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飞机玩具:对建设生态文明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兼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3:53:24
 

对建设生态文明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兼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
      戴安良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并明确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明形态;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194-0000-0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P20)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文明及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明就是指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有益成果与进步状态。从广义上讲,一般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马克思的人类学理论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蛮荒时代、蒙昧时代之后,才进入文明时代,认为文明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总体来看,按照四个文化层面划分,可分为物质文明、交往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按照交往、政治、精神层面综合划分,可分为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是人类文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和升华。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的组成要素之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换言之“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也正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归宿。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它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一般说来,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是: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西方学者在生态文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没有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所以始终在理论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在实际运作上往往陷于空谈。现在看来,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还得要回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去。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建构生态文明,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它的建构必然要求在交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得到响应。这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建构有相似性,但要比前两者深刻得多。深刻之处在于,前两种文明的建构主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和享受需要直接推动的,而生态文明的建构,则主要由发展需要推动,这就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交往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中国虽然在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上相对西方有所滞后,但在文明的其他几个层面上却有着相当的优势,因而完全可以在后发阶段上大有作为。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P13)所以,科学发展观也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是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探索真理、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历史,按照作用于自然界的力源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自然力阶段和机器力(包括电能、化学能和原子能所产生的力)阶段,两者的分水岭是蒸汽机的诞生。在自然力阶段,人类依靠个人体力变革自然;在机器力阶段,人类依靠机器动力变革自然。自然力阶段对应着农业文明,机器力开辟了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由于人类体力相对自然界的“弱势”地位,对自然界的影响有限,不存在大规模危害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中,人类“理性的狡猾”(黑格尔语)驱使着受人控制的自然力改造盲目的自然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效市场体制使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然、掠夺自然甚至驾驭自然,使工业活动在发展的一些阶段和一定程度上能“独立”于生物圈。大规模生产在提升人类生产力时,也导致了大规模的浪费——高效生产带来了“高效”浪费。当不计后果地“凌辱”自然界时,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生态危机,这是人类为发展工业文明而盲目改造自然界所付出的直接代价。
      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科学技术所缔造的工业文明,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满足了人的需要,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也由于它对自然界的过度“改造”而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这种报复从空间看不限于一个地区或国家范围,而是地球村;从时间上看影响的不是几个月或几年,而是殃及子孙后代。工业文明一旦“独立”于生物圈,自身也将走向文明的反面,生态危机就是大自然对工业文明残酷的否定方式。
      生态危机引起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致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是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而确立于80年代的新文明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长逊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揭开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共同生存问题关注的序幕。生态文明以新的伦理视角审视人类行为和工业文明,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1991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中指出:各种生命社团都应受到尊重和爱护;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建立人的行为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这些原则不再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人类发展目标,而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荣,追求一种不同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人类从农业文明经过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一个依赖自然、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工业文明否定了农业文明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以机器力强劲地变革着自然界,把自然界作为原料库和垃圾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一方面,生态文明以“生态伦理为指导,工业文明为基础,信息文明为手段,经济发展为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肯定人在自然界面前所显示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否定了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提倡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及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生产力和生态力的统一中定义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不仅推进人类生产技术、经济观念与行为、自然观的大转变,而且还促使人类伦理观的扩展,使生态伦理成为人类伦理范畴的重要内容。
      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后果而不断充实、更替和延展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辩证否定,反映了地球村的共同利益和目标向往,构成了人类行为的时代旋律。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人之“本”,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方向和原则,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跨入生态文明的发展主流,代表着人类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新境界、新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P16)才能保证把我国建成“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1](P21)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认识的几个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为我们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理论到具体政策、措施的有机结合,从思想理论角度看,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前提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党的十七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社会活动不是动物般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前提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一段时间以来,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转变。自然既被人类改造又需要人类保护,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走科学发展之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就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可发掘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核心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利益与幸福。从生态文明观念来看,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此,人类应改变高高在上的观念,以自然界一员的身份来审视自身的一切活动,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自然观。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应运用多种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使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把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直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公害,而资本主义竞争则加剧了产业之间、资本家之间,甚至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全球自然资源的争相掠夺,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引发战争,导致对资源的更大破坏。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这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提出他的理想社会就是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2](P120)这表明,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建,其发展目标的直接指向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妥善处理和解决,以及在此基础上新型和谐社会关系的建立。着力解决“人与自然”矛盾,表明马克思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表明生态文明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对此,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热情洋溢的写道:“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3](P758)恩格斯的论述表明:自觉、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将会建立和呈现一个更加文明的和谐社会。这种人类文明更高的发展阶段,将是一种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这种更高的发展阶段,将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对以财富为唯一追求目标的资本主义所谓文明的否定;这种更高的发展阶段,将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发展所体现的人类文明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的不断得到满足分不开的。人类社会愈文明进步,人类各种需求满足的程度就愈高。生态需求是现代人类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需求,它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步而变化的自然需求,其本质是一种社会需求,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系统完善的优美环境的一种渴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人类的生态需求密不可分的。人类社会愈文明进步,人类对生态需求的质量也愈高。从人类的生态需求来看,人类现代文明社会的这种生态需求包括洁净的空气、水和无污染的食物;无污染、无噪音的生活空间;优良的人工或自然植被环境、数量充足和质量精良的环境资源与生态景观三种形态。
      人类的生态需求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这种全面的生态需求是:一方面,人类的生态需求是要在生态环境系统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其实质是对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更为重要的需求,则是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消费的生态需求,即人自身的生态需求。人类生态需求的这两个方面,是同时并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生态需求的这种整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信息生态社会之前,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内,是建立在过分强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需求的基础上的。这种单一的生态需求,使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被破坏,环境质量下降;人类对优美生态的客观需求也受到威胁。因此,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除了消耗自然资源、消耗环境质量以外,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的生态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第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和生产条件,使人们的需求范围不断扩大,人们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有精神需求,同时也强调生态需求;第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需求的满足也就成为人们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现代化,必然带来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城市居民的现代化生活已经出现了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的倾向,这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鼓励人们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保持生物资源库的科学研究价值的追求,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重要;第四,面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普遍性的尖锐问题,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第五,如何改善发展中国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居民非常紧迫的生态需求。
      目前,中国正处在实现工业化、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建设小康的关键历史时期,但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重大问题,在中国工业化的初中期都已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已成为中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走向富裕的严重障碍,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走向富裕和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双重任务。因此,为了满足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态需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舍此别无他途。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共同生息,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不能把生态文明仅仅看成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同理,也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生态文明建设有它自己独立的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根据人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矛盾运动,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以保证满足人的生态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生态文明村建设指标 对古希腊文明的认识 生态理论学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挑战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竟社文明建设的作用 如何认识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今天社会建设的启示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区别 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意义和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地球文明的几个小问题? 谈谈对心理分析学理论的认识 密云县建设生态县的主题曲是什么? 结合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谈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短文就可以 为什么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关于生态文明村项目开发的项目建议书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论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这些理论观点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求 赞颂三个文明建设 的文章 用金融生态理论论述农村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用文化生态理论结实中西方休闲文化的不同 试述资本固定周转理论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形成对科学社会主义有哪些发展 现在国内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都有那些理论,都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