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朗诵长征组歌:穷人的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54:54

穷人的逻辑

  世相

  □孙玉祥

  10月13日,在广东佛山发生的一起儿童被碾事件中,18个路人若无其事的从在痛苦和血泊中呻吟的儿童身边走过,直到第19个路人……

  这一事件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为什么前面那18个经济条件社会地位都比陈阿婆要好的成功人士,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不屑一顾,倒是拾荒者陈阿婆勇敢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对此,当然是答案多多:有的说陈阿婆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就是因为她不识字没有文化,不知道南京有个彭宇案,也就不在意随便救人会惹火烧身自讨没趣,她要有文化精通时事的话,也一定会成为她前面“18棵青松”之一;还有人认为,陈阿婆所以敢出手,就是因为她是一个拾荒的穷人———穷人嘛,身无余财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什么好敲诈的,当然不妨出手了;还有的更奇特,认为陈阿婆出手救人是为了出名为了炒作———好像陈阿婆早就知道这事儿会闹得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全神贯注。总而言之,在这些人看来,今天的中国,有文化有地位有钱的人,是不会出手救人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家会因此赖上你,打你地位金钱的主意!

  不过,这种粗人比“细”人、穷人比富人更愿意出手助人的事倒不是今天才这样,最起码在上世纪初就这样了。

  鲁迅写于1920年的《一件小事》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我”,一个从小就读“子曰诗云”,在教育部上班,能穿皮袍子有身份有地位的阔人一次坐黄包车,结果“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碰到这事,“我”的看法是“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叫车夫“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跟现在那些碰上别人倒霉赶紧走为上的阔人如出一辙。可是车夫毫不理会,“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在对方声称自己“摔坏后”,也不怀疑她敲诈自己,就向巡警分驻所走去……与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的“我”比起来,粗人一个的车夫显然更愿意出手助人。这事的结果也还不坏,不仅“我”当时就“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而且在事后还觉得“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哪像现在那些阔人,不出手助人,事后还理直气壮!

  对于穷人更愿意出手助人的缘故,鲁迅在文章没有说。另一个作家张爱玲倒给我们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在小说《半生缘》中,张爱玲写到曼桢被自己姐姐设计陷害,被自己姐夫强奸生子后,在医院里受到穷人出身的病友金芳和霖生帮助,顺利逃出姐姐姐夫控制,此时的她“不但举目无亲,而且身无分文。霖生留她住在这里,他自己当晚就住到他姊姊家去了”。曼桢当然觉得非常过意不去———这时,张爱玲发表议论道:“她不知道穷人在危难中互相照顾是不算什么的,他们永远生活在风雨飘摇中,所以对于遭难的人特别能够同情,而他们的同情心也不像有钱的人一样地为种种顾忌所箝制着。”

  的确,“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穷人最知道人在苦难中多么需要别人帮助,也因此特别愿意在自己还能伸出手去帮别人一把时,就毅然将这手伸出去———鲁迅笔下的车夫是这样,张爱玲笔下的金芳夫妇是这样,佛山的陈阿婆也是这样,因为这是穷人的逻辑。

孙玉祥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