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野人动画片:塑聂耳之魂 建音乐之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5:41:45

塑聂耳之魂 建音乐之城

——玉溪市打造“聂耳音乐文化品牌”纪实(上)

2003年以来,玉溪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事业发展全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全市文化建设全面发展,尤其在打造聂耳文化品牌、建设广场群众文化、公益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设施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为推进玉溪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建设国际音乐艺术交流窗口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打造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先进文化内涵的聂耳音乐品牌。”玉溪市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开发聂耳精品文化资源,实施聂耳文化品牌战略,弘扬聂耳先进文化内涵。通过宣传聂耳,对外介绍玉溪,让玉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逐步使玉溪成为国际国内音乐艺术交流的窗口,不断扩大聂耳故乡在世界文化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弘扬和传承聂耳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艺术创新精神。

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玉溪“聂耳音乐文化品牌”的打造给予了高度重视。2005年8月,徐荣凯同志到玉溪调研时指出:“要把聂耳文化建设纳入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范畴,加强研究,充分挖掘,把聂耳打造成玉溪乃至云南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丹增同志也多次强调,聂耳是中国的聂耳,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中国音乐的旗手,已经成为云南文化的一个名牌。

2003年以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超前谋划,将弘扬聂耳精神、建设生态城市、打造聂耳文化品牌、展示玉溪形象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先后建设了一系列以聂耳为主题的的文化设施,承载聂耳精神,使打造聂耳文化品牌有了良好的开端。通过改善文化基础设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不断推进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玉溪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超过10亿元,是投入最多、增长最快的时期。而玉溪人民对聂耳的了解和热爱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成立“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

为弘扬、宣传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艺术创新精神,扩大聂耳文化品牌的影响,2004年5月25日,由中共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等人发起的“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在文化部、中国文联、省委省政府,以及红塔集团、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在聂耳故乡——玉溪正式成立。聂耳音乐基金会的成立,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豪迈追求,以及玉溪市委、政府和玉溪人民高扬聂耳旗帜、创造美好家园的豪情;同时为更好地研究聂耳,学习、弘扬聂耳的音乐艺术,为云南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后,玉溪市委、政设决定从2005年起,把每年的7月17日至19日确立为“聂耳纪念日”,举行各种纪念、研讨活动;2005年首个聂耳纪念日期间,修缮一新的聂耳故居举行了落成典礼。

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之下,玉溪市委、政府改造和更名、命名了“聂耳音乐厅”、“聂耳剧院”、“聂耳艺术学院”、“聂耳小学”、“聂耳路”等,组建了“聂耳民族乐团”、“聂耳竹乐团”;新建聂耳文化广场、聂耳音乐广场,市委、市政府打造聂耳文化品牌的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聂耳文化广场成为玉溪新景观

2006年4月30日,聂耳文化广场主体工程竣工。聂耳文化广场的规划,以“做美湖体、做精单体、做实文化、控制周边”为原则,充分展示玉溪生态水景,体现聂耳精神和特色鲜明的聂耳文化及商业文化,提升周边土地价值,拉动玉溪各项产业的发展。其中聂耳文化广场总占地656亩,周边控制区域为1061.5亩,采用“一湖、两环、一桥、四区”的空间格局,水域总占地约176亩的玉湖以不规则的长带状贯穿整个区域,是聂耳文化广场生态及人文景观的主要载体,各个功能分区结合玉湖水体和周边地块进行布局。同时,建成环绕玉湖公园的交通环线和供市民休闲、散步的沿湖岸线游路。横跨玉湖之上的聂耳桥,全长180米,宽30米,跨水域25米,桥身采用我国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的桥型设计,简洁明丽,内涵深厚,展示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建筑文化区、商业及聂耳音乐广场区、生态运动区、生态休闲区组成了“四区”。

聂耳文化广场建设首先体现的就是文化,突出水为“灵”、文化为“魂”的理念,通过建筑、雕塑、小品等充分展现聂耳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从而体现聂耳精神和特色鲜明的聂耳文化及商业文化,成为建设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和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湖底防渗的处理开始,生态的理念始终贯穿在建设中,更多地强调自然协调。如植物景观设计,采用玉溪的乡土树种,通过科学的搭配,表现出富于季相、色彩变化的自然植物生态群落景观。聂耳文化广场建设强调“做精单体”,力求精益求精,把每一个项目都做成精品。比如通过音乐喷泉、乐器造型以及播放聂耳的音乐作品等方式,把音乐与生态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彼此交融、相得益彰。

2006年7月17日,第二个“聂耳纪念日”之际,“聂耳故乡·全国歌手唱云南”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生态玉溪”大型文艺晚会在聂耳文化广场拉开帷幕。2007年7月17日,第三个“聂耳纪念日”之际,《生态玉溪、和谐玉溪——永恒的旋律》大型文艺晚会在聂耳音乐广场隆重举行。

2008年11月19日,以聂耳命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聂耳纪念馆主体建筑群正式落成。聂耳纪念馆主体建筑群由聂耳纪念馆、聂耳图书馆、聂耳演艺厅、玉溪市老年大学综合楼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8.67亩,总投资3.3亿元,建筑面积46668平方米,是玉溪目前最大的文化设施。四大建筑是聂耳文化广场的重要组成项目,也是玉溪弘扬聂耳精神,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项目。聂耳纪念馆主体建筑群既定位于“生态、文化、会展、旅游” 品牌,更定位于“大文化、大音乐、大聂耳”的品牌,充实了聂耳文化广场、聂耳音乐广场的文化含量,与广场景点、群众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市民休闲旅游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文化区域。通过软硬件设施建设,聂耳文化广场、聂耳音乐广场、聂耳纪念馆主体建筑群成为玉溪弘扬聂耳精神、建设生态城市、构建玉溪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成为建设公益文化工程的典范,同时,也是国内一流的聂耳文化标志性设施,提升了玉溪的城市文化品位,和玉溪人民的文明形象。

2005年9月中旬,李岚清同志赴玉溪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玉溪市对聂耳文化的研究、对聂耳精神的弘扬。在玉溪聂耳音乐厅看完聂耳音乐作品汇报演出后,李岚清充满深情地说:“这么一个地级市有这样一个高雅、豪华的聂耳音乐厅真了不起,没想到能演出这样高水平的节目。聂耳音乐汇报演出,充分展示了玉溪的文化。” “玉溪的文化在全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首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将于2009年6月12日至18日举行,活动被列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重大文艺系列庆祝活动,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玉溪系列文化活动和闭幕式将在聂耳文化广场、聂耳音乐广场、聂耳演艺厅举行。一个承载了玉溪人音乐梦想的 “音乐节”品牌,终于水到渠成,隆重登场;玉溪对聂耳精神的继承、弘扬及研究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创作文艺精品 繁荣群众文化

——玉溪市打造“聂耳音乐文化品牌”纪实(下)

聂耳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要有硬件设施,,更需要软件——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的文化艺术创作,才能充分利用好文化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党和政府的重大举措,让聂耳精神在玉溪深入人心。玉溪市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创作了一大批与聂耳有关的优秀艺术作品、论著、论文,组建“玉溪聂耳音乐研究课题组”,使聂耳文化品牌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传承聂耳精神,聂耳品牌已成为玉溪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玉溪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储备了优质的文化软件。

打造广场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近5年来,玉溪市全面推进市县(区)中心城区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县(区)文化局组织广场演出,重点把聂耳文化广场打造成为文化玉溪、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玉溪市每年有组织的广场演出达300场,放映广场电影1100多场,组织大型庆典纪念活动60多场次,观众达上百万人次。

以玉溪聂耳文化广场为中心和龙头,组织开展天天放映露天电影和周周有演出的“欢乐周末”、“花灯歌舞天天跳”、“欢乐大家唱”等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既繁荣了文艺演出,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随着聂耳文化广场为龙头的广场文化在全市广泛铺开,各县区结合县域特色,发挥优势,纷纷开展丰富多彩、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广场文化活动:新平花腰傣文化、江川渔文化、华宁泉乡文化、桔乡文化、易门水乡文化、菌乡文化、峨山彝族文化等各具特色,广场不仅成了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场所,更是县乡和谐文化的新载体,同时还诞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团体,长期活跃在基层。据不完全统计,玉溪目前有业余文艺队3000多支,这些业余文艺队成为全市建设和谐文化的生力军。由此而引发该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8县1区广大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文化所带来的快乐,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全市干部群众共享文明成果,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

2005年,玉溪花灯被列入文化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玉溪滇剧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扎根故乡的艺术家们,深情感受着家乡人的情与爱,采撷着玉溪本土文化的精髓,创作出了一大批极富时代精神,观照本土文化,直诉民情民声的好作品,并且用一个个国家级、省级大奖,续写着玉溪文化的辉煌。大型舞剧《聂耳》获“第四届全国歌剧、舞剧、音乐剧优秀剧目展演”三等奖;花灯小戏《一对羊》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优秀剧目奖、大型滇剧《西施梦》历经10年磨砺,成功入选第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集体奖”。小合唱《巴哈呀咪》荣获第13届全国群星奖;聂耳竹乐团竹乐合奏《草皮街》和女声小合唱《诺赛鸟》分别获全国第十14届群星奖创作奖和表演奖。反映古滇国洞经古乐大型花灯剧《古湄歌》、大型现代舞剧《聂耳》和小合唱《巴哈呀咪》入选第4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彰和奖励。《古湄歌》还荣获第10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领衔主演获“优秀表演奖”。玉溪聂耳竹乐团作为云南唯一的一个文艺团体,应邀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并在奥运会期间参加10余场大型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示聂耳故乡最浓郁的原生态音乐,展示玉溪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里蕴含的人文风情。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由聂耳音乐基金会与北京新坐标文化发展公司共同投资拍摄音乐普及动画片《露露与猪猪》,已出版发行销售,荣获第4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系列片、长片“美猴奖”,还荣获国家广电总局2007年度最佳原创动画片三等奖。

聂耳研究成果丰硕。六年来,玉溪编辑出版了《国魂聂耳》、《人民音乐家聂耳》、《聂耳之路——聂耳生平及音乐创作历程》、《人民日报上的聂耳》、《云南日报上的聂耳》、《玉溪日报上的聂耳》、《亲人心中的聂耳》、《聂耳——玉溪人民的骄傲》、《聂耳音乐作品集》等。这些图书的出版发行,永恒地记忆和弘扬云南玉溪的历史文化名人——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

公益文化事业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而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少不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玉溪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推进市县区乡文化馆站等文化设施建设,较好地开展了阵地文化活动。

实现县县都是文化先进县。8县1区中,红塔区、通海县、江川县、元江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新平县、峨山县、易门县、澄江县、华宁县被评为云南省文化先进县。全市75个乡镇666个行政村,市县级均建立了文化馆、图书馆,图书馆达标率70%,文化馆达标率40%,居全省16个地州市第一名;75个乡镇建立了乡级文化站,其中达标39个,达标率52%;330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文化室(或农家书屋),建室率近50%。与此同时,玉溪市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积极向国家和省申报争取我市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资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目前,玉溪市已经完成2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红塔区、澄江县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试点县,为我市全面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提供了工作经验。

玉溪还在各县区开展文企联姻工作,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全市农村电影放映6031场,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的工作任务,逐步向每个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迈进。涌现出红塔区大营街、通海者湾等一些和谐文化乡村,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玉溪市除了在聂耳文化广场举办“欢乐周末——新春广场演出系列活动”,春节期间,还组织市、县、区12支专业团队、业余团队近400多名演员,每日演出两场,共演出16场次,演出节目120多个,观众两万多人,为聂耳文化广场增添节日氛围。市级专业文艺团体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三下乡”活动,为基层送去了群众喜爱的花灯、图书及电影。各县区也纷纷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市县区专业文艺团队积极深入农村开展演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全年市花灯剧团演出141场次,观众28万人次,市滇剧团演出119场次,观众20万人次,让群众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省委提出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的号召后,玉溪市把聂耳文化作为构建玉溪特色文化的核心和主体,通过软硬设施建设,不断传承聂耳精神,聂耳品牌已成为玉溪市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玉溪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玉溪逐步成为国际国内音乐艺术交流的窗口,扩大了聂耳故乡在世界文化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玉溪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