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边游:三刀一针,高桥老街有看头 A1叠0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22:58

三刀一针,高桥老街有看头

看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发祥地,品高人高宇高艺内涵

2011年10月31日   A1叠06:A1叠06-重点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王楠

高桥“泥刀”红遍上海,素有“营造之乡”,老街上有不少独特的建筑
晚报记者龚星现场图片

  晚报记者 王楠 报道

    高桥镇在哪儿?老上海都知道,小上海未必知道,新上海十有八九不知道。

    上周末,“中国浦东中国画画院”落成仪式在高桥老街钱慧安纪念馆举行,画院的首场精品展同时开幕,来往宾客惊异地发现,拥有千年历史的高桥老街竟如此古色古香。

    高桥老街很早就被列入历史文化风貌区。记者从文保部门获悉,高桥“泥刀”红遍上海,素有“营造之乡”美誉。然而比起朱家角、七宝等,这条老街似乎一直“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随着仰贤堂、成德堂、凌氏民宅、黄氏民宅等一批历史建筑“修旧如旧”,并以陈列馆、纪念馆等形式免费对外开放,老街已初露迷人风姿。

外滩建筑三分之一是高桥人所建

    高桥老街依“丁字”形河道而建,分为东、西、北街,总长约2000多米,其中“西街”已完成初步改造。然而若不是修葺一新的“西街饭店”在育民中学门口打出自己的老牌子,第一次来的人还真难找到入口。走在高低不平的弹硌路上,不时能见到一些工人在忙碌,他们身后,黑色小瓦、白色墙面、深色仿木质门窗的尖顶房屋清晰可见。

    “最近又有几幢房子要收工了。”热心文物保护的调研员周敏法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说,长约900米的西街将重现明清时期古旧模样,重头戏就是修缮如珍珠般散落在老街上的10余幢古建筑。据介绍,高桥是浦东“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的发祥地。放眼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竟有三分之一是高桥人所建。这批杰出的营造商也在家乡留下杰作。 “随着时间流逝,古建筑多多少少遭到损坏,我们就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按照历史资料进行恢复。 ”周敏法说。

    西街究竟有多少 “百年老宅”?一进街口,124弄1号的 “沈氏民宅”就在西街一排民房后面,探头一望就能看见。这是160年之前的清代建筑,仪门有着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转个弯,2号门牌是“敬业堂”,这是浦东新区在2003年确立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20年,房屋结构保存完好,尤其是门廊、栏杆和落地长窗还保存着非常精细的雕刻,不少画面都取自历史故事。

    记者了解到,算上没挂牌的,老街上老房子有几十处。这些清末民初建造、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构成老街独有韵味。建筑上地域色彩浓郁的“瓶升三戟”地坪雕刻的图样、工艺细腻的木雕、贝壳窗等都保存完好。

    值得一提的是老街上体量最大的建筑,由 “高桥首富”——“石库门大王”钟惠山所建,他正是诸多上海石库门建筑群的建设者。这个钟家祠堂占地十亩,五开间四进深。在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有文如此描述:“20世纪20年代末,在镇西街建五开间四合院新宅一座(钟氏民宅)。用料讲究,工艺精致,规模宏伟,堪称高桥之最。”并认定此建筑 “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住房建设水平。 ”

    据悉,如今仰贤堂、黄氏民宅、凌氏民宅均已修缮竣工,新近有6处文保单位的修缮项目已启动。

老街味道“庭院深深”雅致秀丽

    自“仰贤堂”后,西街上陆续对外开放了几幢历史老宅和展馆,其中就有最新落成的“钱慧安纪念馆”。

    即使是对国画艺术不甚了解的普通爱好者,如果谈起上海画坛的前辈大师,也会津津乐道地说到吴昌硕、任伯年……但很少有人提起钱慧安。实际上,在海派画坛,钱慧安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北京和台湾两大故宫博物馆里都收有他的大量作品,程十发有“海派源流”之题,称其为海派艺术的宗师。

    钱慧安生于道光年间,属高桥镇花园浜村人氏,寓居于老城厢,开馆之际,不仅钱氏后人为纪念馆捐赠了展品资料,老城厢书画善会也慷慨献出不少钱慧安手迹。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记者走进去才发现,约一米宽的大门口进去后“庭院深深”,前面上下两层除作品外,还有钱氏生前草稿和所用之文房四宝陈列。馆后有院,就是本周末刚刚揭幕的 “中国浦东中国画画院”了。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首场书画精品邀请展本次展览共将展出陈佩秋、韩天衡等80多位沪上知名艺术家的160多件国画、书法、篆刻作品。展出时间为今年的10月29日到明年的1月30日,为期三个月左右。

    “对一条老街来说,房子只是有了‘形’,精神气质才是最吸引人的‘神’。”高桥镇镇长王春族说,“高桥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钱慧安为代表的本土画家不断浸润着高桥的民间书画。如今老街的业态还有些凌乱,正依托各方资源,努力恢复安静悠闲,雅致秀丽的老街味道。 ”

    记者了解到,“浦东中国画画院”落户高桥镇后,书画院将聚集一大批大师级的书画家、篆刻家,他们不仅技法精湛,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愿意将自己在艺术上心得体会和好的技法跟社区的书画爱好者们分享。每周六上午,位于高桥老街上的上海古陶瓷鉴赏修复中心知名专家将免费为市民现场“鉴宝”。该中心自今年7月中旬落户高桥西街60号,3个月内已经接待了100多位来自台湾、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专业学者与收藏爱好者,提供百余次免费鉴定服务,有兴趣的市民可拨打电话58673545提前预约。

绒绣、松饼秀江南古镇高艺

    百年老宅,风姿绰约;高桥港上,船娘高歌;沿街新店,松饼飘香……在最新规划描绘的这幅“酒旗招展,河船摇曳”江南古镇风貌图上,高桥松饼占有一席之地。 记者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高桥闻名有三高:出高人、建高宇,传高艺。而高艺就是绒绣、松饼及本帮菜了。

    来到高桥老街的中段,突然看到一处宅院内人头攒动,挤进去一看原来是有人在“作画”,不过用的材料却是毛线,这便是高桥绒绣了。 30岁左右的绣娘已经有16年的 “绣龄”,她从14岁起就拿起针线学女红。记者看到,她正在创作一幅鲁迅肖像,旁边摆着一张画稿,针为“画笔”,线为“颜料”。基本色里没有的颜色,全凭经验和感觉“调”出,人物的皮肤肌理照样能绣得惟妙惟肖。绣娘告诉记者,她是绒绣馆的工作人员,这样一幅画,每天绣六七个小时,要花费大半年才能完成。

    据周敏法介绍,绒绣起源欧洲,19世纪末传入上海。高桥成为全国最大的绒绣产品出口基地,仅1980年,从高桥出口的绒绣就达130余万片,远销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高桥绒绣”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桥斥资600多万元设立高桥绒绣馆,既是让老房子焕发生机,又能保护和传承绒绣这门技艺。

    另一个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是被誉为“沪郊百宝”之一的高桥松饼。松软香醇的高桥松饼曾是老上海深刻的集体记忆。记者从高桥镇推进高桥老街保护建设的部门获悉,老街开发将坚持修缮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将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与传承历史文脉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优秀历史建筑的价值。目前古老的松饼衍生出新的品种,豆沙馅、枣泥馅……却依然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传统技艺,如今前店后工厂的高桥松饼坊已列入规划中。

逛逛老街弹硌路上回味千年历史

    高桥镇,位于万里长江、黄浦江和东海的交汇处,“因河而生、因桥而名”。当地人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便有上百座桥了。这也是它保有有众多“海塘、海防、海运”为特色的名胜古迹的原因。记者注意到,编制 《上海浦东高桥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时,对高桥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定位为:以反映明清时期河街共生、因桥而名的传统水乡文化为主题。

    “古镇老街沿河而建、弹硌长街商贾云集、古树古宅风貌依旧,希望在一条街上逛一逛,就能体味千年的历史”。高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古镇保护的重点主要为:‘街、河、庙、宅、园、桥’。”即西街、东街、北街3条主要老街;高桥港;东岳庙;余园、胡苑、印园三个园林;2座古桥;还有分布在街坊内的几十处传统民居建筑等。经过多年的修缮,如今的高桥老街已初露迷人风姿:利用已修缮完成的仰贤堂、成德堂、凌氏民宅、黄氏民宅等一批历史建筑,建成高桥古镇历史文化陈列馆、高桥人家陈列馆、高桥绒绣馆、高桥建筑营造馆。在老街恢复了清溪书场和茶馆,延续文脉,为老街注入了活力。

    记者了解到,“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高桥人家陈列馆”、“高桥绒绣馆”等均为免费对外开放,展出时间一般为9点—16点。高桥建筑馆、浦东同乡会馆已进入规划阶段,用“珠串成玉”的布局形式将让老街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将编写《高桥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为古镇老宅制作“历史档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