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神结绝学补完五内:邮票上的医学故事?17??中西医结合针拨术治疗白内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51:02

邮票上的医学故事 17  中西医结合针拨术治疗白内障

(2010-07-01 22:11:18) 转载标签:

集邮

文化

邮票

分类: 集邮

     中西医结合针拨术治疗白内障的方法称为“针拨内障”,是中国医务人员在古代“金针拨障术”的基础上,整理提高的一种手术方法。“金针拨障术”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对白内障眼病施行的一项手术,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白内障患者接受这项手术后,一般都能重见天日。

    “金针拨障术”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大师王焘的《外台秘要》(公元752年)一书中。《外台秘要》对白内障治疗方法的描述为“此宜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然开云而见白日。针讫,宜服大黄九,不宜大泄”。宋代的《龙木论》眼科专著,对于各型白内障(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的病因、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白内障眼病的检查、诊断、手术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手术前后的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护理等,也均作了确切的论述,至今仍有指导意义。18世纪,我国的“金针拨障术”已取得相当成熟的经验,眼科学家黄庭镜集前人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目经大成》一书,这是我国古代眼科学的一本总结性著作,书中将“金针拨障术”的操作方法归纳为审机、点睛、射复、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完壁等八个步骤,称为金针拨障术“八法”,其操作步骤,是合乎科学原理的。关于进针的部位,规定在“风轮与外毗相半正中插入”,即是在角膜与外毗之中点,相当于角膜缘外4 - 5毫米处。我国医务工作者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证明这个进针部位是安全区,因为这个部位血管极少,加上这里有较多的睫状肌,手术切开后切口两端的肌肉挛缩,可以压迫血管,使之止血。另一方面,手术后两端的肌肉分开后各自愈合,术后反应较轻。由于针拨术操作时间短,术后愈合快,不需严格卧床,因此深受患者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努力发掘祖国医学经验,实行中西医结合,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推动医疗卫生科学迅速发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现代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在“金针拨障术”的研究中,1959年首先提出了将睫状体平部中点作为白内障常规手术切口,改变了该处是“危险区”的说法,已为国内外眼科界承认和应用。1968年起先后设计了针拨套出术、针拨吸出术等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并已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为了宣传中国医疗卫生科学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76年4月9日发行了T12《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4 - 4)为中西医结合针拨术治疗白内障。图案由两个部分组成:左后方描绘了医务人员采用中西医结合针拨术治疗白内障的情景;右前方描绘了患者恢复视觉之后的情景(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