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隧道问题:离开目的性,你无法认识这个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33:02
王存兴 于 2010/7/24 15:43:5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离开目的性,你无法认识这个世界

科学的进步,使很多事实都在指向一个方向:这个世界是在目的性的作用下运行的。人类和动物生存成长的目的性是清晰而不容置疑的。植物成长的目的性也是明显的。晶体也隐隐约约显示了目的性成长的特性。

但是,对于更精细的微观层面,我们的观察证据还远远不足。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通过我们对细胞的大量研究,细胞的目的性行为会逐步清晰起来,而对于更基本的粒子层面,似乎他们也存在的目的性特征,例如,化合反应的粒子引力饱和性,原子核内强相互作用的短距特征等。因此,一个以目的性为基本观念,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时代即将到来。

我们的思维路径一般是这样的:首先认识事务外部特征和功能,然后解剖他们,认识下一个内在的层次,接着再下一层,直到无限。但是,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他们最终的本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结构,为什么产生这样那样地功能。

但是,另一个情形是例外的,例如,设计师,他们对他们的产品是清晰的,他们不但知道他们具有什么结构,而且知道他们的功能,并且清晰的知道这种功能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原因很简单,他们是设计者,是创造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从设计者、创造者的角度,才能正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人们喜欢上帝的原因,这也是爱因斯坦的最后梦想。

如果你想真正理解这个世界,你唯一的出路是去寻找设计者和创造者终极目的,只有这样你才真正知道这个世界的真正秘密,因为设计者和创造者的行为,是在终极目的的指引下进行的。而一切创造设计的形态和模式,都是临时状态,都是一种在目前条件下最优化的选择,一旦外在条件发生变化,他们的模式也就随时发生变化。所以,不断追逐模式的行为,是一种永恒的观察行为。我们只能得知现象,而不能理解本质。

从表面上看,大自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是从本质上而言,他们是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构成和运行:目的—结构—功能—程序—修正——新结果。然后就是选择复制最优化的模式,进行全面扩张。

生命的复制、完善、扩张模式,是最典型的例证。生物都是通过复制扩张的。对于机体的成长,海马的眼睛是一个很有趣的例证。他是由二十九条旋臂构成的,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每条旋臂是由一个个小海马组成的,而这小海马又由更小的海马构成。

如果我们按照的唯物机械论的路径推理,这个世界是按照必然的规律运行,思维结果必然走向宿命论。如果按照偶然突变论的路径推理,这个世界就是完全偶然的,思维必然走进混乱和无序。

只有按照目的论的路径,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才能最后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真相,才能知道我们是什么以及存在的目的和使命。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我们转变一下观念,把这个世界的存在物,看作一个有灵魂的智慧个体。也就是承认古老的万物有灵论。然后,用这个观念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一切就会变得清晰可见。




[附:关于目的性论述观点


1、 古典目的论:


从有记载的文明史来看,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世界和人生思考、探索,他们一直都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他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是什么?为什么存在?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对人、动物、植物进行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认为动物身体和器官的安排如此合理,只能“有一位神在设计”才有可能,是神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他坚信,这个世界是为着某种目的而存在的。所以,他被认为是最早的目的论者。他的格言是“认识你自己”。

泰勒斯认为世界基本要素是由水构成的,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是数,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巴门尼德认为是无限的。恩培多克勒认为是土、气、火、水四种元素。柏拉图认为是“理念”,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
古印度吠陀经认为,大梵是世界的最初创造者,而且坚信“梵我一如”,也就是说承认“自我”是一切的本原。而佛祖认为万物皆佛,万物有灵。本原是无。
中国古代早期思想家们,也在寻找自然万物的本源,他们认为世界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五种元素的相克相生,就形成了这个世界。

从人类思维的角度看,如果我们从三维的空间上观察自然,得出的世界本源自然是水、火、金、木、土。而如果沿着庄子“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思路思考下去,穷其极限就是“无”。 如果你想在思维中打个句号,就自然会得出一个基本的存在要素——恒定不变的原子。所以,古人的思考是合理的,这是他们对其“视野”之内感觉信息的合理归纳和演绎。其缺陷不是来自他们的智力,而是来自他们“视野”的局限。

毕达哥拉斯从存在形式的角度观察世界,于是得出万物的基本要素就是形、数,于是就有了“万物皆数”判断。柏拉图从概念的普遍性和事物结构完美性的角度观察世界,于是就看到了万物之后的“理念”存在。

中国古人从四维变化的角度观察世界,于是就有了万物皆“易”观念。其实,佛教金刚经的“所有实相,皆为虚妄”的观念,事实上与中国的变易观念是类似的。

世界上每个独立的文明,都在对自然进行独立的探索,都是根据一些现象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人类的感觉系统和思维模式的相似性,加上完全相似的感觉对象,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很相似。

古典目的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神学的外在目的论,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个至高无上得创造者,以苏格拉底为代表,成为宗教神学的重要理论内容和证明上帝存在的重要论证;另一类是理性的内在目的论,认为万物,特别是生命存在自己的内在目的。这个理论以亚里土多德为代表。

苏格拉底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的探索目的就是认识自己。而他的学生柏拉图,更是对这个世界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识到世界具有目的性这个事实,并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物的“理念”复制而成的,并且是不完备的。如果我们把柏拉图把“理念”理解成事物自身结构的固有“程序”,他的理论就接近了“生命的基因”理论。但是,他却认为这个“理念”的存在,是由一个更高智慧的设计师设计的,从而形成外在目的论,成了以后的宗教神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宇宙是由上帝这样一个超一流的几何学家和工程师所设计创造出来的。地球是被设计出来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基督教神学大师奥古斯丁,就沿着这个路径,从世界的完美性和秩序进行了上帝存在的证明。

柏拉图的学生,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对这个世界进行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考察,他认为:万物形成的原因有四种: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宇宙是一个整体,自然是具有内在目的性的,它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合目的性的,并且只是通过自然本身的结构与机制来实现的。同时他认为,灵魂是一个实体存在,而不是虚无的。

 亚里士多德的“程序自动化”与自动机思想更为具体,他认为:在预定程序指导下,由潜在变为现实的过程应当是一种自动执行过程。他不止一次地将受精之后的胚胎发育的程序自动化过程与古希腊的一种“自动机器”(玩具)的程序自动化进行类比。胚胎按“形式因”的设计蓝图挨次生长出比如心、肺、肝、眼等等器官,正象“自动机器”一样,索线人牵动许多杆杠中的第一个,由A带动B,B带动C…,从而整个机构就活动起来,玩具人就会按节拍跳舞。从目前来看,亚里士多德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观念基本接近了世界的真相。

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与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需要假定一个超自然的存在——主宰宇宙的万能上帝。而是认为,事物的目的性完全是自我的,自我的目的性行为,完全是自我的成长需要。

2、 迪卡尔目的论

近代科学在与宗教的争斗的过程中,彻底否定了上帝目的论,同时也把内在目的论赶出了科学的领地。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迪卡尔。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作为一个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没有排除目的论,而是以一种探索的目光去对待这个问题,他经过长期的深思,得出了了一个哲学上最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从而彻底的肯定了自我这个实体的存在性。他坚信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精神实体的存在。他为后人的理性思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清晰地认识到人的直觉的价值,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并肯定了“天赋观念”的必然存在。

3、 康德的“合目的性”

康德沿着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的路径,综合了柏拉图的理念的观点,提出“合目的性”学说。于是,他专门探讨系统指向目标的活动。也就是说,事物的行为存在指向目的性的倾向。他坚信自然存在的事物,是按照合乎目的性的原则,自发组织起来的。同时它区分了自发组织和外在组织的差别。他举例说,钟表是有组织的却不是自组织的系统,因为它的部分不能自产生、自繁殖、自修复,而要依赖于外在的钟表匠。


4、现代生物学目的论:

现代生物学家E?迈尔。接受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性,而且将亚里士多德内在“目的论”,更加清晰的表述为:内在目的论就是某种程序的自动运行过程。明确提出程序目的论。

程序目的论实证基础就是生物的遗传程序。而重要例证就是海胆胚胎的早期发育实验。这个实验表明个体发育具有明显的目标取向和等结果性。无论是一个完整的卵,或半个卵还是两个卵合并,最终结果都是成长为一个完整的海胆个体。

5、自然神论

目前科学观念的现状是,以物理、化学为代表的机械论科学观念一统天下,并明确反反对目的论。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有着自然神论倾向。牛顿信奉一个非人格化的规律之神,他的晚年兴趣主要在于研究上帝是怎样推动和维持宇宙的秩序的。而爱因斯坦晚年也在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他直接宣称: “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对诸种现象并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

6、控制论:


美国数学家维纳和别格罗工程师在参与研究高射炮自动瞄准问题时候,仔细分析了飞行员与高射炮手的目的性行为,并力图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机械模拟,以实现自动跟踪。

结果发现负反馈是自动调节过程的关键,他们在与神经生理学家仔细研究了生物机体的运行机制以后认识到:自动机器的负反馈调节与生命系统的神经控制过程,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都是目的论性质的,并且从功能效果上看没有多大差别。

他们三人合作发表了《行为、目的与目的论》论文,从而奠定工程控制论的基础。维纳的专著《控制论》则是更加完善了这个理论。控制论完全用纯粹科学例证的解释了目的性过程的。

空调器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实例。通过负反馈的自动调节过程,室温保持在设定的目标状态。在设定的范围内变动。这种目的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必须给他设定一个中心目标。然后利用负反馈机制及进行调节。

鱼雷导弹模式:鱼雷装上马达推进器和信息收集引导的装置。鱼雷瞄准设定目标为敌舰,操纵机制就将鱼雷指向敌舰。由于采用负反馈调节,无论靶船怎么改向,鱼雷还是不断指向敌舰。导弹也是如此。

人们通常认为,控制论的目的论既排除了神学目的论,又排除了活力论的目的论。其实,人们在这里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无论空调还是导弹,他们都需要一个预先设定的目的性和与此相应的结构和程序,这些任务是由人类完成的,人类事实上,是机器的上帝,是他们的创造者和目的给与者,同时也是行为程序的设计者。如果按照这个模式,生命的目的、机体和行为程序,是谁给予的?

7、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试图通过自然选择机制,对生命现象提供一种自然解释:用生物本身的作用机制说明进化演变的导向。

自然选择包含两个过程:变异和选择。而变异是选择的基础前提。达尔文的选择理论无疑是正确的,而突变理论却存在极大的问题,最有力的证据是鸟类的翅膀和细胞鞭毛问题。
同时,即使达尔文的那个典型的蝴蝶的突变证据,也存在极大疑问:蝴蝶并不是按照偶然的几率而突变成无数种颜色,然后进行选择的。而是只突变成一种更有力的灰色,这种几率太小了,不亚于一只兔子,突然变成老虎。

8、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则是一种新型的目的性结构,它的自行产生与维持主要依赖非线性正反馈机制。正是由于正反馈,才使基本模式通过一个爆发式的过程,迅速得到扩大。

耗散结构最典型的例子是贝纳特流:在一扁平容器内充有一层薄液体,液层的宽度远大于其厚度,从液层底部均匀加热,液层顶部温度亦均匀,底部与顶部存在温度差。当温度差较小时,热量以传导方式通过液层,液层中不会产生任何结构。但当温度差达到某一特定值时,液层中自动出现许多六角形小格子,液体从每个格子的中心涌起、从边缘下沉,形成规则的对流。从上往下可以看到贝纳特流形成的蜂窝状贝纳特花纹图案。这种稳定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类似的有序结构还出现在流体力学、化学反应以及激光等非线性现象中。

9、哈肯的协同论

哈肯在协同论中,阐述了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概念,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

例如,在激光系统中,光场强度就是序参量。在化学反应中,浓度或粒子数为参序量。当系统无序时,序参量为零。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序参量也变化,当到达临界点时,序参量增长到最大,此时出现了一种宏观有序的有组织的结构。

他发现:“所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好象是有调节的、有目的的自组织起来的,甚至无生命的世界也是如此。”

哈肯在描述产生激光的自组织过程中形象地描述为:无数“原子小人”步调一致的行动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精灵”在起作用,这就是序参量。

哈肯发现,当自组织系统处于不稳定点时,系统内部矛盾全面展开并有所激化,与各种子系统的局部耦合关系和运动特性相联系的模式和参量异常活跃,各种参量的涨落此起彼伏,它们都蕴含着一定的结构与组织的胚芽,为了建立自己的模式并争夺对全局的支配权,它们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与对抗,时而“又联合又斗争”,最后才选拔出最适应的优化模式,通过非线性正反馈放大成为主导模式对系统起支配作用,其它多数不稳定模式都被淘汰。


在协同学中所用的目的点、目的环和目的环面,统称“平常吸引子”。如果状态的连续变化用相空间中点的轨迹来表示。如果系统有能量耗散,则在相空间中的点的轨迹表现为逐步收缩,拉向中心,因此取名为“吸引子”。

奇异吸引子

奇异吸引子或随机吸引子,因为它包含随机因素,其行为要比协同学中的平常吸引子奇怪得多。所有吸引子的共性是耗散运动的轨道最终要收缩、“吸引”到相空间的有限区域以内。


《蝴蝶效应  1972年12月29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N.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个陆龙卷,并由此提出了天气的不可准确预报性

子非鱼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对外物的认识,是以自我为尺度进行类比的结果。有些是归纳的结果,例如牛吃草,狼吃羊。水往低处流。有些是创造得到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实验室。因此真正的智慧只有三个来源:自身体验、观察归纳、实验创造。其余的知识都是类比的结果,例如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