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拉克兰怎么去:【指甲花 02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52:36
指甲花·散沫花·凤仙花
点击数:14410
关键词:指甲花 散沫花 凤仙花 考证
《辞海》1979版、1989版,指甲花条俱释作“凤仙花”,此误也。其误即误在“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知其一者,凤仙花有指甲花之别名;不知其二者,指甲花之原植物为散沫花,不是凤仙。
考指甲花之名与物,源出晋·嵇含撰《南方草木状》卷中,一名散沫花。其文如下。
指甲花,其树高五六尺,枝条柔弱,叶如嫩榆,与耶悉茗、末利花皆雪白,而香不相上下。亦胡人自大秦国移植于南海。而此花繁细,才如半米粒许,彼人多折置襟袖间,盖资其芬馥尔。一名散沫花。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茉莉条“附录”,有时珍曰:“指甲花有黄、白二色,夏月开,香似木犀,可染指甲,过于凤仙花。”时珍说“过于凤仙花”,则知指甲花不是凤仙花,当另有所指之物。此物即《南方草木状》之“一名散沫花”之指甲花。时珍特发“过于凤仙花”之语,在于示人以与凤仙花区别之耳。
《南方草木状》之指甲花(散沫花),经植物学家们研究和鉴定过,系千屈菜科植物;而凤仙花则属凤仙花科。《南方草木状》言其花“与耶悉茗,末利花皆雪白”,李时珍说其花“香似木犀”。耶悉茗花,即素馨,与茉莉同属木犀科。而李时珍所说之“香似木犀”之木犀即桂花,也是木犀科植物。此三种皆与指甲花不同科。
《南方草木状》之指甲花为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 L,灌木,高3~6米,茎圆柱形,分枝甚密,幼枝近四棱形,无毛。叶对生,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稀倒卵形,长2~4.5厘米,宽10~1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纸质;叶柄短;托叶小,早落。圆锥花序顶生,长7~15厘米或更长;花极香,绿色或玫瑰色,直径8~10毫米;萼长2~2.5毫米,4深裂;花瓣4,阔卵形,长3~5毫米,基部心形,具短爪;雄蕊通常8枚,伸出,花药长圆形至近圆形;花柱略长于雄蕊,柱头钻状。蒴果球形,直径5~7毫米;种子多数。花期5~6月。分布我国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常有裁植。
指甲花之化学成分,叶、果皮、种子均含指甲花醌(Lawsone)。其含量依次为0.55~0.95%,0.25%,0.013%。其药理作用,指甲花醌与维生素K结构相似,故有止血作用。以往亦称为Hennotannie acid,为黄色色素,能染指甲或头发。
令医药学家们感兴趣的是,指甲花与凤仙花的原植物科属不同,前者属于千屈菜科,后者属于凤仙花科。其药用部位也不同,前者用其叶,后者用其花。尽管有如此大的品种差异,但二者的有效成分却很相似。据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一书,指甲花的有效成分为指甲花醌(Lawsone,C10H3O6),是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92℃(分解),得自指甲花(Lawsonnia inermis L.)叶中;凤仙花的有效成分为2~甲氧基-1,4-萘醌(C11H3O3),是指甲花醌的甲基醚,也为黄色针状晶,熔点183.5℃,存在于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花中。二者均有强烈的杀霉菌的作用,故可治疗霉菌引起的灰指甲。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不同科属的二种同名异物的指甲花,却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相同的功效,简直不可思议。这一事例,也启发了我们对待历史遗产,一定要慎重,要尊重,切不可妄自菲薄,轻易否定。
启东市吕四镇(江苏,226241) 孙启明
散沫花
所属卷:Lawsonia Linn.
所属科:Lythraceae
中文名:散沫花
其它中文名:指甲花(通称)、指甲柴
文献来源:Lawsonia inermis Linn.(1753);Koehne(1903)*;Gagnep.in Lecte.(1921)*;广州植物志(1956);海南植物志(1964)*;图鉴(1972)*
Lawsonia alba Lam.(1789);DC.(1828).
描述字段:灌木,高1.5—5米;茎圆柱形;幼枝略呈四棱形,无毛。叶具短柄,纸质,椭圆形或狭椭圆状长圆形,稀倒卵形,长2—4厘米,宽7—18毫米,顶端短尖,基部楔形;侧脉纤细,叶片两面微凸起;托叶小,早落。花极香,绿黄色或玫瑰色,直径8毫米,为顶生圆锥花序,此花序长8—16厘米;萼长2.5—4毫米,4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无毛,花瓣4片,阔卵形,长约4—5毫米,基部心形,具短爪;雄蕊通常8枚,花丝丝状,长约为萼片的二倍,花药长圆形,纵裂;子房近球形,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蒴果球形,直径4—7毫米;种子多数,长2—2.5毫米。果期9—10月。
分布及生境:分布于旧大陆热带,栽培于热带的中南美洲。我国广东(包括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均有栽培。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本种花极香,可供观赏,叶也可做为一种红色染料。
1、 体绘是什么?
体绘是在人体上用散沫花(HENNA)颜料着色绘画的艺术。在印度、非洲和中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那儿,人们将散沫花(传说能给人带来爱情,幸运和繁荣)之叶碾碎成膏状,将其涂在皮肤上。数小时后将膏状物清除掉,就可以在皮肤上留下一至三周后会自然脱落的美丽图案。到了现在,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参与,体绘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缤纷时尚。
2、 体绘有那些特点?
* 体绘用的散沫花颜料是纯天然植物原料,对人体不仅无毒无害,而且还有护肤的作用。
* 体绘的过程是一个绘画过程,对皮肤无痛无痒。
* 体绘作品不怕水及磨擦,在皮肤上能保持一至三周时间,然后随新陈代谢自然退去。
* 现代科技的加入已使体绘具有了五彩的颜色和上千种图案。
3、体绘现在的情况怎样?
体绘最近几年在欧美,日本及港澳地区非常流行。不仅好莱坞的明星经常体绘,普通的人也非常喜爱这种时尚文化。夏季,无论是在海滩、街头,还是迪厅、酒吧,时尚的.
风物志 >>世界 >>异域文化·风俗地理 >>非洲 标题: 染手也有许多不同形状,这个女人手上糊上散沫花和泥巴的部位,两三个小时后,将被染成红色,大约能保持三四个月或半年左右
图片尺寸: 443 × 500

详细资料:来源:梁子的博客
在非洲,究竟什么女人属个性化,她们看待美丽的标准是什么?又是怎样装扮自己的?她们对美丽的追求与我们有何不同?其实在非洲,城市和村庄女人追求所谓的“个性化”截然不同。城市女人大都向西方看齐,并且,越富有就越西化;而村庄的女人大多保留着传统习俗,因此,她们对美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甚至欣赏美的标准与城市女人差距甚远。
也许,从这里能够了解一些黑非洲村落女人是如何装扮自己的。
目前,美甲技术正从国外涌进国内,而在最早却是由东方传入西方。在古埃及,早有保养指甲和染指甲的传统,公元前3500年埃及纳麦法老就已经用散沫花叶榨出的红色汁液染指甲、手掌和脚底还用从昆虫分泌液中提炼的古铜色油做指甲染料。而在中国的古代,妇女们早就有以鲜花汁液(凤仙花俗称指甲花)染指甲的习俗。
漂亮的古埃及女人和古希腊时代的其他东方女人都做美甲,考古发现证明,她们甚至配备了装潢精美的豪华指甲用品盒,到十七世纪才又有关于指甲的报道,东方妇女把有机染料注入自己的指甲内,从此希望她们的指甲预先染色,而欧洲女人却认为这种如此辛苦的指甲职业是多余的,她们热衷于喜爱的体操锻炼,以便使自己拥有纤巧的手指和优美手形。但有一个男人却在欧洲推广指甲修饰,这就是法国国王路易·菲力浦,他于1830年使指甲修饰合法化。
纯天然植物染发护发-海娜
2005-08-31 14:21:29 Wed | 阅读(499)次
形态特征: 外观:绿色粉末    味道: 海娜天然香味
药用价值:性质温和,活血化瘀,祛风止痛能防治皮肤真菌感染,对神经衰弱头痛有很好的疗效。
一年生草本.株高60CM-180CM不等茎肥厚多汁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花期6月-10月.种子成熟时易自行爆裂.
海娜性温和,是祛风、活血、美容的佳品。海娜它不仅具有美容美发作用,对抑制头皮屑、坚固发根、防止脱发、断发及过早出现白发等也有特效,海娜对伤口抵制细菌侵袭很有效,把海娜花磨成粉末,涂在患处,伤口能很快愈合,尤其是对防止手、脚皮肤开裂、出汗有显著作用。海娜还有驱热,镇痛、祛风湿等作用.
据说印地安人是较早使用海娜的人。相传拉美西斯一世曾派人去美洲寻找草药,觅得海娜带回埃及后奉献给王室,后从王宫逐渐流传至民间。还有资料认为,古埃及人把海娜带到欧洲,并教会了欧洲人使用海娜花美容的方法。古埃及人除了用海娜染指甲外,还用它染发。因为海娜植物褐色具有很强的染色力。人们采集后,晾干研成粉末,用温水调匀,再加入其它成份,染色时间约2小时。用海娜染过的头发富有弹性和光泽,飘逸而自然.
海娜在新疆维吾尔族生活中非常普及,维吾尔族种植海娜已有几千年历史,过去维吾尔族姑娘种植海娜并喜欢用它的汁液来染指甲和美容。后来海娜花演变成新疆及阿拉伯女性的专用化妆品,她们将海娜花汁涂在手心、手背、头发、胳膊和腿等部位上,上面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此展示自己别具一格的美。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哈尼罕褐色海娜粉
哈尼罕褐色海娜染发粉---采自海娜的上半部分海娜叶.因为这部分日照充足,色彩饱满.丰富的植物褐色具有着色牢固、色泽自然、不褪色,不变色等特点,同时能滋润发根,营养发丝。特有活血、消炎的药效,能治疗和预防头部皮肤真菌感染,去屑、止痒。
哈尼罕海娜养发粉
哈尼罕海娜养发粉----采自海娜的下半部分海娜叶,因为这部分营养非常充足,丰富的海娜植物蛋白质纯天然的草本精华和多种营养元素,可修复干枯、分叉、断裂的头发,海娜能滋润发根,营养发丝。特有活血、消炎的药效,能治疗和预防头部皮肤真菌感染,去屑、止痒,抑制白发再生。
美丽十指间
( 2006-06-01 第6期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美甲像一本书,神秘、多彩,将女人心中的梦想尽显指尖。透过那一双双梦幻般的玉手,您能感受到魅惑的女人香。 尤其是夏季一到,“出手频率”也越来越高。古人说“妙指如诗”,现代人更是把指甲上的风情发挥到了极致,绣花一般把指甲慢慢变美,纤纤玉手也因此而魅力四射。
美丽传说
古代埃及,就有保养和染指甲传统。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率先用臆羚的毛皮摩擦使指甲发亮,并涂以散沫花汁使其呈现迷人的艳红。
在我国唐朝时期,也已经出现染甲的风尚。所用的材料是凤仙花,做法是取腐蚀性较强的凤仙花的花和叶放在小钵中捣碎,加少量明矾,便可以用来浸染指甲。也可将丝棉捏成与指甲一样的薄片,放入花汁,等到吸入水分后取出,放在指甲表面,经过连续浸染三到五次,数月都不会褪色。相信这种做法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在孩提时代都自己尝试过。```
美甲不仅是美丽的标志,还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各国的皇室,更注重美甲。
英国皇室贵族一直有留甲的传统,保留洁白修长的指甲象征了地位和权力。拥有一双修长、华丽指甲的人多半属于上流社会的阶层。
在中国的清朝皇室,中国古代官员还会用装饰性的金属假指甲增加指甲长度,显示自己尊贵的社会地位。
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兴起指甲艺术。如今好莱坞明星们的指甲秀就引领着美甲时尚,到上世纪90年代,美甲风暴开始席卷日本、韩国。
现在的时代是个溢彩流金的时代,所以指甲也变成人们彩绘的画板。如今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小小的指甲上,爱美的人们都把对美的新的追崇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绚丽多彩。
美甲种类:
美甲千变万化,普通一些的有法式美甲与立体美甲、理纹彩绘等,在国际时尚界最走红的美甲艺术是一种叫嵌花的创意指彩。美甲也分为观赏型艺术指甲和实用型指甲两大类。当然,指甲彩绘并不是人人能做,一般要拜托专业的美甲师才行。
花巧指彩:用亮晶水钻做点缀
是最常见的实用型美甲,在自然指甲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技术加工再植上人造指甲,并绘就精美图案,使其与自然指甲浑然一体,让女性更妩媚。
嵌花指彩:立体图案又薄又滑
比较适合做观赏型美甲,美甲师在指甲上先涂上一层底色,之后绘上立体图案,最后再涂上指甲油,把立体图案包埋在里面,使指甲摸上去是光滑的。
浮雕指彩:适用隆重的舞会
比较适合做观赏型美甲,在指甲上贴浮雕也是美甲的一种。美甲师把水晶和树脂作为主要的“雕塑”材料,造型以小鸟、鲜花为主。由于造型夸张,浮雕指甲一般适用于较隆重的宴会或舞会,让指甲成为一种流动的美。因其所用的材料和所花费的时间都比较多,所以价格较贵。
巴基斯坦的手绘
昨天,随L女士参加了卯卯学校的周年庆祝PARTY。非常的热闹,小朋友表演节目,家长们带上自己国家的特色食品供大家品尝,还可以兜售各个国家的纪念品。
我们找到了巴基斯坦国家的转柜,特意让巴基斯坦漂亮的女孩子们在我们手上绘画了美丽的图案。每个巴基斯坦妇女都在特别的节日用‘海纳’在手上绘制专门图案,以装饰自己。‘海纳’是一种草本植物,我国新疆有很多女孩子用他染指甲,或者头发。埃及也是,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用水或者醋调制之后,画在手上或者涂抹在头发上,等完全干透,就在皮肤上附着上了‘棕’色,很是神秘,也非常漂亮。
我们的手绘制完了,先要等它完全干透,我也不感放下,生怕来回摩擦,把图案毁坏,只好高举左手,好象小学生要回答问题似的。让我们同事好笑了一阵,直到我的胳膊实在感觉支持不住,才小心翼翼的放了下来。
hands drawing http://tastegood.blogspot.com/2004_11_01_archive.html

埃及文化和生活概述[二]
风俗
婚俗
埃及是伊斯兰国家,按《古兰经》规定,穆斯林男子可以多妻,但埃及男子大多数还是一个妻子。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埃及国内男女人口比例大致相等;另一方面,多妻往往造成家庭不和,妻子之间,不同母亲的孩子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等。
城里绝大多数为一夫一妻,但在极少数偏远地区仍有一夫多妻的现象。
与别的许多阿拉伯国家一样,埃及人一般也讲究堂兄妹或表兄妹之间缔结良缘,即使是在知识分子家庭也不例外。按照埃及人的习惯,青年男女在订婚以前是不能直接见面的,说亲要请媒人。当然男方还可请母亲或姐妹前去面见姑娘。如果她们满意了,男方就要送订婚礼物,然后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后虽允许未婚夫见未婚妻,但真能见到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要等到结婚入洞房时才能相见。
订亲时,由男女双方的家长出席,男方要赠给女方一枚刻有自己姓名的戒指,此后,双方即为未婚夫妻。最后决定婚事,要请全权证婚人和一般证婚人举行订婚仪式。全权证婚人是在政府登记的自由职业者,称麦阿祖。一般证婚人由女方的亲戚或朋友充任,至少两名。订婚仪式一般在女方家举行,男方和一般证婚人坐在两侧,女方则坐在另一间屋子里。仪式开始,首先由全权证婚人背诵古兰经,然后询问男方是否愿意娶女方为妻,男方表示愿意后,便由两名证婚人到屋子里问女方是否愿意嫁给男方。女方若表示愿意,则委托证婚人向主婚人和男方作证。作证时,全权证婚人将一般证婚人和男方各自一只手搭在一起,盖上手绢,由他们分别向真主起誓。然后,主婚人、证婚人和男方各自在婚约上签字。到此,订婚仪式遂告结束。
订婚仪式后,男女双方要付给主婚人(即全权证婚人)一些钱。主婚人将婚约送到政府部门登记并交纳一定税金,婚姻即告合法。
订婚后,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一般要隔一段时间,也有的订好与结婚在同一天,相隔的时间主要用来为结婚作准备。结婚一般由男方负责房子,女方负责家具。彩礼在订婚之前送,在农村也有在求婚时送的,嫁妆一般在送亲时送。
婚礼的庆祝活动一般要持续4天。当然,不同阶层的人,其婚礼的规格也不一样。有钱的人无论是安排婚礼仪式,或是摆宴席,都特别讲究,要以此显示一下自己的阔气。
在入洞房前的头一天夜晚,按埃及人的传统习惯,新娘要洗澡,用一种叫做“荷萘”的植物花来染指甲、手和脚,人们称之为“荷萘之夜”。具体做法是:新娘洗澡后,就把捣碎了的荷萘花涂在指甲上、手上和脚上,然后用布裹上。到第二天打开看时,指甲、手和脚都染上了红色。为了避邪、求吉,有的人还用染红了的手指头在门上和墙上按手印。有的女子在裹手脚时,里面放些花朵,这样到第二天打开裹布时,手脚上就会呈现出美丽的花纹。
婚礼都在晚上举行,不论是在大饭店一掷千金,还是家里庆贺,都很热闹。男方要乘彩车去接新娘,新娘披白纱出门上路时,人们载歌载舞开道簇拥,妇女们吹起响亮的口哨,新娘的母亲要往女儿身上和周围抛撒盐粒,以示别人勿要嫉妒。现在,这一习俗已多被抛鲜花、彩纸或糖块代替了,也有的富裕人家往地上撒钱甚至金币。
结婚的那天,新郎的母亲随着车队前去接新娘。新娘乘坐的是用克什米尔绸和鲜花装饰的彩车,由2匹或4匹马拉着,旁边有两名脖子上围着克什米尔绸巾的彪形大汉护卫,新郎的母亲走在车的前面,新娘的母亲跟在车的后面。当迎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浩浩荡荡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立即跑到车前去请新娘下车,而新娘总是装着不愿意下车的样子,只有新郎再三请求才下车,走进婆家。不过,盖在新娘头上的盖头,一直到夜里才能由新郎亲手拿下。
新娘落座后,舞女为新人跳东方舞,宾客们亦常以歌舞助兴。但客人送礼要在婚礼之前,而不能在婚礼之时。
夜幕降临时,新郎要在亲友们的陪伴下前往清真寺做礼拜祈祷。祈祷结束回家后,新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揭开新娘头上的盖头。接着两人相依并坐,等待别人给他俩端上饮料。至此婚礼结束。
伊斯兰教规定:丈夫只要对妻子连说三次“我休了你”,即告离婚。妻子也可因一些原因主动与丈夫离婚,但很少见。在埃及,离婚的一万(多为男子)向全权证婚人或教士提出申请,由他们去政府部门登记,然后将通知送到女方家里,婚姻即告解除。有争议的离婚案要由民事法庭进行判决。离婚后女方有权要求退还属于她的陪嫁和财产。
丧葬
埃及人一旦家中有人离世,马上就派人到亲友家去报丧。城市居民还要敲着鼓走在大街上报丧,人们敲着特殊的鼓点喊着:“安拉是唯一的真主,某某人已去世。”人们很快到死者家里吊唁,帮助料理丧事。
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办丧事较简朴。当有人去世后,尸体就被抬到清真寺清洗,裹以有经文的白布或白缎子,然后放于棺木中。男式棺木,前方有高而突的顶端,顶端放有死者的帽子与缠头巾,以表示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男子。女式棺木无此顶端。
根据伊斯兰的教规,穆斯林的尸体不能久停家里,上午去世的死者当天就要埋葬。死者的家属不穿孝服,也不佩戴黑纱。
在清真寺举行仪式后,由亲友们抬着尸盒送往公墓,前面有一阿訇高诵《古兰经》,送葬的男子随声附唱,后面的妇女们则嚎啕大哭,表示哀痛。送葬的队伍到达后,向墓穴的四周遍撒驱虫的香料,然后在诵经声中将尸体抬出木盒徐徐放入穴底,最后盖上土。但死者的脸要朝向麦加的方向,以便死者能按时起身作礼拜。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要念《古兰经》。
从墓地回来,死者的亲属们需要集中在事先搭好的棚子里念《古兰经》,接受人们的慰问及对死者的凭吊,女子们则集中在死者家中,表示吊慰。为了悼念死者,家属往往请来职业的“哭丧女子”哭丧。她们脸上涂着蓝靛,询问死者的情况后便嚎啕大哭,也有的唱特有的悲哀歌曲。这种悼念活动要持续三天三夜。在这个过程中,前来吊唁者的一日三餐由死者的亲戚朋友提供,而死者家属只负责诵经人的饭食。
埃及人相信在死者埋葬之前,他的灵魂一直在家里,呆在尸体旁边。在死者去世40天内,不许往家拿鱼和水果,家属逢星期五要带着椰枣树枝、水果、饼等祭品去坟上祭祀。在追悼凭吊期间,男子不能在家过夜,至少要坚持到“大星期四”即死者去世后的第二个星期四,或40天才能回家住。这期间不能理发、刮胡子,喝咖啡禁放糖。在死者去世的房子里,要点三天油灯,灵床下要铺被褥。若死者很富有,还要用克什米尔绸裹灵枢。墓地也异常讲究,墓穴里还要铺放染指甲的花。根据伊斯兰教习惯,沐浴尸体的水、肥皂和丝瓜瓤不许用自家的。
礼仪
主麻礼(聚礼)
周五的正午之后,多聚于当地清真寺进行集体礼拜,称“主麻礼”,亦称聚礼,意在“答真主化成之恩”。其主要内容是礼拜、诵经,并由站在前面主持仪式的“伊玛姆”宣讲教义。
穆斯林把星期五称作“主麻日”或聚礼日,每个“主麻”为一周。这是因为伊斯兰教认为真主造“七日周复”。
宵会与斋月拜会
宵会,是阿拉伯人传统性的聚会畅谈形式,源远流长。在古代人们经一天的劳作之后,便乘着月色聚会畅谈。伊斯兰教出现之后,宵会的内容有所变化,其畅谈的话题多为国家事务、科学文化、传奇故事,也有诗歌朗诵、文艺弹唱等。当代的宵会,以斋月(伊斯兰历9月)里最多。按照教规,人们白天不吃不喝,只有日落之后才能进餐,于是夜晚便成了聚会畅谈的好机会。斋月中的宵会,俗称“斋月拜会”,在此时,穆斯林往往进行礼节性的拜访,时间多以半小时为宜。
坐静
是各国伊斯兰教徒的修炼仪式之一。每年斋月后的10天,各清真寺中必须至少有一位教徒留住,并在礼拜大殿内诵经、礼拜、静坐,一般不得离开。
会礼(集体礼拜)
各国及各地区的穆斯林,在每年开斋节和占尔邦节之际,多举行集体礼拜,俗称“会礼”。此种礼仪很隆重,多在大清真寺里举行,也可露天举行。
禁忌
埃及人的禁忌主要是宗教性的,如清真寺神圣不可侵犯,穆斯林禁猪肉和酒,基督教徒忌讳“13”等。开罗等地虽有专卖猪肉的商店,但主要供应外国人,本地的基督徒也极少有人吃猪肉。买了猪肉要包装严实方能走出店门。
政府不禁酒,但从普通宴请到国宴均不上酒,只上饮料和矿泉水。祝酒是以讲话人请大家起立致意来代替的。
男人不能随便与戴面纱的女子搭话,初中到高中阶段,男女是分开上课的。大学虽是男女混班,但男女大学生宿舍是绝对不允计异性进入的。
黄昏后(在埃及指的是下午3-5点)买针、卖针,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吉利的事,故在下午3-5点时到大街小巷的杂货店里,愿出十倍的高价也无法求购一针,店主决不出售。按照传说,天神曾在黄昏后赐福于凡人,谁得到针谁就会受穷,因此还针也不能直接送到人家手上。
社交
握手寒暄
在埃及,任何人无论来自何地,只要进入办公室都相互握手。首先和坐在最大办公桌后面的那个人握手,然后逐个轮过来,告别时要从头到尾再重复一遍,这样就不会产生麻烦。对自己办事处的人以及主顾办事处的人也要照此办理。不过,万一忘记握手,也不必过分担心,埃及人都很宽宏大量,不会有所计较。
有时,阿拉伯人为了表示友好,会连连拥抱客人,并在其脸颊上亲吻。在阿拉伯国家的上流社会中,每逢喜庆节日,人们相见时常以触鼻为礼。因此客人、身份低的人或年轻人可以主动用鼻子的两侧去触身份高的或年长者的鼻子两侧,以表敬意。
称名问姓
在阿拉伯世界与人打招呼时,通常的做法是称呼对方的名字,但不要忘记冠以“先生”或“夫人”。埃及人在打招呼时往往用头衔(如“博士”等)称呼对方。外国旅客不一定非得如此,但如果能用头衔称呼东道主,他将感到非常高兴。
阿拉伯人的姓名由本人名、父名、祖父名和姓组成,但全称一般只在正式场合才用,有时可以省略祖父名,甚至还可以省略父名,简称时又称呼本人名字。实际上,许多阿拉伯人,特别是有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都简称其姓。例如,穆罕默德·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简称为阿拉法特。
阿拉伯人在名字中常加有“本”、“伊本”、“乌尔德”(其意均为某人之子)和“阿布”(某人之父)或“乌姆”(某人之母)等冠词,在称呼时一股不能省略。例如,艾哈迈德·本·贝拉,可简称为本·贝拉。阿拉伯人在其名字前还常常加上一些称号,如“埃米尔”(意为王子、亲王、酋长等)、“苏丹”(意为君主、国王)、伊玛姆(意为清真寺领拜入)、赛义德(意为先生、老爷)、谢赫(意为长老、村长、族长、酋长),这些称号有的已转为人名。在阿拉伯人中,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因此许多人还在自己的姓名最后加上职业和籍贯以示区别。
交换名片???? 要随身携带足够的名片,上面得印有自己的全名;如果你的名字比较特殊或发音困难,则不妨用名字的简称;最好用英文名片或阿拉伯文名片,否则对方看不懂。
遵守时间
开罗的交通大繁忙,如果你迟到片刻,别人是不会计较的。然而当你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日程时,最好把交通延误也估计过去。
吸烟须知
埃及很多人都吸烟,即使主人自己没有这一习惯,他也决不会阻止客人吸烟。进餐时与席者多数不吸烟,但旅客可仿效他人,当自己打算吸烟时,按照习惯,得对在座的每一位客人都敬上一支,并设法尽量不容第一位婉拒。
每逢斋月,穆斯林按教规从清晨到傍晚都不得吃喝和吸烟。但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遵守这一教规。在此期间,客人最好还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中吸烟。
交谈忌讳
与阿拉伯人交谈应避免涉及宗教和政治敏感问题(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争端等)而应谈大多数阿拉伯人感兴趣的话题。当开了个有趣玩笑的阿拉伯人伸出手时,听讲的人应该伸手去握住,或者去拍打一下,以示礼貌。
衣舒服饰
男士在一般场合下衣着可以随便些,但最好不要穿短裤。在正式场合,应着装整齐,如穿套装、系领带等。至于女士的衣着,应该端庄大方,不要穿裸露出双肩、臂膊等部位的过分暴露的服装。
家中做客
埃及人自古以来就慷慨好客,接待宾客的礼仪也十分独特。除习见的拥抱、亲吻以外,有时还用击鼓、鸣枪等方式表示热烈的欢迎。客至家中,主人摆上各种佳肴,并以客人多吃饱餐为快。
如果客人是首次光临,按照惯例,饭后主人要点上从国外进口的檀香。檀香被视为一种珍品,它那浓郁的芳香溢满房舍,使宾主之间更加和谐愉快。亲切交谈之后,主人端起轻烟袅袅的檀香,逐一熏过客人的衣袖和领帽。这一方面表达主人对客人怀有的深情厚谊,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请客过程全部结束。这时,客人便用美好的语言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起身告辞。这一习俗自古相沿,“檀香熏过客告辞”也成了一个典故。
馈赠送礼
凡精致小巧又便于携带,上面带有本公司标记或具有本国特色的小型或稍大的礼品,始终很受欢迎。受礼人会拿给朋友们和客人们观赏,以炫耀自己在商界的显要地位和身份。
餐桌礼节
埃及人用手抓饭吃,而目只能用右手的三个指头抓,严禁用左手吃东西和接送物品,理由是左手不洁。
如果到埃及人家里去拜访或做客,主人至少会送上一份咖啡。如果不饮是十分失礼的。在阿拉伯人的宴席上,主人往往会给客人精选一些菜肴,这时即使有不太喜欢的菜肴也得照单全收,还得做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另外在人家的餐桌上打饱嗝是不礼貌的。
日常礼节
埃及人注重礼仪。不仅在外面遇到熟人要致意问好,男人握手,女人亲吻,就是一家人,早出晚归,都要互道早上好、再见、晚安等。久别重逢的人,要互相拥抱;打电话决不可缺“身体怎样”之类的问候。外国人若讲上几句阿拉伯语,尤其是埃及土语,他们会十分高兴。至于你好、对不起、谢谢、不客气这几个最简单而又必需的词,则是最起码的礼貌表示。
在阿拉伯各国,当友人相见时,双方除问候“您好”、“早安”或“晚安”之外,往往还恭恭敬敬地说:“在你面前的是你的亲人”、“在你面前摆着的是平坦的大道”。
埃及人热情好客。客人进门,总是一再表示欢迎,让座、上茶都很客气,送客时要再次表示欢迎。客人对主人上的茶要喝完,按照风俗,不喝主人的茶或只喝一半意味着主人的女儿将嫁不出去。在吃饭时,不论对饭菜是否喜欢都要吃一点,尤其是甜食,否则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无论是平时还是做客,与人谈话要互相正视,左顾右盼或斜视都是不礼貌的。到朋友家做客,尤其是到有身份的人家做客,一般都要事先打招呼,不速之客被人认为是不礼貌的。在许多穆斯林家庭,女人不见不相识的客人,客人也不宜主动问及她们,更不要到主人家的卧室走动。
送礼在埃及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性做客送水果和糖果,出席婚礼、宴会送鲜花,生小孩讲究送钱或金子,探望病人送鲜花。初次交往的人,又属非礼节性拜访,一般不送礼物,以免引起误会。
商业习俗
选择斋月时节前往埃及作商务旅行是不适宜的。在这一期间,人们都缩短工作时间,生活的节奏一般也放得很慢。
要随时穿着保守的西服,拜访须先预约,宜持用有阿拉伯文与英文对照的名片(当地2-3天内即可印得出来)。
访问主顾时要有耐心。虽说埃及入颇能耐心听取别人发言,但耗费在会议上的时间要比人们所想象的长得多,因为会议常被打断。各式各样的人会闯进办公室,电话也会连绵不断,甜茶更是喝了一杯又一林。此外,生意一次就谈成功的时候很少,因此会谈结束时还得为下次会晤约定时间。
埃及人都很和蔼,很容易结交。他们不喜欢急性子的人,因此客商只要有耐心便能建立起友好关系。如果别人有什么差错,只要说声‘很抱歉”,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埃及人不重视时间,约会经常不准时。
停留埃及期间尽量不喝酒,因伊斯兰教禁止喝酒。主人招待的茶水要喝,依照埃及习惯,只有喝了他们的茶,你下次才会再来。
生活习惯
精神生活
埃及人的精神生活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有所不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印度山谷和中国,都是在遥远的古代即有严密的社会体系的民族聚居地。由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予。”公元前1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经利用尼罗河谷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原始的耕种,并把尼罗河作为兼有男女双性的神祗进行供奉。那时候,覆盖大地的植物较之今日更为丰富,境内又多大象、雄狮、长颈鹿、野牛、野猪和羚羊。人们耳儒目染,把对这些植物、兽类的信仰与祭拜有意无意地流传下来。
埃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法老王朝时代,从他们所留下的遗迹,便可想象到当时帝王的光彩和丰功伟绩。他们当时的建筑技术,确是深不可测。我们现今仍能目睹这些奇景,得感谢干燥的气候把这些建筑物保存起来,但时间的磨蚀、朝代的更替、宗教的冲突,都使它们成为牺牲品,好多已变得残缺不全了。
尽管前人已经作古,但我们从他们当年的遗物中仍可以窥见其生活情景,了解其内心活动。主持当年的奴隶制政权的是法老的军队和宗教权势,为了巩固统治,王权被神化,神王合一成为古埃及文明最重要的内涵。沿尼罗河由南向北,遍布各地的神庙、陵墓、木乃伊棺椁、方尖碑、壁画、雕像、纸莎草纸卷等都是这种内涵的佐证。
埃及人在几千年前便创造了高超的手工艺术,最有代表性的是铜器、木器和贝雕。此外,骨器、石器和金银首饰也各有特色。但是最杰出的技术是他们的石工技术与石雕,修建金字塔和制作狮身人面像的时代正是石器艺术的顶峰时期,没有那一时代的工艺技术,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手工技术的发展。
典型的阿拉伯茶馆、著名的艾资哈尔清真寺和上百家前店后厂的手工作坊,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顾客和游人。人们不仅可以悠闲地享受喝茶的乐趣,任意挑选精美的艺术品,还可以观赏熟练匠人那巧夺天工的表演。他们有的在银盘上用钢锥、刻刀刻出各种图案,有的用镊子把一粒粒贝壳镶在硬木上,制成各式木盒、木盘和贝雕画,还有的用上埃及出产的一种黄玉雕刻古埃及最美貌的女王娜芙提提头像或精致的灯具。这些艺术品的造型只有两大主题,一是表现古埃及文化,如神像、象形文字、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二是表现伊斯兰文化,如《古兰经》经文和花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