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销员有高清的吗:什么是备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12:20

一、备课不是什么
    带着备课是什么的困惑,让我们先看看备课不是什么。
    第一,备课不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已而为之”和“有心为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被动、而后者是主动的。教师为什么要备课?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有助于认识备课。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有必要问问,我们教师眼中,备课是为了学生么?
    以为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学生以外的别的什么目的的备课会有所作为,那只不过是妄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朱熹云:“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作为教师,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教师只有自觉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教材、教法钻研中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才能做到“有心为之”。
    第二,备课不是写教案。
    谈到备课,不得不谈谈备课和教案之间的关系。首先,教案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不论是“简案”还是“详案”,都能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一定的把握。但是,教案并非备课的全部。目前许多教师谈及备课时,表面上似乎关注的是备课,而下意识里却在谈教案。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通过研究教案来分析备课(暂且不说教案是否可以全面体现备课过程、内容及思路)。这种把教案和备课等同体现了什么呢?一方面,备课管理形式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只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教案来评价和管理备课。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一定的备课意识,把备课视为外在的强加要求,只拿教案来应付了事。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备课和教案的关系。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其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
    第三,备课不是熟悉教材内容,不是把教材变成讲稿。
    从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主流情况来看,备课基本是备“书”——挖掘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备课当然不能不备教材,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在中小学课堂中,老师对教材的应用非常少。这并非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现象,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在课堂上淡化教材是为了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够集中精神来“听课”。但学生听到的是什么呢?无非还是教材内容的“转述”。尽管这样可以从形式上避免照本宣科的嫌疑,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在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今天,教学仅仅转述教材内容的做法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设想相去甚远。
    第四,备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
    如果我们要问学校里什么样的老师是最神奇的老师,一定有这样的答案:“刚说完最后一句话下课铃就响了。”“刚写完最后一个字时间便到了”。应当说,这些教师的确是很好地掌握了课程进度,时间安排似乎臻于完美,按照预期的设想,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任务完成和达成目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完成任务并非意味着目标达成。备课是为课堂教学而“备”,而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其目标并非仅仅是传递文化知识。按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及趋势的要求,教学首先要能够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个性体现了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内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其次,教学要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经验是活动的产物,而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个体的主动参与。从以上最基本的两点来看,个体不仅仅有认知需要,而且有交往和进行创造的需要。因此,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备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
    二、备课是什么
    第一,备课是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系统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要使这个系统产生“整体系统”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相加系统”,即要使教学的整体作用大于其构成要素的作用之和,就务必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从而预设教学的系统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地思考。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地认识。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讲授才有可能娓娓道来、左右逢源。
    第二,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传统意义上只注重“写教案”的备课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对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其中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无论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其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
    第三,备课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经过多次重复同一课的教学之后,就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备课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基于此,备课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年轻教师要“备详案”,经验丰富的教师便可以“备简案”或可以是“零教案”。很显然,这是对备课的误解。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并不意味着做到了对知识的内化、活化和转化。提到内化,人们强调更多的是让学生来内化,教师是否内化了教学内容或者能不能内化教学内容没有受到重视。不论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如果做不到“内化”,他只能是知识的奴隶,只能是“传声筒”。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对客观的教学内容进行内化,使其成为不断促进自己发展的支点;紧接着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如果教师没有内化自己的的教学内容,学生就很难做到知识内化。
    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个体与客观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教师对知识的活化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知识的存在状态是静止的,是僵硬的,是没有感情的。活化就是让静止的、僵硬的和没有感情的知识变得动态、鲜活和充满感情。知识活化是教师想象力充分释放、创造力充分展现的过程。每一节课首先对老师是新的,然后才能对学生是新的,这样才能避免课程结果是对知识的复制。例如,同样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效果自是各异。一般教师教学程序基本一致,即作者简介——字、词解释——段落分析、讲解——布置作业——学生背诵。而备课做到活化的教法则是多元的,有一位特级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由作者介绍导入课文——以春之现象及人之感受为线索讲读课文(并结合学生的朗读)——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然的春天与人类社会的春天之关系——学生口头作文《我未来的春天》。这样,知识不再是一个个死板的铅字,而随着美妙的音乐,随着学生的自由畅想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第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的进度,同时还要进行课堂观察。但是,这种观察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作为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材料。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地方?学生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看到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超越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知识的传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一生只备一个教案的备课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中找到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备课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备课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终身教育”口号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概念的初步形成,要求每个人时刻准备充电,以免被时代所抛弃。教师更应是如此。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自身感觉教学越来越熟练,从而丧失了再学习的主动性。
    “越教越熟”是否就是进步呢?有专家指出,恰恰相反,这正是教师原地不动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年复一年反复研究同一本教材的内容,以至看起来能够倒背如流,运用得心应手。实质却是“井底之蛙眼中的那片天空”。不论是雨过天晴,还是风雷激荡,它眼中的那片天空永远是狭小而又宁静的。
    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从外部推动、提高教师水平的一股力量,师资培训确实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唤醒教师的自我反省意识却显得更加重要。当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再学习时,便有可能从“书本的井底”跳出来,从而看到广阔多变的天空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吸收到新鲜的血液和营养。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三、备课的意蕴
    备课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工作。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授,都得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正确把握客观内容的精髓?如何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这些内容?如何才能适应或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以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正是备课所要考虑和解决的。备课的过程就是“战略战术”的形成过程,知己知彼才能百“教”不殆;备课的结果就是“旅游指南”的诞生,并不是把“游客”直接送达目的地,而是详细解释景点并指引到达景点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
    历史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这种用整个生命备课的精神值得广大教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