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的意思:浅谈教师的读书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39:31

 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也主张:“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他们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和民族振兴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阅读的意义。

通过阅读来汲取书籍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体会书籍所反映的正直中和的做人准则,借鉴书籍所折射出的至高无上的传统美德,品味书籍所载体的浓重深厚的历史文化,汲取书籍所蕴藏的高天厚土般的人文情怀。

书籍是思想的宝库。当对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们应到书籍中寻找答案;书籍能够启智增慧。当面对困惑和苦恼的时候,我们应到书籍中寻找答案。要想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必须认真阅读书籍。

在人类的教育历程中,创造与积累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并载体于教育的经典著作中。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是教育者获取智慧的主要渠道。教师阅读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在汲取教育家们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的同时,能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思考,更加拥有智慧。

那么,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读书方法呢?

1、知性阅读。在阅读方法上要克服“感性阅读”的弊端,使用“知性阅读”法,即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聆听、梳理、批判、选择,在反复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内化到读者的知识结构中,从而使原有的知识得到丰富和优化。

2、共读。教师阅读应从自读的窠臼中走出,采用“共读”的方式。在“共读”中相互切磋,在“共读”中相互交流;在“共读”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与灵感,在“共读”中锻炼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制定阅读计划。自己规定每学期要系统地读一到两本教育专著。规定每天必须抽出半个或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读书,明确每天必须读多少字的阅读量。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李镇西每天计划阅读一万字的做法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4、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边阅读边思考,能够提高阅读的目的和效率。

5、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记下来,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把自己的困惑写下来。

6、学用结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来阅读,在阅读中寻求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答案。以阅读促工作,在工作中寻找阅读的结合点。

书香浓郁,教师们应以书籍为友,在精彩的阅读中创造精彩的人生,塑造美好的心灵;书香浓郁,教师们应以思考为乐,在深刻的感悟中,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进而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相关阅读: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

“序”有二义:一为客观的读书顺序——“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程氏朱子读书法》)“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语类》)二为主观能力之序——“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于彼。”(同前)“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己力欺得他过。今学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同前)此外还有由小学到大学,从事到理之序。

   “渐进”即为不贪快求速——“读书如园夫灌园,善灌者随其蔬果根株而灌之;……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程氏朱子读书法》)

2、熟读精思

“熟读”要求:“如吃果子一般,……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甘、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语类》)熟读还要求能背:“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只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程氏朱子读书法》)

所谓精思,既是反复寻绎文义——“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同前)他还要求“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程氏朱子读书法》)

3、虚心涵泳

首先要求读书要有客观的态度——“以他说观他说,以物观物,无以己观物。”“以书观书,以物观物,不可先立己见。”(《语类》)

其次要求不固执己见——“若执着一见,则此心便被遮蔽了。”(《同前》)

再次要求采取公正的态度——“读书正如听讼,心先有主张乙底意思,便只寻甲底不是;先有主张甲底意思,便只见乙底不是。不若故置甲、乙之说,徐徐观之,方能辨其曲直。”(同前)

最后要求读书应拿住主脉——“文字且虚心平看,自有意味;勿苦寻支蔓,旁穿孔穴,以汩乱义礼之正脉。”(《续近思录》)

4、切己体察

读书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读一句书,须体察这一句:我将来甚处用得。”(《语类》)“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不然,则随文逐义,赶趁期限,不见悦处,恐终无益。”(同前)

此外,还要从生活实际中时时体察书中的道理——“大凡读书,须是要自家日用躬行处着力方可。”“读书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同前)

5、着紧用力

读书须毫不懈怠、坚持到底——“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程氏朱子读书法》)“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只是鏖战一阵。”(《语类》)

读书应追究到底、有疑释疑——“看文字须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同前)“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方始是学。”(《宋元学案》第48卷)

6、居敬持志

读书时应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语类》)

   读书要立定志向、树立目标——“书不计,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真是无作力处。”(《性理精义》)

   朱熹还要求带着具体问题读书。(参考书目:朱永新著《新教育》、《中国教育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