宁宗、杨皇后(1162-1232)及理宗的题诗。

此图取材自苏东坡海棠诗:「东风 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绘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庑,茫茫夜色中庭院烛光高照,映照园中海棠盛开。

一士人据太师椅当门而坐,品味幽静月夜良辰美景。马麟对自然观察敏锐,写生功夫颇深,抒情小景工致细腻,表现宫廷园苑亭廊建 和园林布局,作品有院体画工整细致的特点,极富有情致。

宋人 人物 册

绢本 设色画 纵 29 公分 横 27.8 公分

历代画幅集册第一幅

本幅画士人坐於榻上,驻目凝思,执笔似欲书写。身旁陈设琴、棋、书、画四事,以及饮食之物,童子在旁斟酒。榻後有座屏风,其上悬挂着士人之写真画轴。画中主角集文人之雅玩趣事於身边,表现出 适雅逸之生活。关於画中之人物,可能是追想王羲之,事实上是反映宋文人的生活。南宋流行之“烧香、点茶、褂画、插花”等情趣,在北宋末已酝酿发展中,本幅可见其端倪。一般「画中画」的屏风,多填饰以山水,本幅则以花鸟为饰,相当难得。不但反映出北宋末汀渚水鸟的风格,也反映出徽宗朝花鸟画特别兴盛的时代性。

本幅画曾经宋徽宗、高宗、清高宗等帝王收藏。清高宗对画中人物甚感兴趣,曾命姚文瀚也画张相似构图之作,画中人物则代之以穿着士服的乾隆皇帝,流露出皇帝也向往雅逸文人生活的心意。

宋 泼墨仙人

梁楷

册 纸本 水墨画 纵 48.7 公分 横 27.7 公分

名画琳琅册第二幅

梁楷是名满中日的大画家,祖先梁义曾任职山东东平县。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师法贾师古,而青出於蓝。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画院待诏,这是最高级的宫廷画师。皇帝曾特别赐给金带,这种画院最高的荣誉,梁楷却不接受。他喜好饮酒,酒後的行为不拘礼法,自称是「梁疯子」。传世的作品,草草为之者,人谓之「减笔」,本幅就是。

梁楷以大笔溽墨,自肩膀至衣服下 ,飞扬的笔势墨韵,有如爆炸性的轰雷霹雳,整幅画来,不出十数笔之间,就将一位ㄔ亍独行,一脸眯笑的仙人,笔简形具地充分表达出仙人飘逸的气质。画完成於倾刻之间,却是一生画技千锤百 的成果。梁楷的艺术创作,借酒助兴,酒酣意发,无拘无束,正是最真实的自我。

宋人 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 176.8 公分 横 76.2 公分

观世音又称观音,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佛教人物。这尊观音与常见的一头两手的显教观音像不同,他的头顶共有二十六个菩萨头和一个佛头(图一),有一千只手,每一只手的手掌中间又有一只眼睛(图二),所以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密教观音的一个重要典型。

万顷波涛,四天王背负着一座七宝莲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十分庄严地站在台上。左右各有两位菩萨随侍,下方的天龙八部(图四)双手合什,向观音菩萨示敬。观音菩萨(图一)头戴化佛宝冠,绀发垂肩,双唇上下都有胡髭,仍作男相。但五官秀美,已流露出女性化的特质。全图赋色妍丽,璎珞装饰和七宝莲台都描绘得十分仔细。人物衣纹线条柔劲流畅,这些特色都与传至日本的南宋佛画十分类似,是一幅难得的南宋佛教绘画精品。

金 赤壁图

武元直

卷 纸本 水墨画 纵 50.8 公分 

横 136.4 公分

本幅无名款,作者实为武元直。武元直字善夫,号广莫道人,约活动於十二世纪下半期。

苏轼的〈赤壁赋〉,宋神宗五年(1082)完成後传诵千古,画家据之以成画题。画中东坡头戴高装巾子,与二客一船夫,泛舟荡漾於江水之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则是「断岸千尺」;水则「江流有声」;画中强调风动松折,对山石之描绘,为典型之斧劈皴法,笔意健劲,恰似持利斧斫出山壁凹凸,对山石更是曲尽质感坚硬。扁舟虽小仅寸馀,但以小点连缀成形,点之跳动,如音符叮当有声;水流旋涡,回澜起伏,轮转旋律有韵,去而又还,笔调充满着音乐性。两岸之间,大江东去,气象万古雄伟,烟波浩渺。

 

元 鹊华秋色

赵孟

卷 纸本 设色画 纵 28.4 公分

横 90.2 公分

赵孟 曾任职济南,鹊、华二山就是济南所在的名山。本卷画成於一二九五年回到故乡浙江,为周密(公谨1232-1298)所画。周氏原籍山东,确是生长在赵孟 家乡的吴兴,也从未到过山东。赵氏既为周密述说济南风光之美,也作此图相赠。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线上,矗立着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此幅向为画史上认定为文人画风式青绿设色山水。两座主峰以花青杂以石青,呈深蓝色。这与州渚的浅淡、树叶的各种深浅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调的变化;斜坡、近水边处,染赭,屋顶、树干、树叶又以红、黄、赭。这些暖色系的颜色,与花青正形成色彩学上补色作用法。运用得非常恰当。

元 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

黄公望

卷 纸本 水墨画 纵 33 公分 横 639.9 公分

黄公望(1269-1354),江苏常熟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道人,晚号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继永嘉黄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黄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与吴镇(1280-1354)、倪瓒(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称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岁渐老的黄公望回归浙江省富阳县富春乡,同门师弟无用师同往,黄氏为无用师描绘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历三四年方完成,时黄氏八十二岁,是其传世最重要的作品。

幅中描绘的是黄氏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庙山、大岭及富春江等一带的山川景致。画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冈陵起伏,山势层层叠叠,林木交错。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浓淡乾湿并用,极富於变化。皴画山石皆用披麻皴法,运笔时快时慢,线条有长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错组合。

元 双松图

吴镇

轴 绢本 水墨画 纵 180 公分 横 111.4 公分

吴镇(1280-1354),浙江嘉兴魏塘镇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尝自署梅沙弥。吴镇工诗文,善草书。擅画水墨山水和墨竹。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大家」。

吴镇早年常临摹北宋名家的山水画,五十岁以後,画风逐渐成熟。幅左款题:「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节,为雷所尊师。吴镇。」知此画为吴镇四十九岁的作品,是他传世的画迹中,署有年款最早的一件画作。

画中双树擎天而立,树後有一条蜿蜒的溪流渐渐地向後推延,几户房舍座落在岸边,空间深邃。虽然这件画轴的画题是「双松图」,可是从画上两棵树的枝干看来,吴镇画的应该是桧树才对。画中桧树的枝 纠结,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长披麻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矾头,也是董巨山水画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笔力雄劲,墨气沈厚,有一种平淡天真的韵致。

明 庐山高

沈周

轴 纸本 设色画 纵 193.8 公分 横 98.1 公分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石田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山水少承家法,四十岁前师王蒙,中年後以黄公望为宗,晚乃醉心吴镇,期间又兼参南宋夏圭笔意,然皆能出入变化。用笔劲捷有力,布墨含蓄蕴藉,融揉参杂,而具自家风貌。其画以水墨山水为主,另其写意花卉鸟兽亦甚佳,其影响後人既深又远,无愧称明四大画家之首。

此幅画於成化丁亥(1467),为先生41岁作,画祝乃师陈宽(号醒庵)70岁寿庆,故精力专注,特为杰出。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 雄健。,几无空处,山石皆用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笔法稳健细谨,不恣意逞任,用墨浓淡相间,於满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觉实中有虚。而画悬泉百丈直泻冲下,涧水轻柔,云光山色极为精采。

明 古木寒泉

文徵明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 194.1 公分 横 59.3 公分

文徵明(1470-1559),江苏长洲人,初名壁,字徵明,後以字行,更字徵仲,号停云生、衡山。画师沈周,书画双绝,为明四大家之一。因其享年甚高,且画艺、德行皆为时人所重,受其影响者甚多并有所成就,如其子文彭、文嘉,侄儿文伯仁,学生陈淳、陆治、钱 等人,都是吴派之中坚人物。

一松一柏,相旁而生。柏树老干分披,杈 四出;其後松树两干并伸,参云直上。背景石壁与松柏紧贴,塞地漫天,几无馀地,忽於绝高处界出飞泉一道,数折而下,遂使通幅於紧迫繁复之中,遽尔空灵疏朗,确为神来之笔。

此帧作於嘉靖己酉(1549)冬日,为文氏八十高龄所绘,而经力充沛,神气十足,笔墨纵逸,深雄险峻,是文徵明粗笔画作中极精之品。

明 陶谷赠词

唐寅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 168.8 公分 横 102.1 公分

唐寅(1470-1532),吴县人。字子畏、伯虎。号六如,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擅诗文书画,尤以画艺见长;初师周臣,继而研学李唐、马远、夏圭,山水独具一格。

此作绘历史故事一则。北宋初年,陶谷(903-970)出使南唐,时南唐国力弱小,而陶谷态度傲慢,在南唐後主面前出言不逊。南唐臣僚忿而设下圈套,派宫妓秦 兰扮做驿吏之女以诱之。原本盛气凌人的陶谷,见到温婉美丽的秦 兰之後,不禁为之邪念萌动,曲意奉迎并赠词讨好,变得庸俗不堪,遂败慎独之戒。不日,後主设宴招待陶谷,陶氏再次摆出正人君子派头,後主举起酒杯令 兰出来劝酒唱歌,歌词即是陶谷所赠,顿时弄得陶谷面红耳赤,狼狈至极。

画中人物刻画,工谨微妙,陶谷拈须倚坐榻上,旁置笔墨纸砚,前面燃着红烛。秦 兰束发高髻绣襦罗巾,坐弹琵琶,情态生动逼真,正是赠词前後的情景。背景之树石、竹蕉、盆花,乃至坐榻、画屏也都精心刻画,不独布局得体,设色秀妍,而且理趣兼优,形神俱佳。右上有唐寅题诗:「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诗情画意,寓意殊深。

明 汉宫春晓

仇英

卷 绢本 设色画 纵30.6公分 横574.1公分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後移居苏州。生卒年不详,近人据着录及画迹研究,考订约生於弘治甲寅(一四九四年),卒於嘉靖壬子(一五五二年)秋冬之际。少时尝为漆工、画磁匠,後学画於周臣,特工临摹,颇能夺真,精丽 逸,无惭古人。山水、人物、楼台界画,靡不精细入神。为明四大家之一。

此卷盖描绘宫中嫔妃生活。画中园庭殿宇极其繁盛,台阁栏杆门墙皆用界笔画成,精细入神。而人物勾勒笔法秀劲,设色青绿重彩, 丽典雅,其画虽仿宋人,然有超越之处。

汉刘歆撰《西京杂记》载,西汉元帝後供佳丽甚多,不得常见,遂遣画工毛延寿图形,再按图召幸。诸宫人皆贿画工,独王嫱(昭君)不肯,遂不得见。幅中有画工为嫔妃写照者或即毛延寿其人情事。

明 花竹

徐渭

轴 纸本 水墨画 纵337.6公分 横103.5公分

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清,後改字为文长,号天池,晚年亦号青藤道人。个性好奇,曾将名字拆解为「田水月」作为落款。他曾担任闽督胡宗宪的幕僚,名重一时。但也受其连累,中年生活有巨大的波动,自杀数次未成,又因多疑杀妻而入狱,晚年则以写书卖画为生。他可能是中国艺术史上行迹最为狂怪的艺术家之一。

徐渭兼长诗文书画,也是重要的戏曲作家。但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其画风自成一家,山水、人物、花 、竹石皆佳,尤其以花卉闻名。

本幅以水墨图绘竹石与花卉,根据他自己的题款,应该有十六种花,请大家清点一下是否正确。画中以微细多样的墨色变化,大笔刷出石面,双钩白描画竹,画花的笔法则快速恣肆,时见晕染与水墨流动,但墨调层次变化很多,画面活泼热闹而有生意。对画家而言,笔情墨趣的表现显然比精细描绘景物更为重要。

明 夏木垂阴

董其昌

轴 本 水墨画 纵321.9公分 横102.3公分

董其昌(1555-1636),江苏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万历十六年(1588)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他是晚明江南文化界的领袖,理论与创作兼长,收藏丰富而精於鉴赏,历代书画作品若经过他品题,则身价马上高涨。善书,尤其擅於行草。因为饱览古画,所绘山水得以集宋元各家之所长,主要从董源、巨然的传统而来,但自成一家。笔墨秀润苍郁,爽朗潇 ,书法性甚强,而构图亦深受书法理论中「势」的概念所影响。着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等书,他所提出的南北宗传统之说,与其书画风格皆对当时及之後三百年艺坛影响甚巨。

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後追仿之作,并加入黄公望的笔意。但画中所见并非模仿所得,其构图、用笔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後之自我风貌。笔法脱胎自书法,讲究用笔使转的提顿抑扬,而墨色的浓淡燥湿,层次变化也很多。主山上黑白条块的对比强烈,意不在表现立体,而是追求画面虚实相生的趣味。

清 仿王维江山雪霁

王时敏

轴 纸本 设色画 纵133.7公分 横60公分

王时敏(1592-1680), 江苏省太仓人。字逊之, 号烟客、西庐老人, 晚号西田主人、归村老农。祖王锡爵万历时官至相国, 父王衡为翰林编修。锡爵喜与名士结交, 曾邀请董其昌( 1555-1636)、陈继儒 (1558-1639)至支硎山与王衡一起读书, 时敏也濡染文风, 研习书画, 从小奠下良好基础。万历四十二年(1614)时敏入京拜官, 以荫为尚宝丞, 累官太常寺少卿, 故人尊称之「王奉常」。 四十九岁出使闽南, 因过度劳碌辛苦, 至南京发疟病倒, 因而辞官隐居於太仓郊外之西田(原为明代皇家禄赐给时敏祖父王锡爵之地) , 此段时期优游於笔墨之中, 作词、书画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时敏家中本富名迹收藏, 酷爱搜罗鉴别古书画, 天启四年(1624)升尚宝卿, 长年寓居京城, 曾借观邻舍程季白所藏王维「江山雪霁图」, 大约崇祯五年(1632) 董其昌收藏王维「雪溪图」亦归其所有。「四王」每作画辄题仿某家笔法, 概想与其神合, 得其生趣。此图系依其所见及自家收藏名迹, 再自由运用宋、元各家的构图、笔墨、设色方法, 来重建唐人王维古雅清秀的气韵。

「仿王维江山雪霁图」作於戊申(1668)画家时年七十七岁。图上山岩有着倾斜的走向, 构成奇特宏伟的山形, 充满动势。全画多勾染少皴纹, 画树以细笔勾勒, 设色以石绿、赭石、白粉为主, 正是画雪景之古法表现。此幅画笔墨清润, 设色皴擦秀雅, 有追法唐代青绿没骨山水画的抒情特质。

清 桃花渔艇

册 纸本 设色画 纵28.5公分

横43公分

王 (1632-1717),江苏常熟人。字石谷,号耕烟散人、耕烟外史、乌目山中人、剑门樵客。 少即善画,继得王 ( 1598-1677 )、王时敏 (1592-1680 ) 指授, 并随之阅览各地珍藏,藉机临摹名迹,因能笔参古今,貌含南北。画技之精熟为清代第一。

此幅画溪岸夹桃,落英缤纷,一渔舟沿溪行来,山峦层叠,绿树苍翠,白云涌起,水际空灵。作者自题临元代赵孟 「桃花渔艇图」,全图以青绿设色,布墨施绿,古雅妍丽。用笔精工,构景得疏密动静之妙,画面明净雅逸,如绘陶潜《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之景。自然界色彩之妙,全出於笔下。

 清 牡丹

恽寿平

册 纸本 设色画 纵28.5公分 横43公分

恽寿平(1633-1690),江苏武进人。初名格,字寿平,号南田。後以字行。恽寿平小时候就跟随伯父恽向(1586-1656)学画,恽向以元朝画家黄公望为学习的对象,画风沉雄。见到王 的山水画後,即对王 说:「此道让兄独步,格耻为天下第二手。」於是专心致力於花卉画上的研究,以没骨花卉闻名,不钩花叶、枝 的轮廓线,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花朵叶形,创出独特风格。

此幅画紫、红、白牡丹三枝,或正或侧,俯仰掩映,曲尽其态。利用赋色的浓淡、明暗表现花瓣丰富的层次变化,而花叶之翻转向背、枝节细微部份都仔细交待,毫无松散之处。全图设色明丽鲜艳,於光辉灿烂中,别有一种清澄明朗、高雅脱俗之神韵。

清 云白山青

吴历

卷 绢本 设色 纵25.9公分 横117.2公分

 

吴历(1632-1718),江苏常熟人,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擅长绘画,与王 同受业於王 、王时敏,画法近王 ,後追摹宋元诸家,尤醉心於王蒙、吴镇,笔法细润,墨色浓重,为清初六家之一。惟因壮年後,信奉天主教虔诚,热心传教工作,疏於绘画,作品传世甚少。

此幅山水为其三十七岁(1668)之作,画层峦叠嶂,山谷间白云缭绕,山麓绿树丛生,苍翠欲滴,平湖开阔连天。村舍、寺庙、昏鸦点缀其间,展现飘渺幽深、雄伟壮丽之自然美景。画法继承唐宋以来青绿山水画传统,临摹古画功力极深,於青绿着色者尤有独到之处,气息颇近似宋元人作品,通卷皆用青绿红白重色,同时又以淡赭染水天,於鲜艳赋色中别具清雅之致。

清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

王原祁

轴 纸本 设色画 纵96.5公分 横49公分

王原祁 (1624-1715) 字茂京, 号麓台, 江苏太仓人, 清四王之首王时敏(1592-1680)孙。 天资秉赋及努力, 二十八岁乡试中举人, 翌年中进士, 八叔王 炎的引荐而步入仕途. 康熙三十九年(1700) 补右春坊右中允, 奉命 定内府书画. 後入直南书房, 担任御前染翰, 专为皇帝作画, 又赠以「画图留与人看」句, 原祁将此句刻成印章, 经常在其画上使用. 康熙四十四年(1705)奉旨纂辑 《佩文斋书画谱》, 而其画论着作《麓台题画稿》《雨窗漫笔》文中有关如何经营位置、笔墨、设色, 是清代画论的精髓所在。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画风近似元代王蒙(1308 - 1385) 深秀细密, 布局繁复紧凑. 全图以块石累积作大山, 笔墨交融而层层入深, 先以淡墨着轮廓, 再逐次渲染, 又以乾笔皴擦, 後以焦墨提醒. 画面仅有上方天空留白, 其馀皆为深林重嶂所布满, 表现出林木苍郁之景象. 本院王蒙「丹台春晓」曾属於王时敏所有,「丹台春晓」画中强烈明暗虚实对比在此图也可见到,「墨须用淡, 要求淡 之浓」此乃麓台题画语. 原祁画上经常充满着堆积、交叠平面块体, 其前後排列次序不同於宋元画中的垂直延伸方式。山石景物来回跳跃连接, 画面因空间互换而形成一股动势。此图成於画家五十三岁之时, 为其仿王蒙系列中极精之品。

清 百骏图

郎世宁

卷 绢本 设色画 纵94.5公分 横776.2公分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中国名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耶稣会教士,二十七岁来华传教,後以绘事供奉朝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兼擅人物、花卉、鸟兽;动物中,以马画最多,亦最传神。

本幅画姿态各异之骏马百匹,放牧游息於草原的场面。马匹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法中常应用的前重後轻、前实後虚、前大後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致。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肖,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此图绘於雍正六年(1728),堪称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唐 书谱

孙过庭

卷 纸本 纵 26.5 公分 横900.8 公分 

孙过庭(活动於七世纪後期),一说名虔礼,字过庭,河南陈留人,一说名过庭,字虔礼,浙江富阳人。根据本卷自题,为吴郡人,名过庭。出身寒微,迟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录事参军之职,以性高洁遭谗议而去官。之後,遂专注於书法研究。

本卷卷首题:「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卷尾题:「垂拱三年写记」。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一般认为本(上)卷为「序」,宋元明时分为两卷,入严嵩之手时,装为一卷。下卷为「谱」,作者生前未能完成。

孙过庭专习王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本卷纸墨精好,神彩焕发,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 。卷中融合质 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给。笔势纵横 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

唐 祭侄文稿

颜真卿

卷 纸本 纵 28.3公分 横 75.5 公分

颜真卿(709-785),後世尊称颜鲁公、颜平原。祖籍山东临沂。李西烈叛乱,鲁公奉命前往谕降,贞元元年(785)八月三日,以不屈殉节。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事後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後,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祭侄文稿〉之作,时年鲁公五十岁。评论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於翰墨,本卷最为论书者所乐举。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起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後一气呵成。

本卷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

唐 自叙帖

怀素

卷 纸本 纵 28.3公分 横 755 公分

怀素(约活动於八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本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生於湖南零陵县,後来移居长沙。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并热衷草书艺术。约大历七年(772)北赴长安及洛阳,寻求进一步发展。由於他个性 脱,草书绝妙,受到颜真卿等书家、诗人及名流贵卿的激赏,纷纷赠以诗文。大历十二年(777),他摘录部分赠诗和序,以狂草写成此卷。

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於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宋 寒食帖

苏轼

卷 纸本 纵 34.2公分 横 18 公分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点去)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 。空庖煮寒菜,破 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右黄州寒食诗帖二首。

苏轼(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曾被控以文字讪谤君上,被贬黄州。东坡一生,宦海浮沈,命运偃蹇,於文学艺术却有不朽之地。〈黄州寒食诗〉作於1082年,书当在此後。诗是东坡自己明显有悲奋感情的文词,字里行间也就随着文词不同的情绪波动,有所节奏变化。就行草书言,字形可大可小,较有自由变化,苏东坡自谓字体「短长肥脊各有态」,在这卷书法 字体的大小组合,揖让进退,乃至於如「年、中、苇、纸」诸字,最後一笔直下成一长竖,在布白与行气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间布白。苏书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之一。黄庭坚(1045-1105)於1100年阴历九月前为此卷作跋,黄庭坚作跋,字形体之大,超过东坡本文寒食诗,虽自谦无佛处称尊,然实百代争胜,双美并具。

宋 七言诗 (花气薰人帖)

黄庭坚

册 纸本 纵 30.7 公分 横 43.2 公分

宋四家墨宝册第九幅

释文: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江西分宁人。二十三岁中进士,历官山西太和知县,校书郎,着作佐郎,起居舍人,鄂州、涪州、戎州、宜州等知州。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苏轼门,世称「苏门四学士」,尤长於诗,与苏轼齐名。书法渊源多种,主要受颜真卿、苏轼和南朝刻石<瘗鹤铭>影响,绍圣元年(1094)贬黔中,见怀素草书<自叙帖>,受到很多启发,用笔趋於圆劲,多连绵草势。

这件书迹无款印,原是附在元佑二年(1087),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後,今已单独成一帖。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 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可知原诗是为王诜作的,表示难於作诗。用笔刚强挺健,墨色有浓润枯涩的变化,是一件难得的小品。

诗帖

宋徽宗

卷 绢本 纵 27.2 公分 横 265.9 公分

释文: 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宋代第八位皇帝,生活奢华,致使成为亡国之君,然性好书画,且禀赋极高,书画无不精工,并善体物情,花鸟画描绘,刻划入微,尤为擅长。主导北宋晚期画院,影响中国绘画至钜。宋徽宗书法,自号「瘦金书」。这种书风源自唐代薛稷(649-713)、薛曜(活动於684-704),再上则是同出自褚遂良(596-713)。

瘦金体书,特徵是笔画细瘦,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等痕迹强化并保留下来,那就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後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本幅朱丝栏界格,字大近5寸,为传世所见徽宗书法字迹最大者,行笔於瘦金体中属刚劲一格。

元 书七言律诗

张雨

轴 纸本 纵 108.4 公分 横 42.6 公分

释文:缘云觅路作清游。身似饥鹰晓脱 。一上怒临飞鸟背。载盘惊天巨鳌头。神来甲帐风飘瓦。月堕下方钟隐楼。为问登高能赋者。陆沉谁复滩神州。登南峰绝顶。

张雨(1283-1350)字伯雨,号句曲外史、贞居。浙江钱塘人。三十岁时入茅山(江苏句容县句曲山)为道士。六十岁弃去道服,埋葬冠剑,恢复儒者身份,往来江浙一带,与当地文学艺术家相与酬唱。他在文学修养与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元代道教、佛教与文人间,颇负声望。

张雨的书法曾得赵孟 指授,字画清逸舒放,明代批评家说他:「师北海(李邕),间学素师(怀素),虽非正脉,自有一种风气。」这幅字形体忽大忽小,倾侧动荡,用细笔写大字,运墨燥湿互济,锋势劲锐,别具纵逸峻厉之势,尤其第二行与第四行中,一些乾笔飞白的连绵草书,与怀素<自叙帖>十分接近,而楷、行、草书体的交互运用,显示他能放纵能收敛的高度技巧。

 

五、台北故宫博物院陶.玉器.珍玩

宋/汝窑/莲花式温碗

(A.D.960-1279)

汝窑,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器作十瓣莲花形。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後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

定窑曾为宫中用器,因采覆烧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有「宫中命汝州烧造青瓷」之举,汝窑之入选,支烧满釉应是原因之一。支烧另一用处为防止器底塌陷,汝窑所用支钉细小,所留钉痕状似芝麻,器底五支钉痕即是,也就是俗称的「芝麻钉」。釉面细碎纹路,更有「蟹爪痕」之美名。

莲花温碗,以其典雅造型,温柔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台北故宫

清宫收藏,承袭自宋、元、明三朝宫廷,再加上清朝的收集,文物极为丰盛。中华民

国成立,一直留住在紫禁城北部的内廷中。民国三年(1914)政府在紫禁城南部的外

廷设立古物陈列所,并将前清热河避暑山庄和渖阳故宫的文物拨交该所。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冯玉祥进驻北京,由於冯氏一向反对清

室,乃命溥仪迁出紫禁城,设置「清室善後委员会」,聘任李煜瀛(石曾)为委员长

。冯玉祥说:「此次到京,自愧未作一事, 有驱逐溥仪,才真可以告诉天下後世的人

,而无惭愧的。」溥仪留住紫禁城期间,流失文物难以数计,冯玉祥的「逼宫」行动

,使得文物不致继续流失,其功不可没。

次年(1925)双十节,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同时展开展览;其下分辖古物、图书两

馆,图书馆又分图书、文献两部。十七年(1928)六月,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国民

政府命易培基接管故宫。十月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故宫正式成为国民政府之

下的一个机构,院下分设古物、图书、文献三馆。

易培基任内,持续原有的查点文物及编目工作,加强文物展览;同时进行刊物和专书

的出版。到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出版品已多达数百种,这是故宫在中国大陆的

黄金时代。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以後,中国北方局势动 ,国民政府决定将故宫文物

南迁。南运上海的文物共分五批,总计运出13,491箱,同时也附带运出了分藏於古物

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文物6,066箱。二十三年(1934),政府任命马衡为国立北

平故宫博物院院长。二十四年(1935),故宫挑选精品,连同古物陈列所的文物,前

往英国伦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二十五年(1936)十二月,故宫又将存放

上海的文物运至南京朝天宫新建的库房存放。

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爆发,故宫将八十只铁箱文物精品用轮船运往武汉,转

长沙、贵阳、安顺,最後运往四川巴县,这是一路。

其次上海战事失利,南京故宫同仁抢运出文物16,000馀箱,包括古物研究所和颐和园

的,分别由水陆两路撤离。水路首先经由长江运到汉口,接着运往宜昌,抵达重庆南

北两岸的仓库,後又西运乐山。陆运撤离的文物用火车载运北上,再转陇海路西行,

运抵 西宝鸡,又用卡车运往南郑、褒城,最後抵达峨嵋。抗战期间,故宫疏运到後方

的文物因仍存放箱中,所以主要业务着重在维护,但其间仍展出五次,其中一次是前

往苏联。

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另一根源,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博物院筹备

处,延聘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长傅斯年兼主任,下设自然、人文、工艺三馆。次年李济

接任筹备处主任。二十六年(1937)十一月,中博筹备处的文物箱件也水运西迁,首

先运抵重庆。二十八年(1939)以後,又分别运往昆明、乐山,最後运抵四川南溪。

战乱中,中博筹备处仍进行对川康民族、旧式手工业、西北史地、彭山汉墓等考察和

发掘的工作,成绩卓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日本投降;故宫先後将巴县、峨嵋、乐山三地的文物集

中到重庆,然後再运抵南京。中博筹备处的文物也全部运回南京,政府将古物陈列所

撤销,该所南迁的文物拨交中博筹备处。

三十七年(1948)秋,国共战争形势逆转,故宫和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

中博筹备处决定挑选文物精品运往台湾。该年年底,第一批文物箱件由海军载运驶离

南京,抵达基隆。次年,第二批文物由商船,第三批箱件仍由海军载运。故宫运台文

物共2,972箱,只是北平南迁箱件(13,491箱)的百分之二十二,但颇多精品。中博筹

备处运台的有852箱,也多是精品。

运台图书文物,政府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联管处将文物迁往台中

县雾峰乡北沟新建的山边库房存放,又开凿防空山洞。联管处时期,进行对文物的抽

查、清点;接着从事整理编目,先後编印了多种书籍,并有小型陈列室对外开放参观

。其间也曾挑选精品前往美国,先後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先後在华盛顿

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也参加过纽约「世界博览会」。

由於北沟场地有限,交通不便,无法发挥博物馆应有的功能,因而决定迁建新馆;院

址选定在台北近郊的外双溪。五十四年(1965)新馆兴建完成,行政院颁布「国立故

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临时组织条例规程」,任命蒋复璁为院长。新馆馆舍定名为「中

山博物院」,以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

宋/定窑/婴儿枕

(A.D.960-1279)

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本件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宋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宋瓷中,北方青瓷系、景德镇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定窑,在今河北曲阳县,古名定州,故名定窑。白釉色泛黄呈牙色,装饰技法有浅划、深刻、模印等,题材亦丰,尤以划法技法灵巧熟练,线条流畅,作品生动活泼。

瓷枕造形采婴儿侧卧於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叠,状极悠 。左手执一状似彩球童玩,丝带贯穿,上下以蝴蝶结饰固定。婴儿脸部交待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衣饰以今日用语应是:身着长袍,外加背心,长裤,布鞋。背心前襟饰钱形纹,後背划牡丹,长袍下裳印圆形团花,衣袖长裤无纹饰,显示以不同布料缝制而成。榻周开光,印有龙纹,底平无釉,刻乾隆御制诗。

院藏同型婴儿枕两件,北京故宫亦有一件,三件造型一致,均以模印成型,除在细部纹饰技法、纹样、部位及尺寸略有差异外,在面貌、衣饰皱褶几乎一致,想当时应有一共同样本,提供模制。

明/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

(A.D.1403-1425)

青花在中国元代中期,也就是十四世纪左右,已达精美地步。但元末明初一度衰退,色彩变的灰暗。直到十五世纪的永乐、宣德,青花瓷艺又再度回复鲜 的色泽,广受好评。因此,永、宣的青花磁遂成後世仿制对象。

永乐青花依文献所说,采外来青料,俗称苏泥勃青。此种青料有「渗青」、「散浑」之特性,烧後青色浓艳,偶因渗青而有浓暗斑点,因散浑而有水墨画之风韵,加以运笔潇 ,气势凌然,为明代之青花奠下根基。又因政治、经济因素,此时瓷品成为赏赐及贸易商品,而其交易主要对象为中亚之阿拉伯人,为适应回教人民所求,此期制品,在纹饰与造形上,处处可见伊斯兰文化之身影。

器腹硕状如圆球,故名天球瓶,乃仿照叙利亚瓶式样烧制而成。口沿一周转枝花叶纹,全器主饰为一蟠龙,隙地饰以番莲花,龙纹姿态矫健有力。同形器在故宫博物院共藏四件,其中一件隙地为朵云纹,而土耳其TopkapiSaray Museum亦有类似藏品,不同之处在其龙纹留白而背景为青色的波涛纹

TopkapiSaray藏品上那种主纹留白的作法,俗称反青花。

明/成化/斗彩鸡缸

(A.D.1465-1487)

成化瓷品,胎薄釉润,娇巧玲珑,青花色淡平实,用笔柔和,与前期相较,前强劲,後柔丽,各具风韵。而以青花描绘轮廓,和谐套配各种釉上色彩,即所谓「斗彩」。以前均认为斗彩始於成化,1984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宣德斗彩莲塘碗一对,其後又於珠山遗址发掘同类瓷盘破片,宣德斗彩终获认定。

口微侈,壁矮,以鸡为主题纹饰,故名鸡 ,又其状似缸,又称鸡缸 。纹饰彩绘於外壁,有鸡纹二组,以奇石花卉间隔。一组公鸡在前,昂首护卫,母鸡在後低头觅食,三仔鸡围绕在旁,张口展翅,似为妈咪觅得食物而欢呼。另一组亦采二老三少组合,母鸡振翅低头,正奋力与猎物搏斗,前立一小鸡为母加油,并作充分准备,随时可加入战阵,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