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庭美德自创诗:邮票上的医学故事??26?—?赤脚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14:27

邮票上的医学故事  26 — 赤脚医生

(2011-07-31 18:18:18) 转载标签:

集邮

文化

邮票

分类: 集邮

1932年,河北定县的卫生保健模式建立,从自己村庄中推荐的卫生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发放一个保健急救箱,配备几种基本药品,进行宣传疾病预防,种牛痘、井水消毒、皮肤外伤消毒,简单记录村里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死亡原因,需医生诊治的及时转到上一级,这种村卫生员可为我国最早的“赤脚医生”,中国搭建的农村三级保健网也从这里迈出了第一步,并向全国逐步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基层不脱产的卫生人员的队伍就一直在发展壮大之中,1965年的 6月26日毛泽东做出了《对卫生工作的指示》,就是我们俗称的“六·二六”指示,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1968年9月《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随后《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纷纷刊载。“赤脚医生”的名称从此走向了全国。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个特殊产物,是“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即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一般来源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将其推荐到县一级的卫生学校接受短期培训,结业后即成为赤脚医生。赤脚医生虽然没有洁白的工作服,常常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但却有着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即随叫随到,收费只收回成本钱,其朴素实用的治疗模式,满足了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赤脚医生没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拿大队一些补贴,有的只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

1977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曾发展到157万人,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一段不可或缺的时段,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缓解中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不良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是广大农民对“赤脚医生”的最好褒奖。

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2004年1月1日《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实行,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自此结束了,但“赤脚医生”模式在今天也还有着其现实意义,洗去“赤脚医生”的历史印记和政治色彩,挖掘其价值内核,借鉴其普适性和组织模式,建立起切合农民利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为民惠民平价医疗机构,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需求。

    1974年6月26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了《赤脚医生》邮票一套4枚。这是为了表示对毛泽东“六·二六”指示发表九周年的纪念,邮票设计采用农村通俗画的形式,体现了山乡医疗卫生人员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热心,图画风格鲜明,人物形象生动,用印鉴形式体现“预防”、“出诊”、“采药”、“治疗”的票名也别具一格(见图)。