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设置添加网络ssid:嘉兴市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04:59

 

嘉兴市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

思路与对策研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要求,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结合嘉兴市这几年改革探索的具体实践,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就完善我市社会管理体制问题,谈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我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简要回顾

 

    所谓社会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通常情况下,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一类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政府社会管理主要有三层内涵:第一,政府社会管理是对家庭、社会团体与社会自治所不能解决的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威加以解决;第二,必须由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构成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比如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管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第三,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干预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它决定了政府的其他社会管理手段。就社会管理体制来说,主要就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一直进行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每隔5年进行一次。近年来,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嘉兴实际,在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迈出了有力的步伐。

 

    1、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全市各级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社会建设领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局面已经开始扭转,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社会发展水平增速居全省首位。㈠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加快。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强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连村到组公路达1800余公里,行政村公交通达率96%,城乡一体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56%,16个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面推行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管理新体制,积极调整中小学校布局,高中园区等一批新建教育设施项目相继完成,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15年基础教育基本普及,各县(市、区)全部进入省教育强县行列。全市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初升高比例达到95.2%。㈢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市区“一院三馆”、体育中心及县(市、区)一批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市村级文化阵地建成率达88.8%,获得竞技体育比赛奖牌150枚,成功申办第十四届省运会。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全市首家惠民医院。市公共卫生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等建成使用,社区(村)卫生服务扎实开展,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㈤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初步形成,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6.5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5.4万名。健全政府清欠机制,强化企业用工管理和劳动监察,打造“无欠薪城市”。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城镇职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3万、72.8万、44.7万、62.8万和47.9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万人,失地农民参保率达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1.8%。㈦社会救济和社会救灾工作成效显著。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正常增长机制,基本形成低保和高于低保标准20%、50%的梯度救助体系。全面开展生活、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法律等六项援助,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99.2%。

 

    2、积极引导各方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基础建设。近年来,我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㈠全面推进公共财政改革。健全完善公共财政收入、支出、预算、核算、绩效监督和技术支撑六大体系,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入管理等各项改革,切实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财政保障力度。㈡完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我市通过整合社会保障职能,构建了纵向由市—区—镇(街道)—社区—享受对象“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横向由政府社会保障职能与社会慈善救助职能相结合、职责明确、范围清晰、保障到位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㈢促进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发展。我市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加快“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运作模式。全市共有社会团体792个,民办非企业407家,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了作用。㈣大力推进“平安嘉兴”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制定了《嘉兴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32个专项预案,全市各项事故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信访联动机制,积极调处人民内部矛盾。

 

    3、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探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实施了党政机构改革和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深化了商业、物资、二轻和供销社体制改革;开展了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调整了国土管理体制、南湖区按实运作及市与区事权划分;创新新居民事务和社会保障事务管理体制等,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㈠党政部门职能配置更加清晰。加强了党委总揽全局、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进一步规范了市级党政工作部门的职能配置,完善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整合了乡镇公益服务职能,进一步理顺了事权关系,优化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㈡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整合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办好“中国嘉兴”门户网站、市长电话和“96345”求助中心,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630项,构建了招投标采购统一平台。㈢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取得了重大成效,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㈣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完成了市属事业单位的重新分类和生产经营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工作,推行了全员聘用制、公开招聘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开展建立现代事业制度试点工作。

 

    二、我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府管理理念和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相比,我市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到位,统包统揽和城乡两元结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打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党政组织机构重叠和残缺现象并存,政事不分现象仍较普遍,分工合作、监督制衡、高效运作的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在GDP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下,政府长期充当经济建设和投资的主体角色,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服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偏向,对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解决社会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一些干部未能树立新的社会治理观念,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缺乏足够的认识。

 

    2、惠及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对于嘉兴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来看,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不能充分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一是社会保障网还没有完全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尚有不少体制外用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在校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群体等未能进入或完全进入社会保障网。二是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公共服务以初级产品为主。三是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享有的公共服务离均等化的目标仍有距离。四是社会政策的完善度相对滞后于经济政策。五是社会发展的公共投入在政府投入中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其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就业、食品安全特别是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3、适应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新变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需进一步推进。伴随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大量的“单位人”逐渐转变成了“社会人”,流动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大幅度增加,失业和未充分就业人员不少,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各种登记的和未登记的社会组织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等情况,使得我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还相对滞后,尚不能有效地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一是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不够健全,行政化倾向还比较明显,过多地承担了行政任务,其自治和自我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我市社会组织的发育及社会功能的发挥还不够。结构不够合理、数量相对不足和相对过剩并存,民间组织活动能力弱,其自治性和自律性还不强,民间组织与政府还缺乏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桥梁纽带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流动人口管理的组织结构还不健全。2006年,我市流动人口已超过162万,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无论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还是服务网络的建设上都还不够完善。

 

    4、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创新。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发生深刻调整,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面临许多新课题。一方面,在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的局部地方、局部领域和少数部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侵犯群众利益、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和现象;另一方面,将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转化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相对滞后。

 

    5、应对各种社会风险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高速成长期,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嘉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2006年嘉兴市人均GDP已经达到5030美元,外来人口超过162万。城市人口和财富的快速集聚,使我市的城市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将接受新的考验。二是公共安全保障基础薄弱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公共安全不确定因素骤增,突发事件频率增加、影响扩大。三是嘉兴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国家和地方安全的领域不断增多,各种公共安全相关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增加了新的安全隐患。四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事中、事后应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事前预警工作还较欠缺。

 

    三、完善我市社会管理体制的思路与对策

 

    1、统一思想,不断深化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认识。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党委、政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能定位,也为各级党委、政府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先行之地”,有条件也有责任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⑴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四位一体”改革系统推进的迫切需要。当前,嘉兴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基本建立向比较完善推进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纵深发展,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另一方面随着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社会问题复杂化程度的加剧,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完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来统筹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推动社会整合,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多年来政府管理中的“短腿”。如何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能,特别是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这是我们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推进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

 

    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推进“和谐嘉兴”建设的现实需要。嘉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其独特的政治优势,“红船精神”已深入嘉兴大地;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总体向宽裕型小康迈进;加快江南水乡文化大市建设的一系列文化体制改革举措也正在实施中,而对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实践准备都还薄弱了一点。因而,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继续加快嘉兴的改革创新步伐,不断激发“活力嘉兴”的“活力之源”,推进“和谐嘉兴”建设,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成为必解之题。

 

    2、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保障体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实行政府总负责制,通过社会事务的规范和制约,引导建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⑴完善公共决策机制。政府规范和制约社会事务,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之一,就是制定和完善政策,这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具体利益的切入点,以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差别,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使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得到合理补偿,让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多数群众所共享。一要在事关公共利益政策导向上,应着重考虑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的突出领域,加大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正确处理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与时俱进、适当调整的关系。二要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听证、公示制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开展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制度。三要强化行政问责制,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不仅要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公共安全等领域实行工作责任制,还要逐步建立政府决策失误问责制,切实推行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决策监督和违法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公众导向的绩效评估,增强政府公信力。四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进程。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发挥大众传媒在表达群众意愿、执行社会监督方面的重要功能,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与政府互动、互通的便利条件。

 

    ⑵改进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城乡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创新的方向。国际上,所谓“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超过60%的财政预算用于社会发展。我市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还带有明显的“吃饭财政”、“建设财政”的特点,加上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对于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投入往往“力不从心”。

 

    改进财政支出结构,首先要致力于把“蛋糕”做大,特别是要千方百计促进低城乡收入家庭增收,加快低收入家庭致富步伐。在此基础上,要切分好“蛋糕”,切实推动“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推进城乡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一要把守公平和正义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意、破解民忧、改善民生,通过公平的公共财政投入安排来弥补市场缺陷,保障人民群众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权益,体现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梳理市、区、乡各级政府的事权,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行为的活动领域,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财权。二要向公共领域倾斜。首先要按照公共财政普惠原则和“存量调结构,增量优方向,增量调存量”的方法,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财政资金分配要向农村倾斜、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确保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三就两保两安全加文化”,即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包括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等)、安全生产,文化(农村基层文化和城市社区文化)等,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其次要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品供给的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次要大力扶持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四项制度改革,逐步增加财政投资规模,积极支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各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接轨,实现基础社会保障的城乡均等化。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后,要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引进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在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领域加快建立特许经营制度,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三要采取“控、保、压”措施,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在有力保障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实施、政府职能履行、政权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等一般性财政支出,积极探索制定治理“三公消费”(公款吃请、公款出国、公车消费)的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规范发放津贴补贴有关工作,建设节约型政府。

 

    ⑶优化组织结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已经进行了多轮党政机构改革,取得了成效。我们要在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严格执行上级对党政机构设置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嘉兴实际,继续研究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机构。一要发挥好新居民事务局的作用。随着我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外地来我市务工、经商、创业人员的暂住人口16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2%。他们在积极参与我市的现代化建设,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在社会保障、劳动保护、计划生育、子女就学等诸多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最近,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批准设立的新居民事务局,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思想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新居民事务局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使我市的新居民管理服务工作创出新经验、跨上新台阶。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事务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整合市级相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事务、公共信息事务的服务功能,以原市社会保险事业局为基础,设立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全面履行政府社会保障事务的经办职能,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研究完善党政机构改革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大将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应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以统筹发展的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和力量配置,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状况,厘清现有职能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开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局面。

 

    ⑷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关于“切实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教育培训,依托高校教育资源,采取定单式办学的方式,开展学历教育;利用党校、电大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非学历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能力。二要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工作人才职称评聘工作,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考核管理办法。三要研究改善社会工作人才待遇,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从事社会管理工作,在全市造就一支能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实施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3、抓住重点,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平衡机制。嘉兴素来崇文厚德,民风淳朴。我们应该珍惜这一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完善提高,着力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做好疏通和平衡两篇文章,夯实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物质基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⑴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城乡就业与培训一体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推进城乡就业与培训一体化进程,必须健全和发展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保持就业渠道通畅;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积极培育现代农民,促进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按照统筹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有利于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要求,推动农民工稳定、有序流动。一要全面实施城乡劳动力技能素质培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逐步构建适应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且有区域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网络;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相结合的办学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能人才;动员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参与劳动力素质培训,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区域性培训网络,统一组织开展面向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有转移就业愿望的青壮年农民的减免费引导性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培训与转移就业的衔接,逐步形成自己的培训特色和品牌。二要统一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覆盖全社会的失业登记办法,建立劳动力资源库,为推进城乡充分就业打好坚实基础。三要统一就业制度,取消企业使用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计划审批、工种限制等歧视性政策;取消使用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各种收费。四要统一就业援助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再就业援助政策,着力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户、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五要统一劳动力市场,以统筹的思维、统筹的机制、统筹的办法,构建服务同质、信息共享、机会均等的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逐步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对接、人力资源市场与人才市场的对接、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特别是劳务输入地市场的对接。六要统一公共就业服务,规范业务流程,实现供求双方进入市场“一站式”服务,推进“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同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服务手段的信息化建设,壮大职业介绍队伍,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⑵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全面覆盖、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又是发展的推动器。我市以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作正常,全市社会慈善事业较快发展,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得到了妥善供养。在此基础上,实现和完善社会保障全覆盖,重点是城乡居民中尚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低收入或因各种原因致贫的群体。一要出台和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提供一个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平台,在坚持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经济适当补助的基础上,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特别是要对城乡70周岁以上的老人要给予养老基本生活补助,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二要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和低保金自然增长机制,抓紧做好明年低保金的调标和资金到位的准备工作,搞好低保对象的普查、核查,落实对低保家庭的各项帮扶优惠措施,做到不重不漏,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尽补,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通过新建、改造等途径,提高福利设施水平,搞好敬老院规范化和示范性建设。三要整合扶贫帮困资源,适当降低救助“门坎”,加大专项救助力度,减少重复救助,避免救助遗漏,更好地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基本医疗、子女就学等问题,多渠道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提供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和灾害、重病大病的应急救助。四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不断增强我市慈善事业的实力和后劲,倡导民间帮扶,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互联,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互补,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格局。

 

    ⑶促进教育发展均衡化。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我们要在全市七个县(市、区)已经成为省级教育强县的基础上,更加有力地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一要强化保障能力。在年底前,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县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和投入力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逐步达到城乡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相同标准。二要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抓紧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实施农村小班教育。每年至少安排10%的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重点提升农村办学条件。三要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实施“名校长”工程,提高校长履职能力;建立城乡学校紧密型结对交流机制,年底前实现城乡学校结对全覆盖;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四要提升师资素质。加快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一标准管理,积极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强化教师聘用管理,继续实施职称评审向农村学校适度倾斜的政策,制定农村优秀教师奖励办法。五要确保教育质量。总结和推广课程改革经验,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校教育情况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全程监控,减轻学生负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继续推进农村社区教育。

 

    ⑷种好合作医疗“示范田”。我市起步于2003年的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初步构筑了政府引导、多方筹资、居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了上级的肯定。我们应该再接再厉,把这块“试验田”耕耘成“示范田”。一要扩大个体覆盖面。实行城乡统一的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和筹资补偿标准,全面推行城乡普及型合作医疗保险,居民个人参保率达到90%以上。二要建立筹资增长机制。从2007年起到2010年,每年财政补助和个人出资标准的人均筹资总额增长不低于20%,力争到2010年全市合作医疗保险年人均筹资总额达到或超过300元,住院费用结报率达到50%,基本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三要加强资金监管。理顺合作医疗服务经办机制,完善县与乡镇(街道)经办机构,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合作医疗资金统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做到县一级资金管理、统筹年度与财政年度相统一。完善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实行实时结报制度,积极探索费用监控有效办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⑸实现文化资源社会共享。嘉兴作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示范市,我们要在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手段、服务方式和管理机制,初步建成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和大部分城乡社区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的基础上趁势而上,尽早实现文化资源的社会共享。一要协调整合现有各种文化体育资源,组织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文化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形成立体式的城乡文化体育资源共享网络。同时要通过城市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整合部分公共网络信息、开设电视文化专栏等形式,把文化资源信息引入千家万户。二要抓紧研究制订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规划,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体育资源的支出比例,加强城乡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和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力争在三年内镇镇建有图书分馆、村村建有图书室,一批农村文化示范户作用明确,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体育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三要加强文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强化文化资源社会共享管理考核办法,使文化资源社会共享度越上新水平。

 

⑹架构社会稳定新机制。我市通过强化公共危机管理、司法信访联运、整合居民诉求求助热线等形式,强化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格局,有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我们还要继续重视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加强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制度,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一要抓好开拓立体式的社会信息收集网络,建立社情民意形势分析例会制度,评价和监测社会发展进程,加强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及时预警,及时防范。二要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解决在基层。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内幕性动态信息,做到及时获取、准确研判、快速报送、分类办理。三要坚持严格执法监管与专项集中治理相结合,切实提高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在强调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的同时,适时组织开展突出矛盾纠纷专项治理活动,及时化解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环境污染、涉法涉诉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防止矛盾激化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四要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多种办法,统筹化解矛盾纠纷。

 

4、培育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发挥积极作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改变政府控制大部分社会资源并实行统包统揽式管理服务的格局,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分工,逐渐退出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领域,还权于社会,不断增强社会自治能力,构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新模式,在政府与社会分工协作、相互制衡中,实现有限政府与自治社会的“强强联合”的“善治”目标。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必须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自治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⑴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适应我市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的要求,“十一五”时期,必须继续坚持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加快社会民主化进程。一是规范各项民主程序。各地要对基层民主组织工作规程进行一次“回头看”,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坚持制度创新,使之更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在民主选举中,要严格依法办事,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在民主决策中,要防止歪曲和控制民意的现象发生,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在民主管理中,要全面推行民主议事、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一系列制度,增强群众的参与度与管理权;在民主监督上,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落实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言权。二是加大村务公开力度。要以创建工作为载体,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细化和完善村务公开表式,积极探索村务公开有效形式,切实做好村务公开的各项工作。三是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着眼于整体推进,制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划,进一步形成组织、民政、政法部门和群团组织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创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环境。四是保障人民群众选举权。要全面实施村委会无候选人直接选举,大力推行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落实好广大居民群众的选举权。同时,要规范代表选举,加强村民代表与联系户的关系;建立选举观察员制度,及时发现并反映选举中出现的问题。

 

⑵促进社会自治组织建设。要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社会管理网络。一是为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功能的发挥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和运行空间,鼓励支持行业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同业企业集中的领域中,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市场化运作、功能齐全、行为规范、服务有效的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非官方”社会行业、中介组织、社工组织、志愿者队伍,扩大覆盖面,提高代表性。二是积极发挥“非官方”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社会稳定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在农村,要健全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对村民自治各项功能的整合,发挥整体合力。在城市,进一步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要确立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其在社区建设方面的管理权限。三是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围绕规范市场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健全并组织实施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官方”社会行业、中介组织加强自律,切实履行好服务宗旨,引导其在内部制度、组织文化、人员素质、经费筹措、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律诚信、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还包括加强社会管理相关的制度、法规建设;需要完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社会运行状况监测体系;大力推进塕民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等等。由于课题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我们一定要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新的契机,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开拓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新局面。

 

 

研究"中韩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路"的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研究"中韩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路"的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我国“广告代理制度”的完善与研究? 外军运输管理体制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知识产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企业员工素质教育对策与研究 农村中学管理体制的研究毕业论文怎样写啊 谁能帮我找份“ 完善与发展基金市场的研究”的论文 寻"我国餐饮卫生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相关资料 “电子邮件营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谁知道相关资料请告诉我 有谁知道关于企业员工素质教育对策与研究的文章? 娃哈哈品牌扩展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与研究 从哪可以找到《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二万字左右 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完善社会注意保障的措施 提高饭店员工忠诚度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研究水平 党的先进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社会研究 谁知道 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想查找关于《完善与发展基金市场研究》的英语论文,请问该如何在网上查找 我想写一篇论文-雀巢咖啡的营销策略与对策研究,能帮我介绍点材料吗? 人际关系的障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