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3昆特 挑战塔勒:人才培养模式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4:41
人才培养模式讲座 资料
时间:2008-12-04 23:0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第一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第三部分   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1997~2007)
1998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队伍不稳
教学经费不足
专业口径过窄
人文教育薄弱
培养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过死
教育部质量工程(二期)07年1号、2号文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教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
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更加紧密)
人才模式、教学内容、方法需进一步转变
建设内容:  专业结构调整与认证
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实践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数据公布
对口支援西部
第一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在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哪些内容?
这些基本问题至今仍然比较模糊。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很容易走入误区。
“人才培养模式”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文献是1996年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该文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自此,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新概念频繁见诸报端,各大学也由此掀起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
一、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
就构成要素上来说,包括人才培养者、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培养对象三个。就范围来讲,包括社会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两种,通常所指的人才培养即学校的人才培养。
学校的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者采取某种人才培养措施以使人才培养对象(学生)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的活动。
也就是说,人才培养者在培养活动开始之前就预先设立了一个目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养对象,以使培养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如果培养对象达到了培养者预先设立的目标,那么,一个培养过程就算完成了。
2.模式
《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模本、样本的样式。”换言之,就是人们可以借以进行模仿的样本。
3.人才培养模式
有研究者将它定义为“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着做。”
有人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曾对此作过简明扼要的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方式。这一定义里已蕴含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维度。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由培养目标(规格)、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具体可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培养目标和规格;
(2) 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3) 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4) 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基础之上的,可以把人才培养模式看成是某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的应用化、具体化、操作化。
(2)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是相对于同一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指导下的其他人才培养形式而言的。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一样。
(3)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这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人们可以效仿。
(4)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上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作界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目前较为普遍的模式有:
“通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专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
……等等。
二、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反思
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而言,无非是为了改进自身工作,为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提供制度支撑。因此,大学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大学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对大学教育目的的把握和理解,将直接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大学教育的目的。审视当下大学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难看出不少教育者通常都是以一种知识占有者的姿态,先入为主地为学生勾勒或框定一种发展的圆圈,然后再让学生按照这个预先设定的圆圈做规则运动。
而时下,许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大学教育使之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文学家等。遵循的逻辑是事先设定一条成功标准,以此来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在这过程中往往被忽略,或说是处于次要地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点像古希腊神话故事里的那张普罗克拉斯蒂的铁床。在这张“床”中,学生的个性慢慢被忽略。学生被削足适履地塞进这一由教育者设计好的模式之中,然后任其拉长或削短。
教育是什么?人是什么?
“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使人学会做人。”人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那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在于对人成长过程的关注。于是,大学就有必要对人再做一次更深刻地认识。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具有“建设一个他自己的世界,建设一个理想的世界的力量”。“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基于对人的深刻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有了主线:
一是要围绕学生生物生命的存在而进行;
二要提供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平台,而不是设定一个圆圈或削足适履地拉学生走上“普罗克拉斯蒂的铁床”。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任何人为地设定成功的标准其实是对教育初衷的一种背离,对人的本质的一种背离。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学生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即使失败,这个过程对于他仍然是一笔财富。因此,学校真正要做的就是构想怎样搭建这个平台,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能发现自我,学会运用各种符号体系进行自我创造的能力。课程的开设、制度的制订、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要围绕这一主线来进行。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罗伯特?伯恩鲍姆所言,教育领域里其实并无模式可言,模式只是这样一种事物:它只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系列概念的组合,用以帮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理解复杂的事物罢了。
因此,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中,模式无非是给大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借以理解学校办学理念的框架和平台而已。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由于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准则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会不一样,但无论哪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内容都要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两方面。或者可以说,要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内容上主要应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如何构建。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者对所要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一般可以表述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某些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的全面发展指个体身心和谐地发展,并不是样样精通、“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无论怎样表达,其基本精神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体现方向性,即培养出的人才为哪个阶级或集团服务;
二是培养公民或建设者,即培养出的人才是一个既履行义务又享受权利的社会成员;
三是注重全面性,即培养出的人才是身心和谐发展的;
四是崇尚个性,即培养出的人才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五是考虑多方面的需要,即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谋生而且会休闲,懂得追求和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六是拥有现代品质,即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进取精神、协作意识、自主性、时效观念等品质。
(二)人才培养措施
人才培养措施是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办法。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评价四个方面。
1.人才培养内容
人才培养内容是培养者用来作用于培养对象的影响物。学校人才培养内容是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这里所指的课程除了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包括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主体。其编制体现为制定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三个层次。
由此,高等教育一般分专业和科类设置课程。某一专业或科类设置的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侧重于通识知识的传授;二是专业基础课程,侧重于专业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三是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
在三块中各类课程占多大比例为宜是与培养目标相联系的。如果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通才,则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如果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专才,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2.人才培养手段
人才培养手段是指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培养者与培养对象在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培养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培养者和培养对象凭借这些手段,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由于学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的.因此,讨论人才培养手段主要涉及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问题。
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寻找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和形成技能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3.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包括专业设置制度、修业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类。专业设置制度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它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通常包括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和空间等内容。修业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形式。学年制高度结构化,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课程修习以学时、学年为计算单位,便于统一培养人才。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缺乏灵活性。学分制按院(系)招生,按学科专业类制定教学计划和组织基础教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较大,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也有不足,表现在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要求。
4.人才培养评价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人口、过程到出口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评估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口上,需要选择有一定培养潜能的学生进人高校,通常通过高考的方式来完成。在培养过程中,不仅包括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还包括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师、课程与教学等进行评价。在出口方面,高校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以能否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方式作为人才培养是否完成的标志。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紧密,在没定各种评价标准时,社会的要求应该得到充分反映。
二、对不同类型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每所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学校定位。能否为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准定位,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高层次决策者水平高低的主要判别依据。
一些高校在建设目标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本科院校不根据自己的实际,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些高职、专科院校积极向本科“升格”,而一些中专学校又来填补大专层次的“空缺”,有些刚刚升为高职专科,马上开始策划升本科,导致办学定位的错位。
不同类型的高校必须把握好几个原则
国家需要是前提,学校定位是关键。
社会需求是导向,培养模式是核心。
通识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
知识应用是基础,创新能力是目标。
不同类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应当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是:它能够培养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精英人物;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中心,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能够产生重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基础研究方面对人类知识大厦的构筑做出重要的贡献;能够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通过培养众多的精英人才和创造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产生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的构建与实现的方式上有自己特色。
从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上: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通识型、研究创新型的精英人才为目标,而这类人才的培育仅有本科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在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上,以“坚、宽、深、交”为目标,重视通识文化教育,加强基础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学科交叉的课程模块的建构,力图实现学生的知识体系精深、广博与学科交叉的协调统一,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有机统一和衔接;改变专业学科学习过早、基础理论薄弱的弊病,培养理论基础厚、综合能力强、人文修养底蕴深厚的复合型人才。
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研究型大学应把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自主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通识性人才为目标,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2.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的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以技术应用、技术开发为基本的高级人才;在培养的层次上本科教育占比较大的比例,一般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科学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学历教育一般都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层次。
如何找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使教学研究型大学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将本科教育作为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办学重点,努力探索面向基层的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中,必须适合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共性,又要具有个性,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
3.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量大面广、层次多、类型多,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主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各高校却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讨,归纳起来总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要求,以人为本,使学生的“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针对教学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同时也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因此,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宜宽不宜窄,不能把专业看得太重。
4.技能教学型高校
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承担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它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为学生构建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它又具有强烈的职业教育的属性,必须针对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能,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通过创新实现结构的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这就进一步为技能型教育的高职高专指明了人才培育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部分   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
第二层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题。
第三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优化。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地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也许与原有的培养目标有很好的符合程度,但不一定就符合已经变革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比如,按照现今注重素质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按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这种人才不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
又比如,按照现今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提高主体价值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片面强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构建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自身就是一项创新活动,而创新的本质是无序的。
二、我校在培养多样化人才方面的举措和要求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和培养要求,其又包含两层含义:
1、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层次、规格、类型和结构。
2、培养基础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
目前市场中急需二类人才:
一是少而精,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人才,通过后续阶段学习,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在某种专业领域进行原创性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是大量善于学习、有较强社会适应性,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掌握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具有基本人文素养、良好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后发实力强是适应这一需要人才的共性要求。
我校积极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体制、层次、类型和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学校陆续并将继续推出多种学位、学历和学习计划,出台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定,推动各项模式和制度的规范、健康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推出的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形式和要求
双专业、双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制度,举办不同类型的尖子班、实验班、本硕连读,开设不同层次的辅修课程和形式多样的选修课,进行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开办“暑期学校”等制度,大力推进学分制、允许学生二次选择专业、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或修学创业……学生可通过修读学分的程度来获的相应的学位和证书。
模式与
名称
课程体系与课程
实践环节
与论文
学制、学分、
学历、学位
要求
主修专业
与学位
系统学习
完成
4-6年、160、
学历、学位
完成教学计划要求
第二学位
系统学习
实验或实践
论文
1-3年、70-80、
单学历、双学位
完成教学计划要求和二学位要求
第二专业
系统学习
实验或实践
1-3年、60-70、
单学历、双专业
完成教学计划要求和二专业要求
双学位
系统学习
完成实验或实践
论文
5-6年、70-80、
单学历、双学位
完成教学计划要求和二学位要求
双专业
系统学习

验或实践
5-6年、60-70、
单学历、双专业
完成教学计划要求和二专业要求
辅修专业
课程组
实验或实践
4-6年、30-40、有辅修证
辅修要求
证书班
课程组或单门课程
实验或实践
学分视不同情况计
专项证书
证书班要求
选修课程
单门课程
实验或实践
只计学分
课程要求
多模式+多制度+多机制
多模式——
多制度——转专业、提前或延期毕业、联合培养(校内、国内、海内外)
多机制——本硕连读、特色班、基地班、交叉培养、分流培养、学科复合、暑期学校、三种经历、教育拓展(press班)、按大科类招生等。
难点:
收费制、证书发放、学分制、课程数量
(一)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双专业制度
1、第二学士学位
对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大学本科毕业,通过选拔考试后,可跨学科门类修读另一专业。在两年的学习时间中,完成第二学士的培养计划,可获得的第二学士学位。
2、双学位
为在读的本科学生提供机会在四~五年内较好地完成主修专业学位学习的同时,修读跨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和培养要求,可获得该专业学士学位证书。
以上制度适于开展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教学,培养新型的复合人才。(目前学校在计算机、英语、数学、管理、政治、中文、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设双学位)
(二)开设不同层次的辅修课程和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
1、进一步完善辅修专业学习制度。
2、采取切实措施和激励机制,增加学校开设的课程总量和选修课的数量。
学校设立30个左右的辅修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选修另一个专业30个左右的学分作为辅修专业,获得专业辅修证书。鼓励教师开新课、多开课、开好课;全校所有本科专业课程都应该面向其他专业、学院的学生开放,打破学生专业界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在全校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修课程的要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举办不同类型的实验班,培养各类高层次精英人才
1、探索建立文、理、工、医学科基础课程尖子生实验班
从大类学科所覆盖的专业的新生中,通过选拔,选择学科兴趣浓厚、品学兼优、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学生单独编班。
按照人才培养思路,淡化专业界限,强化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按基础厚、起点高、内容新、学时少、进度快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聘请高水平教授担任主讲教师。
注重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并注意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建立坚实的基础。
二年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在全校文、理、工、医科多向选择专业和方向,同时,开始实行导师制,在导师的指导下单独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选择研究方向,逐步进入导师的科研工作,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
2、重点建设各类人才培养基地、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点
学校重点建设代表国家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少而精、高层次”的“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精英人才。
同时要求各基地或专业点在改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所突破,创造出实质性成果,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
目前我校建设有数学、物理、中文、生命三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校级文史哲大文科人才培养基地、金融数学人才培养基地、材料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医学(药学方向)七年制;五年制的英语与法学、英语与国际政治、化学与化工、英语和护理等双学位班,培养各类不同面向的、高层次人才。
3、本硕连读分流培养
统筹考虑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培养,采用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学习——本硕连读的打通培养的方式,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进入导师的科研工作,也可以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推荐免试或提前一年攻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