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gl8二排座椅旋转:课堂教学设计不要忘“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11:31
   课堂教学设计不要忘“本”    无本之木必将枯萎,因为它丢失了本的营养;无本之源必定干涸,因为它丧失了本的联系;无“本”的课堂教学设计必然失败,因为它遗失了“本”的特点、“本”的精彩。
    此之“本”,即课本之本,课本中每一篇课文之本。
    如果说这样的定义还是肤浅的,那么我们深入挖掘,这里的“本”还有两层更深的含义:一是指各篇课文所呈现出来的文体特征、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二是指各篇课文所独有的闪光点、独具的魅力、独特的精彩。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点就在这里。
    之所以生发这样的感想,是源于刚刚听到的一节公开课,课文是黄蓓佳的小说《心声》(语文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
    下面是授课人的教学设计简案:
    一、自我介绍、作者介绍。
    二、读准字音。
    三、走进课文:自读课文,概括情节,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示例。
    四、再读课文,走进人物。怎么理解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学生概括形象,教师评价。
    五、朗读课文。朗读表现人物形象的段落,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并分析。
    六、学生活动。
    1.如果你是李京京,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会对谁说?(程老师、爷爷、爸爸妈妈、赵小桢。)说些什么?
    2.说说程老师在李京京精彩朗读时的心理活动。
    七、为《心声》改编的电影写一两句宣传语。
    应该说,这个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主观上想表现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情感体验,设计理念较新。但这节课的当场效果却不佳,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够准确,角色体验不深入,课文的学习也就不到位,连授课人自己也不甚满意。
    究其原因,还是未紧紧抓住本文之“本”所致。
    我们不妨细致分析一下:
    首先,本文教学设计没有扣住小说的文体特点来思考。
    小说的三要素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看上去前面的设计抓住了其中两个重要因素,其实不然。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建立在具体情节和描写的基础上的,那么把握人物形象也必须从了解具体情节和分析具体描写入手,这是小说最典型的特征,也是阅读小说基本的规律。授课人以概括情节这一能力训练来代替对情节(尤其是细节)的了解,显然是概念不清,因为那只是一种整体感知,并非具体揣摩;人物描写分析竟然没有进入教学环节,更是犯了大忌,因为没有描写,哪来人物形象?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错误,使得教学程序明显混乱,其他环节也显得松散不实在,漂移无根基,整堂课也只能让学生飘飘然了。
    其次,本文教学设计没有扣住它的精彩之处来思考。
    初次阅读本文的读者,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情感体验——感动。这就是本文的精妙之处,毫无疑问,它当然可以成为教学设计的另外一个“本”。很可惜,授课人弃之不顾,却将注意力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以示自己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孰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切离开课文之本的所谓设计,都会成为华而不实的包装,中看不中用;也容易成为哗众取宠的作秀表演,热热闹闹却不实实在在!
    其实,围绕“感动”这个原点进行设计,我们就会很轻松地设定出下列教学环节:读感动——探感动——说感动。
    “读感动”就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师生略作评价;“探感动”就是分析本文之所以令人感动的原因,让学生从主题、情节、描写、语词等方面进行探究,教师点拨即可;“说感动”就是让学生站在李京京的角度对程老师、爷爷、爸爸妈妈、赵小桢说出自己的心声,而且要求其他学生以感动为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如此设计,既触及到了课文的核心价值,目标正确,也使课堂意图明晰,程序井然,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课堂实效,使学生学有所得。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文本为“本”与以学生为本并不矛盾——吃透文本,准确把握文之“本”,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课堂脱离原本、充斥概念的教学设计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相当普遍!
    联想到最近连续听的几节古诗赏析课,我这个自认为随和豁达的教书匠也顿生“杞人忧天”的情怀。
    古诗这种流传千年的特殊文体,它的“本”是显而易见的:其一为诗句的韵律美和意蕴美,那是可以通过学生诵读和教师适当点拨即可达到的,“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其二为诗歌的思想感情,那是可以通过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的感悟来掌握的,特别是名句,古诗之所以流传往往是因为其中有佳句流传,应该说,全诗的情感与精彩大都体现在名句上。
    但教学实际却不简单,很清楚的教学思路现在也给搞复杂了:
    一首《次北固山下》,师生整整用了一节课,光是用散文化文字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就花了近三十分钟,纸上写,小组讨论,全班反馈,连续四位学生都不能令教师满意,尴尬中教师自己描述,其答案在我看来也并不比学生好多少。其实诗歌的美妙意境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谓的环节只能增加对教学目标的干扰,使学生在了无生趣的训练中倍增反感。
    一首《观沧海》,在把作者、背景、乐府、节拍等一一介绍,把动静、虚实、描写、抒情、衬托等一一探究,面面俱到之后,却由教师自己将思想感情“志——建功立业”说出并写在黑板上了事。神奇的想象、博大的胸襟,这些精彩之笔竟未让学生深刻感受,重点情感淹没于条分缕析中,这样的赏析怎么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诗歌的思想感情呢?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每一篇课文都是有“本”可循的。比如《春》之本是细致观察,《苏州园林》之本是突出特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本是论证层次,《孔乙己》之本是精彩描写,《童趣》之本是联想、想象,《唐雎不辱使命》之本是对话,等等,不一而足。教师们要想在教学设计前捕捉到“本”,钻研教材是必要的前提。
    由此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做好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走进文本,研究文体特征、分析教学要点、思量精妙之处,课文之“本”是完全可以抓住的。
    不过,文章也许还不能结束,深入思考,恐怕这种分析只是一种理想,因为不少教师忘“本”的根本原因可能还不仅是钻研教材缺失这一层面,继续追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比如,琐碎而繁重的日常工作,让教师整日沉溺于忙碌之中;过于重复机械的劳动,使他们无暇也无精力静下心来走进课文,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深入解读。
    比如,有形无形的教学质量的巨大压力,让教师们日渐“臣服”于功利主义膝下,抓字词、抓默写,对提升成绩有实效,紧抓不放;练阅读方法,练阅读技巧,对增加分数很实用,勤练不辍。这种短视行为渐渐地使教师们对关乎自己教学素养和专业成长的重要工作显得漫不经心,淡而忘之。
    比如,备课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让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多地失去自我。集体备课,大家有了共同的教案,鼠标轻点,瞬间就有了现成教案。对教材的独特挖掘,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似乎已是陈年旧事,离我们已经遥远,信息时代使我们教师变得有点怠惰。
    比如……
    这样看来,让我们的一些教师心甘情愿地回归文“本”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长此以往,教师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会否退化?
    当然,我们不必悲观,问题也并非不好解决,只要课堂教学评价把关注点放在教师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和深刻挖掘上,一些教师回归文之“本”也就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必须安下心来,以本为本,依“本”设计课堂教学,如此方能以学生为本,并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效果,这才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也是问题解决的根本。
    (江苏南京市宁海分校;2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