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块唐风建筑图片:中医诊断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6 22:33:19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和原则

审查内外

辨证求因

四诊合参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望 

一、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一)得神、失神和假神

1.得神:得神即有神,是精气充足神旺

        的表现。

2.失神:失神即无神,是精气亏损神衰

        的表现。

3.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

        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并

        非好转。

二、望面色

青、赤、黄、白、黑为五色诊

 

(一)常色与病色

1.常色:指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津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脏腑功能正常。(我国正常人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主色:

  在人群中,每个人的面色是不一致的,属于个体特征,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者,即为主色。

Ø       按五行理论,木行之人青,土行之人黄,火行之人赤,金行之人白,水行之人黑。

(2)客色:

  人与自然是相应的,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

Ø       按五行理论,春应稍青,夏应稍红,

  长夏应黄,秋应稍白,冬应稍黑,

  四季皆黄,这些变化不十分明显,

  要细心观察,才能发挥领会。

2.病色:

  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可以认为除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于病色。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Ø       寒凝则气滞血瘀,经脉拘急收引,故面色发青,甚则青紫;经脉瘀阻,不通则痛;血不养筋,肝风内动则惊风搐搦。

Ø       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瘀阻,

  以致心胸刺痛,可见面色青灰,

  口唇青紫。

Ø       小儿惊风或欲作惊风,多在眉间、

  鼻柱、四肢、口唇四周显现青色。

(2)赤色

  主热证,赤甚属实热,微赤属虚热。

Ø       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

Ø       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两颧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为虚阳浮越之“戴阳证”(假阳证),属危候。

(3)黄色

  主湿证、虚证。

Ø       脾虚湿蕴(润)之征象。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充,故面色发黄。

Ø       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Ø       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弱,湿邪内阻所致。

Ø       面目一身俱黄,为黄疸。黄色鲜明

  如橘色,阳黄;黄而晦暗如烟熏者,

  为阴黄。

(4)白色

  主虚证、寒症、热证、脱血、夺气。

Ø       白色为气血不荣之候。阳气虚弱,气血运行迟滞,或耗气失血、气血不充,或寒凝血涩,经脉收缩,皆可导致面呈白色。

Ø       晄白虚浮,或苍白,或晦滞,多为阳虚。突然面色苍白,伴冷汗淋漓,多为阳气暴脱。

Ø       里寒证剧烈腹痛或战栗时,亦可见面色苍白。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

Ø       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集,气血不畅,故面色黧黑。

Ø       眼眶周围发黑,往往是肾虚或有水饮,或为寒湿下注之带下病。

Ø       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瘀血。

三、望形态

(一)望形体

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型等情况。

人体体质分为:

阳脏人:形体瘦长  阴脏人:形体矮胖

阴阳和平:无偏盛偏衰

三、望形态

(一)望形体

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型等情况。

人体体质分为:

阳脏人:形体瘦长

阴脏人:形体矮胖

阴阳和平:无偏盛偏衰

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1.头面

(1)头形(2)囟门(3)头摇(4)面肿

(5)腮肿(6)口眼歪斜

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1.头面

(1)头形(2)囟门(3)头摇(4)面肿

(5)腮肿(6)口眼歪斜

(二)望目

1.目部的脏腑相关脏腑部位:  

  五轮学说 :

  内眦外眦属心,称为血轮;

  黑珠属肝,称为风轮;

  白珠属肺,称为气轮;

  瞳人属肾,称为水轮;

  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2.诊眼神:眼腈黑白分明,神光充沛,视物清晰,有神虽病易治。反之难治。

3.目部色诊4.目形主病5.目态主病

(三)望耳

1.色泽变化

(1)润枯:正、肉厚而润,肾阴充足。枯则反之。

(2)色白2.形态变化:耳厚而大属肾气足,薄而小属肾气亏。耳肿起者、耳消瘦者、耳轮萎缩

  耳轮甲错、耳内长出小肉。

3.耳道分泌物

(1)耵聍(2)脓耳

:薄而白为寒,为肾败垂危之人。

(3)色黑:青黑为痛,肾阴久耗及下消证。

(4)色红:正、耳轮红润,若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四)望鼻

1.五色主病:          

  色黄是里有湿热; 色白是亡血;

  色赤是脾肺二经有热; 色微黑是有水气。

2.形态变化:

  鼻肿起者:邪气胜,鼻红肿生疮:血热,鼻中肿胀窒塞:热客阳明,鼻内息肉: 肺气热极,鼻头色红生粉刺:血热入肺,鼻柱崩塌:麻风恶侯,鼻翼煽动:热邪风火拥塞肺脏。

(五)望口唇

1.唇色变化

(1)唇色红润:正常人。(2)唇色淡白:血虚。

(3)唇色淡红:为虚为寒,多属血虚或气血两虚。

(4)唇色深红:为实为热。

(5)唇色青黑:淡红而黑是寒甚,唇口青黑是冷极。

2.形态变化

(1)口唇干裂,为津液损伤。

(2)口角流涎,多为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

(3)新生儿撮口,不能吸吮,见于小儿脐风。

(4)口开不闭主病虚。(5)久病、重证人中满而唇翻者,是脾阳已绝。(6)口糜者是口内糜腐,热邪熏蒸而成。(7)口唇发紫,色红

(六)望齿、龈

1.望齿:2.望龈:

  牙龈淡白者多是血虚;

  齿龈之际有蓝迹一线者是染铅毒之征;

  齿逢出血,痛而红肿,多是胃热伤络。

(七)望咽喉

1.辨红肿溃烂:烟红肿、溃烂、黄白脓点,阴虚火旺所致。

2.辨伪膜: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曰伪膜,

3.辨脓液

(八)望下窍    前阴后阴

五、望皮肤

(一)色泽

1.皮肤发赤:

  皮肤变红,如染脂涂丹,病名“丹毒”。发于全身,初起有如红色云片,往往游行不定,或浮肿作痛,称为“赤游丹毒”。

2.皮肤发黄:

皮肤、面目、爪甲皆黄,明显地超出常人之黄,是黄疸病。

(1)阳黄:黄色鲜明如橘色,多因脾胃或肝胆湿热或肝胆湿热所致。

(2)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为寒湿所困。

3.皮肤发黑:皮肤黄中显黑,黑而晦暗,称“黑疸”。

(二)润枯

1.皮枯如鱼之鳞,称肌肤假错。

2.皮肤脱若舌皮,或遍身如癣者,或皮肤溃烂而无脓者,多属疠风皮病。

 

(三)肿胀:肿与胀不同,头面、胸腹、腰背、四肢浮肿者曰肿;只腹部膨胀鼓起者曰胀、亦称臌胀 。肿胀而见缺盆平,或足心平、或背平、或脐突、或唇黑者,多属难治。

(四)痘疮

1.天花:古称“正痘”是疫毒所感染,证候凶险,属于烈性传染病。

2.水痘:椭圆形,肤浅易破,

        一般顶补无脐,只偶有脐凹;

        大小不等,陆续出现;

        浆薄如水,晶莹明亮;

        不结厚痂,不留痘痕。

(五)斑疹

1.斑:①阳斑:称发斑,是温病邪入营分、血分所呈现的一种症状。

         ②阴斑:由内伤气血亏虚所致。

2.疹:①麻疹  ②风疹  ③隐疹

(六)白pei与水泡

1.白pei

  皮肤上出现一种白色小颗粒,分为晶pei和枯pei。

2.痱子3.热气疮4.缠腰火丹5.湿疹

(七)痈、疽、疔和疮

1.:红肿高大,盘根紧束,伴掀热疼痛者为痈,属阳证。

2.: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不少疼者为疽,属阴证。

3.: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较深,麻木发痒,顶白而疼痛者,为疔。

4.:疖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

  热痛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

六、望络脉

望小儿食指络脉:

三关部位:

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诊络脉手法:

三关辨轻重:若络脉直达指端,叫“透关射甲”。

形色主病:

1.正常颜色:

  色泽浅红,红黄相间,隐隐于风关之内。

2.浮沉 3.深浅 4.色泽:

色紫红的,主内热;色鲜红的,主外感表证;

色青主风,也主痛证;色淡的为虚;

紫黑色主血络闭郁,为病危之象。

5.形状

七.望排泄物

(一)痰涎涕唾(二)呕吐物

八.望舌

(一)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盛衰2.判断病位深浅3.区别病邪性质

4.推断病情进退

(二)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原理:

1.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候,而舌苔乃胃气之所熏蒸。

2.脏腑气血的疾病,通过心而反应于舌。

3.五脏六腑之精气,通过后天脾胃和先天肾脏而与舌相联系,五脏六腑的病变都可以反应于舌。

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

舌尖属心肺  舌边属肝胆  中心属脾胃

舌左边属肝  舌右边属胆  舌根属肾

(三)舌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光线2.姿势:

  正坐姿势,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的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

3.顺序:

Ø       舌苔有无、薄厚、腐腻、色泽、润燥等情况。

Ø       次观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胖瘦、老嫩及动态等情况。

Ø       部位方面,从舌体到舌根。

4.饮食:吃某些食物,使舌苔染色称为染苔。

5.季节与时间

6.年龄与体质

7.刮舌与揩舌

(四)舌诊的内容

1.望舌质

(1)舌神:荣枯和灵动

(2)舌色:

Ø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证。若淡白湿润,舌体淡嫩,多为阳虚证,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虚。

Ø       红舌:主热证。若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的,多属实热证;若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则属虚热证。

(四)舌诊的内容

1.望舌质

(1)舌神:荣枯和灵动

(2)舌色:

Ø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证。若淡白湿润,舌体淡嫩,多为阳虚证,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虚。

Ø       红舌:主热证。若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的,多属实热证;若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则属虚热证。

Ø       绛舌:主病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病舌绛为温病热入营血;内伤杂病,舌绛无苔或少苔或有裂纹,则是阴虚火旺,另有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为血瘀。

Ø       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滞。

Ø       青舌:主寒凝阳郁和瘀血。全舌青者

   是寒邪直中肝肾,阳郁而不宣;舌边

   青者或口燥漱水不欲咽者,是内有瘀血。

(3)舌形

老嫩:老舌属实证;嫩舌属虚证。

胖大:多由水湿痰饮阻滞所致。

肿胀:心脾有热或中毒致血液凝滞。

瘦薄: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点刺:热毒炽盛,深入血分。

裂纹:热盛伤津、血虚不润或脾虚湿侵。

光滑:胃阴枯竭或胃气大伤。

齿痕:脾虚和湿盛。

舌下络脉:舌下络脉青紫曲张是气

                  滞血瘀所致。

(4)舌态

强硬: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

      中风或中先兆。

萎软:气血俱虚;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颤动:虚损或动风。

歪斜:风邪中络或风痰阻络。

吐弄:吐舌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决;

      弄舌;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

      智能发育不全。

短缩: 寒凝筋脉、痰浊内阻、热盛伤津动

      血、气血俱虚。

2.望舌苔:

苔色

(1)白苔:表证、寒证。(2)黄苔:里证、热证。

(3)灰苔: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也可于黄苔并见。

           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

(4)黑苔: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疫

           病严重阶段。主里证,或热极或为寒盛。

(5)绿舌与霉绛苔: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

           其意义与灰黑苔一样但却主热不

           主寒;霉绛苔主病是湿热久郁,

           常见于夹食中暑,夹食伤寒转太

           阴者,或内热久郁者。

苔质:

(1)厚薄:测邪气之深浅(2)润燥:了解津液的变化

(3)腐腻:可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4)偏全:舌苔分布得偏全,可诊病变之所在。

(5)剥脱:胃气、胃阴之存亡,判断疾病进退的预后。

(6)消长:反映邪正相争的过程,可判断疾病进

           退得预后。

(7)真假:判断舌苔真假,以有根无

           根为标准。判断舌苔真假,

           可判断疾病的轻重与预后。

(五)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1)淡白舌兼各色舌苔(2)淡红舌兼各色舌苔

    (3)红降舌兼各色舌苔(4)青紫舌兼各色舌苔

    (5)危重舌象诊法

第二节闻诊

听声音和嗅气味

一、听声音

(一)正常的声音(二)病变的声音

1.发声:金实不鸣;金破不鸣2.语言:言语轻迟低微

3 呼吸:喘、哮、上气、少气、短气等

4 咳嗽:多见于肺脏疾病5 呕吐、呃逆、嗳气

6 太息:为情志病之声

7 喷嚏、肠鸣

二、嗅气味(一)病体的气味

1.口气2.汗气3.鼻臭:鼻出臭气4.身臭

(二)病室的气味

病室有血腥臭,病人多患,流浊涕经常不止的,是鼻渊证。

失血证;

  尿臊味,多见于水肿晚期患者;

  烂苹果气味(酮体气味)多见于消渴病患者,

  均属危重症候。

第三节问诊

          问诊是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

   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问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      婚否、民族、职业、籍贯、现住址等。

二、问生活史(生活习惯)

  生活史(习惯)包括病人的生活历史、饮食嗜好、劳役起居等。

三、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

四、问起病

  问起病,即问此次疾病发生发展治

  疗等全过程。这对诊察疾病有重要意义。

五、问现在症状

     问病人的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辨病的重要依据。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 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成《十问歌》,后人又将其略做修改补充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

  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

  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1、恶寒发热

     恶寒,是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其寒。

     恶寒发热,是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提问升高。可见于外感表症。

(1)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症

(2)发热重,恶寒轻:为表热症

(3)发热轻,恶风自汗:为太阳中风症

2、但寒不热

即病人但感畏寒而无发热。可见于里寒证。

(1)久病体弱畏寒,脉沉迟无力者:属虚寒证。

(2)新病脘腹胀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脉沉迟有力者:属实寒证。

3、但热不寒

即病人但感觉发热而无怕冷感觉。

可见于里热证。按症状有壮热、潮热和微热。

  ⑴ 壮热:即病人身发告热,持续不退(T:39度以上),属里实热证

  ⑵  潮热:即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⑷   湿温潮热

⑸  阳虚潮热

⑹  微热

按病机分

阴虚发热

气虚发热

小儿夏季热

4、寒热往来

(1)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兼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饮食、脉弦等症。

(2)寒栗鼓颌与壮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兼见头疼剧烈、口渴、多汗等症。

4、寒热往来

(1)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兼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饮食、脉弦等症。

(2)寒栗鼓颌与壮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兼见头疼剧烈、口渴、多汗等症。

(二)问汗

   1、表证辨汗2、里证辨汗

(1)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

(2)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

(3)大汗:即汗出量多,津液大泄。

实热证   亡阳证

(4)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者,称为战汗。是疾病的 转折点。

3、局部辨汗

头汗  半身汗  手足心汗:其原因多与脾胃有关

(三)问头身

1、问头部

(1)头痛

前额部连眉棱骨痛—阳明经

侧头部,痛在两侧太阳附近为甚者—少阳经

后头部连颈痛—太阳经

巅顶痛—厥阴经

头痛连齿—少阴经

头痛晕沉,腹泻自汗—太阴脾经

实证:病急、程短、痛剧、无休止、外感。

虚证:病慢、程长、痛缓、时发时止、内伤。

(2)头晕

      即病人自感头部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视物旋转、不能自立,常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晕倒。

2、问周身

(1)身痛(2)身重(3)四肢痛

痹证—四肢关节疼痛,外感风寒湿邪。

行痹—关节游走窜痛,以感风邪为主。

痛痹—疼痛剧烈,以感寒邪为主。

著痹—痛处沉重不移,以感湿邪为主。

热痹—四肢关节红肿疼痛,风湿郁而化热。

(4)腰疼

肾虚腰疼 寒湿腰疼 瘀血腰疼

(四)问胸胁脘腹

1.问胸部:

(1)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胸痹

(2)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致关节

     —真心痛

(3)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肺实热证

(4)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肺阴虚证

(5)胸闷咳喘、痰白量多者—痰湿犯肺

(6)胸痛身热、咳吐脓血痰,味腥臭—肺痈

(7)胸胀痛走窜,太息易怒—气滞为病

(8)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血瘀为病

(9)痞满  

     寒痞  热痞  虚痞  痰痞

2.问胁部:

(1)胁胀痛、太息易怒—多为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2)胁肋灼痛、身目发黄—多为肝火郁滞,火灼胁部脉络所致。

(3)胁肋胀痛、固定不移—跌—跌仆闪挫,瘀血阻滞,经络不畅。

(5)胁痛,患侧肋间饱满,咳唾引痛—悬饮

(6)伤寒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少阳证

2.问胁部:

(1)胁胀痛、太息易怒—多为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2)胁肋灼痛、身目发黄—多为肝火郁滞,火灼胁部脉络所致。

(3)胁肋胀痛、固定不移—跌—跌仆闪挫,瘀血阻滞,经络不畅。

(5)胁痛,患侧肋间饱满,咳唾引痛—悬饮

(6)伤寒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少阳证

3、问胃脘

(1)胃脘冷痛剧烈、得热痛减—寒邪犯胃

(2)胃脘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便秘—胃火炽盛

(3)胃脘胀痛、嗳气、郁怒则痛甚—胃腑血瘀

(4)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胃脘血郁

(5)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胃阳虚

(6)胃脘灼痛嘈杂、饥不择食、舌红少苔—胃阴虚

4、问腹部

(1)大腹隐痛、喜暖喜按、便溏—脾胃虚寒

(2)小腹胀痛,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

     小腹刺痛、小便自利—瘀血停于下焦

(3)绕脐痛,起包块,按之可移—虫积

(4)腹痛暴急剧烈、胀痛、拒按、得食痛甚—实证

(5)腹痛徐缓、隐痛、喜按、得食痛减—虚证

(6)腹痛得热痛减—寒证;痛而喜冷—热证

(五)问耳目

  询问病人耳目的情况,可以了解肝、胆、三焦与肾和其他脏腑的病变

1、问耳

(1)耳鸣:实证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

           虚证鸣声渐小,以手按之减轻。

(2)耳聋:老年耳聋,为气虚精衰。

(3)重听

2、问目

(六)问饮食与口味

          问饮食多少—可知道脾胃盛衰

          问口味好恶—可察脏腑的虚实

1、问口渴与饮水

(1)口不渴—津液未伤,见于寒证病人

(2)口渴多饮—津液大伤

(3)渴不多饮—轻度伤津液或津液输布障碍

兼证不同    阴虚证    湿热证

口渴,但欲漱 口而不欲咽,兼见舌质隐青或有青紫色瘀斑,脉涩者—内有瘀血

问饮食与食量

(1)、食欲减退

   ①食少纳呆,兼见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脉虚

     —脾胃气虚

   ②脘闷纳呆,兼见头身困重,便溏苔腻

     —湿邪困脾

   ③纳少厌油食,兼见黄疸胁痛,身热不扬

     —肝胆湿热

   ④厌食,兼见嗳气酸腐,脘腹胀痛,

     舌苔厚腐—食滞内停

(2)多食易饥

口渴心烦、舌红苔黄、口臭便秘 —胃火火亢盛

大便溏泻—胃强脾弱

(3)饥不择食—胃阴不足

(4)偏嗜食物

问口味

口淡乏味—脾胃气虚口甜或粘腻—脾胃湿热

口中泛酸—肝胃蕴热口中酸馊—伤食

口苦—热证口咸—肾病及寒证

(七)问睡眠

1、失眠

心肾不交  胆郁痰扰  心脾两虚  食滞内停

2、嗜睡

(八)问二便

1、问大便

便次异常

便秘—肠道津亏,大肠传导失导

泄泻—脾失健运、水停肠道

便质异常

完谷不化—脾虚泄泻和肾虚泄泻

溏结不调

时干时稀—肝郁乘脾

先干后溏—脾虚

排便感异常

肛门灼热—大肠湿热,见于暑热

排便不爽—湿热蕴结大肠,肠道气机传导不畅

里急后重—湿热内阻,肠道气滞

滑泻失禁—脾肾阳虚,肛门失约

肛门气坠—脾虚中气下陷

2、问小便

尿量异常

增多:虚寒证;消渴病

减少:实热证;水肿病

尿次异常

小便频数: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 失约、肾气不固

癃闭:小便不畅

点滴而出—癃

点滴不出—闭

排尿感异常

小便涩痛:排尿不畅,伴急迫、疼痛、烧灼。

 

余沥不禁:见于老年人,属于肾气不固。

小便失禁:神志清醒,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

遗    尿:睡时不自主排尿。

(九)问妇女

       问月经 问带下   问妊娠  问产后

(十)问小儿

第四章切诊         切诊分脉诊和按诊两部分,两者

  同是运用双手对病员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重要辩证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一、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Ø       脉象产生与心脏搏动,心气盛衰,脉道通利,气血盈亏直接有关;血脉贯通全身,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故脉象可以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

 2、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三)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

      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法。

 2、寸口诊法:

(1)寸口的位置在腕后桡动脉的位置

(2)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三部可分浮中沉三候

     左寸—心与襢中  右寸—肺与胸中

     左关—肝胆与膈  右关—脾与胃

     左尺—肾与小腹  右尺—肾与小腹

3、脉诊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指平齐,中指定关,以指目按脉脊

布指疏密适中。

常用指法有举、按、寻、循、推、总按、单诊等

注意平息(精神集中,一息4~5至)

体位(正坐或仰卧)

4、平脉

正常脉象特点:

有胃----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有神----脉象柔和有力

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