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刑天:语文有效教学二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5:35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注重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决定着使用何种方法。

王荣生先生在文中指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由此可见,在我们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关注教学内容是最根本的问题。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的好多评比课、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很大程度上都注重了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教者如此,观者如此,评者更是如此。这样筛选出来的“好课”被制成标本大力推广,其他老师争相效仿,从而使语文教学变成了“悬浮列车”,看似浮在轨道之上,细察并没有落在实处。这种现象钱梦龙老先生谓之为“失魂落魄”。他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中做过评述:“尤其在一些‘展示课’上,……于是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正反辩论,一会儿课本剧演出,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近年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读图’几乎取代了‘读文’的训练,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在于,这种包装亮丽华而不实的课目前正在作为某种‘范式’而被纷纷仿效着。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回忆起1958年‘突出政治’的口号下掀起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那场‘革命’最终是以教学质量大幅度下滑的教训而被载入我国的教育史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元的,笔者以为主要有两方面:观课评课的传统和教师研究的方向。正如王荣生先生在文中所说的那样,“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在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也被鼓励从教学方法上着力,讲究教学过程,探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观课评教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处,往往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等等,在许多教师和评课专家的心目中,似乎都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参加评比也好,观摩交流也罢,评课者大多在教学方法上做重点点评。翻阅相关刊物,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对语文教学所做的研究和一些所谓的“研究” 基本都是关于教学方法的。于是乎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就在情理之中了,车虽不轻路却熟?不抓教学内容而一味地苦思冥想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是很劳累的。再加上观课评课的导向,追逐教学方法自然就成了语文教师创造一堂“好课” 的唯一选择。这也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舍本求末的原因所在。

王荣生先生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胜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从这里不难看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更能体现语文课的本质。王尚文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正是这个道理。
    2、讲究方法是语文教学的手段,服务于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中方法是重要的,方法的好坏关系着内容落实的程度与效率。王荣生先生也辨证地认为:“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在此基础上,他从观课评教的角度提出把握一堂好课的标准,对我们施教者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3、如何对一堂语文课做质的评价,以判断它好坏。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他提出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

最低标准
  ●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较低标准
  ●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较高标准
  ●教学内容的现实化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理想标准
  ●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以上四个标准中最低标准的底线是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但目前为止,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连这个底线都达不到。这里有两种情况。钱梦龙老先生归类非常准确,一种是不管你新理念旧理念,他仍然顺着“应试”的旧轨道,我行我素,抱残守缺,真正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这种情况大量见于日常的语文教学;另一种情况是刻意求“新”,锐意“改革”,在形式上挖空心思花样翻新,把语文课上得面目全非。

难怪乎钱老先生要振臂高呼:语文教学,魂兮归来!

  

 二、以生为本

学生立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有效的语文课堂不能单靠教师来建构,教师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教师还要时时把握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照自身的教学,有效的教与学才可能发生。

  这就要了解学生。

  这是常识,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基本曲解或忽视了“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常识,这一难题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首先明确“了解学生”的内涵。可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是了解什么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第二是怎么了解这些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具体内涵小结如下:

学习的准备与结果

需要了解的内容示例

了解的方法示例

语文知识(言语信息)

1、今天学习《风筝》,请 谈谈你对鲁迅的了解。

2、默写杜甫的《春望》。

3、说说议论文是怎样的文体。

观察了解学生能否陈述或写出相应的知识,程度如何。针对未能陈述或陈述有误的学生加以补救。

语文智慧技能

辨别

概念

规则

高级规则

4、指出某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请在这一段文字中找出“借景抒情”的句子。

6、找出这段话中有语病的地方并改正。

7、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供相关的问题或具体的情境,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而对他们的相关技能作出推测和评判。

语文动作技能

8、有表情地朗诵《春》。

9、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

通过观察学生说话、朗读或书写状况了解他们的动作技能发展情况。

语文认知策略

10、写作并修改一篇作文的开头

通过文字间接推断所用策略。

语文学习态度

11、学了《石壕吏》,你对杜甫抱有怎样的感情。

通过学生的陈述推断他们的内在态度。

 

再看几个关注“学生立场”的案例。

1、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语文学习》2006年5月),根据课文的体式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把确定“感情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师生互动,不断辨别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内容和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一些感情强烈的语句的品位学习了排比、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屠红梅老师的《我心归去》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4月),先在课前指导学生评点文本并写下自己的疑问,通过阅读学生的评点发现学生的疑问集中在三方面:(1)文中多处有对比,似乎把故乡写得远不如他乡,为何这样写?(2)怎么理解“血沃之地将真正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3)怎么理解“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于是教师整堂课的教学就是以学生的这些“困惑”为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3、董水龙老师的《背影》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6月),就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这节课的重点集中在能体现父爱变化的关键语句和有关背景上。关键语句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反复朗读最后一段并点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背影”潜在的父子关系的变化,教师接下来又把从《“背影”背后的故事》、《“背影”解读》、《“背影”何以成为经典?》等几篇文章中摘录的有关朱自清父子关系的矛盾的文字资料发给学生。并提了一个问题“在你了解真相后,对〈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怎么理解呢?你还认为他的父亲可爱吗?”学生的回答表明理解非常深入了。“因为父亲娶妾,导致家庭失和,父亲的整个形象,是并不可爱的,只有这一次唯一的背影才勾起了他的记忆,让他感动。

依照课堂师生互动的顺序,它们分别是:确认学习内容——辨识学习内容——解决学习内容。学生对朱自清在文中倾注的复杂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体认。

    这几节课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对“学生立场”的理性确认,他们面对真实的学生,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这个问题做了真切而细致的探讨。

第三,当代语文课堂“了解学生”的现状。

上海师大教育学院博士生陈隆升作过一次专门的问卷调查,其中就问了这个问题,调查了100位语文教师,结果选了“很了解”和“了解”的教师达87%。这基本反映出教师们对“了解学生”是充满着自信的,或者说感觉是非常好的。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你随便翻开任何一位教师的教案来看,基本上没有“了解学生”或“学生情况分析”这项内容,这说明在教学设计这个环节就忽视了。你还可以看看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你会发现在课堂上教师们满足的是如何完成教材的内容,或是单篇课文的教学或写作训练,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

    这种现象暴露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教师实际上并不了解学生!他们的了解指的是“认识和熟悉”学生而已,充其量只是了解学生的先天品质和学生的背景,而实际应该了解的“学生”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起点及

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造成这种现象不能完全责怪语文教师,因为他们是跟老教师和各级各类名教师学的,是在各级各类“公开课”的熏陶下成长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各类“公开课”逐步在中华大地推行开来,成为教师学习的典范课例,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教师成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立足“了解学生”这个层面来观照,我认为公开课的负面效应已经大大抵消了它的积极作用,大凡公开课都是按教师的预设经过精雕细刻的,追求一种热闹的现场效果,追求一种行云流水的过程,追求一种没有一句多余话的完美形式。

今天看来这种公开课的基本立场是完全错误的,这是站在听课者的立场完全无视学生发展的行为,把学生当做了表演的道具。 如果说老一辈特级教师的课虽具有表演性但他们基本还能立足自己的学生,在一节课中总能或多或少关注学生的具体和知识的掌握状况,那么公开课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虚化”了,一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虚化,没有起点,也不知道终点在何处,教师想教的东西和课堂上实际在教的东西并不是一回事,教学过程基本忽视了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完全以“获得笑声和掌声”为目的;二是学生的虚化,大多数的公开课是借学生上课,任教者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将要接受学习任务的学生的知识起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是两眼一摸黑,对低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状况的了解更是无从谈起。如此虚化的公开课在当前愈演愈烈,而且一直得到评课专家的好评和听课教师的追捧。每年都有一大的名师在这种“虚化的公开课”中成长,这些成千上万的教师争相仿效这种虚化的上课方式。“虚化的公开课”造成的极其恶劣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日常语文课堂的“虚化”,使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了解学生”的追求落空了。

    当然,使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学生立场”的追求落空的责任不能完全由公开课来负,其中涉及语文教学法教材抽象化、教师教学用书的不适用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空泛性,也还与建国以来试图包办一切的“教学大纲”有关。

 

以生为本,教学内容重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少而精,本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但我们的语文课,一堂40分钟左右的课通常是十几、二三十个内容,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其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比如关于“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在教,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没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讲”,但每次都是在同时要“教”二三十个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眼,或者50秒,或者1分钟,其结果等于从来没有教!对阅读教学来说,40分钟左右教数十个内容,势必对课文的肢解,如果一堂语文课有十几、二三十个内容在教学,那么大致就可以断定这个老师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不用说学生在学什么了。

注重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站在学生立场,一切以学生为本,从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才是有效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1月、2月、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