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菲预言:历史复习八年级下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05:34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知识梳理
补充:开国大典:(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与人物: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 (2)结果: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二、重点难点分析
分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央人民政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区别。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政府领导人就职,决定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它标志着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谈谈对“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认识。
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①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是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又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历程。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已完成,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
三、中考命题分析
开国大典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共同纲领”的作用,开国大典的时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等。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综合简答题等。
西藏的和平解放,涉及统一大业问题,联系当前的时政新闻,考查的机率较大,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意义。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等。
四、时事热点链接
1.2007年西藏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342亿元,人均GDP超过1200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均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经济连续七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五年年均增长12.7%,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开始显现,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08年04月24日,西藏日报评论员文章:达赖集团一手组织、策划的拉萨“3•14”事件,骇人听闻,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灭绝人性,使广大人民深受其害,让世人感到震惊。事件充分暴露出达赖“爱与非暴力”、“和平卫士”的丑恶嘴脸,再一次充分证明了达赖就是西藏社会动乱的总根源。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一、知识梳理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所谓的“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2)经过: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2.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2)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二、重点难点分析
从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说说中国志愿军的精神。
(英勇事迹见上)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及国际主义精神。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美帝国主义致力于对新中国的包围,侵略朝鲜并派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已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危及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中朝唇齿相依是友好邻邦,支持朝鲜,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巩固人民政权,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抗美援朝最终目的是保家卫国。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失败是哪次战争?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失败的战争。因为在三年多的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敌109.3万人,其中美军39.75万人,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有史以来,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美国上将克拉克回忆说:“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三、中考命题分析
中朝关系是时事热点,可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此考点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时间、背景、目的、结果、意义以及志愿军的无畏精神。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识图分析题或简答题等。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知识梳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背景: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
2.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任。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重点难点分析
例: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有(  )
A.使用权        B.管理权       C.经营权        D.所有权
解析: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因此正确答案为D。
三、中考命题分析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中考经常涉猎的一个问题,因此对建国之初的这次土地改革,我们需要了解背景,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土地改革完成等知识点。考查的题型选择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等。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知识梳理
1.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与目的: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如何理解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把当,国家、人民的意志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予以保证,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和新生的国家政权,有利于依法打击反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的分子,保障人民民主,有利于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三、中考命题分析
“五年计划”年年都提,而且还可以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进行比较,因此考查的机率较大。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主要成就。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等。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依法治国,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是考查的主要对象。关于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主要考查宪法颁布的时间、制定的机构、主要内容、性质、意义等。考查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
四、时事热点链接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分析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经历的三大阶段:a.从建国后到1953年以发展互助组为主。b.1954年到1955年底,以办初级社为主。c.1956年以普遍办高级社为主。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方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过程:a.1953年以前,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的形式,将其逐步纳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从1954年起,有计划地发展公私合营企业,即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发展。c.1955年11月确定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d.1956年底,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三大改造的意义、缺点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二)难点分析
三大改造的实质。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已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通过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
四、中考命题分析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来看,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命题热点相对集中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知识点上,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另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常与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联系,以当今社会的热点“三农”问题为切入点,以材料分析题、读图简答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多。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于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八大”内容:大会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八大”意义: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与成就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出现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国情认识不足、缺少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考查的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其能力考查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评价的能力等方面。中考试题,将以识图题、列举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修正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也就是说,有人要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那时候,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性质: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的斗争:“二月逆流”和四五运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后,“四人帮”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广大人民为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掀起了“四五运动”,遭到“四人帮”的残酷镇压。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
政治上长期动乱(1966~1976),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经济方面:“文化大革命”过程中推行了一整套“左”的政策,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和肆意践踏;科学文化教育惨遭蹂躏和摧残。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这两次会议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共同点: 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影响: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文革期间以及以前“左”倾错误思想路线;对文革中的错误进行彻底纠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文革十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致使“文化大革命” 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的讨论,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于是,开始了党在思想上、理论上规模巨大的拨乱反正工作。1978年5月10日,由胡耀邦直接领导的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首先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鲜明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原则,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中国人民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难历程。
具体如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中,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说明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三、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关于十一界三中全会的命题往往以时事热点或者历史情景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考查十一界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同时注重对历史上相关党的会议的联系比较,如遵义会议、中共八大。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知识梳理
(一)对内改革
农村改革──开始
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
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深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开始时间:1985年
主要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二)对外开放
过程:第一步:建立经济特区
第二步: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内地
成效: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和作用
创立:最早有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创立,后在全国推广。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2.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
内容:开始:从1985年起,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3.对外开放的目的,步骤,成效
目的: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步骤:第一步开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
第四步:内地
成效: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如何从改革开放的事例中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而生产力则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打个比方,生产力好比人的脚,生产关系好比人的鞋子,人在不断地长大,鞋子也要根据脚的长大而增换合适的,如果一直还穿小时候的鞋子,不但不合适,不好看,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5.改革开放中首先在深圳等地创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原因:我国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而不是其他地方创办特区,是由于这些地方的独特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因素等。首先这些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当年设立经济特区,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们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靠近港澳台,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发挥对外窗口这一职能。二是广东、福建两省均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广东、福建这两省办特区,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三是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迟或早都要回归祖国。加强与他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增强经济关系上的紧密性,并通过这种关系增进相互了解,无疑可为日后解决政治上的问题和经济上的衔接提供必要的基础。四是这些地区濒海,面向南海和台湾海峡,交通尤其是水运极为畅通和便利,可以发展便利的海上交通。最后,从特区的试验性质以及当时全国的思想状况来看,刚开始也只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先行先试。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因此处于沿海边陲的四个特区一旦有什么闪失,也会由于它们独处一隅而对全局不会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倘若一举成功,则会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影响深远。
6.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出题类型多样,考点主要包括简体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目的、步骤、作用、成效等。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知识梳理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而且还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已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4)十三大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还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
(1)邓小平南巡讲话:
① 讲话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
② 讲话的重要观点: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动摇;特区姓“社” 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讲话的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4)中共十五大: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强调走自己的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 的战略设想。等等。
4.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几次转变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思想;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这两次历史性飞跃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迪,其中主要有: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永远常青的科学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和解决中国问题的金钥匙;创新是 党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①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观点,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理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
(1)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多次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指出“这是实同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1992年1至2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6)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1997年中共“十五大“,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①提出:1997年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7.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
(1)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2)毛泽东-----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站起来(3)邓小平----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富起来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内容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十七大有关深化改革和开放的时政材料为命题的切入点,综合性比较强。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搜集有关深化改革开放的时政材料,并对课本中与邓小平事迹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归纳。
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知识梳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最早成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是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①全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还有许多的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
②这五个省级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3)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中央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②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③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④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⑤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3.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三、中考命题分析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涉及本课的知识点主要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作用、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材料分析题等。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
1.“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提出: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邓小平)。(2)“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①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②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综合国力增强。
(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4.“一国两制”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1842年开始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而且也是重要的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信息中心;“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一要实现香港主权回归,二要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维持香港的繁荣。
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进入对立状态。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历史情况,不仅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条件:①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2)香港的回归:①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②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澳门的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驶主权。②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内容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重点所在,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时间、原因、意义等,大多是选择题,也有与香港回归10周年相联系的材料分析题和香港、澳门回归的读图分析题等。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知识梳理
1.对台政策的制定:(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定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2)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的交往:(1)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的隔绝被打破;(2)20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基会和海协会;(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4)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5)经过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随着时代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从此,以这一方针为指导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提出等,都是这一大政方针的具体产物。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管理等。
3.海峡两岸关系表: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指导
思想
毛泽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思想
邓小平: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统一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两岸
关系

发展
193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
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4.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港、澳、台三个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际事务属中央人民政策管理外、享有高度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不同的是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B.经济方面:原则:互相尊重、互补互利,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在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
C.其他如人员往来:上人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和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的门交流,人员往来频繁,不仅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情感,加深了台湾人民对日新月异的祖国大陆的了解,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局面形成。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祖国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②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④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力增强,海峡两岸同胞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日益加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已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祖国安定,实现国家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
三、中考命题分析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作为神圣使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两岸关系的缓和与人员往来,江泽民的对台八项主张,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日益密切的交往等内容。台湾问题是能否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热点问题,因此与台湾有关的祖国统一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中考常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海峡两岸的交往及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分析能力方面考查为主。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等。
四、时事热点链接
(1)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的邀请,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访问团于2008年5月26日至31日来南京、北京、上海访问。吴伯雄已将此行定位为“工作会谈”,一方面要为未来马英九就任后的两岸关系开路,一方面也要前往南京中山陵拜祭。
(2)马英九2008年5月20日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履行台湾地区领导人一职。马英九将于上任后将随即签署第一份公文,即“行政院长”刘兆玄、“总统府秘书长”詹春柏与“国安会秘书长”苏起的人事令,三人将在马英九监誓下宣誓就任。
(3)新华社上海2008年6月3日电(记者 贾远琨)6月3日10时30分许,台湾华航AE7201航班顺利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标志着2008年两岸端午包机上海航点正式启动。11时10分许,华航AE7202航班满载150多名旅客由上海浦东机场飞往台北。
第14课 钢铁长城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及发展阶段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其主要任务是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经历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该军于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沿用原国民革命军番号,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中国工农革命军(192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根据8月7日汉口紧急会议精神,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决定创建新的军队,建立工农的革命军。此后,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福建、河南、陕西等省中共组织领导起义组成的部队均称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转战到井冈山,同那里的部队会师, 5月4日,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1928年5月25日,党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 、豫 、皖8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广东省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简称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中国爆发国共内战,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仅由陆军组成。它经历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阶段,在1946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指1927年—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民党领导国民政府所进行的军事攻击行动。也称十年内战。)以后,继续了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战胜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现主要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讯兵等专业部队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编制序列为军种总部,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三、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试题将以识图题、列举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形式出现,其重点考查的内容:相对集中在科技强军的知识点上,因为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表现。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目标和宗旨是什么?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其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实力政策”是一个勇敢的挑战。
最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在万隆会议上为什么有的国家要攻击中国?
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亚非新兴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在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国际局势的影响下,自然对意识形态不同的中国产生隔阂。其次与帝国主义的挑拨离间相关,煽动一些同美国结盟的国家代表反对共产主义;还有就是经过朝鲜战争后,中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让一些人对中国的政策表示怀疑,散布中国对邻国在搞“渗入和颠覆活动”,从而使大会气氛紧张起来。
三、中考命题分析
比较题题型,在不增加试题量的情况下,扩大考查的覆盖面是历年来的中考动向之一。因此,在中考历史试题中,材料比较题便成为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非法窃据。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泥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安理会的第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然而到了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从美国讲,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认为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从中国讲,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于是,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3.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A.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1978年,美国接受了在台湾问题上“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4.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全方位的外交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
(2)参与地区性和全球性经济组织活动:我国出席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历届部长级会议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通过了《上海共识》,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3)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而使世界贸易组织真正成为全球性的组织,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中国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说明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中考命题分析
不同阶段外交的方针政策、外交成就、外交特点;外交国际环境,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或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综合考查与此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这些将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知识疏理
时间
成果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
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
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
发射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载入飞船试飞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
“神舟六号”飞船飞行成功
2007年10月
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1973年
袁隆平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纷纷回国。
(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两弹一星”——现在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人民才能过安宁的生活,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这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考命题分析
航空航天的精神无不体现着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用于创新是每个时代最美的音符,它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对航天航空精神的考查也是一个新的从情感态度方面高层次的考查,角度新颖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考虑今年中考命题取此考查角度的可能性。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知识梳理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1977年底恢复高考。)
1、新中国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也有明显提高。
2、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3、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指什么?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战略方针。
(指导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了,经济随之腾飞,国家继而富强。这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之道。
重点: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可思考、分析第96页“动脑筋”和第98页“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的问题来突破重点。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涉及较少,是按照课程改革目标中加强课程内容与我国国情和学生实际相联系的要求新编入的。而本课的知识点在各地中考中多以选择题的题型出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科教兴国”战略都是容易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尤其是一些政史综合考试的地区,“科教兴国”战略出现的频率会更大一些。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一、知识梳理
群众体育: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竞技体育: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著名文学作品
改革开放后的著名文学作品:反思文革的《班主任》,深情讴歌数学家陈景润的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冬天里的春天》《李自成》《东方》等。
建国以来的优秀艺术作品
⑵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 群众体育: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竞技体育: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8年,中国将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他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的获得者。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块奥运会金牌;中国女排是第一个在三大球比赛中获得世界冠军的集体,并创记录地获得“五连冠”。
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文学必须进行虚构、夸张、变形,但无论怎么虚构、夸张、变形都不可能是天马行空的,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从生活出发。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但文学作品不可能是一种自在之物,而是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具有某种价值,适应人类的某种需要。这样,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就必然会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文学发展史上,大多数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或者给人以精神启示,或者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或者丰富人们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文学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学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
三、中考命题分析
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是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一大特色,所以对我国二十年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做重点掌握,同时还要注意对相关问题的把握,如马拉松项目的来历等。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知识梳理 1、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营养不足,许多人温饱不能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开摩托车、乘出租车、开私家车出行,乘飞机旅游。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录机是高档消费品。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2、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变化: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二、重点难点分析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是因为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成果。(2)“铁饭碗”被打破,实际上反映了用人制度的深刻变化,即优胜劣汰的原则,这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3)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再就业工作的加强,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体系,也是政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利益的执政理念的体现。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考命题往往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考查我们对本课知识的把握以及我们的思维能力、运用历史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题型多以选择题、材料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