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火车游戏下载:脉的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9:36:02
中医的脉诊对许多人而言,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诊病方法。即使到了科学发达的今日,脉诊对中医的疾病诊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说文.部》提到:“衇,血理分袤行体者。脉,衇或从肉。”“脉”或“衇”一字是属于会意字,篆文从血,从(水支流),会象水一样流动的血脉之意。也就是说,中医所认知的脉,比较象是河川的意象,而非西方解剖学所认识的血管与脉搏的概念。

中国的脉与西方脉搏的定义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脉学理论认知的不同。在古代,西方医学家对于脉搏是相当重视的。有医师提出:“不论现在或未来,脉搏都是医学中最重要的部份。”更有医师声称脉搏测量是“内科医生最有效的诊疗方式”。西方医学由于解剖学知识的发展,概念上认为脉搏是心脏与动脉自发的舒张与收缩。现今脉搏测量在西方医学早已没落,而成为一门乏善可陈的科学,通常只是纯粹计算跳动次数。现在的医生藉由机器将心脏的语言转化成数字与图表,而不再以手指触摸来感觉生命的语言。

相对于西方医学,中医对脉的认识,有其独特的一套理论体系。中医认为脉为气血之先见,当人体感受疾病时,气血会先产生变化,并進而表现在脉象上的异常。理论性的概念不但影响了触觉的感受,也受到了触觉感受的影响。如中医切脉对脉的滑与涩的重视(这在西方脉搏测量中是不重视的),直接说明了切脉在概念与技巧上皆与脉搏测量不同。

古人对脉象的表达方式,是相当特别的。如《脉经》:“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洪脉,极大在指下。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中医对于脉象的描述,经常使用比喻法。这是因为脉象和语言本质上有所不同,文字无法充分描述脉象。当我们将一个脉象用一个具体的名词来定义它时,反而容易窄化了它实质的内涵,比喻法恰能让人理解无以名状的事物,更贴近现象的本质。

此外,中医脉诊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脉位的确定。其理论就是在手腕桡动脉上,与腕后高骨平齐的位置定为关(诊者中指摆放的位置),关前至腕横纹定为寸(诊者食指摆放的位置),关后约一指幅的宽度定为尺(诊者无名指摆放的位置),以左右手寸、关、尺各三个部位分别代表了不同“脏气”的反应部位,如:左寸为心,左关为肝,左尺为肾;右寸为肺,右关为脾,右尺为命门。更有详细者,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篇》即将人体“实质脏腑”的位置由上到下分别定位在寸、关、尺三个部位,如:喉、胸定在寸,胃、脐傍、少腹定在关,气冲定在尺。因此,我们可以由不同部位脉的表现来大致的了解患者那一脏腑发生了问题。现代科学发现人体有多处的“全息律”反应部位,一个小小的部位即可以代表一个人体的缩影。最典型的代表例就是耳穴,一个小小的耳朵可以反应出人体不同脏腑的疾病状态;而两手寸、关、尺三个部位,也代表了人体的一个缩影。

令我们好奇的是,全息律的现象为何古人早在汉朝以前就知道了?从古代中医的内涵来看,古人早就有人是一个小宇宙的概念,并且认为人是大宇宙的缩影。相对的来说,如果把人体的不同部位,当成是整个人体的一个缩影来看的话,那就不难理解这个概念了。不过,到底古人是如何感知的呢?古代的中医除了强调医术的学习外,我想古人重视“修炼”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古代许多伟大的医学家如: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都是修炼者,因此,他们能够感觉到、发觉到一般人所无法感知到的领域。

聆听脉的语言,就是在聆听生命的语言,聆听身体对疾病反应的话语。《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诊脉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虚其心,静其志。虚、静是一种功夫,也是心性修养的体现。有经验的医师,可以透过诊脉,对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变化做一个整体性的了解。不过,在此必须强调的是,本篇文章主要是简单地探讨中医对脉的表现形式及诊断上的特殊性。脉诊其实只是中医传统望、闻、问、切诊断方法中的一种而已,对人体疾病的整体认识,仍然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精确地掌握疾病的发展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