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过山车:椅凳类明代家具的形制与符号(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32:31

椅凳类明代家具的形制与符号(二)

分类: 关键词:书、小说、科幻、电影等等 2008-01-17 20:26

一、明式椅凳的形制分析

“形制”是古代对器物造型样的表述,也称“器形”。它是指根据生活的各种需求,利用不同的工艺材料,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设计和制作出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的器物样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无数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器物,这些器物在形制上都体现了每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发展演变的物化形式,其中家具形制的发展演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1.明式椅凳的主要形制

 

明式家具的形制集中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的最高水平,从纵向的家具发展角度来看,宋代家具的空前发展为明式家具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从横向和交叉的艺术共通性来看,书法绘画艺术,建筑园林等各个领域在明代的极大繁荣都给予了明式家具新的设计灵感。

椅和凳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通过对椅凳类明式家具的分析便可以体会明式家具造型装饰与制造工艺的精妙绝伦。同为坐具的椅、凳在形制上是有着严格的差别的:椅是一定有靠的东西。倚靠,椅(倚)就是靠。明式椅子类型有如下几种:宝座、交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靠背椅等。古代的“凳”字,最初并不指坐具,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是后来之事,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说:“榻凳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又称脚凳[1]。明代凳子和坐墩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方、长方、圆形几种。制作手法又分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形式。胡德生在《艺术市场》上所写的古典家具分类调查列举了以下几明式椅凳的形制:

宝座是皇宫中特制的大椅,造型结构仿床榻作法。在皇宫和皇家园林、行宫里陈设,为皇帝和后妃们所专用。一般人少有用这种大椅的,这种大椅很少成对,大多单独陈设,常放在厅堂中心或其它显要位置。

官帽椅是依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官帽椅又分为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南官帽椅的造型特点是在椅背立柱与搭脑的衔接处做出圆角。作法是由立柱作榫头,搭脑两端的下面作榫窝,压在立柱上。椅面两侧的扶手也采用同样作法。背板作出“S”形曲线,一般用一块整板做成。明末清初出现木框镶板作法,由于木框带弯,板心多由几块拼接,中间装横枨。面下由牙板与四腿支撑坐面。正面牙由中间向两边开门形门牙。这种椅型在南方使用较多。四出头式官帽椅与南官帽椅的不同之处是在椅背搭脑和扶手的拐角处不是做成软圆角,而是在通过立柱后继续向前探出,尽端微向外撇,并削出圆润的圆头。这种椅子也多用黄花梨木制成。背板全用整块木板刮磨成“S”形曲背。大方的造型和清晰美观的木质纹理,形成秀美高雅的风格与意趣。

玫瑰式椅实际上是南官帽椅的一种。宋代名画中时有所见。明代这种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它的椅背通常低于其它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无几。背靠窗台平设数椅不至高出窗台,配合桌案陈设时又不高过桌面。由于这些特点,使并不十分适用的玫瑰椅深受人们喜爱。玫瑰椅多用花梨木或鸡翅木制作,一般不用紫檀或红木。玫瑰椅的名称在北京匠师们的口语中流传较广,南方无此名,而称其为“文椅”。

靠背椅是只有后背而无扶手的椅子。分为一统碑式和灯挂式两种。一统碑式的椅背搭脑与南官帽椅的形式完全一样;灯挂式椅的靠背与四出头式一样,因其两端长出柱头,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杆,因此名其为“灯挂椅”。一般情况下,靠背椅的椅形较官帽椅略小。在用材和装饰上,硬木、杂木及各种漆饰等尽皆有之,特点是轻巧灵活,使用方便。

2.明式椅凳的工艺结构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以至雕塑的构成方式,也是中国传统家具框架结构和形体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榫、卯穿插吻合,采用阴阳互交,凹凸错落,相反相成的构造原理,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精确性。在明式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古代的能工巧匠将这种几乎不用胶钉的绝佳工艺运用的出神入化——构件本身即是装饰:构件本身的考究造型已经成为一种装饰,比较典型的有家具腿足的开光、椅子的搭脑、牙板等;装饰性结构件:在家具的节点部位将结构件进行装饰,使其同时具有加固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如牙头、挂牙等都是装饰性的结构件。正是这种贴合木头生命特性的中国传统智慧令很多留存于世的明式家具仍具有使用价值。

而在明式家具的结构与造型中,线条的使用与西方传统家具的板材使用正好相反,以线条勾勒出的虚空来代替真正的面积。不仅节约材料,减轻家具重量,方便移动,还可以根据气温和季节变化为椅凳增减不同厚度材质的垫套,四季皆宜,可谓“好马配好鞍”。另外,明式椅凳设计中直线与曲线的衔接,点与面的差错使用,减少了板材拼接带给视觉的压迫感和厚重感,突显家具造型的婉约轻盈。

明代椅凳中最被后人称道的线条设计当属明式椅子中的反S形靠背了。明代工匠首先从椅子靠背的功能要求出发,使曲线适合于人体脊椎的天然弯曲;并联系椅子整体造型,使它与轮廊线形统一调和,与其他各个部位融会贯通;另外,根据椅子尺度式样的不同对反S形的曲率和比例进行相应调整。再如扶手椅的扶手线形自与后腿相交处起,渐渐向外弯转,借以加大座位的空间,至外端向内收后又向外撇,以便就坐或起立,堪称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完美融合,集中体现了明式家具高度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