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太阳升起的头像:清蒸汉朝 (11)-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3:58:40
81.
刘邦既然采纳,即刻付诸实施,汉王的使者,立刻出发,前往九江国游说。
接着,刘邦退守到一处险要所在,名曰荥阳。
荥阳什么地方,说起汜水、虎牢二关,大家一定印象深刻。汜水、虎牢二关,正是荥阳地界。此地东有鸿沟,北依邙山,南连嵩山,西靠虎牢,地势险要,兵家必争。
沿黄河西行,有一东西走向的山岭称为广武山,“山势自河边陡起,由北而南,绵亘不断……峰峦尖秀,峭拔数十丈,朝霞暮烟,变态万状”,山的北面,滚滚黄河紧贴山脚而过;山的南面,谷深坡陡,崖壁参差,万山丛错,群峰峥嵘。
广武山的西面,是成皋要塞,咽喉重镇荥阳则在广武山南。
刘邦退守此地,不但易守难攻,而且附近就是粮仓所在地敖仓,可以保证粮食供给无忧。
在布置好防线之后,刘邦又回了一趟关中,安排好后勤工作,命萧何辅佐儿子刘盈,总负责关中事务。
当初萧何收集的秦朝图书档案户籍资料这时也发挥出作用来,《萧相国世家》记载说,“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萧何在关中,大事报告刘邦,批准后实行,小事急事及时决断,于是修订法律条令,设立宫室,征收赋税,募集后备军,补给增援,成为刘邦的稳固后方,犹如泰坦巨人与大地母亲。
(《萧相国世家》记载说,“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不过刘邦也有失策的地方,西魏王豹不堪忍受刘邦的傲慢和辱骂,愤而背叛。而赵国那边,陈余终于发现张耳其实没有死,自己被刘邦忽悠了一把,也脱离汉军阵营。
这些麻烦,刘邦自己解决不了,他交给韩信数万人马,命他讨伐西魏。
西魏王豹的根据地在山西,他沿着黄河布防,
当时汉军聚集在临晋渡口,魏豹就把主力集中在临晋对面的蒲坂渡口,严防死守,不让汉军上岸。
韩信到渡口晃悠了一圈,这临晋隔着黄河与对面的山西遥遥相对,控扼蒲津渡口。秦昭襄王曾于此初作河桥,不过已经被拆毁。
那就造船吧!
于是就在敌人眼皮子地下赶办船只,魏军看了,只是冷笑。
凭这几条舟子,也想过来么?
    
韩信一面造船,一面把曹参和灌婴找来,让他们带人分头收集木材和瓦罂(一种大腹小口的容器),约数千个,限期数日内办齐,不得有误!
曹参和灌婴心中嘀咕,这是干啥玩意,不打仗,改做土木工程了?不过军令如山,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办,过了两日,各将木料瓦罂,一律办齐。
货齐了,老板什么时候开工啊!
韩信拿出一张图纸,原来是要造木罂。
所谓“木罂”,就是用木材夹住罂底,四围缚成方格,把绳绊住,一格一罂,做成类似竹排的摆渡工具。
造了足够数量的“木罂”,韩信与曹参带着一枝人马,乘着夜色,悄悄地往上游去,一直到了司马迁的老家夏阳,这地方说起来颇有名胜,壶口瀑布就在附近。
原来黄河在流到那“几”字的上端还是十分清澈的,黄河水变色,就在这“几”字的右边那一竖,也就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挟黄土高原之泥沙,急转直下,谷底高程由1000米逐渐降至400以下,河床最窄处如壶口者,仅30至50米。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李白诗云:“黄河西来决来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说的就是这一段黄河的典型风貌。
韩信到此,只见深涧腾蛟,浊浪排空,巍为壮观。那最狭窄的渡口,便是赫赫有名的龙门,雷霆万钧、横冲直撞的黄河,在这里一个急转弯,狂涛激浪顷刻之间撞在峭壁上,浑黄的河水,碰壁而退,却又立刻和矗立在中流巨礁相遇,凌空咆哮,冲向天空,再从空中颤抖着摔下来,落入谷底,这才算跳出了龙门。
呵呵,景色如此壮丽,要渡过去还真是极限的考验。
韩信亲自下马,坐入木罂,所有将士,全部上了木罂,只见每罂内装载兵士两三人,看上去倒是四平八稳,不知道到了河中,是否倾覆。
不过既然来了,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汉军兵士就在罂内用械向对岸划动。其中凶险,不言已知,有几个被巨浪卷起,冲撞在峭壁之上的,即刻做了龙王爷的驸马。
总算大难不死的,过了黄河,韩信这一支奇兵,直扑魏都安邑。
魏王豹听说汉军已经过河,连忙召回把守渡口的魏军主力。这些魏兵急急忙忙赶路,汉军途中截住,一阵乱砍,魏兵弃甲投戈,口中只有投降两字而已。
于是魏豹被活捉,韩信平定山西,再向刘邦请兵三万,会同张耳,向东进击赵国。
 82.众叛亲离:楚霸王独木难支
消息传到赵国,陈余集结二十万大军,到井陉口堵截。这井陉口又是一处天险,名列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其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尤其不利于大部队行动。陈余扼守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又是以多对少,自以为胜券在握,所以根本不把韩信那几万人放在眼里。
不过韩信的处境也确实不妙,因为楚军在向中原推进,所以刘邦又派使者过来征调走了韩信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剩下的几万人,大部分是新兵蛋子。长途行军之后,人马疲惫,唯一的优势,只有士气比较高涨而已。
所以赵国智囊李左车的建议是:
1、利用有利地形,坚守不出。
2、发挥赵军人数优势,分出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使汉军不战而溃!
陈余听了哈哈大笑,他素来以仁义之师自诩,况且又占着地利和人数的优势,哪有做缩头乌龟的道理。

陈余和李左车的谋划,很快被间谍人员察知,报告韩信。韩信正担心赵军死守不出,听说陈余不用李左车良策,放下心来。立即率部队推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的所在,分拔骑兵,乘夜色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接着发出将令:
“吃饭!”

用餐时,韩信对将校们说:
“稍微吃一点垫垫肚子,一会打败了赵军我请弟兄们吃大餐。”
将校们半信半疑。
天亮时分,韩信大张旗鼓地挂起大将军旗,浩浩荡荡地开赴井陉口,到了叫做桃河的河边,韩信下令部队停止前进,背队河水,布成一个攻击阵形。
陈余一看,又好气又好笑。好笑的是韩信所布军阵,背队河水,这是自寻死地,哪有这样的打法?好气的是韩信这样布阵,明显是瞧不起他!
于是陈余派出小队骑兵,先试行攻击,结果汉军立刻丢弃旗鼓仪仗,退入本阵。
这时赵军终于打开营门,全军出击,直逼汉阵。
照陈余的想法,汉军必定不堪一击,束手成擒,谁想汉军因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厮杀了半天,赵军仍未能获胜,这士气慢慢可就低落下来了。
陈余正在纳闷呢,有士兵忽然指着自家大营喊叫起来,陈余回头一看,大吃一惊,赵军营垒,已是遍插汉军红旗。原来是韩信夜间派出的小分队,已经乘虚袭夺了赵军营垒。
顿时赵军人心大乱,汉军前后夹击,二十万赵军土崩瓦解,陈余随溃军逃奔,被汉军骑兵追杀而死,赵国于是一战而亡。
韩信进入赵都,实现诺言,汉军将士们大宴相贺。韩信招降赵国智囊李左车,并采纳李左车建议,安抚赵国,招降燕国,于是黄河北岸土地,全部归属汉王治下。

汉王二年,即公元前205年,农历丙申,猴年。
汉王的特使随何,抵达九江国都城六县(今安徽六安),这是一座江淮名城,上古皋陶的封国和葬地。此地依山伴水,山是巍巍大别山,水是滔滔淮河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随何到了这里,自然住得很舒服。
但是住在招待所里整整三天,九江国的官员只是劝吃陪喝,旁的言语,一句也没有。随何不由得暴躁起来,对接待官员发火说:
“九江王不愿意见我,无非是因为楚强汉弱,但这正是愚蠢之见,在下要为九江王分析其中缘由,如果九江王听完了认为不对,把我砍了就是了!何必躲起来不见人呢?”
于是得到英布的接见。
随何见了英布,一阵冷笑,搞得九江王很是郁闷。
“在下真是搞不懂,九江王为什么和项王那么亲近?”
英布老老实实回答说:
“寡人北乡而臣事之。”
那意思,我是他下属呗!
随何更是冷笑,天下有你这样当下属的吗?如果你忠于西楚,项羽北伐田荣的时候,你就应该亲自带兵援助,担当西楚的先锋。结果你假装生病,只派了几千人助阵,这难道是忠臣所为吗?
一句话噎住英布,英布不禁哑口无言,满面通红。
假设项王宽厚,这就算了。但是彭城沦陷的时候,你近在咫尺,手握重兵,见死不救,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哈哈,随何一语中的,事实是大王你已经有了背叛项王之心,而且有了背叛的行为,之所以没有撕破脸皮,只是恐惧而已!
那么,我就来为大王分析一下当今的国际形势!
随何告诉英布,项羽虽然强大,但是已经被汉军阻挡在荥阳,无力前进。而天下的诸侯国,大部分已经背叛西楚,与汉联手,所以项羽的失败,乃是不可扭转的必然,九江王如果能够起兵,牵制住项羽几个月,便是大功一件,日后封赏,汉王一定会另眼相看!

随何的分析,就好像给英布照了张X光透视,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英布的确有所动摇,他对项羽征调令的消极拖延,就是明证。但是英布的盘算中,即有见风使舵的打算,又有计较得失的犹豫、彷徨。现在随何把英布的盘算全部说透,让英布无路可退,只能作出选择:要么背叛项羽,要么杀掉随何,向项羽谢罪。但是英布又担心杀掉随何,未必能得到项羽谅解,所以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叛楚。
83.众叛亲离:楚霸王独木难支(中)
但是英布还想拖延时日,慢点和项羽翻脸。
然而项羽的使者也到了,催促英布领兵与项羽会合。
“请九江王快些出兵吧,大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英布一副吞吞吐吐地德性,这个,还要研究研究……
这时随何闯将进来,大声说:
“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怎么还会出兵帮助项羽呢?”
这一下,不光项羽的使者目瞪口呆,连英布也手足无措。
不过事已至此,英布也只好杀了项羽的使者,正式与西楚决裂。时为公元前204年,即汉王三年的冬天。
英布的背叛,使两线作战的项羽更加捉襟见肘,只好延缓对刘邦的攻势,调集人马讨伐九江叛军。

讨伐英布的战事一直持续到这个冬天的结束,楚军攻破六县,英布几乎是单枪匹马,投奔刘邦。刘邦在大本营正享受足浴,
“原来你就是那个英布,哦,你脸上的印记让寡人瞅一眼,哈哈,听说你老家让项羽给铲了……哦,泡脚真舒服啊!”
英布这个气啊这个恼啊又这个羞,早知道这样,不如自杀算了!
结果到了安排给他的住处,进去一看,装修华丽,器具完备,完全是和汉王一个标准,英布又乐了!
(英布武勇过人,品行却实在不咋的!项羽器重这样的人,眼力的确有所欠缺)

英布的叛离对于项羽而言,是重锤一击,但绝不是致命的。
韩信离开之后,项羽帐下其实还有一员智将,他就是苏北人钟离昧。加上军师范增尚在,智囊系统尚未瘫痪。
刘邦在黄河与自身大本营之间修筑了一条运输通道,然而在钟离昧等人的策划之下,项羽不断派出轻骑,骚扰袭击汉军的这条粮道,令汉军饱受缺粮之苦。
再这样下去,巨鹿之战的那一幕,即将重演。
刘邦和陈平商量,陈平出了一阴招,这招就是一个字“间”。
《孙子兵法》有一篇专门讲“间”的运用。原文如下:
“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乡间是利用同乡熟人做间谍。内间,就是收买敌方官吏作间谍。反间,就是无间道,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死间,是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如周瑜骗蒋干。生间,则派人去敌方侦察,再回来报告情况。)

陈平问刘邦讨了一笔专用经费,不少,整整四万斤黄铜,而且不记账,无需凭发票报销,直接支付给陈平,随意使用。
陈平本来就在项羽阵营里混过,认得不少熟人,拿钱上下一打点,人家自然眉开眼笑,小陈这么大方,需要在下做些什么?
不碍事,只是说几句话而已。
什么话?
楚军诸将之中,谁的战功最多?
这个自然是钟离昧这些人。
钟离昧这些人立下那么多战功,却没有被封为诸侯王,心中能不怨恨么?
这个也许吧!
他们心中怨恨,难保不与汉王勾结,共谋项王!
这个也有可能吧!
钟离昧这些人既然与汉王勾结,自然就出工不出力,楚军迟迟攻不下荥阳,难道不是因为这个缘故么?
哦,听上去还真的是这样呢!

俗话说,三人成虎。如此的流言在楚营中传得多了,难免就传到西楚霸王项羽耳中,项羽也是半信半疑:
难道会有这等事?
虽然不能确定流言的真伪,项羽对于钟离昧等人的信任和使用,从此却大打折扣。

这只是陈平的第一招而已,接着汉王假意求和,双方展开一轮会谈。当西楚的使者到达荥阳,陈平下令烹制最豪华的全牛大餐,供使者享用。
西楚使者受宠若惊,不禁感叹:虽然霸王的威名赫赫,汉王也忒客气了些,在下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呵呵……
正当西楚使者准备大吃一顿,陈平却表情怪异地进来,下令工作人员把全牛大餐撤走。
“不好意思搞错了,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人,原来是项王派来的……”
西楚使者倒也镇定自若,只是纳闷,难道还有比全牛大餐更丰盛的招待?
等到新的一桌饭菜端上来,只是白饭和几样蔬菜而已。
西楚使者大怒。
84.西楚霸王终于成了孤家寡人
回到楚营,使者自然将如上情形,添油加醋地向项羽汇报。
本来就对亚父心存芥蒂的项羽听了谗言,对范增更加不信任了,
范增是何等明睿之人,很快发现他所寄托全部希望的这个年轻人已经如此嫌弃自己,一怒之下,告辞离去。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范增所说的“天下事大定”显然包含了两层意思。
1.天下大势已经决定,项王胜券在握,你自己接着干吧,我老朽可以回家养老了!
项羽多半是这样理解的。
2.天下大势已经决定,项羽你好自为之!我老朽不忍心看你身败名裂,就让我叶落归根吧!

对于范增的离去,项羽没有作太多挽留。羽翼丰满的幼鹰,往往急于离开母鹰的怀抱,去翱翔天空。初出茅庐的青年,更是不耐烦老父亲的絮叨。年少英武,早就名满天下的西楚霸王,或许久已厌倦亚父的唠叨,更不满于他老人家的说教训斥。
范增的离去,自然是满腹感伤,今日之西楚霸王,已非当年叔父暴死,茫然失措的少年项羽。当初那依靠在亚父肩头哭泣的头颅,如今已是高高昂起,不屑一顾!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巢湖)人,他走到途中,“疽发背而死”。所谓“疽”,乃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一种疮肿。范增的死,恐怕也是愤懑积累而导致心力交瘁的产物。

作者絮语:
有人问我,为什么项羽管范增叫亚父?是不是干爹的意思?范增在项羽那里是首席军师,是不是待遇很好,薪水很高,所以范增才为西楚鞠躬尽瘁。我说不是,“亚” 是“次于”或“低于”的意思。所谓“亚父”是指次于自己父亲,范增与项梁的关系非常好,情同兄弟。项梁在定陶战死的时候,项羽刚满25岁,范增却已经70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高官厚禄,珍宝美女,对于范增来说,已经没有太多意义,所以他辅佐项羽,完全是出于与故人(项梁)的近乎兄弟之义,与项羽的近乎父子之情。所以范增的身份,与一般谋士不一样,既是项羽的师长,又是项羽的参谋。
但也正是这种关系,使得范增在项羽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对项羽说话的口气、姿态,往往是居高临下的、不留情面的。当项羽拒绝他的建议时,范增往往据理力争、大声呵斥,令项羽的感觉,如同一个小孩子被父亲严厉地斥骂一般。由此而产生的逆反心理,给陈平以离间之机会。所以,陈平的离间,只是催化剂而已。真正决定项范分裂的因素,早已经在鸿门种下。

范增的死,宣告西楚霸王终于成了孤家寡人,这是致命的一击。从此项羽如同失去指引的蛮牛,虽然力大无穷,却只落得个被刘邦、韩信、彭越等戏弄玩耍,直至筋疲力尽的结局。
时为公元前204年,汉王三年的夏天。楚汉战争进行到了第三个年头,看上去西楚霸王还是很强,实则胜利的天平,已经悄悄倾向了汉王刘邦。
85.楚军色迷迷看女人的时候,刘邦跑了!
公元前204年,农历丁酉,鸡年,汉王三年。
五月,荥阳城——
虽然失去“亚父”范增,项羽的战斗力依旧强劲,刘邦所固守的荥阳防线终于出现了崩溃的迹象,将领纪信走进汉王的指挥部,此人是个四川汉子,鸿门宴刘邦半途溜走时,他是四大护卫之一。
城马上就要破了,大王有什么打算么?
刘邦苦着脸,只好与他们同归于尽了!
纪信摇摇头,说了一个“诳”字。
“诳”就是蒙人,纪信要蒙谁?
刘邦瞧瞧陈平,陈平面露微笑,朝刘邦点点头。

这天夜里,楚军士兵听到吱嘎吱嘎的声响,他们的哨兵在高处望见荥阳城的东门缓缓打开,有人举着旗子从里面出来,后面还跟着不少人,行列整齐地走着。
楚军立刻敲起战鼓,项羽从枕席上一跃而起,喝道,
汉军夜袭么?
西楚霸王跨上乌骓马,飞驰到阵前,这时汉军已经走近了,有人在喊:
“投降投降,汉王等是来投降的!”

原来是来投降的,楚军士兵们都松了一口气,高声呼喊“万岁!”。
项羽听说是投降,也暗自欢喜。
眼看着汉军临近,西楚将士们不由哈哈大笑,原来出来的都是些个女子,苗条的身材,却披着士兵的盔甲。
听说是女人,大家忍不住凑近了看,打了好半年仗,俗话说得好,当兵三年,老母猪也变嫦娥,话糙了点,道理却是真真切切的。何况这里头好些女子还怪好看的!
一时人头攒动,连包围其他三个城门的西楚将士也有不少来看美女的,即便不来看的,也松懈了防备,反正敌人已经投降了呗!
只见这些妇女,老的少的,胖的瘦的,丑的靓的,扭扭捏捏的,大大方方的,络绎不绝,鱼贯而出,足足走了个把时辰,怎么说也有一二千人。这才有男人出来,执着旌旗羽葆,昂首挺胸地摇摆出来。
嘿,投降还这么神气!
听旁观的人这么一说,那些汉兵立刻垂头丧气下去,走得那就更慢了。
又好半天,黄色羽盖、赤色王旗的汉王辇车才从城里出来了。楚兵更是欢声雷动,项羽亲自上前,模模糊糊地看见车上坐着一个老头,项羽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答应。
项羽心中狐疑,连忙叫左右把火炬举来给汉王照照。
火炬一到,项羽看得分明,这哪里是什么汉王,不由雷霆大怒,张开那一对重瞳,暴喝道:
“汉王安在?”
原来这伪装刘邦的汉将,正是将领纪信。
汉王在哪里?你们色迷迷看女人的时候,他可不就从别的城门溜走了!

项羽这个气啊,
再拿些火炬来!
都看清了,还要火炬照什么?
项羽哪里是要拿火炬照人,他这是要烧人。
一时火把堆积,烈焰飞腾,汉将军纪信连人带车,烧成灰烬。
86.刘邦只好去投奔韩信
项羽虽然烧死纪信,刘邦却已经顺利逃走。项羽想,好歹拿下了荥阳,谁料想抬头一看,连荥阳城也关闭了城门,守将周苛集结兵力,重新抗拒西楚。
项羽加强攻势,正待攻下荥阳,又听说刘邦去了南阳的宛城,项羽寻思,只要拿下了刘邦,荥阳不攻自破。于是又放下荥阳,再去攻打宛城,宛城也是易守难攻的城池,项羽着急上火,一时却也攻不下来。
正僵持着,东方来了消息,彭越的游击兵团,在下邳大破西楚的东方集团军,杀死了楚将薛公。
项羽只好暂且放下刘邦,去东方讨伐彭越,奸猾的彭越自然是闻风而逃。
乘项羽东去,刘邦这边又出动一路兵马,攻陷黄河边上的成皋,所谓成皋,就是后来的虎牢关,成皋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却被刘邦一举拿下,可见项羽留下的守将何等差劲!
项羽正追杀彭越,得到成皋失守的报告,暴跳如雷,转身回来,猛烈打击汉军重镇荥阳,终于攻陷,项羽一锅煮了不愿投降的汉将周苛,进攻成皋。
项羽很生气,刘邦知道后果严重,和司机夏侯婴丢下成皋,换上便衣,偷偷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获嘉地方,前方两城,东边的叫小修武,西边的叫大修武。韩信的北方集团军指挥部,就设在小修武。
刘邦不敢直接投奔韩信,先搜索身上,找出几个小钱,找一家小客栈躺下,半梦半醒好容易挨到黎明时分,天蒙蒙亮那一会,刘邦跳将起来穿了衣服,直奔小修武。
什么人?
守兵问。
汉王的使者。
夏侯婴说,有人认得他是汉王的司机。既然夏侯婴亲送,这位特使的身份,自然无可怀疑。
兵士不敢怠慢,刘邦直入韩信指挥部,韩信还睡着呢?刘邦闯入韩信的办公室,一把将韩信的将印子揣在怀里,这才感到了心里渐渐安定下来!
于是刘邦揣着印信,以汉王特使的身份,召集将领开会!
要通知大将军么?
暂且不必,让大将军多谁一会好了,本特使自有交代。
将领们聚集在指挥部里,刘邦安排妥当。
这时天大亮了,韩信刷完牙,听说汉王特使到来,急忙赶来会见。进去一看,嗨,这哪里是什么汉王特使,这根本就是刘邦本人。

作者絮语:
刘邦的这一系列小动作,颇显江湖本色。刘邦不直接拜访韩信,无非是担心韩信见他兵败逃窜,势力孤单,心机一动,杀了他刘邦,自立为王。或者囚禁起来,从此做个傀儡!
从韩信后来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说刘邦多虑了,韩信不是这样的人!但是从刘邦的角度,依据刘邦的江湖经验来看,他必须如此,才能使自己处于比较安全的境地。
即便是逃跑、投奔,刘邦也显得狡黠无比,老狐狸般的江湖智慧,乃是刘邦的生存之道。
反观韩信,军中最重要的印信也视同儿戏,大咧咧地就放在办公室里,刘邦没费什么周折就拿到了。可见韩信在这方面的机警,远不如刘邦。

刘邦夺了韩信的兵权,不过也没亏待小韩,给小韩升官做相国。接着分兵两路,韩信的主力部队归刘邦直接指挥,韩信则率领原赵国的降兵,向东攻击齐国。(韩信每训练好一批人,刘邦就来占为己有,所以韩信总是带新兵作战,偏偏还总能打胜仗,可见小韩带兵确实有一套。)
87  韩信踌躇:他与项、刘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韩信在短暂的时间里,一举击破收降魏、代、赵、燕、齐等五个诸侯国,横扫北中国,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至于从前根本不把韩信放在眼里的项羽,派出使者游说韩信。
疑点:当此之时,如果韩信自成一极,那么韩信与项、刘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汉大将军VS西楚大司马
韩信出发没多久,刘邦阵营中首席谈判官兼酒鬼的郦食其耐不住寂寞,跟刘邦说齐国不是那么好灭的,不如让他用那三寸不烂之舌去游说齐王,不战而胜。
刘邦一听好极了,那你就去吧!
于是郦食其抖擞精神,叫了马车直奔齐国首都临淄。

临淄因淄水而得名,这淄水发源于泰沂山脉,听山东人说那水自高山而下,河岸陡峭,上下落差极大。每逢雨季,山洪爆发,巨涛滚滚,汪洋一片,动静怪吓人的。但是雨季过后,河水又成静静的顿河,涓涓细流,温情脉脉地流淌。
郦食其的时代,没有污染,淄水河水清澈,沙底可见。行走在岸边,垂柳拂面,心旷神怡,也是一处清凉所在。
不过临淄吸引郦食其的地方可不是这自然风光,说起这临淄,可是春秋以来直至秦汉之际中原第一大都市,地位仿佛近代之上海,是个花花世界。
醇酒美人,郦生大大地喜欢。

临淄之所以如此繁荣,与当年吕尚也就是姜子牙的治国思想,大有关系。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都营丘。
营丘就是后来的临淄,姜子牙的治国思想,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因势利导,入乡随俗。简化礼教,重点发展商业和鱼盐产业,因此国家富强。
治大国如烹小鲜,姜子牙的治国思想,接近于汉初的黄老之道。
相比之下,隔壁的鲁国的在大圣人周公的儿孙治理下,推行儒家礼教,以德治国。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齐、鲁的差距,一眼就看出来的(当然,两国的地理位置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进入战国时期,临淄换了田家坐庄,依旧繁荣。
《战国策》记载下苏秦的言论说: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殸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看这情形,和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也差不多。

不仅如此,临淄还是出美人的地方,老姜家出了好几位美人,况且齐国风气开放,妇人常出来逛街,可不是老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郦食其在街上行进,一路看美眉养眼。
嘿,这一趟来得值了,就是现在立马活烹了我也值!
郦食其进了齐王宫,一顿威逼利诱连哄带骗,这酒鬼的口才的确了得,当时就把齐王给忽悠了,表示愿意臣服汉王。
郦食其心花怒放,使命已经完成,他可以放开肚量畅饮美酒,享受人生了!
齐王自然也殷勤招待,宾主双方气氛无比融洽,俨然一家人。
88 熟悉的陌生人
这边郦食其和齐王把酒言欢,那边韩信可是气歪了鼻子,但是也无可奈何,正打算撤军。谋士蒯通跳出来说:
“汉王有诏令叫您停止进攻吗?”
“但是齐国已经臣服。”
“郦生凭一张嘴就降服了齐国七十多城,将军统帅几万人马,辛苦一年多才攻破赵国五十多城,堂堂一个大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么?”
于是韩信引兵继续攻打齐国,戒备松懈下来的齐军自然节节败退。韩信一直打到临淄城下。
齐王大怒,立刻把郦食其喊来。
郦食其醉醺醺地来了,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今儿门吃你!明儿里吃姓韩的!(山东土话)
就把郦食其煮锅里头了!

这时项羽派来支援齐国的二十万大军也到了,领兵的大将是楚军五大将之一的龙且,官拜大司马。
有人向龙且献计,韩信天下无敌,所向披靡,打是打不过的。但他客场作战,粮食不多,不如死守城池,深沟高垒,逼他不战自退。
龙且哈哈大笑,韩信他有几刷子我还能不晓得?
龙且对汉军大将韩信,颇为熟悉,也很是瞧不起。
龙且的错误,正是太轻视了小韩这位熟悉的陌生人。(龙且虽然和韩信很熟,事实上对韩信的能力并无深入了解,无疑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于是龙且出阵,与韩信隔着潍水东西摆开阵势。
潍水今天与往日不同,水流很小,河面很浅。
能不浅么?韩信打着哈欠,昨夜里他命人加班加点,连夜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住了潍河上流。
龙且不知死活,还乐呢,天助我也!
韩信点起一半人马,涉过浅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自然出兵迎击。
在河边纠缠了一会,韩信且战且退。
龙且拍马追杀,楚军一拥而上。
韩信莫走!
韩信已经上岸了,发出信号,上游的守军搬开壅塞潍水的沙囊,呵呵,河水奔流直下,浪头这个猛!
龙且正过河呢,河水一下子过来就把龙且的一大半大军卷走了!
我还会回来的!
回不来了,龙且的的一大半大军都淹死在潍水,做了潍水龙王的虾兵蟹将。
据说龙且幸运地抢上对岸,可是又很不幸运地被汉军包围,终于遇上韩信帐下负责骑兵的将领灌婴,一刀斩杀。

潍水一战,韩信不但平定齐国,还歼灭了楚国一支大军。这使得中原战场上刘邦的压力,骤然减轻。而项羽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当韩信在齐国节节胜利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也在中原步步推进,刘邦出逃以后,成皋很快陷落,汉军退守巩县、洛阳一带。
但是项羽正要向西扩大胜果的时候,东方的水泊好汉彭越又起兵了,这一会他得到了刘邦的支援,刘邦派他的堂哥刘贾以及好友卢带了两万多人,协助彭越,破坏项羽的军粮运输通道。
项羽饱受断粮之苦,军心浮动。不得不放下刘邦,去讨伐彭越。
公元前204年,9月,项羽留下总参谋长(大司马)曹咎和司马欣、钟离昧等守成皋,东征彭越。
临走之前项羽嘱咐曹咎说:
“侬帮我小心地守住成皋,汉军挑战,勿踩伊,十五天以后,我一定打败彭越回来!”
曹咎,在第二卷我们提到过此人,他是项梁的老朋友,项梁身陷大牢的时候,曹咎救过他一命。所以项羽知恩图报,重用他为大司马,封爵海春侯。
但曹咎其实没什么军事才能,这一点项羽也知道,所以嘱咐曹咎不要应战,只管死守。
问题是项羽为什么不任用钟离昧为主将呢?
可见陈平的离间,效果还在。
89  项羽要跟刘邦单挑
项羽走后,曹咎一开始还能遵照项羽的命令,坚守不出,结果刘邦索性在成皋城外搭起一个高台子,特意从军中挑选大嗓门的军士,轮流上台,辱骂海春侯曹咎。
好家伙,一连骂了五六天,曹咎终于憋不住了,不顾属下的劝阻,率军出战。
结果自然是大败,汉军乘胜攻陷成皋,曹咎知道自己铸成大错,愧见项羽,和司马欣在汜水河边双双自刎而死。
刘邦乘胜追击,把钟离昧围困在荥阳东郊,这时候项羽已经击溃彭越,率军赶回来,却得知成皋已经沦陷。于是双方在荥阳北面的广武山对峙。
广武山上有一条由南北纵向的巨壑,称为“广武涧”,(这“广武涧”其实就是后来中分天下的鸿沟,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两军就在此隔涧对垒。
唐人韩愈有《过鸿沟》诗一首,曰: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
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汉王刘邦的营地在广武山西头,高出黄河近200米。西楚霸王项羽的营地在广武山东头,居高临下,上有有一个隆起的土堆,后人称之为“项羽堆”。据说和刘邦陷入僵持的项羽希望尽快决一死战。有人给项羽出招,把一个人质押出来,这个人质就是刘邦的老爹刘太公。
项羽当年就是在这土堆上搭起一个高台,把火锅子点起来,老人家架起来,项羽派人大声喊话:“姓刘的,有种就出来和老子打,像个王八似的,缩在里头算什么?再不出来,就把你老爹当羊肉片子涮了!”
刘邦一瞧,还真是老爹。
原来当初从彭城逃出来的时候,刘邦把老爹和老婆都丢给项羽做了俘虏。
刘邦一拍大腿,在城墙上回答说:
“项王,怎么说咱也是结拜兄弟,凭咱兄弟的交情,我爹不就是你爹?真要涮爹的话,别忘了分碗肉汤给咱喝!”
嘿,项羽想想没辙,真的打算把刘太公煮了算了,好久没出场的项伯连忙跳出来,劝阻说:
“大家都是出来混的,谁管家里头人的死活啊!杀掉刘太公,一点用都没有。”

于是项羽不杀刘邦他爹,自己站在高台上对刘邦喊话:
“你我二人争夺天下,何必让百姓受苦,生灵涂炭!我们就在这里一对一的单挑,决个胜负,如何?”
刘邦一听乐了,这不开玩笑么,十个刘邦也打不过一个项羽啊!
回答说:
“老弟,我不会和你单挑的,要不我们比脑筋急转弯好了!”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羽见刘邦不应战,干脆派出三个将领到城下挑战。
你自己不能打,就挑三个人出来,和我的部下决斗!
刘邦在城头窥探着,找来一名来自北方楼烦部落的神箭手,搭弓射箭,把项羽的三个将领全射死了!
项羽这个气啊,这不无赖么!

《项羽本纪》记载说: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

刘邦说,这样吧,我也不和你单挑,我们比说脏话骂人,这个我拿手。
于是开始数落项羽,项羽更火了,恨不得飞上去宰了这老头。
刘邦正骂得开心,西楚军中的神射手也出场了,架起弩机,瞄准刘邦,一箭射去。
刘邦哎呀一声,已然中箭!
中了哪里?刘邦说:
“虏中吾指!”
其实射中的是刘邦的胸部,抬下去卧床休息。
顿时汉军将士议论纷纷,张良在营中一走,这军心不稳会出大事的。
进去找刘邦,刘邦躺着哼哼,张良请他起来慰劳军队。
老子都这样了,慰劳个屁!
张良强请,再三催促。刘邦明白他的意思,勉强起身,包扎伤口,披上厚厚的外衣,出去巡视军营,士卒们一看,没啥事!情绪都稳定下来了。
士卒们都安心了,刘邦可闹心了,病情也加重,只好回成皋休养。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03年、汉王四年的冬天。
90 将军的背,那真是贵不可言!
冬去春来,韩信在齐国歼灭龙且的消息,也先后传到了项羽和刘邦军中。
韩信在报告喜讯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善个人待遇的请求:
“齐人奸猾,田家残余还在继续活动,南面又邻近楚国,请求委任末将为假王(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就火了,老子在这里快撑不住了,你小子不来支援,还想封王。这不是做梦吗?
张良和陈平一听这话急了,忙踩老刘的脚趾头,跟他咬耳朵:
“韩信真的称王,你也拦不住他,逼急了他一翻脸,你什么也捞不着!不如顺水推舟,就封他当王。”
刘邦醒悟过来,反应奇快:
“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做个屁假王!”
派张良做使者,到临淄去,封韩信为齐王,同时抽调韩信的军队到广武来帮忙。
(刘邦这是第三次从韩信那里调兵。韩信灭魏破代后刘邦抽走他的主力让他带新兵打赵国,韩信灭赵以后刘邦抽走他的主力让他带新兵打齐国)

韩信歼灭龙且的消息,也传到了项羽军中。
情报人员告诉项羽:
现在汉军的大将就是曾在我们西楚陆军总参谋部工作多年的韩参谋。
哪个韩参谋?
就是那个长长细细白白斯斯文文的韩信。
直到韩信已经威震天下,横扫北中国,令专心与刘邦在中原对峙的项羽苦不堪言时,项羽才明白这个曾在西楚陆军总参谋部工作多年的年轻参谋是何等厉害,而这个年轻参谋还曾经给他制订过不少作战方案,但他却总是不屑一顾。
 
项羽决定派一个韩信的老乡去游说韩信重回西楚,或者三足鼎立。
韩信这位老乡的说词很有说服力,他指出了刘邦的品行缺陷和不可信任(这一点日后很快证实),并进一步阐述道:
“韩将军,你的力量已经足以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你站在汉王那边汉王就会得到天下,你站在楚王那边楚王就会得到天下,但你想过吗?以刘某人的德行,楚王灭亡后,他还能容得下你么?”
老乡接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既然如此,你不如抛弃刘某人,自成一国,与项、刘三分天下,这岂不是你韩将军最好的选择!”
但做惯了“打工仔”的韩信似乎没有自己当老板的野心,更何况他对在西楚的不得志记忆犹新,对刘邦破格启用他感激涕零。
韩信诚恳地对老乡说:
“我当年在项王帐下做事,干活再卖力也得不到加薪,创意提得再多也没人采纳,干了那么多年也还是个小科员,所以我投奔汉王。结果汉王对我非常欣赏,拜我为将,独立作战,让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我怎么可能背叛汉王呢?”
老乡无话可说。

韩信的老乡回去了,韩信的谋士蒯通却不死心,他说要给韩信相面。
“将军的面相很一般,顶多不过封侯,又动荡不安。”蒯通绕到韩信身后,“可是将军的背,那真是贵不可言!”
接着,蒯通为韩信指出三点:
1、楚汉分争,已经到了相持阶段。
2、决定胜负的天平,正是将军韩信你本人。“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3、正因如此,两方面都急于拉拢你。你的选择“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韩信表示拒绝,理由是刘邦对他有恩。
蒯通不同意韩信的观点,又为韩信指出三点:
1、感情这东西是靠不住的。张耳、陈余就是现成的例子。(参见巨鹿一节,张耳、陈余友谊的破裂)
2、君臣之间更不存在恩情。“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当年的句践为什么杀文种,就是因为越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你的利用价值没有了。现在你韩信的情况,一模一样,一旦“野兽”项羽被消灭,你这条“猎狗”能存活么?
3、你功劳太大。“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你韩信平定魏、代、赵、燕、齐五国,这些功劳太大太多,刘邦已经没有办法酬谢你。
最后蒯通说:“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这一席话显然对韩信有所触动,他答应蒯通,考虑几天后给他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