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双人碰碰车: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研究养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5:39:05

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和总结国内外人才培养代表性的几类模式,剖析我国中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践层面提出了构建KAQ模式-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就此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从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设想,试图探索一条既能吸收国外职教人才培养经验,又具可操作性的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人才培养之路。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第一部分: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模式的研究提出的背景与意义,论述该论题研究现状、界定中等职业教育概念与内涵。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对中等职业教育目标与特点、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概述,并详细阐述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部分:分析国外人才培养的几种主要模式入手,从而引发对我国中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分析国内外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差距。

第四部分:提出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中职KAQ模式-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以及具体措施。

第五部分:明确、精炼的总结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以及创造性

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中职教育,KAQ模式-复合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2国内研究现状.......................................................2

1.3职业教育概念与内涵...........................................4

1.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5

第二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7

2.1中等职业教育特点.............................   ..... ......7

2.1.1社会性....................................................   ..7

2.1.2实践性.......................................... .................7

2.1.3职业性............................................................7

2.1.4地方性.......................................... .................7

2.2中等职业教育培育目标.........................................8

2.3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及构成.................................9

2.4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9

2.4.1五阶段模式......................................................9

2.4.1.1五阶段模式的理论基础.............................9

2.4.1.2五阶段模式的内涵......................................9

2.4.1.3五阶段模式的特点.....................................10

2.4.2产学研结合模式..............................................11

2.4.2.1产学研结合模式在我国的主要实现形式.11

2.4.2.2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主要运行方式.............11

2.4.2.3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征.............................12

2.4.2.4我国产学研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困境.12

2.4.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13

2.4.3.1订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13

2.4.3.2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14

2.4.3.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14

2.4.4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5

2.4.4.1专业设置突出中职人才在市场中的位置......15

2.4.4.2课程体系建设以就业为核心价值趋向.....15

第三章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6

3.1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16

3.1.1 BTEC(英国)模式..........................................16

3.1.1.1 BTEC的培养目标........................................16

3.1.1.2 BTEC的教育理念......................................16

3.1.1.3 BTEC的课程标准.......................................17

3.1.1.4 BTEC的考核评价......................................17

3.1.1.5 BTEC的师资..............................................17

3.1.2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17

3.1.2.1 TAFE的办学理念......................................17

3.1.2.2 TAFE的培养目标......................................18

3.1.2.3 TAFE的课程开发与设置...........................18

3.1.2.4 TAFE的考核评价................................................18

3.1.2.5TAFE的师资.........................................................18

3.1.3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19

3.1.3.1 CBE的培养目标..................................................19

3.1.3.2 CBE的理论基础..................................................19

3.1.3.3 CBE的课程开发与设置......................................19

3.1.3.4 CBE的师资..........................................................19

3.1.3.5 CBE的考核评价...................................................19

3.1.4德国的双元制模式....................................................20

3.1.4.1双元制的培养目标...............................................20

3.1.4.2双元制的理论.......................................................20

3.1.4.3双元制的课程开发与设置...................................20

3.1.4.4双元制的师资.......................................................21

3.1.4.5双元制的考核评价...............................................21

3.2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典型模式的共性...........21

3.2.1体现了以学生(受训者)为主体的思想..............21

3.2.2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22

3.2.3注重实践..................................................................22

3.2.4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22

3.2.5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22

3.3我国与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差距................................23

3.4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23

3.4.1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23

3.4.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24

3.4.3师资队伍力量结构不合理.......................................25

3.4.4校企、产学分离格局待改变...................................26

第四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27

4.1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设计......................27

4.1.1 KAQ-复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的概念...................27

4.1.2 KAQ模式-复合应用型人才内涵...........................28

4.2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29

4.2.1加强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9

4.2.1.1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功能....29

4.2.1.2做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针对性....29

4.2.2中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29

4.2.2.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29

4.2.2.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30

4.2.2.3校际实训基地建设.............................................30

4.2.3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31

4.2.3.1重视理论教学......................................................31

4.2.3.2突出实践教学....................................................31

4.2.3.3有机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31

4.2.3.4建立中职专业和课程设置动态调整机制.........32

4.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3

4.2.4.1改善学历结构....................................................34

4.2.4.2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34

4.2.4.3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管理...........................34

4.2.5建立紧密联系的产学伙伴关系............................35

4.2.5.1转变教学方式...................................................36

4.2.5.2建立个性化学习机制.......................................36

4.2.5.3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37

第五章结论.......................................................................38

致谢...................................................................................39

参考文献...........................................................................40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社会办学、联合办学和民间办学的兴起,各种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华夏大地上孕育而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中等职业教育,虽然也取得了发展的机遇,但是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如对待高等教育一样如火如荼。因此,近年来我们发现,虽然我们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各项成果,但在将其转化为实际运用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特别是缺乏与之衔接的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大规模生产的应用技术性人才。而这正是中等职业教育不足带来的必然结果。回顾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崛起,我们会发现,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和尊重技术工人在两个国家的经济重建和振兴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意识到中职教育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缺少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而片面追求全民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不可能使社会经济有较快发展。中职教育是经济腾飞的基石,是高科技转化为

先进生产力的润滑剂,一流的产品制造和服务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我国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既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的工业化目标,又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要提高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和完善我国的中职教育制度是一条不可缺少的步骤。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中职教育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既滞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

中职教育培养模式(包括: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师资质量、产学结合等方面)。中职教育不能再走模仿苏联和欧美的模式,而应该找出差距的前提下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鉴于此,本论文通过探讨我国中职教育各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外先进模式的差距,力求探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我国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作出一点贡献。

   本文主要采取哲学方法、历史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方法,以及模式分析、比较、抽象、识别为基本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到资料收集,问题分析到提出解决办法的综合性、系统化处理方式,针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的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施途径,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2国内研究现状

 80年代初期,随着中等在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学校的发展,我国的职教理论的研究开始起步,1984年高奇主编的《职业教育概论》是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理论著作。以后陆续有刘鉴农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华职业教育社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廷和著的《职业技术教育概论》、刘春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导论》、严雪怡主编的《中专教育概论》、纪芝信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探索》、张福珍主编的《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学》等著述出版。并且有一批关于职业教育管理、教学、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史、比较职业教育的专著问世。如: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编的《西德职业教育》、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的《六国技术教育史》、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的《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这些著述总结了国内职业教育经验,吸收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框架。但由于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研究起步晚,仅十几年的时间,所有与出版物中教科书类型多,理论专著少,学科体系基本上沿袭普通教育学的路径,对本学科的特殊矛盾,逻辑结构等问题研究甚少,许多相关学科,如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伦理学、职业教育社会学等尚未建立,处于初创阶段。

90年代,学者们一方面开始研究介绍外国职业技术教育,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周蕖的《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梁忠义的《七国职业技术教育》、雷正光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等。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研究研究趋向深入和具体,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也趋向细化。刘春生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张福珍的《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学》、韩文成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概论》、邹天幸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全国华的《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思索》、孙震瀚的21世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前瞻——城市职业技术教育预测规划和城市就业问题研究、黄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漆书青《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张福珍.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学、李蔺田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

目前,职业技术研究趋向更加细化:研究的地理范围侧重于地区性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领域倾向于农业、林业、制造业、军事等等,研究的内容侧重于专门研究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内的教师队伍建设、技能训练、课程改革、素质培养、成本分析,研究的视野侧重于在国际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别比较研究。并且,开始重视女性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如:朱启臻的《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刘兰明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冯晋祥的《中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吴雪萍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谷峪博士的《日本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哈尔滨工业大学姜军博士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等等。这一时期出现了这方面大量的研究书籍和期刊,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我国开始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体系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较早研究该体系的国内学者查有梁,在1993年出版的《教育模式》以及后来的《教育建模》两本专著中都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于1998年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从根本上确定了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首次揭示了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及其若干重要的内涵。龚怡祖在中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方面堪称代表性人物,他的著作《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1999年出版由潘憋元教授作序)中,提出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及淘汰模式”等六个要素,首次系统地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形成了中等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本框架。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笔者在CNKI硕士博士论文库中选择以题目为“培养模式”检索到201条,其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关的有17篇,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关的只有3篇,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关的书籍有五六本左右,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关的书还没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构建,就这一问题研究还比较限于经验和表面。目前,现行教育体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片面的以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组织教学。由于学校软硬件条件的局限,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其针对性狭窄,使学生形成的岗位能力滞后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此,在我国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方面来看,许多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迫切需要大量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从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排斥,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因而,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的效能多持批评态度,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呼声高涨,迫切要求进行改革。

1.3职业教育概念与内涵

职业“职”指掌管之事,“业”是古代记事的方法,把要做的事在木棒上刻成锯齿状,有多少事可以有多少齿,做完一件就销去一个齿,叫做“修业”。所以“业”的含义是事。“职业”即份内应做的事。关于职业教育这一名称的表述,1996年5月15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统一定名为“职业教育”,故本文沿用“职业教育”这一名称。职业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对职业教育的广义的含义给出了确切的内容:“技术与职业教育还进一步被理解为①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③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④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⑤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狭义的职业教育是指以各级职业学校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对我们在基层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同行来讲,探讨狭义的职业教育概念具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职业教育的概念,众多教育专家已有不同的阐释。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黄炎培先生在指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并认为“职业教育,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的谋生者皆是”(《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北京师范大学高奇教授认为“狭义的职业教育系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概论》)。顾明远、梁忠义指出“职业教育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虽然对“职业教育”的概括,各家表述不同,但它们的含义具有一致性。

首先,“职业教育”从属于“教育”这一概念,具有教育的普遍特性。

第二,“职业性”又使其不同于普通教育。顾明远、粱忠义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社会所特有的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营谋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也是一种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也认为,凡是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都可称为职业教育。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同样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作准备的教育。正如众多教育专家指出的那样:职业教育通过特定的职业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

职业教育具有两重意义:对于受教育者本人来讲,使具有某方面职业兴趣的个人掌握一技之长用于谋生与发展。对社会来讲为社会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中等”指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受教育者在接受了相关教育及培训之后既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可接受更高一级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解决严峻的就业压力,更能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中级专门人才。

中职教育主要包含以下五个要素:①受教育者应具有初中文化水平;②培养目标是为经济建设第一线服务;③属于中等教育;④培养对象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⑤教育的形式是专门教育(包括有学历和非学历的专门培训)。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①中等专业学校。②技工学校。③职业高级中学。④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由于大都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招生对象也大都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办学形式大都一致,因此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使其统一规范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

1.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文主要采取哲学方法、历史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基本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到资料收集,问题分析到提出解决办法的综合性、系统化处理方式,针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的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施途径,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本文创新体现在:

其一,方法创新: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外的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

其二,内容创新:借鉴西方先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经验,初步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1中等职业教育特点

2.1.1社会性

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就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决定着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办学形式,决定着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制;另一方面,职业学校通过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实践性

中等职业教育以应用型、技术型和实践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绝大部分毕业生将走上生产第一线,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掌握技能、发展智力,使学生能够手脑并用,为直接从事某项职业做好充分准备。

2.1.3职业性

中等职业教育一般从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上能体现出很强的职业特征。如从校名上看,由财经学校、外贸学校、机电学校、纺织学校等等;从专业上看,有会计、金融英语、电子商务、自动化、纺织机械等。各类职业学校一般根据本行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报考各类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在入学时就确定了职业方向。

2.1.4地方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必须“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范围和分配范围,除中央部委所属学校外,一般都以本省本地为主。这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必须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状况及发展趋势出发,充分考虑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等,确定所需人才的层次、规格以及学校的结构、布局、专业设置、实践基地建设等。

2.2中等职业教育培育目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在2005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教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有如下特点:其一,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其二,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侧重全面素质的培养。其三,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落脚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3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及构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它是指由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办学主体、教学模式、学校类型,师资等教育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

2.4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高等教育恢复之后不久,中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发展。通过多年来借鉴和学习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有四种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时期和地区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它们是:五阶段周期循环中职培养模式(简称五阶段模式)、产学结合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4.1五阶段模式

2.4.1.1五阶段模式的理论基础

五阶段模式是将国外先进的中职教学模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入手,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2.4.1.2五阶段模式的内涵

顾名思义,五阶段模式分为五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此阶段的工作任务又分为两项: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当地的有关政策,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为专业设置的正确决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二是对开办的专业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就是根据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培养模式、确定学制等;并进行经济核算,以确定是否开设此专业。

第二阶段,对相关职业进行评估和分析阶段。根据职业教育中以能力为本的原则,运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首先确定专项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和员工素质。为确定某职业和岗位所需的能力领域和技能,在各个专业领域从现场聘请优秀的第一线人员对相关职业进行分析,并最终形成一份职业能力图表。

第三阶段,设计开发教学软件和硬件两种环境。由教学环境开发专家、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的教学环境开发小组,对于:技能分析;技能组合分析;教学进程计划;技能整合学习指导书等教学软环境和教室设计;实训、实验场设计;资料室设计;实习基地建立等教学硬环境进行分析、规划和设计。

第四阶段,进入教学任务的实施与教学管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别进行学生的入学水平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学生实施学习计划,最后通过考核进行成绩评定。在教学管理任务中应该注意以下4点:①由于职业教育要求教学与市场密切结合的特点,因此开设市场调查部门,与此同时开设与之紧密结合的教学开发与评估部门和学生就业咨询指导部门;②转变教师职能,将传统教育体制中的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相关活动的引导者。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将被动学习接受者转变为有学习积极性的学习者;③为了方便指导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设施、设备和工具等要有妥善的保管制度,以便存取和使用便利;④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阶段,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培训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等),从而保证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以及提高改进机制的周期性运行。

2.4.1.3五阶段模式的特点

五阶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变化。

(2)学生的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同时并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两方面的能力提高。

(3)由于有科学方法作为指导,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4)由于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使其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功能。

2.4.2产学研结合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把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两阶段的任务分别由学校和企业来承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由学校、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2.4.2.1产学研结合模式在我国的主要实现形式

从近20年的发展探索过程以来,许多中职院校将自身实际情况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的具体情况和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践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了以下5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

(1)将学生的培养与校办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在校办企业中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2)进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把通过前期理论学习的学生安排到合作企业中的学生实训基地,进行后期阶段的生产性实习。

(3)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自办或引进企业到校内创办生产性实习工厂。

(4)在学生学习期间,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完成职业技能的形成,直接引入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从而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取得社会认同的职业资格认证,实行双证制。

(5)学校自主开发高新实用型技术项目,将人才培养灵活运用到项目开发研究当中,以项目开发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开发,做到从理论研究到实用型技术应用推广的完美过渡,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中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强化了中职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对我国中职人才的培养和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2.4.2.2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主要运行方式

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产业学业紧密结合。其重点在于,

第一,以学为代表的学校和以产为代表的企业结合起来,实现产学一体的联合办学机制。这就要求学校的专业必须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设置的,每个专业都具有实体化的深厚土壤,为以后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必须建立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现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滞后的实习阶段扩展延伸到理论课堂上,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从理论状态顺利过渡到工作状态,同时更有利于用人企业对所用人才的了解和把握,企业对所用人才的及时评估和反应也能促进学生对自己人生与未来的正确定位。学校与企业以联合办厂也是优化整合双方资源的良好方式,既为企业直接提供所需人才,又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实训基地。

第二,中职院校必须强抓科研能力,不断拓展思维,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不但增强了办学效益,更让学生在参与研发的过程中即发挥出对市场经济的价值,为将来的就业扫平障碍。最后,学校必须保持对社会需求的高度敏锐,使教学和社会需求紧密贴合,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教学内容导向,将社会上最先进的技术与手段用于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从多方面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与创造能力,使之成为企业拿上手就能用的实干型人才。

2.4.2.3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征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该学习是应用型学习;②这种学习类型由学校和企业协作指导完成;③校企共同来制定合作教育的计划,把学校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工作现场的实践学习相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种完整的教育模式;④通过合作计划,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⑤在课堂上学生进行了理论学习,又在现场掌握了生产技术,积累了工作经验,毕业后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实力。

2.4.2.4我国产学研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虽然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同时也得到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更容易接受拿到手就能用而不需要再培训的人才,不太愿意接受中职学生的实习;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配合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使之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如在企业对学生培养的权责划分等一系列问题上往往无法寻求到有效的支持,在具体管理与运作的模式上校企双方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成功率较低。

2.4.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定向培养其所需的人才,其优点在于:

(1)对于学生来说未来的就业目标非常明确,少走弯路,集中精力、财力和时间,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学生打造成企业所需人才,针对性强,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企业不需要对所接受的人才进行再次培训,节约了人力资本,很大的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学校以接受企业“订单”的形式按需按量求培养人才,使学生就业得到极大保障,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也极大地调动校方的积极性,为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打开了新思路。就以上三点来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校企双方的合作基础,建立互惠互利的运作机制,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精准度。

2.4.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1)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必须签订一份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也即是“人才订单”。此订单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学校必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对合乎要求的人才必须录用。

(2)企业参与到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计划中去,做为对市场变化最敏锐的企业来说,参与到教学计划中去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有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校企双方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培养方案,使之能够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

(3)有效整合利用校企双方的一切资源,做到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尽一切可能的保障教学质量,培养企业切实可用的应用型人才。

(4)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顶岗工作和模拟实训是达到此目标的两种常用方式。顶岗工作要求由企业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岗位,学生在此岗位上实践操练;模拟实训要求学校提供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此实践学习,但先决条件是学校提供的一切必须非常的接近企业的实际岗位,也就是一种仿真实训,一般来说应得到企业的认可。

(5)企业在人才质量的评估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作为人才的接收方,人才是否值得接收只有用人企业最有发言权。企业要诚实可信地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日常及最终的评估中去。由校企双方对人才进行考核评估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

(6)在对学生的培训教育结束后,企业必须按照协议安排学生的工作岗位,这也是订单式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

2.4.3.2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作为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高端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在现实中的运行和实现是有一定的实际要求的,只有在以下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一个中职院校才可能进行此种模式的人才培养。①中职院校所设的专业的确是社会上具有很大市场的专业,为企业所需,能够得到当地用人单位的支持,因而具有办学优势。②院校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实践基地,能够为学生培养提供场地、设施和信息网络的便利。③教师队伍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具有实力。④学生在校期间即能取得为市场所认可的,确能证实其能力的各种技能认证,而不仅仅是毕业证。⑤完备的管理组织结构:由学校,二级院校和校内项目部门一起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将教学,产业化和科研有机融合在一起。⑥建立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

2.4.3.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1)欠缺完善的运行机制。其原因在于:①当企业面临人力资源过剩的情况时,企业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不高。②因为订单式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特定岗位的培训,往往时间短,培养方向的针对性强,学生在技能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够满足目前岗位的要求,但不能适应长期的发展和变化,也容易将培训流于形式。③由于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整个社会对其认知度和认同度都不高,因此导致以订单合作的方式具有盲目性。④由于没有建立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畅通信息交流平台,因此双方都无法实现合理搭配,难以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2)不能完全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也就意味着局限性的存在。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中,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教学计划,因为是针对某个特定岗位培训的人才,因而其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非常明显,学生因为是在特定岗位的实践,期限短,操练教集中,因而专业能力很突出,但教育本身的预见性的决定了,在专业设置方面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的需要。因此教学计划也应该是长期性,但受订单的约束,学校为了履行合约,在培养学生时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生多种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的培训上,这样对学生来说,就必然造成他们知识结构的狭窄和单一,从而影响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在追求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同时,教育机构的职能无法完全履行,培养的目标和手段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暂时性,使教育资源效益的全面提升无法实现。

2.4.4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是中职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市场所需人才才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所在。所以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市场需求和市场价值的基础之上。只有以技能和实用性才能在诸多教育模式中取胜的中职教育,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实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对此模式做一个探索:

2.4.4.1专业设置突出中职人才在市场中的位置

(1)长期而细致的社会经济情况调查是专业设置的必须功课。只有通过对地方经济和产业机构变化的跟踪调查,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建立起来的专业才能够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提升作用,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才需求的结构变化。

(2)强调成功专业的品牌效应,树立优质院校知名度,不断开拓市场,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已有专业随时进行有效的灵活的调整。

2.4.4.2课程体系建设以就业为核心价值趋向

(1)多元化的开发课程主体。课程开发以往都是以单一的学校为主体的,现在多元化得开发主体是要求企业,行业也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并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就业目标就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就业为先导的。既要突出中等教育的目标共性要求,又要对基本能力、工作标准、能力结构等要有明确的定位。在在校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就业方向和定位能够清晰的体现出来,将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相统一,是学生能够顺利从课堂过渡到岗位创造了条件。

(3)课程内容的实质应以职业技能能力为考核基本点。

(4)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基本知识、工作态度和技术技能的都是某一岗位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弹性化的设计课程,将其分为核心模块课程和选择性模块课程,在教学中进行灵活的搭配和组合,来完成专业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比较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合经验的基础上的,我们在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要考证和分析影响世界中等职业教育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理清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源流。

3.1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

3.1.1 BTEC(英国)模式

BTEC—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the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于1986年成立,由英国两大职业评估机构—商业教育委员会(the business education council)与技术教育委员会(the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合并而成,是英国首要的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

3.1.1.1 BTEC的培养目标

把普遍性的能力和专业性的能力相结合是英国BTEC人才培养的目标。得成功所必须掌握一每个人从事每项工作想要获得成功都必须掌握以定的技能,这种能力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它是跨职业的、具有我完善功能、能够终身学习、能够培养独立能力,这就是“通用”的含义。对于专业能力而言,BTEC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它们具体表现在以下七种能力:①能够管理和约束自己并自觉的发展自身的能力;②懂得怎么更好的与人相处合作与协作的能力;③与人良好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④统筹安排,计划任务和有效的解决问题能力;⑤运用数字能力;⑥运用科学技术能力;⑦设计和创新能力。通用能力的培养不开设专门课程,而是通过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

3.1.1.2 BTEC的教育理念

BTEC的教育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知识,培养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同时并重心理与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不提出质疑不思考就接受知识.

3.1.1.3 BTEC的课程标准

BTEC的课程模式设立各项专业单元(unit)内的必修(coreunit)和选修(option unit)课程。既能满足教学的统一要求,又能便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选择选修课程。因此有利于学习者灵活的进行选择。学习者如果对某个学术领域、或想要在某个领域进一步的深造、或想要将在某个就业,都可以以此为目的选修课程。

3.1.1.4 BTEC的考核评价

BTEC摈弃了传统的以考试为考核唯一标准的评价制度,建立了一套通过内审与外审并重的质量评估与审核制度。有专业的评估员、内审员分别负责评估内审与外审工作。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评估不是通过最后的测试,而是通过评估课业完成的全过程来进行,学生的通用能力则是通过学生平时的测评来完成的。全面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TEC以把平时作业作为考核的主要形式,而不是以最后的考试作为唯一考核依据。

3.1.1.5 BTEC的师资

要成为BTEC的教师,必须转换传统学校“教授”的角色,承担“导师”的责任。要求教师担当起学生的学习伙伴的角色,教师不是教的作用,而是起到分管理学生、指导学生、服务学生、组织学生的作用,成为其学习中重要的引导人和组织人。

3.1.2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澳大利亚政府认可及监督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现在“TAFE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在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一种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推动力来之国家框架体系的产业,其办学形式多种多样,非常灵活,都是以客户为中心,并且还有效的衔接着中学和大学。

3.1.2.1 TAFE的办学理念

作为调节着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纽带,TAFE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的骨干和亮点。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固有观念。澳大利亚城府的有效的调节和延缓就业压力、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实现了教育平等,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和生活,TAFE模式功不可没。TAFE模式的成功关键是建立了终身教育思想基础,同时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3.1.2.2 TAFE的培养目标

TAFE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培养就业型人才。根据工业部门、行业协会和雇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动力,建立以应用性为主的学习内容,课程均按行业与职业能力标准提出的要求实施。TAFE的教学体系的目标定位是现实在工作岗位,学习方式有全日制学习,也有半工半读的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与培训,学生能在毕业时完全掌握上岗所必需的技能。

3.1.2.3 TAFE的课程开发与设置

澳大利亚国家职教框架体系由全社会确立。众多资深的政府官员、企业家、行业协会专家、TAFE学院的知名学者一起确立、制定国家培训框架、认证框架和国家资格认证标准—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s),开发相应的专业课程。

3.1.2.4 TAFE的考核评价

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由:国家培训局、州立教学评估机构、企业雇主等构成。所有教育培训院校和机构每年都要接受国家培训局的严格审批,对已注册的培训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州立教学评估机构,根据培训规范监督和检查教育培训质量,经常性地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深入实地考察,培训部门每年还要向评估委员会交出教育工作报告,向企业雇主调查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满意程度。

3.1.2.5TAFE的师资

TAFE学院的教师队伍都是既懂教育又具有行业背景的人才。全职教师除不但持有成人教育的学位或证书,还要至少有3年实践经验。兼职教师在教师的比例约占总数的2/3,但要求兼职教师必须持有评定及现场培训证书。作为TAFE的合格教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①教师资格;②实践经验;③专业岗位工作经历;④熟练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能从这些老师这里学到创新的能力,而且恩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如何做人。

3.1.3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

CBE是英语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的缩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它特别流行于北美国家加拿大和美国,它的特点是:①建立以目标标准和评价标准的职业能力培训机制。②以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基础。③养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④运用灵活的管理实现科学的教育和培训。

3.1.3.1 CBE的培养目标

CBE的整个教学目标的重点是从:知识、态度、经验、反馈四个方面培养学生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

3.1.3.2 CBE的理论基础

CBE的理论支柱建立于:1.基于认为人的行为受到人的需要、动机、信念、态度与期望等因素的支配为基础的系统论和行为科学;2.只有确立准确希望达到的目标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3.在提供恰当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如果在充分的时间内给以适当的帮助,九成的学生都能掌握规定的目标。

3.1.3.3 CBE的课程开发与设置

CBE的课程开发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式结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组织教育专家为主,同时吸收企业界人士和技术专家参与的团体,按职业目标分析制定被称作“学习包”的模块式教学大纲。“学习包”的内容包含:①专项能力及其意义;②其他相关能力及其关系;③完成学习活动所需的各项指标;④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各种参考资料索引。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现状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制定不同的课程方案,使模块加学分的课程运作方式有效结合。

3.1.3.4 CBE的师资

CBE教学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作为过程中的主持人和指导者的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全部信息的给予者。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授课能力,而且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时了解、吸收、掌握生产上的新技术、新成果。

3.1.3.5 CBE的考核评价

CBE教学管理的突出特点是为学生服务,入学水平相差较大的学生可以在同一20时期入学,每一个学生规划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期限和结业时间。CBE采用诸如目标分析法进行职业目标分析,用层次设计法设计模块大纲和建立评价标准等等新模式,这些都能明显提高教学管理、评估工作的效益和水平。

3.1.4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始于1948年,顾名思义,所谓双元制具有两个培训主体即企业和职业学校。企业内主要是由实训教师传授职业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经验;在职业学校主要由理论教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普通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使用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两种教材。企业遵循联邦职教所制定的培训条例;职业学校中遵循所在州文教部颁布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学生具有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的双重身份。实行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后将获得考试证书、培训证书和毕业证书。企业的培训费用完全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经费则由国家和州政府负担。

3.1.4.1双元制的培养目标

双元制不仅在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上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特别强调在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从业者能够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包括:①独立计划;②独立实施;③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通过双元制培养的学生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职业教育,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取跨专业的知识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职场管理能力和职业资格,从而成为高级实用性人才。

3.1.4.2双元制的理论

从中世纪开始日耳曼民族中就保持着良好的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即使是现在,德国社会中依然继承了重视手工艺、重视技术和实践的良好传统。通过基础教育和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同时维持了民族文化的传递,通过这种教育传递,形成社会文化的积淀。全社会对双元制培训一致的认同和对其加以法律的支撑是双元制得到发展的更重要的因素。

3.1.4.3双元制的课程开发与设置

在21世纪初,德国政府与整个社会各界都意识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21世纪的职业人才必须具备跨岗位、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素质。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一方面要继续弘扬双元制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为适应世21界经济变革,传统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因而,在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必须同时强调和注重专业内容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确立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建立阶梯式课程结构。以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划分的三个层次,呈阶梯式上升。

3.1.4.4双元制的师资

双元制的师资包括实训和理论教师。担当实训教师的是企业的雇员,分专职、兼职两种。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分为专业理论课教师和普通文化课教师都是公务员。作为双元制的教师,都具备全面的能力和过硬的专业能力,能肩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3.1.4.5双元制的考核评价

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负责承担“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任务。由行业协会设立的考试委员会,其组成结构为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教师。考卷的制定、监考及评分由委员会负责。从而确保了考试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使其不受培训机构影响。

3.2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典型模式的共性

经过比较研究,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点共性:

3.2.1体现了以学生(受训者)为主体的思想

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中得到充分表现。BTEC模式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应该学会学习,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和相关配套服务。教学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个人潜能的开发。TAFE模式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承认学员的个体差异,对于相同项目培训要求达到同一标准。但学员付出的时间可以因人而异,教师为其提供的指导量和学习资源也不同。CBE模式建立在个性化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重。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设施和时间的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双元制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担任咨询和组织的角色。

3.2.2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BTEC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该能力包括:跨职业性、可变性、终身学习性、独立性,它是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TAFE着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使学员能较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为此,政府按照就业要求的标准专门制定了国家能力标准,明确说明了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及其知识和技能的应用。CBE也在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其内容均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双元制”的培训目标也是主张职业能力培训。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又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2.3注重实践

BTEC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学校或者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工作现场学习实践,参与社会采访、调查研究、以课业或专题的形式表现出来。TAFE教育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以技能标准为目标,采用理论实践的一体化的方式有利于技能的获得。CBE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并不排斥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传授力求掌握良好的度,它建立的原则是以为专业实践技能服务和“够用”作为基准,根据岗位要求的能力确定传授理论知识的度。“双元制”将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3.2.4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

强调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是国外这几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它包括专业内课程资源整合,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校园与社会相关资源的整合。

3.2.5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职业师资任职资格上要求具有教育家、工程师、熟练工人三种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对于职业技术任教教师要求具有综合能力,即不仅要胜任教学任务,而且应该有学校管理、组织开发、处理与外部培训企业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能力等更高的要求。23

3.3我国与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差距

受中国偏重形而上,忽视形而下的文化传统影响,职业教育注重学术性轻实用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内容与工作现场的技术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同一水平,无论双元制模式还是合作教育模式,其目的都在训练学生掌握现场生产技术,而中国的职业教育自一开始,就以讲解—接受—实习模式为主,其方式就是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及技术,让学生记忆、理解,然后再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实习,获得感性经验,形成操作技能。与国外相比我们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由于实训较少,动手能力较差。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培训岗位,因此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培训机会。同时受到我国的生产水平的限制,没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很难在实训岗位上指导学生。学生数量多也是另一重要影响因素,这便使模式实施中每位学生的获得的培训机会较少。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不断地创造条件,弥补差距,追赶先进的培养模式。

3.4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3.4.1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受到更多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经历的局限性,因此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现状水平、道德水平、心理状况等了解不够;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了解不足,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势政策等的教育时,仍大谈空谈理论,生搬硬套,理沦脱离实际,缺乏与变化着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由于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思想现状缺乏了解、对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行不一,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本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即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但是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师生比例失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采取“大锅饭”方式,有的院校一名辅导员要带上百中职学生,这一具体情况不论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当然不能针对不同的个体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此缺乏针对性教育。另外,由于全封闭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还是国内中职院校采用的普遍模式,此种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因为中职教学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时数较多。学生在实验室、企事业单位或工厂里渡过的时间比在学校多,开放式的社会使他们接触的观念与在学校内封闭环境中接受的思想观念发生偏差。对此,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院校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势必严重影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率。有鉴于此,就要求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来确定相应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改变单纯“教育”的模式,从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我约束的教育模式。

3.4.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低是一个普遍的现状。主要表现:

(1)在理论环节上:首先,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本应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为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开来,在中职学校理论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兼顾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其次,学校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的要求。①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教学内容陈旧,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脚

步,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②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中职院校的教师大多由学校毕业后直接担任教育工作,实际工作经历少,因为没有广泛、深入的接触企业,对企业的新产品、新设备、新仪器了解少,加上自身本来就是理论强而实践弱,基础好而新知识少,在上课过程中局限于旧知识、老技能,内容陈旧、空洞乏味与实际脱节,与知识飞速更新的当今社会不相适应,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很快的将所学知识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去。

(2)实践环节方面:首先,实践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脱节严重。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产业的不断升级,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很快;另一方面,社会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低和学校资金缺乏,实践教学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由于近年来实训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实训基地的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国家级、省级的数控实训基地相继涌现,然而,短时间内造出来的面子工程总是存在众多的不足和缺陷,实训基地并没有产生理想中的实际效果。因此,实训基地的长远规划和建设在中职教育中仍需要大力加强。第三,师资队伍的短缺。由于缺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教师团队和后备力量,造成经常有设备,而没有能胜任的合格实训教师的局面。要搞好教学质量,必须积极打造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导致中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①缺乏优秀的实践教材;②实践课程设计和开发没有突出实践性;③实践基地和设备落后。

3.4.3师资队伍力量结构不合理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很所占比例较低,占比例较高的普遍是专科生及本科生,造成师资力量的学历层次不高。

(2)教师实践能力偏低,普遍是理论型的,实际动手能力都较弱。大多学校的课程也都集中在基础学段和公共学段,实践型课程只占到1/3强。

(3)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游刃有余“,既能教给学生理论又能教会学生方法的”双师型“教师本应是中职院校的师资中坚力量,但现实是一些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是毕业后就走上讲台,毫无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实践积累的青年教师,有数据表明,此类教师占到66.6%,有的中职院校甚至高达96%,能够真正担负起学科带头人的合格教师少之又少,情况令人堪忧。这些都导致了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可归纳为以下两点:①在师资培养中缺乏“双师”的培养。因为,几十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这几年来,很多中等院校都建立了教育院系,国家也建立了多个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训练基地,全国的职业教育专业培训网络逐渐形成。但是,我国的职教育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将目标放在理论专家型人才的培养上,这是以往培养普通中学教育师资惯用的模式。将重点放在学科性的追求上,仅仅关注学科内专业深度和精度,而不重视中职教育应具有的实践型、应用型培养本质。从这种教育模式中出来的教师无法胜任实践型教学,只能担当理论教学。②现阶段,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中职院校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受传统观念、待遇影响,中职教育师资流失严重,一些院校煞费苦心引进的人才却成了学校的门面,并未改善学校的教学水平。

3.4.4校企、产学分离格局待改变

首先,个合作方之间缺乏合作动力。在学校、政府、企业三方中,学校的动力来自就业压力。企业受人力资源过剩的影响,在整个产学结合过程中起分离趋势。虽然中职院校愿意与企业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却因为供求关系缺乏对等的平台。在没有相关政策导向、支持下,校企合作很难找到正确的途径。

其次,产学结合所需要的运行体系并没有完备的构建起来。校企合作间动力的缺乏,相关政策的缺乏以及长期目标的缺乏,使现阶段的产学结合往往是在某一点上取得暂时性的成功,却不是良性的循环。大多数的合作只是教学实习上的合作。校企双方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相互介入,不能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兼顾。虽然,许多中等专业学校意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问题,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许多改革措施只实行在形式上而未实行在实质上。比如素质教育,一些教学方案中只是开设了一些音、体、美的课程,但是离在所有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又如,改革方案中考虑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但一些能体现创新精神与应能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还未被广泛采用,学生的实践不够。还有就是符合要求的实训基地不多,因为实训基地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也不同于针对某个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工作场所,它是一个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综合训练环境。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与国外中职院校相比,还有一段较大的差距。

 

第四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

4.1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设计

当今,为了争夺21世纪人才和教育制高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深入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虽然选择的切入点不同,但改革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培养“具有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为此,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努力探索一种合理、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教育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建构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将我国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归纳为:培养面向生产、建

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中级专门人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加快,大大提高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4.1.1 KAQ-复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的概念

在当前形势下,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当务之急。所谓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指:学生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一线岗位要求和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人才。我国中职建设,应该彻底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色,建立以知识(Knowledge)为基础、以能力(Ability)为本位、以素质(quality)为目的”的“KAQ”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1)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培养一技之长;同时能够拓展宽厚的相关知识作为辅助基础。(2)能力结构作为培养核心的能力结构应包括:①对知识获取的能力;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创造新产品的能力;④职业能力。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为重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同时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学校而言,要求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动力主动探求;并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开放实验室,从而营造创新型的学习氛围;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及时胜任企业的要求。(3)素质结构作为21世纪的中职学生,仅具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不能称为合格的人才。还应该具备: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组成的素质结构。要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取得成功,必须实现做事与做人的统一,求知与修养的统一。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上不能绝对人为的划分。知识不经内部消化,不能形成素质,消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中职教育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安排不同比例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做到从实际出发,随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4.1.2 KAQ模式-复合应用型人才内涵

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包含知识结构的复合性、能力结构的复合性、素质结构复合性培养。(1)知识结构的复合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交叉和融合,使得各行业之间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为配合工作中专业和综合能力的高度结合,迫使人们摈弃单兵作战的传统工作方式,进而加强与人合作。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既要具备专门知识,而且还有丰富的背景知识的人才。(2)能力结构的复合性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被称为能力,它包含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进行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等;特殊能力指从事某些专业性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绘画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在个体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培养的结果。要顺利完成某项活动,必须依靠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复合应用型人才多样化的能力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通常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等;第二层次是相关能力,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捕捉信息能力等,主要起到巩固和强化核心能力,加强与外围能力联系,提高人才的素质等作用;第三层次是外围能力,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表现能力等,它是人才能力结构的基础,是开发前两个层次能力的间接营养源。在知识经济社会,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标准在于他对未知知识的学习能力。而将来能学会多少,则取决于其自学能力和求知欲的高低。同时,专业技能的培养也离不开全面的基础知识,否则专业技能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职教育教学计划必须兼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两个方面,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3)素质结构的复合性素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

4.2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

KAQ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4.2.1加强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基本综合素质的完善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2.1.1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怎样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①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育针对性。②是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③是改革教学内容。

4.2.1.2做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针对性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指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或个体,针对个体的不同思想水平层面,进行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工作。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用什么方法来有效解决中职学生思想问题。

4.2.2中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中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硬件基础。实践学习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练兵场,是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效场所。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

4.2.2.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其建设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同时必须紧跟应用技术发展的新动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先机的机器或设备。即要求学校要有明确的定位,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做好全面规划,统筹安排,重点投入,同时投入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持久性眼光。

4.2.2.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毕竟是不是真实的工作现场,学生只有在真正的用人单位才能了解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也只有深入到一个单位工作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工作氛围。同时,建立全套的专业的生产现场和实验室对中职院校来说也是不现实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去除这些问题。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挂靠企业,也可以通过和企业共建的方式。以这种方式很好的解决了校内实训设备的不足和场所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较为深入到真正的职业氛围,熟悉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锻炼和提升从事并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在带领学生参与企业实训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为自己的教学添加新内容,不断的扩充吸收新的科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中职教育只有与市场和企业接轨才能呈现出生命力,教学内容和结构要随时处于调整状

态,而学生老师从实训实践中带回的反馈信息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课程结构的参考依据。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广泛的联系,寻求企业的支持。

4.2.2.3校际实训基地建设

中职教育在我国发展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近几年正处于大规模扩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院校对资金的投入很大,因为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需要有相当大的投入,特别是实训基地,会使许多学校都感到财力和人力方面的压力。因此开辟合理的资金渠道或与其他有共同专业的学校合作来共建实训基地是一种可取的途径,既可以院校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题,还可以将院校间的优势互补,减小因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不但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国家级的实训基地的建立也是迫在眉睫。国家级的实训基地比起学校的实训基地,往往设备更先进,功能更加齐全,管理更加完备和现代化。国家和学校的实训基地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国家级实训基地应该建设成为高效率、示范性、开放型的实训基地。因此它的建设可本着共享、共建、共管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4.2.3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对于中职教育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职教育的教学中,理论教学是传授专业的文化理论知识为主,采用的是课堂式的教学;实践教学则往往在实习基地,生产现场或其他工作场所进行,旨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4.2.3.1重视理论教学

中职课程教学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要求,并且理论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中职教育的理论教学要避免求多,求全,而应该以应用为目的,深入,细致有效的指导、服务于实践教学。有的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认为学生学的理论知识越多、越系统,学生实践能力就越容易获得,忽视了学习的深度和精度。中职教育不能追求盲目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该弱化和淡化的部分无需花费太多精力,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后,要梳理出适应性、针对性较强的应用型理论知识,做到精讲、细讲。在讲授方法上,教师要坚持也要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对于不同的理论知识要符合客观需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讲授方法。

4.2.3.2突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通过身体不断的连续的运动,最后变的愈发娴熟、流畅、精确和迅速,最终成为自动化的运作体系。但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后,再通过实际岗位的操练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是依附在理论教学上的,是演示性和验证性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通过工艺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实验与实训使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中职院校在职业能力分解的基础上,要突出实践教学,扩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不是阶段性和片面性的,而应该是持续在教学的各个方位和整个过程中,是一个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运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4.2.3.3有机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中职教育教学虽然也是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的,但这两部分并不是相对立的。在传统的理解里,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而职业能力实际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此种理论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实践就是将学科理论,进行灌输理论式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学科理论的内涵。将理论教学进行科学的延伸和扩展,从而形成实践教学,也就是在实际的操作环境中进行教学。而再次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重在展现中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身特色。而产学研合作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

4.2.3.4建立中职专业和课程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首先应加强基础的宽度和广度,施行活模块的“两段式”课程模式。“宽基础”,由于文化课是一切基础的基础教学,只有文化课的基础打好,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专业课程,文化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重要保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中职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顺应个性的发展开设适当的选修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二是专业基础课也需要进一步的拓展,一门专业技术往往不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活模块”是指某一模块的内容是灵活机动的,它的主要内容是某一职业必备的技术知识和能力,随着市场形式和需求的变化,这一模块的内容也随之调整更新。鉴于当前全球市场的前提,课程内容应当从全球化的角度着眼,不能把中西方的教材内容和模式分割开来,因地制宜引进外编教材,并和地方编和校编教材进行有机,合理的融合,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实现在普及基础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体现特色。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对于教材内容中过于深奥、困难和繁杂,过时的内容严要坚决删除。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是构建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的,灵活机动,与时俱进是其特点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课程结构也要做相应的改变。中职教育的教学重点不是单纯的教授技能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我国经济市场的现状要求要具有自主择业的能力,更要有自主创业的精神。要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本领是关键,而且这个本领不是短期的只固定在某一工作阶段上的,学生的本领也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学生的后劲足,学习及实践能力强,具有自觉自主自动学习的能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削枝强干,一专多能,广设选修。削枝强干即删掉可有可无的课程,33或只做简单的介绍,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授主要课程上,让学生在这些课程上得到强化。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式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中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基础课与主干提高课。两者的区别如下:①前者面向全体学生,后者面向部分学生;②前者不与学历挂钩,后者面向部分学生;③前者为终生教育,目的在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和个人特色发展。后者重在选拔人才。在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必然因为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出现分化,有的学生具备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学习的能力,提高课的存在能够为他们的升学扫除障碍。分层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不会让基础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觉得学着太容易无聊,也不会让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感觉学起来非常困难,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分层教学能够却使每个学生都学得满意愉快,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取得较好的效果。技能课的设置要注重一专多能。“一专”就是与本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的技能。这一技能是学生作为技术劳动者的基本能力,不仅需要达到劳动部门规定的标准水平,还应有更高些的要求。“多能”就是引导学生多掌握几项相关职业的技能。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语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学习掌握营销,导游,顾客心理学等多们知识,才能在人才市场上胜出,实现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如在以后需要相关职业内转岗,也能做到有备无患,轻松过渡。这类技能课课开设在第二课堂活着是课外兴趣学习小组,也可采用讲座等方式请专业认知给学生讲解和训练,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谋生手段。广设选修,能够提够是为学生有更广更广的选择和发展空间。选修课程主要包含人文科学类的课程,选修课采用“流动式”课堂开课。在此采用的是学分管理,学生在修满主干课以外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几门选修课,只要多少学分方可毕业。从而使学生既能在多方面得到发展,又能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生活,尽可能地多学、学好几门课,减少学生人在课堂心不在课堂的人浮于事的现象。

4.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中职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不仅仅要在结构上摆脱本科,专科毕业生占比例较重的问题,在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也非常重要,好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结构合理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可分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①显性要素:教师队伍的结构的合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年龄、学历、学缘和专业等方面。②隐性要素: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只有在显性与隐性要科学合理的组合配置的条件下,教师队伍的结构才能实现优化。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同等重要,都需要加以充分的重视。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把过去仅仅使用人才的模式变为使用和培养并重,把单纯的“拿来主义”变为“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模式,形成有自我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

4.2.4.1改善学历结构

学校既可以拨出专款,用以鼓励教师们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学历和素质。也可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通过面向全社会、全球吸引各类高学历人才。

4.2.4.2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中等职业教育的任教教师既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拥有这样的团队,才能有效改变现有的理论强于实践的中职教育现状。为此,学校应该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培养方法上,应该鼓励教师走出教室,走进工厂和企业,让他们积极参与生产管理及深入生产第一线担任技术工作,使其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应该从企业第一线中引进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解决中职教师待遇问题上,教育主管部门从政策方面鼓励“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建立专门的评定机构对其进行考核和评审。学校应该切实解决教师的工资、职称、生活、待遇等后顾之忧,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4.2.4.3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能为学校的加强专业课程、教材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最新动态上的紧密结合,因而兼职教师作为相关行业第一线的人员应能给学校带来前沿技术和最新信息。为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管理,应该遵循:

(1)为了建设一支关系稳定、数量充足的兼职教师队伍就不应该将兼职教师视为一种补充力量或次要部分,而应该将其列入整个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培养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兼职教师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兼职教师感到和其他教师没有区别,而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2)为配合调整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实现中职教师队伍整体功能优化,必须控制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

4.2.5建立紧密联系的产学伙伴关系

产学合作实际是用学校和企业的可用教育资源的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其合作目的是培养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和用人单位优势各有不同,在优势互补的条件下将课堂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放到生产现场。国内外大量教育实践表明,产学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中职教育的根本动力是社会需求,只有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才能够发展。因此,中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企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中职院校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合作的伙伴。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为用人单位直接输送人才,所以需要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为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的效益,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双方形成办学伙伴的关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大部分只有在生产现场才能获得。学校因为条件有限,至多只能提供最逼真的模拟工作条件,在工作环境和工作心理状态方面,跟实际的生产现场还是有一定差距。而重要的工作意识,良好的工作习惯及敏感度,还有就是现场突发情况的处理方式都是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的。而实际的现场实践必须有用人企业参与才能够实现,光是书本的知识,课堂、实验室的模拟是远远满足不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且,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学校的课本内容还未来得急更新换代,可能市面上的原有应用技术已过时,新的技术已经成为中坚力量。所以只有在工作现场才能够掌握最新的应用技术,也才跟得上技术更新的步伐。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地合作,建立办学伙伴关系,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培养过程,共同完成培养目标。对中等职业学生来说工作现场不但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学习的课堂,用人单位既是雇主又是办学人,所有的工作前辈既是自己的同事又是自己的老师。产学合作教育也使用人单位有机会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自身特点和技能掌握程度,为挑选适合自己的合格人才提供方便;而学生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岗位实际操作和实践后,也能更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以后职业生涯的选择和规划提供参考和余地,为他们以后真正进入劳动力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需求,正是产学合作教育的运作动力。其运作的过程必须是开发式的,遵循优势互补的规律,让学校和用人单位都参与其中,共同担负起育人的任务。首先中职院校在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计划时,必须要让用人单位参与其中,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

其次,中职院校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让教师到企事业进行生产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通过不断的参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和营销才能建立起来。

最后,必须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最大限度的向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目标靠近。企业对于学校改革的内容重点放在: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师素质、实训设备等。企业希望学校能够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对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也最有发言权。

因此,中职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不仅要密切注视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和企业岗位结构的新动向,既要适应变化,更要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为了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某些企业和学校产生了互动的愿望。为了建立一个校企双赢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由企业先向学校提出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具体要求,然后由学校根据规划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再进行教学。

4.2.5.1转变教学方式

将教育的重点由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我国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片面重视受教育群体的共同性,强调社会共同愿望。世纪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个性为基础的表现形式。当代各国中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国的中职教育也应跟随时代步伐,从人本主义的观念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个人成材、实现自我价值。

4.2.5.2建立个性化学习机制

当前中职教育紧迫需要变得更加的人性化,也就是增加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来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在了解和分析过学生的兴趣、特长及爱好在之后,学校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并加以必要的指导,来达到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中职教育的学生在入学后应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学习,再根据个人的愿望、自身条件和就业需要来确定所研究的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爱好和兴趣选择选修课程。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或者辅修其他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难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延长学习的期限。学生的层次不同、个性不同、潜能不同,课程及相关的教学活动应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内容的安排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潜力的挖掘和个性的发挥。学生也可以跨校、跨专业选择课程,交替和分阶段的完成学业。保持学分制的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的教育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5.3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式教学,也就是老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是一种种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往往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习没有动力,缺乏主动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我们提倡学习应当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能带来心里快乐的过程。现代职业教育旨在改变教与学的一个位置再定位问题。将重点发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习成为一种直觉自足自动的行为,将重“教”转为重“学”。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积极和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安排课堂的一切,老师做为课程的指导者、顾问和设计者,只起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前进行教学方法、方向和内容形式等多方面问题的研究,从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不能是闭门造车,而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专业相关市场和商业需要保持敏锐的直觉和思考。

 

第五章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竞争愈加激烈。无论是国家间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的竞争归结到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中职业教育是否能够与时代同步伐前进,在国家的各种教育模式中处于不败之地,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归根到底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是否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属于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教育,是我过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最要途径。中职教育必须和其他各类教育方式协调,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这既是我国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新形式的发展,以中职教育为首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模式与思路。本文结合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经验,通过重点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主要问题,构建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形式KAQ模式-复合应用型人才,并对该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具体措施。KAQ模式-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提出,是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更加适应中国国情和中职教育发展现状,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中职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是关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能否形成的关键。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先进国家的经验,才能保证我国的中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发展和与时俱进。

 

 

 

 

 

 

 

 

 

 

 

 

致谢

毕业论文终于定稿,即将交付呈现。近半年的写作过程,充斥着迷失方向的不安与对自己的怀疑,交织着坚持自己的执著与拨云见日的欣喜,感觉自己如同黑暗中的舞者,终于要迎来属于自己的亮相。无法预见最终的景象,但在这一景象的预备过程中我己获益良多。对于这次获益良多的行程,首先感谢恩师邓淑华教授。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在操劳公务之余,还要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这样一个生性愚钝而学业不勤的弟子,定是颇费力气。在此,我深感愧疚。唯有牢记恩师的教诲,勤奋经营未来的人生。感谢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他们在百忙之中抽空审阅论文,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更进一步的完善了我的论文。

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27-31

[2]金含芬.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0):254

[3]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5):227-251

[4]华长慧.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文集.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73

[5]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江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0(1):119-125

[6]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9(1):100-104

[7]王继平.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10):41-43

[8]黄尧.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6:285-295

[9]杜吉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9):119-222

[10]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7-89

[11]刘来泉选译.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7

[12]朱命榴.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1(3):613-627

[1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102-122

[14]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6):87-107

[15]刘春生.职业教育学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19-27

[1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134-152

[17]王伟.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透析(1986—2000):[硕士学位论文].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2,(9):172-206

[18]于光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实施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5,(5):155-179

[19]栾晨.“订单式”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10):237-263

[20]苗喜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4,

(4):195-215[21]冉三.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2+1”培养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

大学,2007,36-64

[22]武爱斌.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5):257-261

[23]周勇.对职业教育概念的回顾与思考.职教论坛,2003,(9):19-22

[24]赵除.构建中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中职高专教育网

[25]周文锦.中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4,(10):1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