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小蜗牛:热量、钙与补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32:21

热量

热量(heat)指的是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而该转化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公制为焦耳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热量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做功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一样。若两区域之间尚未达至热平衡,那么热便在它们中间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另一方传递。任何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内能,这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无序运动有关。当两不同温度的物质处于热接触时,它们便交换内能,直至双方温度一致,也就是达致热平衡。这里,所传递的能量数便等同于所交换的热量数。许多人把热量跟内能弄混,其实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系统的做功。热量描述内能的变化量,而内能是状态量,是系统的态函数,对应系统的一个状态点。充分了解热量与内能的区别是明白热力学第一定律[2]的关键。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之间传递的热量与过程(绝热,等温,等压)相联系,即吸热或放热必在某一过程中进行.物体处于某一状态时不能说它含有多少热量(热量是过程量,相当于delta).

  质量为m的某一物质(同一种物质)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在任一过程中包括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其总能量的值保持不变。也即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在自发的情况下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传递的方向和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这是克劳休斯表述,也叫熵增加原理,它表明世界将变得越来越没有秩序,越来越混乱。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cm·△T.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

  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目前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

  注意:1千卡=1卡路里=1大卡=4184焦耳=4.184千焦

  某一区域在某一时段内吸收的热量与释放、储存的热量所维持的均衡关系。

人体热量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发现历史

  能量代谢的研究发现可以从16世纪追溯至今,人类一直在为自身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研究探索。直到19世纪末前后。各国科学家陆续发现代谢率与人体表面积成正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证实能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人体,编制出食物热值表以及能量转换系数。人类的自身研究才开始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生化反应

  通常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平均可产生代谢能力分别为4kcal、9kcal、4kcal。同时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5-7天内的热能摄入量等于消耗量。

  一般作用

  维持人体体温的正常和向外界散发热能。

  正常需要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中国居民膳食能量参考摄入量指出,成年男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400-2700kcal;女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100-2300kcal.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乳母、老年人各自的生理特点不同,能量需要也不尽相同。

  缺乏症

  人体每日摄入的能量不足,机体会运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在一定时期内机体会出现基础代谢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和体重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机体产生对于能量摄入的适应状态,此时,能量代谢由负平衡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结果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

  过量表现

  能量摄入过剩,则会在体内贮存起来。人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是脂肪,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等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食物来源

  人体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类营养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粮谷类和薯类食物碳水化合物较多,是膳食能力最经济的来源;油料作物富含脂肪;动物性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但大豆和硬果类例外,它们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一般含量较少。 需要人群

  体力消耗量大和需要减肥的人群,应按照参考摄入量适当增加或减少摄入热能。

  补充周期

  所有人群每日都应补充摄入和自身基础代谢、生理状况、体力劳动等情况相均衡的膳食能量。

  备注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儿童青少年,孕妇和泌乳的乳母,康复期的病人等, 其一天的能量摄入中还有一部份用于组织增长和特殊的生理变化中。

食物的热量

  1、什么是热量: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提供的。食物中能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经过氧化产生热量供身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运动。热能供给过多时,多余的热量就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时间久了,身体就胖起来了。

  2、热量的单位:营养学中用“千卡”做热量的单位。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

  热量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代谢率,约占了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体活动,约占总热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热效应,占的比例最少约10%,这三者的比例大致已经固定。

  热量的单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

  饮食中可以提供热量的营养素是醣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酒精、有机酸等。它们所含的热量,以每公克为单位,分别是:醣类(碳水化合物) 4大卡、脂肪 9大卡、蛋白质 4大卡、酒精 7大卡、有机酸 2.4大卡。

  计算食物或饮食所含的热量,首先要知道其中热量营养素的重量,然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

  热量(大卡)=醣类克数×4+蛋白质克数×4+脂肪克数×9+酒精克数×7+有热量的需要=热量的消耗

  成人消耗的热量利用在三方面:基础代谢量、活动量、食物热效应;成长阶段与怀孕阶段还需要额外的热量以供建构组织。

钙/补钙

 

  【中文名称】钙

【英文名称】calcium

  【结构或分子式】(Ca2+)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40.078

  【密度】1.55

  【熔点】1115 K

  (842 °C, 1548 °F)

  【沸点】 1757 K

  (1484 °C, 2703 °F)

  【氧化态】:

  Main Ca+2

  Other

  【性状】

  银白色金属,质软。

  莫氏硬度:1.75

  【溶解情况】

  溶于酸,常温下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Ca+H2O====Ca(OH)2+H2↑

  【用途】

  用作合金的脱氧剂、油类的脱水剂、冶金的还原剂、铁和铁合金的脱硫与脱碳剂以及电子管中的吸气剂等。

  【制备或来源】

  金属钙可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钙而制得。也可用金属铝在真空和高温下还原石灰,再经精馏而得。

  【其他】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25.9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ppm是浓度单位,1ppm表示1单位溶剂中含有百万分之一单位的溶质)

  7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390

  地壳中含量:(ppm)

  41000

  电离能 (kJ /mol)

  M - M+ 589.7

  M+ - M2+ 1145

  M2+ - M3+ 4910

  M3+ - M4+ 6474

  M4+ - M5+ 8144

  M5+ - M6+ 10496

  M6+ - M7+ 12320

  M7+ - M8+ 14207

  M8+ - M9+ 18191

  M9+ - M10+ 20385

  晶胞参数:

  a = 558.84 pm

  b = 558.84 pm

  c = 558.84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原子序数:20,原子量40.078,化合价+2。

  氧化物离解能(Do):5.0(eV)

  元素电离能(Ei): 6.11(eV)

  主要吸收线及其主要参数:

  ┌────┬───┬──┬──┬──┬───┬───┐

  │λ(nm) │ f │ W │ F │ S* │ CL │ R·S │

  ├────┼───┼──┼──┼──┼───┼───┤

  │422.7 │1.49 │ 0.7│A-A │0.06│0.005 │ │

  │422.7 │ │ 0.7│N-A │0.03│0.005 │1.0 │

  │239.9 │0.037 │ 0.7│N-A │20 │ │120 │

  │445.5 │ │ 0.7│N-A │ │ │ │

  └────┴───┴──┴──┴──┴───┴───┘

  λ:波长

  f:振子强度

  W:单色器光谱通带

  N-A(氧化亚氮-乙炔焰)

  S*:元素的特征浓度(1%吸收灵敏度)

  CL:元素的检测极限

  R·S:同一元素主要吸收线间的相对灵敏度

  F:火焰类型

  元素名称:钙

  元素符号:Ca

  元素原子量:40.08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3810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质子数:20

  中子数:20

  原子序数:20

  所属周期:3

  所属族数:IIA

  电子层分布:2-8-8-2

  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2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发现人:戴维、贝采利乌斯、蓬丁 发现年代:1808年

  钙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Ca+2HCl=CaCl2+H2 ↑

  N2+3Ca=Ca3N2

  3C+CaO=CaC2+CO ↑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SO2+Ca(OH)2===CaSO3+H2O

  SO3+Ca(OH)2=CaSO4↓+H2O

  2HNO3+CaCO3=Ca(NO3)2+H2O+CO2 ↑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H2+2H2O=Ca(OH)2+2H2 ↑

  2HF+CaCl2=CaF2+2HCl

  SiO2+CaO=CaSiO3

  SiO2+CaCO3=CaSiO3+CO2 ↑

  Ca(HCO3)2=CaCO3+H2O+CO2 ↑

  CaCO3=CaO+CO2 ↑

发现过程

  1808年5月,英国化学家戴维电解石灰与氧化汞的混合物,得到钙汞合金,将合金中的汞蒸馏后,就获得了银白色的金属钙。瑞典的贝采利乌斯、法国的蓬丁,使用汞阴极电解石灰,在阴极的汞齐中提出金属钙。

元素描述

  银白色的轻金属。质软。密度1.54克/厘米3。熔点839±2℃。沸点1484℃。化合价+2。电离能6.113电子伏特。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水、酸反应,有氢气产生。在空气在其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物和氮化物薄膜,以防止继续受到腐蚀。加热时,几乎能还原所有的金属氧化物。

元素来源

  在自然界分布广,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如石灰石、白垩、大理石、石膏、磷灰石等;也存在于血浆和骨骼中,并参与凝血和肌肉的收缩过程。金属钙可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钙而制得;也可用金属在真空中还原石灰,再经蒸馏而获得。

元素用途

  用来作合金的脱氧剂,以及油类的脱水剂等。

元素辅助资料

  钙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十个元素之一,但由于它不易从化合物中还原成单质状态,所以迟迟未被发现。

  长时期里,化学家们将从含碳酸钙的石灰石焙烧获得的钙的氧化物当作是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在1789年拉瓦锡发表的元素表中就列有它。但戴维不顾这些,在1808年开始对氧化钙进行电解。戴维刚开始选用的方法并不理想,所以无法将金属钙分离出来。到1808年5月,戴维从贝齐里乌斯和瑞典皇家医生蓬丁共同电解生石灰和水银的混合物取得钙的实验中获得了启发。他将湿润的生石灰和氧化汞按3比1的比例混合后,放置在一铂片上,与电池的正极相接,然后又在混合物中作一洼穴,灌入水银,插入一铂丝,与电池的负极相接,得到较大量钙汞合金。把钙汞合金经蒸馏后得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钙。

  从此钙被确定为元素,并被命名为calcium,元素符号是Ca。calcium来自拉丁文中表示生石灰的词calx。

人体中的钙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各种物质的参与,这些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和地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这些元素除碳、氢、氧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矿物质(无机盐)。目前能测定的人体内的无机盐有20余种。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我们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的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钙的吸收代谢】钙元素在体内约占2%,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200g。约1%的钙以游离的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

  膳食中的钙主要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吸收。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其吸收率下降,婴儿钙的吸收率超过50%,儿童约为40%,成人仅为20%左右。一般在40岁以后,钙吸收率逐年下降,老年骨质疏松与此有关。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膳食中谷物的植酸和蔬菜(某些)中的草酸;脂肪过多或脂肪消化不良等;以及抗酸药、四环素、肝素等。有利钙吸收的因素,有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乳糖和适当的钙与磷的比例。

  成人每天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消化液的分泌等途径排出钙。由肠道排出的钙每日约为150~400mg;由汗液每天可排出100mg左右;经乳汁排出100~300mg;由尿液排出100~350mg,这些要取决于膳食钙的吸收量和维持体内钙的内稳态。

  常被忽视的补钙办法

  蛋壳含有极高的钙,大家可以把蛋壳磨成粉末然后把粉撒到食物中或放进白开水中食用或饮用,这样方便人体对钙的吸收.

  下面我们看看钙元素在身体的功能和缺乏症。

  1.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20岁之前是骨骼的生长阶段,长个子的时候。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1岁以前(儿童缺钙将导致发育迟缓,发育不良。诸如出牙晚、学步晚、鸡胸)和12—14岁(身材矮小、生长痛)。

  20岁以后骨质依然在增加。

  35—40岁,骨密度达到峰值。

  40岁以后骨钙逐渐流失(对老年人将加快骨钙的流失,导致身材变短,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

  2.1%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保持血钙的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人体有一套机制来维持血钙的浓度。血钙的来源有两个:通过消化道吸收的钙以及骨骼中的钙(骨骼是人体钙的大仓库,当摄入钙不足时,则动用仓库应急)这一切通过甲状旁腺分泌升血钙素和降血钙素来加以调节。

  3.缺钙会降低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皮肤缺弹性显得松垮,衰老;眼睛晶状体缺弹性,易近视、老花;血管缺弹性易硬化。

  4.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所以说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缺钙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对婴儿会引起夜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的多动症。

  5.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比如说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别热,很快就放下,这中间就有一个神经系统的运作过程:感受器(皮肤)—传人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其中感受和冲动怎样传递给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怎样传出去这中间有一种物质叫做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

  6.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如血钙增高可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当血钙低于70mg/L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出现抽搐。肠激综合症、女孩子痛经,缺钙是一个重要原因。

  7.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缺钙易导致过敏,水肿等。

  8.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缺钙时,腺细胞的分泌作用减弱。钙还是酶的激活剂。

  9.维持酸碱平衡。

  10.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血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步骤是: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其中需要有钙来激活。

  按2004年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2年8—12月,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牵头,调查总计27万人,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人均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不同年龄缺钙的表现为:

  人群 缺钙的表现

  儿 童 夜惊、夜啼、烦躁、盗汗、厌食、方颅、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青少年 腿软、抽筋、体育成绩不佳、疲倦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感冒、易过敏。

  青壮年 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过敏。

  孕产妇 小腿痉挛、腰酸背痛、关节痛、浮肿、妊娠高血压等。

  中老年 腰酸背痛、小腿痉挛、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骨质软化、各类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结石、肿瘤等。

人体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

  日常生活中,如果钙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生理性钙透支,造成血钙水平下降。当血钙水平下降到一定阈值时,就会促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具有破骨作用,即将骨骼中的钙反抽调出来,藉以维持血钙水平。在缺钙初期,缺钙程度比较轻的时候,只是发生可逆性生理功能异常,如心脏出现室性早博、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等反应。持续的低血钙,特别是中年以后,人体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导致甲状旁腺分泌亢进,首当其冲的是骨骼,由于骨钙持续大量释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另一方面,在甲状旁腺持续升高的情况下,由于甲状旁腺素具有促使细胞膜上钙通道开启而关不住,以及阻抑钙泵,使钙泵功能减弱,造成细胞内钙含量升高。持续的细胞内高钙,激发细胞像失控的野马,无节制亢进,造成细胞能量耗竭。与此同时,代谢废物又得不到及时消除,便会构成自身伤害,致使细胞趋向反常的钙化衰亡。由于缺钙,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缺钙会造成人体生理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这里我们列举一些与缺钙有关的主要疾病:

  高血压 缺钙会造成反常的钙内流,导致钙在血管内壁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反常积贮,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异常升高。持续的钙内流,促使血管壁弹性纤维和内皮细胞钙化、变性、甚至出现袭痕、断裂。外周阻力进一步增大,血压持续升高。由于血管内壁损伤,脂类通透性增大,血脂浸入血管壁的损伤处,造成胆固醇和其他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血管内皮细胞内损伤而分泌内皮素和某些激活因子,引起血小板和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粘附、聚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又激活补偿性生理反应,促使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反常增生和内膜下移位,致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于是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了。研究表明,对于某些高血压病人来说,不用药物而是增加钙制剂的量,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德威尔对国家统计中心为期1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计算,发现每天用钙量为1300毫克的人比每天用钙量为300毫克的人患高血压的比例低12%。

  冠心病 许多研究表明,钙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有人观察,让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男子食用含钙量低的食物10天(每天410毫克钙),检查他们胆固醇含量;然后再让他们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每天2200毫克钙)。结果高钙食物能减少胆固醇总量6%,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减少11%,而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数量则保持不变。专家认为,长时期严重缺钙会引发冠心病。

  尿路结石 多年来,医生告诉肾结石病人限制食用钙,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一种主要成分。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这可能是人类在认识上的一个大错误。他们提出,减少肾结石危险的方法恰恰是增加钙摄入量。大家知道,饮食中,特别是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盐,一般情况下,草酸盐在肠道内与钙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如果饮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就会使多余草酸盐经肠腔吸收而进入血液,最终由肾脏提出。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肾脏细胞不可避免会出现细胞反常钙内流损伤,肾脏回吸收功能减退,尿钙排出增多。高钙尿液与尿中草酸盐结合,形成大大小小草酸钙结石。如果不忌钙,而是采取补钙措施,尤其是补充水溶性钙剂,那么,在胃肠道中与饮食中草酸盐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另外,补充足量的钙可扭转负钙平衡,肾脏回吸收功能正常,尿钙排出减少,结石的可能性也减少。

  结(直)肠癌 高脂饮食会过度刺激胆汁的分泌,过量的脂肪酸和胆汁酸是引起结(直)肠细胞癌变的触发剂。有研究证明,患有结肠直肠癌的病人,血清胆汁酸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1倍左右,而癌变细胞中胆汁酸含量比正常细胞高3倍以上。如果用高胆汁酸的饲料喂小白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如果补充足量的碳酸钙,钙离子与脂肪酸和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脂肪酸钙和胆汁酸钙随粪便排出,从而消除癌变的触发因子,就能阻抑肠细胞癌变。

  手足搐搦症 这种疾病是因婴幼儿体内缺少维生素D而使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发生障碍。另外由于甲状旁腺未能及时分泌更多甲状旁腺素,以致血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出现全身惊厥、手足痉挛和喉痉挛,常伴发阵发性呼吸暂停和短时间窒息,引起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据医学观察,大脑神经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窒息10秒钟,神经功能开始出现障碍;窒息数分钟,就会出现血管神经不可逆转的损伤,轻则影响孩子智力,重则导致低能、痴呆。所以,做好手足搐搦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都必须补充足够量的钙。除了补钙外,还要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和补充适量维生素D,以预防手足搐搦症的发生。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钙之缘片加入了维生素D,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骨质疏松 人体长期缺钙而引起负钙平衡的另一个严重后果——骨质疏松。很多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量对骨质损耗有着重要减缓作用,在减少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率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在食用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D,效果尤其明显。很多专家认为,补钙应在青春期就开始,这时候骨质正在形成,效果会更好。

  据华东医院和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一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地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男性为20.1%,女性为48.1%,其中60岁以上男性为24.9%,女性为75.7%。骨质疏松症已经在上海悄然流行,并已成为威胁上海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健康的一大危害。随着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年人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的危害将会越来越突出。

  骨质疏松症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X线检查又不易发现,所以长期来不被人们注意。即使病情加重,主要表现是骨痛和骨质增生,常常不被医生所认识,往往错诊为腰肌劳损,或是关节炎。随着病情加重,骨量丢失到骨峰值的30%——50%时,骨骼变脆,稍有不慎就可造成骨折。据报告,上海市老年人骨折累计发生率,城市高达16.5%,农村6.9%。这种骨折往往又难愈合,常因久卧不起,并发褥疮或坠积性肺炎,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丧生。

  仅仅依靠日常饮食,很难达到医生建议的钙摄入量。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警示消费者要科学补钙,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随广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钙品生产企业常以明星为前驱,吸引消费者。对此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二、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三、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四、检测钙的含量,应去正规医院。商店药店里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钙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不准确。而且这类仪器是放射源,其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钙产品,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六、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八、儿童补新生元乳钙应以食补为主,在服用新生元乳钙品时应特别小心。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品,活性钙等;不应在服用钙品时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儿童过量服用钙品,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因此对缺锌儿童进行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

九、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谨防积蕴中毒。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补钙合理有十大妙处

  很多人都知道,钙元素有强骨、固齿的作用。其实,这种矿物元素的生理功效远不止于此,它对整个身体的健康乃至寿命都有深远的影响。

  补钙减肥

  时下不是有不少肥男胖女正在为缺乏有效的减肥办法而苦恼吗不妨试用补钙法,说不定会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科学家的解释是:人体血钙升高后可增加一种称为降钙素的激素分泌。而降钙素这种激素可降低人的食欲,减少进餐量;另外,足量的钙特别是离子钙,在肠道中能与食物中的脂肪酸、胆固醇结合,阻断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此法更适宜于儿童减肥,无任何副作用。

  补钙降压

  高血压这一不动声色的"杀手",令人害怕,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多年不产生任何症状,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人的动脉血管及身体的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H·德威尔的调查显示:凡每天摄钙1300毫克的人,比起每天摄钙量为300毫克者,高血压的罹患率低12%;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患病危险性减少24%。

  补钙预防心脏病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钙元素除了通过降低血压的途径来保护心脏外,还有一种护心方式,那就是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据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内科副教授麦克·丹可研究,每天摄钙2200毫克可减少胆固醇6%;其中危害最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11%,而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保持不变。总之,专家已经确认:不管是通过饮食还是补品,只要增加钙的摄取量,胆固醇情况就会好转。

  补钙预防近视

  不知你是否知道,危害青少年视力的眼病--近视眼也会在钙元素面前"甘拜下风"。眼科专家告诉我们:如果眼球缺钙,眼压就不能维持正常,如同电压忽高忽低会闪坏灯泡一样而导致近视形成。因此,在近视的高发年龄段--青春期(具体说来就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几年间)补充足量的钙质,很可能会拒近视于体外。

  补钙防腹痛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一类孩子,老是喊肚子痛,既不发烧又不腹泻,打虫也无效,而且腹痛可在几分钟后自行消失。原因何在据外科医生分析,这种病状很可能与体内缺钙导致肠痉挛有关。由于血钙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的重要因素,一旦偏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增高,肠壁平滑肌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腹痛,此时补足钙质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补钙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卡里·C·柯尔汉博士的跟踪调查资料显示:

  三餐饮食中含钙量较多的人(每天平均1320毫克)与摄钙量最少的人(每天516毫克)相比较,罹患结石病的危险性减少1/3。

  补钙防止经前综合症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心理学家杰姆斯·帕伦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查了10位妇女,这些妇女全都患有经前期综合症。结果表明,当吃含钙量高的饮食时,70%的妇女诉说疼痛减轻,包括月经期间的背痛和痉挛;80%尿滞留减少;90%在整个月经期间哭的次数、神经质暴躁或精神抑郁都减少或减轻。

  补钙促高

  孩子的个头怎样才能长得更高适时补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最好是晚间睡前喝一杯富含钙质的牛奶。奥妙在于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后,内分泌系统最为活跃,释放出来的生长激素最多。而生长激素乃是儿童长个头的"催化剂",此时补人大量钙质,加速新骨的钙化与成熟,可谓"珠联璧合",孩子会长得更高些。

  补钙防癌

  最近国内外医学界传来好消息,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资料显示,补钙者息肉再生的比率减低24%。

  补钙延寿

  更令人振奋的是,钙元素可能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分。意大利研究长寿学的学者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试验:将受试的大白鼠分成两组,甲组鼠用普通饲料喂养,平均生存期为89天;乙组鼠的饲料中掺人0.9%的钙,结果活了344天,为甲组鼠的4倍。由此提示,缺钙乃是生命个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补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你活得更久一些。

靠奶补钙 过于单一

  有些老年人为了减少体内钙质的流失、防止骨质疏松,长期靠喝牛奶补钙。专家提醒,此法并不完善。

  近年来,经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上了年纪的人长期过多食用牛奶,会促使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因为牛奶虽然含钙丰富,同时也含有5%的乳糖。乳糖经人体乳酸酶作用,可分解为半乳糖,如果经常过多摄入牛奶,易使半乳糖沉积附着在眼球晶状体中,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而降低透明度,促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老年人不宜长期大量食用牛奶来补钙,应以虾皮、海带、豆制品、骨头汤等含钙高的食物与奶相间食用。

钙过量表现

  高钙摄入能影响铁、锌、镁、磷的生物利用率。

  1、肾结石。

  2、奶碱综合症-奶碱综合症的典型症候群包括高血钙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

  3、钙和其它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

  4、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

  5、补钙过多会致低血压。儿童补钙过量会造成低血压,并使他们日后有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6、补钙过多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头畸形,另一方面限制脑部发育。

  这些毛病易致钙流失

  很多人以为,通过饮食可以补钙,但实际上在日常饮食中,很多不经意、不正确的膳食行为会让你丢失大量的钙。

  磷多丢失钙: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元凶。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

  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要补充镁。钙与镁似一对双胞胎兄弟,总是要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是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的了。所以,在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了补充镁。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

  大鱼大肉“吃”掉钙: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 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那么,怎样饮食才能促进钙吸收?维生素C促进吸收钙:把含钙高的食物与维生素C和泡菜汁一起服用,或者每天自己制作脐橙、柚子、橘子、芦柑、柠檬饮用,其生物利用度要增强12%。显然是这些水果中大量的维生素C的参与,使得钙能更好地被小肠吸收。

  荤素平衡提高钙的利用率:比如豆腐炖鱼,鱼肉中含维生素D,豆腐含钙丰富。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使豆腐中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另外,主食讲究谷豆类混食,不仅能使氨基酸互补达到最理想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补钙

 

一、走近钙元素

  钙在体内的存的形式主要以骨骼,牙齿的形式存在。人体中99%的钙质存在骨骼牙齿中,支持人体的运动和咀嚼能力。另外1%存在于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称为血钙

[编辑本段]

二、缺钙易导致的病症

    少年儿童: 

  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智力发育迟缓;学步、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齐;阵发性腹痛腹泻;X或O型腿;鸡胸。

   青年: 

  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劳;腰酸背痛;免疫力低;蛀牙或牙齿发育不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抽筋乏力;关节疼;头晕;贫血及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

   老年人

  老年性皮肤病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三、中国居民钙流失严重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钙缺乏状况仍然很严重,居民钙的日摄入量为391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膳食结构不合理

  中国居民每日膳食中谷类和蔬菜约占食物的90% 左右。而在这些食物中例如:谷类中含有大量植酸从而阻止钙吸收。

  蔬菜中的草酸、膳食纤维也会阻止钙质的吸收。

  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直接导致我国90%的人终生钙处于饥饿状态。

  不良的饮食习惯 

  吸烟 、喝酒、常喝碳酸饮料 (这些都能造成人体酸性化,使人体中的钙流失;而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能造成体内钙磷比例失调,直接阻止钙的吸收。)

  常喝浓茶 (茶水中的茶碱能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

  常喝咖啡 (咖啡因能促使体内钙的流失和尿钙排出增多)

  高盐摄食 (使尿钙排出增多而大量流失)

  饮食搭配不良 (大量草酸、植酸食物与含钙丰富食物混食导致钙的无法吸收)

   特殊的生理病理需求

  更年期的妇女(雌激素水平突然减少,骨钙被溶解,脱离骨骼的速度就会加快)。

  糖尿病会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很低,而胰岛素可刺激骨胶原蛋白的形成,帮助骨骼留住钙质和重建)。

四、日常饮食需改进

 多食用钙质含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 芝麻酱、豆腐、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多做体育运动 (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的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多晒太阳(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但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或者使用ZZ-2紫外线治疗仪照射皮肤促进钙的吸收。  

  吃好早餐(人体早上对钙的吸收能力最强)。

  对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然后再烹调。如: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

五、巧服补钙制剂

  选用钙剂要本着安全无副作用、含量高、吸收率高的原则。那么市场上琳琅满目商品我们怎样选择呢?

  常见补钙制剂的比较

  ◆葡萄糖酸钙及乳酸钙 :葡萄糖酸钙吸收率27%,乳酸钙吸收率32%,乳酸蓄积容易人体乏力,葡萄糖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活性钙 :活性钙大多为海洋生物贝类外壳煅烧而成,多以氧化钙、氢氧化钙形式存在,含钙量低,水溶性差,碱性强,副作用大。对胃肠刺激性大,虽离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有一定毒副作用。

  ◆碳酸钙 :是含钙量最高的一种,吸收率可达39%,可溶于胃酸,已成为剂型最多、应用最多的补钙剂。

六、哪些人群更需要补钙?

  发育中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需要);

  素食者(饮食中过多的膳食纤维阻碍钙的吸收);

  老年人(吸收不好,钙流失增加);

  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绝经期后的妇女(特殊生理需要)

  孕妈咪该如何科学补钙?

  孕产妇对钙的需求量达到800-1200毫克/天,除去每日膳食的平均摄入量389毫克外,还要额外补钙约400-800毫克,平均600毫克,因此要选择钙含量高、又值得信赖的钙制剂。碳酸钙源安全性高,历经国内外循证医学验证其有效性,是准妈妈补钙的放心选择。

   精神焦虑的学生或上班族(补钙能舒缓神经改善焦虑);

  腰酸背痛患者(是骨质疏松的一种常见的表现);

  经常失眠者(钙可协调神经传导放松肌肉改善失眠);

  运动量少,长期卧床的人;

七、推荐含钙丰富的食物

  海带、 紫菜、木耳、豆腐、牛奶、虾皮、蛋黄、鱼贝、泥鳅、田螺、河蚌、河蟹、猪肝、牛肝、羊肝等

八、婴幼儿每天需要多少钙

  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所提供的数值如下: 

  年龄组(岁)钙摄入量(毫克/日) 

  0-0.5岁 300毫克/日 

  0.5-1岁 400毫克/日 

  1-4岁 600毫克/日 

  4-7岁 800毫克/日 

  补钙三计 

  一生之计在婴幼儿期 

  虽说从小到老都不可缺钙,但是婴幼儿时期缺钙对健康的影响最大,也是最长远的。其一:婴幼儿对钙的需要更为急迫。婴幼儿体内的钙,每隔1~2年要全部更新一次,而成人体内的钙更新一次需10~12年。其二:婴幼儿时期缺钙,对身高的影响很大。假设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为165厘米,除去50厘米是在妈妈子宫内成长的,后天共长高115厘米。这115厘米中的1/3(36.6厘米)是在2岁以前生长的。其三:从牙齿的发育来看,2岁半时,20颗乳牙就出齐了,恒牙的牙胚也埋伏在下面开始钙化。缺钙,乳牙,恒牙的牙釉质发育不良,易发生龋齿。从小没有健康的牙齿,何来健康的体质。所以,补钙一生之计在婴幼儿时期。 

  一年之计在春、秋 

  有那么句话:宝宝冬天生,春天防抽风,这里所说的“抽风”就是“婴儿手足搐搦症”原因之一是体内血钙水平太低引起的“无烧抽风”这是为什么呢?出生在寒冷冬季的孩子,大多是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被玻璃挡住了。缺少紫外线的照射,宝宝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减少,体内钙的吸收相应不足,机体通过减少钙的利用,使血钙水平的维持在标准之上。春风送暖时,宝宝猛地接触大量阳光,体内维生素D猛增,血钙被大量运送到骨骼中去,致使血钙水平猛跌,就会出现抽风。 

  应对上策是:冬天千万别放过任何一个晴朗无风的好日子,露出宝宝的小脸和小手,带上宝宝在户外多晒会儿太阳。春天,注意逐渐延长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别晒猛了,而且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生后得不到母乳喂养的婴儿,满月以后可以服鱼肝油,以促进牛奶中钙的吸收和利用。鱼肝油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要注意用量。浓缩鱼肝油每天2~3滴就够了,注意不是2~3“下子”,吸一满管就是20滴左右,鱼肝油吃得太多会引起中毒,切勿认为“鱼肝油是补品,多多益善。” 

  还有这么一句话“幼儿度苦夏,秋凉把钙加”。夏天宝宝出汗多,从汗液中丢失不少的钙,上天热食欲差,摄入的钙少。秋天秋高气爽,温度适宜,应多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同时多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使体内的维生素D和钙多储存一点儿,待冬天来临,就可派上大用场了。 

  一日之计在奶、豆 

  人们习惯于把奶称为“婴儿饭”,宝宝一旦能上桌吃饭就不再给宝宝喝奶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营养学家指出,一生不要断奶,因为奶及奶制品不仅含钙丰富,而且钙的吸收和利用率高,收益大。大豆及豆制品同样含钙丰富,小鱼,小虾制成的带骨带皮吃的香酥小菜,花生酱,芝麻酱等配着主食一起吃,也都是极好的钙源。再加上麻酱花卷、淋在面包上的花生酱,这一日所需的钙就足够了。 

  宝宝上桌吃饭后,还应当每天喝奶,宝宝的碗里有豆又有菜,花生酱,芝麻酱、小鱼,小虾等富含钙的食品。,只要精心安排好宝宝每一天的饮食,让宝宝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一日三餐就能满足宝宝每天成长所需的钙。

婴幼儿补钙食谱

  给宝宝补钙一直是父母们关注的话题,如果平时多给宝宝食用一些含钙丰富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补钙的作用哦,下面就为您介绍四款婴儿补钙食谱,也是四种非常常见的婴儿辅食,简单易做。

  1、鸡肝糊

  原料:鸡肝15克,鸡架汤150毫升,酱油、蜂蜜各少许。

  制作:将鸡肝放入沸水中去掉血水,再煮10分钟,取出剥去外衣,放容器内研碎备用。将鸡架汤放入小锅内,加入研碎的鸡肝,煮成糊状,加入少许酱油和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富含钙、磷、铁、锌及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素,适合6个月以上婴儿补钙食用。

  2、鲜虾肉泥

  原料:鲜虾肉(河虾、海虾均可)50克,香油1毫升,精盐适量。

  制作:将鲜虾肉洗净,剁碎,放入碗内上笼蒸熟加入适量精盐及香油拌匀即成。

  用法:每日1--2次,每次20克--25克。

  功效:富含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尼克酸、优质蛋白质、优质脂肪等,适宜7个月以上婴儿补钙时食用。

  3、三色肝末

  原料:猪肝25克,葱头、胡萝卜、西红柿、菠菜各10克,肉汤、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猪肝、胡萝卜分别洗净,切碎;葱头剥去外皮切碎;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去外皮,切碎;菠菜择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后切碎备用。分别将切碎的猪肝、葱头、胡萝卜放入锅内并加入肉汤煮熟,再加入西红柿末、菠菜末、精盐煮片刻,调匀即成。

  功效:富含钙、磷、铁、锌、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适宜7个月以上婴儿补钙时食用。

  4、西红柿鱼糊

  原料:净鱼肉100克,西红柿20克,精盐2克,鸡汤200毫升。

  制法:将净鱼肉煮熟后切成碎末;西红柿用开水烫后剥去皮,切成碎末。锅内放入鸡汤,加入鱼肉末、西红柿末、精盐,煮沸后用小火煮成糊状即成。

  功效:富含钙、磷、铁、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适宜6个月以上婴儿食用。

补钙误区

   误区1:补钙越多越好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这个摄入量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mg。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的危险性增加等。也就是说,营养素摄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而过量也可能对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过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于钙的需求。所以,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误区2:吃钙片是补钙的最佳途径

  在我们每日摄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达到增加钙质的目的,像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钙片,这些食品存在着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点,应为补钙首选。除了日常的食物调整以外,如果还不能达到身体需要,采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误区3: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误区4:保健品与药品概念混淆

  从国家法规要求来看:保健食品是食品,不允许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的。药品是在疾病状态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让国民日常食用的。就时间而言,药品是偶尔吃的,食品可以经常吃。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营养素产品在批成药品时,它的剂量允许大一些。长期大剂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误区5:老年人单纯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对于老年人来说,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需要从改善膳食结构和服用补钙剂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

  误区6:强调儿童也必须通过服用钙保健品补钙。

  实际上,儿童补钙也应以食补为主。

  误区7:补钙首选含维生素D的产品。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慎服大量添加维生素D的补钙剂,服用过量会产生积蕴中毒现象。

  针对以上误区,中消协郑重警示广大消费者,应加强对广告宣传的理性思考,平和地看待补钙广告,勿听信某些钙保健品的夸大宣传。提倡合理地改进膳食结构,尽量从天然食品中获取钙,通过食补增加钙摄入量。

 

 

我们要不要补钙 

 

浑身上下都是病,举手投足都会导致病发;但是吃了“某某钙”之后,就完全好了,年轻人做起来有难度的动作都轻松自如。不管是出生婴儿还是如花少年,更不用说龙钟老者,补钙几乎成了一个“健康”的同义词。钙,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到底要不要补钙呢?

    那些钙的美丽传说

    在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矿物质中,钙大概是被研究得最广泛的了。毫无疑问,钙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必须的。肌肉收缩、血管扩张收缩、激素和酶的分泌,以及神经信号传导,都与钙的作用有关。不过,卖钙片的人往往还会宣称补钙有这样那样的“神效”,也总能找到一些“科学研究”来支持他们的说法。虽然很多说法确实来自于一些科学论文,但是科学论文的结果往往不是“能”或者“不能”那样的黑白分明。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权威机构——比如美国国家卫生署(NIH)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专家组——对于传说中的那些钙的功能的总结和评价。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钙的总量在青少年时期一直增加,到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流失增加。钙的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体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不过这只是影响骨质疏松的一个方面,人们的总体食谱会让这种影响变得非常复杂。   

    WHO/FAO联合专家组专门指出过“钙的悖论”:在发达国家,钙的摄入量普遍高,但是骨折发生率却比钙摄入量低的发展中国家要高!一些地区,比如香港,在发达程度增高的过程中,伴随着骨折发生率的逐渐增高。这个悖论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发达地区的蛋白质摄入量高,而高蛋白尤其是高的动物蛋白影响了钙的平衡和吸收。不过,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还是认为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以及减轻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

    有一些研究认为钙有助于降低血压,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不能。许多降血压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含钙等矿物质以及纤维素高和脂肪低的素食食谱,到底是钙的作用还是其它食物成分的作用也就说不清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补钙能够减少结肠癌的风险,但是也有其它的研究显示不能。钙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更是让人一头雾水,有研究结果显示补钙可以降低风险的,有显示没有这一作用的,还有显示增加风险的——不管商人们想宣称什么,都可以找到“科学研究”的“证据”。钙与肾结石的研究也很有趣,一项研究长达7年的研究,结果是更年期后的妇女每天补充1000毫克钙和400单位维生素D会增加风险;而另有研究却又发现,如果摄入的钙是来自于食物,却又有利于降低这种风险。

    总的来说,钙和维生素D有利于骨骼健康是比较公认的结果——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这种关系很微弱。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

    不管上面所说的那些补钙的功能是真是假——因为现在的科学数据还不足以做出明确一致的结论,人体需要一定量的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多少?

    目前的钙需求的推荐量是从人体每天从汗液、尿液等途径损失的钙量,加上考虑钙的吸收效率估算出来的。欧美国家的推荐标准是青少年每天1300毫克,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而老年人则是1200毫克。不过WHO/FAO联合专家组指出这个标准是基于欧美人群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地方。他们指出,钙的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骨折高发的人群中,应该每天摄入400-500毫克以上的钙来减轻骨质疏松,但是对于骨折发生率低的地方则没有推荐。相比于欧美,亚洲人的骨折发生率就比较低。

    如果要直接回答“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的话,答案是——对于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还缺乏确切的科学数据。

    钙从何处来

    不管是借鉴欧美的标准,还是估计中国的标准,人体总是需要钙的。钙的最方便的来源是奶制品,任何的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奶油、冰激淋……都含有丰富的钙。一杯牛奶所含的钙在300毫克左右。一些鱼类,如果可以把骨头一起吃掉的话,也有很多钙。在蔬菜中,菠菜、西兰花、白菜、甘蓝等是含钙较多的种类。传统工艺生产的豆腐是也是一种优质的补钙食品,不过现在有许多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的(所谓的“内酯豆腐”),在补钙这方面就很差了。许多配方的食品,比如豆奶、果汁、早餐麦片等等,也会加了相当含量的钙。

    现代人在担心钙不足的时候,可以轻易地从钙片补充。一般而言,钙片多以碳酸钙和柠檬酸钙的形式存在,也有些其它的方式比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钙等。这些不同形式的钙也是各厂家大打价格战的基础,不过NIH的报告指出正常人从碳酸钙和柠檬酸钙中吸收钙的效率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吸收碳酸钙的效率就会比柠檬酸钙低。另一方面,如果把碳酸钙跟其它食物一起吃的话,吸收效率会比较高;而柠檬酸钙就没有差别,单独吃还是跟其它食物一起吃的吸收效率都差不多。

    钙的吸收效率还跟吃进去的钙量有关。当吃进去的钙比较少的时候,钙的吸收效率会比较高。比如,把含钙量相同的钙片一次吃下就不如分成早晚各吃一半的吸收效率高。

    在许多人津津乐道的“食物搭配禁忌”里,有很多是跟钙的吸收有关的。确实,草酸、植酸是有可能影响钙的吸收的。菠菜中的钙,几乎不能被吸收。而菠菜、生菜、红白萝卜、红薯、芹菜、青豆、全麦等等,都含有许多的草酸或者植酸。但是它们对不同存在形式的钙的影响并不相同,比如菠菜和牛奶一起的话可以明显影响钙的吸收,但是小麦制品就没有什么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否显著,只要食谱多样化,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第一、钙的推荐量本来就考虑了不是所有的钙都能被吸收,多样化的食谱使得吸收效率接近理论数值;第二、与钙的结合去掉了草酸也是有利健康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有肾结石担心的人,去掉草酸比吸收钙更加重要。

    谁容易缺钙

    钙之所以成为“膳食补充剂”,是因为它确实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也确实有一些人可能缺乏。如果不能从正常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服用一点钙片也是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缺钙呢?

    更年期后的女性以及月经不调的女性,因为雌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在体内的流通障碍,会影响钙的平衡,是最容易缺钙的人群。在骨折高发地区,女性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是男性的三四倍,可能也与缺钙有关。乳糖不耐受的人因为不能喝牛奶,也可能导致饮食中的钙量不足。而严格素食主义者(指蛋奶也在拒绝之列的素食主义者)的情形比较复杂,一方面植物中的含钙量比较少,而草酸植酸的存在更可能降低钙的吸收率;另一方面,他们的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对于钙平衡的负面影响可能要小一些。对这种素食主义者对钙需求,就更加难以评估。

    我到底要不要补钙

    “我到底要不要补钙”——大家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遗憾的是目前的科学还没有可靠的依据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首先,对于中国人,根据食谱特征和人体特征,可靠的钙需求量的研究还很缺乏——你可以借鉴美国的标准(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也可以采用WHO/FAO对骨折高发区的推荐量(每天400-500毫克以上),还可以认为自己不属于骨折高危人群,连这个量都不用;其次,每个人的食谱相差很大,不仅是其中的钙含量,其它的食物成分对体内的钙平衡也有影响。

    不过,一个比较美丽的事实是:钙对于人体基本上没有危害。血钙过高可能会产生一些严重后果,不过只要不把钙片当零食吃,正常食谱中的钙和补充的钙片一般对血钙没有什么影响。当然,过多的钙会影响铁、锌、锰、磷等成分的吸收。美国制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是2500毫克,意思是只要不超过这个量,就可以认为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钙能与一些药物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于常规补钙的人来说,服药前应该咨询医生所服的药物是否会被钙影响。

    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我们每天需要多少尚不清楚。补充很多的钙并没有广告中所鼓吹的那些“功能”——那种“腰酸背痛腿抽筋”服了某某钙就活蹦乱跳的广告,如果在美国的话是违法的。对于那些容易缺钙而食谱中钙又不多的人,适当补钙还是有必要的。就普通人而言,正如美国膳食指南所指出的那样:营养成分应该主要从食物中获取……膳食补充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被推荐,并不能代替健康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